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认知与生命教育的思考

2019-12-27都城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意义院校生命

都城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认知与生命教育的思考

都城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1)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生活方向性、目的性以及使命感认知不足的情况,寻找生活意义的途径也不够丰富。提升生命意义认知能够增进高职院校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更准确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帮助其明确努力奋斗的方向,实现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生命教育可以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提升价值追求,促进知行合一。

生命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认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体系的完善,职业类高校的作用日益凸显,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提升也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议题。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提升自我认知,实现自身价值成为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导向。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大多从现实角度出发,更关注学生的技能获取、职业方向,对学生生命意义认知方面关注较少,学生对生命意义认知也往往缺乏系统性思考。生命意义认知是人最深层次的认知,是生活的总开关。通过生命教育提升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层次,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对生命、生活的深刻理解,对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实现自身价值,更好在未来发挥作用有重要意义。

一、生命教育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从文明诞生的那天起,人类就没有停止对生命的思考,蕴含生命思考的典籍汗牛充栋。真正将生命教育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并推广始于现代美国。美国著名学者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在加州创立了“阿南达村”学校,尝试推广生命教育,并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认为生命教育是“为学生快乐而成功地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活动”[1]。澳大利亚于1979年成立的“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是最早的相关国际性机构,随后生命教育开始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我国最早的生命教育实践发端于台湾,比如陈英豪指出要在知识技能培养和生命教育涵养上同时下功夫。[2]

随后的研究逐步深入,王云峰等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的价值追求,指出生命教育将“帮助孩子将内化的价值理念统整于人格之中,从观察与分享生老病死的感受过程中,通过‘知、情、意、行’的整合体会生命教育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最终达到‘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目的”[3];学者王晓红提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形成珍爱自身、尊重他人理念,通过自身定位于生命质量提升促进文明的发展[4]。刘慧(2015)[5]认为未来的生命教育实践要结合有关生命的教育和遵循生命的教育,加大教育的力度。冯丹等(2017)[6]认为生命教育应从追求真理、价值判断、生命品位三个维度来推进以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在全球化、现代化极速发展的背景下,每个社会个体都会面临社会巨大变革带来的冲击,都需要对自己进行调适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青少年的意识、思维、经验积累都处在成长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更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对生命意义产生扭曲的认知。因此,加强生命教育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未来融入社会拥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生命意义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一)生命意义的概念

最早关注生命意义的事哲学领域,近年来,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心理学领域中生命意义的研究受到更多关注。目前更多的研究关注于“三维理论”,从动机、认知和情感三个维度上对生命意义进行界定。从动机角度,Victor Frankl[7]认为人首先要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或人生目的有清晰的认识,进而才能够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努力,达到目标即为生命意义的实现。进一步,Bering(2002)[8]认为人类拥有对社会信息的理解与加工能力,而这种认知是通过对社会行为与经验的分析解释实现的。从认知角度,Heine(2006)[9]更关注于人们在实现“目的”过程当中对其他人、事物的认识。Steger(2006, 2009)[10, 11]认为需要同时从认知和动机两个层面对生命意义进行考量和界定,动机维度主要是对生命意义的追寻,认知维度主要是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从情感角度,Reker(1987)[12]认为秩序感、和谐感、目的感等个人感觉在生命意义构成中占据重要作用。Wong(1998)[13]认为生命意义还应该包括个人在追寻生命意义过程中形成的评价,或者是满意程度。虽然King(2006)[14]的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能增强生命意义的感受,但是情感维度的测量很难区分其他来源的积极情绪,因此需要慎重考虑。

(二)生命意义的研究进展

目前生命意义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文化、性别、年龄以及宗教。Wong(1998)[13]发现关系、成就、品德、学业等维度会影响到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感知。在年龄对生命意义的影响方面,有学者认为老年人比青年人有更强的生命意义感(Reker, 2003)[15]。对于生命意义作用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个人幸福与个人健康领域。比如Feldman(2005)[16]的研究发现生命意义缺失与焦虑与抑郁正相关,Zika(1992)[17]发现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Delazzari(2001)[18]同样认为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自我控制、自尊、心理平衡、爱好交际、幸福感等维度正相关。目前国内外对生命意义的研究较少关注到大学生群体对职业选择与职业价值的认知,针对生命意义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关系进行探索对大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树立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学者对生命意义也有很多研究,比如靳宇倡等(2016)[19]认为生命意义能有效预测主观幸福感,且这种影响与性别有关。朱蓉等(2017)[20]对大学新生的研究中发现,认知重评会影响生命意义的感知,同时这种影响是通过积极情绪实现的。梁家凤等(2017)[21]的研究发现学习倦怠反向影响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且生命意义能够部分解释社会性无聊感的降低。

三、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认知现状与面临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中,仅有部分学生对生命意义具有清晰的认知,绝大多数学生处于生命意义认知模糊之中。在生命意义内涵认知方面,虽然多数学生是理性或倾向理性的,但也有少量学生存在着生命无意义或将生命意义内涵物质化的认知偏差。在生命意义实现方式方面,大多数学生都秉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对生命意义的实现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但也有个别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的实现态度消极或呈现出利益至上的认知偏差。具体如下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缺乏生活的方向性

高职院校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着生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总体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不够强,学习与生活中往往存在“一叶障目”的情况,学生更多关注具体的事务、近期的要求,对长远发展、未来预期、人生方向缺乏规划,生活意义本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也无法满足个人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活的目的性和使命感亟待加强

作为新时代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选择与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强大、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升,年轻人是什么样子,未来中国就是什么样子。因此,大学生需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并将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与生活工作、未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对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缺乏清晰的认识,很多时候荒废学业、沉迷游戏。加强生活目的性与使命感教育,才能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责任,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业与生活中去,勤奋努力完成学业进而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寻找生活意义的途径不够丰富

近年来,自我认知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探索与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引导大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寻找生活意义亟待加强。一是对生活意义理念的教育存在缺失。学校自我认知教育模式较为单一,课程多以通常以熟悉校园环境和安全教育为主,对大学生生活目的和意义的教育课时偏少,对大学生活目的与意义系统深入的教育与引导。二是寓教于行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对生活意义的教育与引导,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指导,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在学生活动、实操实习中引导学生从相对宏观、长远的角度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三是新媒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网络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导致信息传播速度、传播能力大幅提升,学生接触不同思想与观念的渠道增多,容易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误导与影响,占领新媒体领地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有至关重要作用。

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认知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生命意义认知,有助于高职学生明确努力奋斗的方向

提升生命意义认知,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增强对自我的评价与了解,从而能够在工作生活中既不“妄自菲薄”,过低预计自己的发展潜力,产生自我怀疑的意识;又不“叶公好龙”,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导致心态失衡。结合自身情况,以更加客观平和的心态整合各类资源,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从而更加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奋斗的道路。

(二)提升生命意义认知,有助于促进高职学生个体实现全面发展

提升生命意义认知,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宏观、系统、长远考虑未来的人生,对学生人生观塑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生命的魅力就在于拥有无数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年轻大学生,未来的生活丰富多彩。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期间,一方面要获取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兴趣特长和未来定位最大程度的认知自我、发展自我、展现自我,实现全方位的素质能力提升。

(三)提升生命意义认知,有助于为整个社会的进步提供更好助力

提升生命意义认知,能够为整个社会提供心智更加健全、发展更加全面的人力资源供给。生命意义认知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协调能力、系统性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责任心等内容,这些都关系到大学生在未来岗位上能否尽快适应,从而更快的为单位、为社会创造价值。“少年强则中国强”,社会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更加成熟稳定、潜力雄厚,则整个社会就能够更加和谐稳定,就能够拥有光明的未来。

五、通过生命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认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实施生命教育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完成自我认知

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寻找生命的意义与方向,能够对大学生自我认知进行引导与纠正,能够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从而让生命得到全面有序的展现。完备生命教育体系与制度化建设不仅会将大学生自我认知纳入正轨,也能提高自我认知的效能与水平,充分保障班自我认知的稳定性与延续性,从而合理规避学生认知区域断层和角色错位出现的可能性。生命教育将教学管理和学生成长认知体系建设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认知。

(二)实施生命教育可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追求

生命教育就以人的生命为主要内容,生命教育追求将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理念融入生命意义认知教育中去,引导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生命本质、生命价值进行思考探索,从而形成一种价值取向。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认知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对其价值追求与职业提升有重要的影响。当前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群体的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差异较大。因此通过生命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认知水平对大学生整体价值追求有积极作用。

(三)实施生命教育可以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实现知行合一

生命教育可以通过增进对生命意义与生活目标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更成熟完备的思想价值体系,从而对其学习工作实践形成指导。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多存在理想与实际脱节、认识与行为不符的情况,对现实情况认识不足。一旦实际情况与预期不一致,容易形成强烈的挫败感,影响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能够促进其形成更准确的自我认知,让“知”与“行”更加贴合,从而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健康成长。

结束语:实施生命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积极的生命教育观

新一轮产业革命已经到来,社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培养大国工匠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切实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观。所以,全社会都应确立终身教育、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关注高职教育生命立场和人文关怀。学校通过积极生命教育、加强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强调终极关怀和人文关怀,其目标是关注人的主体价值和个性发展,体现人文关怀的科学化与人性化的统一。要开展积极生命教育,我们首先需要大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而在生命教育中,我们还应关注学生积极情绪、改变学生在遭遇消极事件时的心理状态,着力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以达成优化学生心理品质的目的,进而完善学生的积极人格,构建高职生命关怀的精神家园。

[1][美]杰·唐纳·华特士,著. 林莺,译. 生命教育: 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16.

[2]安顿人心的工作[J]. 生命教育网络与《新讲台杂志》, 2000年3月1日.

[3]王云峰, 冯维. 论幼儿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及实现途径[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6(6): 11-15.

[4]王晓红. 生命教育论纲[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17-18.

[5]刘慧. 推进学校生命教育的实践理路[J]. 当代教育科学, 2015(8): 3-6.

[6]冯丹,胡菊华.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1):67-68.

[7]Victor Frankl,著. 何忠强,杨凤池,译. 追寻生命的意义[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8]Bering, J. M. The existential theory of mind[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2(6):3-24.

[9]Heine, S. J. Death and black diamonds: Meaning, mortality, and the meaning maintenance model[J].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6,309-318(17).

[10]Steger, M. F., Frazier, P., Oishi, S., & Kaler, M. 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6,1(53):80-93.

[11]Steger, M. F., Oishi, S., & Kashdan, T. B. Meaning in life across the life span: Levels and correlates of meaning in life: From adolescence to older adulthood[J].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009(4):43-52.

[12]Reker, G. T., Peacock, E. J., Wong, P. T. Meaning and purpose in life and well-being: A life-span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Gerontology, Vol 42(1), Jan 1987: 44-49.

[13]Wong, P. T., Fry, P. S.(Eds.). The human quest for meaning: A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M]. 1998, Mahwah, NJ: Erlaum.

[14]King, L. A. Positive affect and the experience of meaning in lif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6(90):179-196.

[15]Reker, G. T., Fry, P. S. Factor structure and invariance of personal meaning measures in cohorts of younger and older adult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3, 35: 977-993.

[16]Feldman, D. B. Hope and the meaningful lif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ssociations between goal-directed thinking and life meaning[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5, Vol, 24(3): 401-421.

[17]Zika, S., Chamberlain, K.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2, 83: 133-145.

[18]Delazzari, S. A.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eaning, a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early and late adolescence[D]. Canada: Trinity Western University, 2001.

[19]靳宇倡,何明成,李俊一. 生命意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基于中国样本的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24(12):1854-1863.

[20]朱蓉蓉,甘怡群,李艳,张贤. 大学新生积极情绪在认知重评与生命意义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31(6):490-494.

[21]梁家凤,李炳全.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社会性无聊感与学习倦怠的相关性[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25(2):222-226.

Stud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on of the Meaning of Human Existence and education about Lif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DU CHENG

At present, there is a lack of awareness of life orientation, purpose and mission among the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approaches to find out the meaning of life are rather limited.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s, promoting students’ cognition of life meanings can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life and more accurate re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mselves so as to define what they struggle for and achieve all-round development for future success. Lif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s can enhance students’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life, promote their pursuit of values and facilitat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s.

Education about Human Existenc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on of the Meaning of Human Existence.

G641

A

1009-1114(2019)04-0082-04

2019-11-6

都城(1980—),女,安徽桐城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安徽省2018 年度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8A0997)、教学重点研究项目(2016jyxm1013)

文稿责编 承泽恩

猜你喜欢

意义院校生命
一件有意义的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有意义的一天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生之意义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