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新理论新战略的生成逻辑
2019-12-27胡建兰
胡建兰 张 娜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立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新理念新战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一脉相承性和时代创新性,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历史传承,以其为理论来源;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新时代并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具有客观的现实依据。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新理念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中国化与时代化运用。
(一)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作用
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从人与社会交互运动中阐述了人是社会生活的内容和主导。“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8页。,“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剧中人”和“剧作者”,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同时,人的本质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形成和发展,人及其实践活动构成社会历史的全部内容。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中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从事着物质生产和社会变革的正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05页。。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动力,不是一个个单一的个人,而是无数个体的人构成的整体,历史正是由无数单个意志力量互相交错的结果,而这无数个单个体中占绝大多数的是人民群众。
(二)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旨归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缺陷和矛盾的揭露,指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物质基础和基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必须通过共产党有组织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夺取资产阶级的政权,继承并增加其生产力的总量,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22页。发展生产力、改变以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社会联合体,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价值旨归。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和目标,共产党必须永远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为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运用与创新。
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5)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第2版。而这正是他“以人民为中心”新理论新战略的重要渊源。
(一)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毛泽东立足于建立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社会,将马克思主义“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宣言与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相结合,开创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首先,重视人民的主体作用及人民范畴的历史性。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并明确指出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人民的内涵不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就指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抗日战争时期促成国共合作,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依靠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追求进步的中国各民主党派,推翻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旧中国留下的“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强调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提出“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8)《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页。,辩证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
其次,概括提出中国共产党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著述中多次提到“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页。,列宁也强调,布尔什维克党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10)《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66页。但是,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是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写下《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篇章,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宗旨;他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1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9页。;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强调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12)《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4页。。从此以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我们党一直坚持的根本宗旨。
最后,灵活制定不同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组织城市工人运动和农会,开展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同时进行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等开展生产和发展经济,并开办农民学(夜)校扫盲识字、卫生、妇女解放等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代表人民意愿的民主政治路线,“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3)《毛泽东年谱》(中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09~610页。,1954年9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法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主体地位;方法路径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党的八大作出中国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及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精神文化上,毛泽东提倡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通过系列政策方针策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体化制度化,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了根本政治基础、制度保障和思想基石。
(二)邓小平理论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向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邓小平总结以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及党的根本宗旨具体的历史的结合,摸索出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的理论与道路。
首先,指明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与标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多次强调,“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1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4页。,“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1992年邓小平南方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此外,邓小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的基本国情,科学判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其次,重视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需要。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明确人民需求的内容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应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与发展,丰富了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内容。邓小平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1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邓小平还指出要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生活水平:“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和科学,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文化水平”(1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注重人民需求的动态发展和丰富内容。
最后,探讨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战略路径。邓小平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为起点,制定了以“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来实现共同富裕的“路线图”和 “时间表”。邓小平明确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的区别和联系,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开放,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1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同时,邓小平制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步走”战略,详细部署了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民逐步实现生活由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的发展规划,促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飞跃。
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两代领导集体继承邓小平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从“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到“以人为本”,恢复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奠定了物质基础、开辟了新的理论视域、指明了实践方向、制定了政策导向与法制保障。
三、文化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执政之道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涵丰富的民本思想,从夏商西周到明清时期源远流长。《尚书》里面就记载有“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德惟善政,政在养民”(20)参见《尚书·大禹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4页。,先秦诸子不乏丰富的民本主张,管仲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21)参见《管子·牧民》,中华经典网,www.zhjd.org。;儒家宣扬德治与重民爱民,孔子说“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22)参见《论语·公冶长》,中华经典网,www.zhjd.org。,主张惠民、教民、爱民、为政以德;孟子在认识与处理君民、官民关系问题上,鲜明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3)参见《孟子·尽心下》 ,中华经典网,www.zhjd.org。,强调立国之本是重民贵民,人民是国家君主存在的根本。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华文化起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唐太宗李世民认识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24)参见《贞观政要·论君道》,中华经典网,www.zhjd.org。,提出“君舟民水”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俱!”(25)参见《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中华经典网,www.zhjd.org。明清时期,黄宗羲呼吁,“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26)参见《明夷待访录·原臣》,中华经典网,www.zhjd.org。。与民本思想相联系,许多政治家提出了相应的民本主义执政方略,孟子倡导“制民之产”,给百姓以财产、养民富民,“是故明君制民之产”(27)参见《孟子·梁惠王上》,中华经典网,www.zhjd.org。,唐太宗李世民也把人民基本的衣食温饱作为治国之根本,“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28)参见《贞观政要·务农》,中华经典网,www.zhjd.org。,从物质利益出发关注人民利益与需求,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伦理思想及其蕴涵的唯物主义群众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2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70页。,“以人民为中心”汲取了传统民本思想中以人民为主体的朴实唯物观,克服了其以人民为工具和手段的弊端,强调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利益主体、目的主体与动力主体的统一,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扬弃。
四、实践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新时代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马克思、恩格斯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页。。“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客观发展为前提和实现两步走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有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结构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协调新时代主要矛盾、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艰巨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以人民为中心”提供客观基础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提出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源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才有能力有信心满足人民群众更多方面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理念由十八大之前的“以人为本”逐步演进到新时代的“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和新时代的“以人民为中心”,两者都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理论基础,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具有一脉相承的一致性,但是两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阶段的时代发展。相对于“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在人民主体的内涵、目标、范畴上都有了丰富和提升。(31)胡建兰:《十八大前后民生建设理论之比较研究》,《求实》2017年第2期。在发展理念上,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主要是针对经济发展中的“以物为本”而言,“以人民为中心”则更具政治性和全局性,重视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在人民主体的内涵上,“以人为本”侧重发展为了人民,人民主体多指目标主体和价值主体,“以人民为中心”则凸显共建共享共商的统一,人民主体是动力主体、目标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结合;在人民主体的对象范畴上,“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民整体的小康,“以人民为中心”强调的是十三亿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是每个人而不是全体人的平均小康;在人民主体的发展目标上,也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升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人民为中心”的确立正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为客观基础的。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判断依据和解决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我国主要矛盾不再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由它决定的人民群众对生产力更高质量发展和对美好生活的多结构高层次的需求,将人民的需求变化作为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主要依据之一本身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化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对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制约,就要坚持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筹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政治社会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促进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3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第1版。,明确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动力、方向和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第1版。。“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价值标准的有机结合。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执政根基与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新时代“四个伟大”历史使命的重点是党的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领导是保障,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政治优势与力量来源是人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贯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根基。总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35)《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3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37)《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10月26日第2版。十九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入党章(38)《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3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3页。,“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根基与优势。
(四)“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本身就是什么“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勾画了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这一宏伟蓝图既是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正是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日益增长的整体要求和期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涵盖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充分,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增强,人民文化生活更丰富的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提高,人民更加和谐的现代化;生态环境大力改善,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现代化。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4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3~214页。。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目标的必然要求。总结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民在人类历史、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4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8页。;展望未来,面临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4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44)《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7日第2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与群众观,深刻回答了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以人民为中心”以及怎样“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般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殊阶段的丰富和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赋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