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彤交游人物考索
2019-12-27娄婉莹
娄婉莹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沈彤(1688—1752),字冠云,号果堂,江苏吴江人。沈自南曾孙,沈始树长子。沈彤精于考据,文章淳厚古朴,一生著述颇丰。其 《果堂集》《周官田禄考》《尚书小疏》《仪礼小疏》《春秋左氏传小疏》《释骨》均收入四库全书。晚年于邱园讲学,生徒众多。乾隆十七年卒(1752),士友门人私谥其为“文孝先生”。沈彤性近宽平,称意辄喜,一生笔耕不辍,吴中言古文者必屈指。其治学无门户之见,平生长与训诂名物,亦不废宋儒义礼之学,张舜徽评价其“固有清初诸大儒气象”[14](130)。 近读沈彤《果堂集》,并结合地方志,对其交游人物有所考索。粗略统计,文集中诗文往来者有29人,详细可考有17人。今将考索所得梳理成文,并对前人所考进行订补,或于沈彤研究有所帮助。疏漏错误之处,还祈方家不吝赐教。
一、沈彤师承
沈彤的学问基础得益于良好的家族教育,沈母吴氏读书能通晓大义,“彤生六年,读《千字文》与《孝经》,孺人课之”[1](72)(卷十一《先妣吴孺人述》)。 可见,吴氏在沈彤的启蒙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父沈始树肆力古学,工诗古文,为时人推重。沈父留意组中事务,言传身教,沈彤也热心于此。康熙五十六年(1717),沈彤参与《沈氏家谱》的第六次重修,此时的修谱较之前代更为艰难,“时族人本支莫考,漠如路人,不复知尊祖敬宗收族之理”[20],合族子姓各量力醵金,才得以完成。家谱成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端午,历时一年半。乾隆五年(1740)沈彤与从兄沈祖禹辑《吴江沈氏家族诗集录》,收录沈氏家族前后70位男性作家、21位女性作家的诗歌作品九百多篇,历十有三月而竣。
何焯(1661—1722),字屺瞻,号义门,长洲人。官翰林院庶吉士,赐侍讲学士。博通经史,为一代文章家。著有《义门先生集》、《何义门读书记》等。康熙四十六年(1707),沈彤拜于何焯之门,开始潜心研究宋代理学。沈彤后来以经史之学显名于世,与少时受业于何焯有直接关系。惠栋《沈彤墓志铭》云:“弱冠从学士何公焯游,始邃于理学。 ”[9](540,沈德潜《沈彤传》云:“少请业何侍读义门学制义,取法先生。 ”[2](433),沈廷芳《文孝先生墓志铭》亦云:“少补诸生,从何义门学士游,且久。”[9](551)。何焯卒后,乾隆九年(1744)沈彤作《义门何先生行状》以纪之,有文“生员彤游先生门五年,承其学行,颇有所记忆。 ”[1](69)
张伯行(1651—1725),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历官山东济宁道、江苏按察使、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终礼部尚书。居官二十余年,康熙称之为“天下第一清官”。其学以程朱为主,从学者达数千人,卒赠太子太保,谥清恪。沈廷芳云:“(彤) 后登张清恪、 杨文定两公之门”[9](551)。 康熙五十一年(1712),时沈彤二十五岁,于苏州从张伯行游。张伯行任江苏巡抚时,曾与两江总督噶礼互讦,后得李光地支持,噶礼被罢黜。张伯行复任时,沈彤因疾不进。第二年春,当应乡试举,沈彤病情加重,张伯行闻之,赠其药饵并数有劝慰之语,教其修身养性之道。沈彤有诗《幽兰为仪封先生作》“幽兰发空谷,蔚为王者香”[1](74)赞其品质高洁。 雍正三年二月(1725)彤在南阳闻师卒,泫然涕流,痛无所承。作《述先师仪封张公训》“厉今当追述其语时,观之以自警云”[1](70)以示追思。
二、沈彤与桐城派
沈彤与桐城派的接触大致于雍正末至乾隆初年。沈廷芳《文孝先生墓志铭》云:“雍正间至京师,望溪方公见其所疏三经,谓得圣人精奥,读其文,又谓气格直似韩子”[9](551),方苞对沈彤称赞有加,其弟子也与沈彤多有往来。
方苞(1668—1749),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方苞论文提倡“义法”,是有清一代最著名的文学流派桐城派的创始人。《果堂集》现存有沈彤写给方苞的书信六封,可见二人接触颇多。沈德潜《沈彤传》云:“(彤)中岁善方阁学望溪商,订《三礼》,书疏往复,辩论精核”[2](433)。方苞的赏识大大提高了沈彤的声望,又荐其入馆修《一统志》。书成后,授九品官,以亲老归。后乾隆六年孟春(1746),沈彤走京师求食,期间二人多有往来,于此年冬拜别方苞。方苞对沈彤关爱有加,“有由先生惓惓于彤如此,彤敢不并为先生述之”[1](28)(卷四《与望溪先生书》)。 沈彤亦以师视之,有言“念彤于先生,虽未具师弟之礼,而实以师事”(卷四《与望溪先生书》)。此外《果堂集》有诗留存,描述了方苞及其古文在沈彤心中留下的印迹。“问古知何处,桐城路不迷。穷山开石蹬,障水筑金堤。 ”[1](75)(卷十二《屡闻望溪先生论古有作》),可见其对方苞极其仰重,以及对桐城派的高度评价。
沈廷芳(1670—1772),字椒园,一字畹叔,浙江仁和人。乾隆初,由监生召试鸿博,授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迁山东道监察御史,官至山东按察使。少从方苞学古文,从查慎行学诗,亦究心经学。著有《隐拙斋集》《古文指授》《续经义考》《鉴古录》。沈廷芳与沈彤交厚,二人曾共游丰台赏芍药花。沈彤亦受其所托为所居隐拙斋作记。沈彤卒后,沈廷芳为之作《墓志铭》,盛称其文章与为人。
王峻(1694—1751),字次山,号艮斋,江苏常熟人。雍正二年进士,授编修,官御史,有直声。以母忧去官,主讲安定、云龙、紫阳书院。他也是方苞的受业弟子,长于史学,尤精地理,所书碑碣盛行于时,著有《民斋集》《汉书正误》等。王、沈二人交情匪浅,多有酬唱。王峻有诗《题沈冠云太湖图》:“太湖三万六千顷,波澜浩渺谁能摹。并州快剪在笔下,开窗理稿足自娱。君嫌自娱犹未广,更假画卷求唱喁。”[3](189),王氏在《果堂集序》中也对沈彤赞不绝口,称其为人“行高而心宽,不以贫贱得失撄思虑,即之温温然”,其文“不事浮藻”,而其“记、序、碑、铭,诸作亦皆具古人之法”[2]。
三、沈彤与吴中名人
沈彤不仅个人著述丰富,还参与 《吴江县志》《震泽县志》的撰写,对当地的文化事业多有贡献。沈彤喜山川古迹,性孝友,在吴中时多结伴游山玩水,“遇其名胜即欣然心开,谈笑不惓”[1](29)(卷四《答徐灵胎书》),平生交契多一时名流。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人。乾隆四年(1739)六十七岁中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以诗文得乾隆帝优遇。诗法吴江叶燮,自成宗派,论诗主格调,与高启、王士禛齐名,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有《古诗源》《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书。沈德潜与沈始树和沈彤父子两代皆有厚交,且为《沈氏诗录》的参阅人。《沈氏诗录》卷首刻有《沈氏诗录鉴阅名氏》,参阅者共18人,有朱鹤龄、顾有孝、叶燮、朱彝尊、陈学洙、张尚瑗、陈学泗、金义植、李果、周准、陈格、何堂、朱受新、沈德潜、沈峥、沈闵、沈巗、沈振。乾隆十四年(1749),沈彤手订自家集《果堂集》成,请沈德潜为之作序。沈彤卒后,他又为之传,称沈彤的文章一归淳朴,可为明代归有光的继承者。沈彤为诗词气老成,格律工稳,也多少受到沈德潜诗论的影响。
惠栋(1697—1758),字定宇,江苏吴县人。惠周惕之孙,惠士奇之子,元和县学生员。承传家学,尤精通《易》,著有《九经古义》二十二卷,《易汉学》八卷,《易例》二卷,《周易述》二十三卷等。他是乾嘉考据学中的“吴派”的代表人物。惠栋与沈彤为莫逆之交,乾隆十五年(1750)四月十六日,沈彤撰序称惠栋《古文尚书考》,惠栋亦曾为沈彤《周官禄田考》作序,被沈彤称为“子,吾之桓谭也”[9](549)。 沈彤卒后,惠栋所作《沈彤墓志铭》云:“余与君交虽晚,而契独深。数年来,以道义相易,学业相证。 知余者莫若君,知君者亦莫若余也”[9](549)。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浙江鄞县人。乾隆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知县,辞不复出。先后主持蕺山、端溪书院。学识渊博,兼通经、史、词,推崇黄宗羲。续编《宋元学案》一百卷、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着有《经史问答》十卷等,后编有《鲒埼亭文集》五十卷,乾隆二十年卒。全祖望因方苞和李绂结识沈彤,之后两者多有往来。全氏路经吴中时曾专程探访沈彤,彤也有诗《送别全绍衣吉士》“把笔念狂言,应有伤离赋”[1](74)。 李真瑜先生于《明清吴江沈氏世家百位诗人考略》中录此诗为《送别金绍衣吉士》,定其为金去疾所作,其所用版本为清乾隆十年刻本,然查阅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及清乾隆十年刻本均为《送别全绍衣吉士》,“金”与“全”字形相似,疑为李氏之误。全祖望得知沈彤病卒后悲怆万分,作有《沈果堂墓版文》。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江苏吴江人。以诸生贡太学,寻弃去。研究《易》理,通天文、地志、音律诸学,尤精于医学。乾隆中,曾两次应召入京,供职于太医院。著有《神农本草百种录》《难经经释》《伤寒类方》《医学源流论》《慎疾刍言》《兰台轨范》《医贯砭》。徐大椿与沈彤情谊甚笃,乾隆七年(1747)徐大椿延请彤至其家,彤暂居徐家两年之久,徐氏每有著文必嘱沈彤订补其说。当时有跟从徐大椿学医的人与沈彤共居一室,以《内经》《甲乙经》,经脉气穴诸物相难,沈彤“耻其为吾身所具而不知,又伤唐代以后论撰贻误后人”[1](28),遂著《气穴考略》五卷、《释骨》一篇。同时,徐氏对沈彤的治学也大有裨益,“近年来皆各稍通其义者,非独已钻研力也,兄之精明敏达实有助焉”[1](29)(《卷四答徐灵胎书》)徐、沈二人相知可谓“知其长,知其短,且知其长短之因,以决其所终”[1](37)(《卷四答徐灵胎书》)。
顾楗(1730—1767),字肇声,先世自金陵迁至苏州,居麒麟巷。为福建浦城知县,屡断疑狱,以母丧归。乾隆七年(1742),补陕西蒲城县,设书院,立义学,教诸生徒,颁先辈名文为之式,士咸愤于学。遇大计,以才荐,列一等。既去,蒲城人为立“去思碑”。顾楗精于鉴古,书画金石,靡不收藏,宋版书籍尤富,著有《碧筑堂集》《金石考》二巻。沈彤曾与其讨论墓志铭体例,并在《送顾浦城序》中称其“上顺公法,下顺民情”。雍正六年之春(1728),沈彤偕顾楗游郡西诸山,受其所托,为其父作墓志铭,可见二人交情匪浅。
席鏊,字宝箴,号景溪,江苏常熟人,吴伟业外孙。雍正七年(1729)举人,官至内阁中书舍人,生卒年均不详,约乾隆九年(1744)前后在世。其孙女席佩兰为袁枚女弟子。雍正之二三年 (1724),沈彤为南阳太守何公二子的教习先生,于此时结识何公壻席宝箴,二人饮酒赋诗,各道其志,相交甚密。 时“室前后相望,晨夕相过从”[1](37)(卷四《席宝箴诗集序》),后在席宝箴在京师官中翰,沈彤问学方苞,二人亦有往来。两人入都居三年,各归故里,后又相游洄溪。沈彤曾将其《周官禄田考》寄席鏊,席鏊亦请彤为其《竹香诗集》作序,“以征二三十年相知之雅”(卷四 《席宝箴诗集序》)。沈彤有诗《怀席宝箴》:“百里路非遥,背面忽七载。相访各有期,事隔两相待。寄我平生时,历历高情在。高情近若何,北望秋山蔼。 ”[1](75)
沈誾,字师闵,吴江震泽人,与沈彤同时(1688—1752)。乾隆时曾预修《大清一统志》,著有《韩文论述》。曾参阅《沈氏诗录》,雍正十二年(1734)八月初一,沈彤作《沈师闵韩文论述序》云“师闵名不出乡邦”,然将其与方苞相提并论,对其文评价颇高,“今天下之善论古文者吾得二人焉,曰方公灵皋,曰沈君师闵二人者”[1](36),又《赠沈师闵序》中云:“吾兄师闵读古书四十年,于左、屈、司马、杜、韩之所为用力尤多,沈潜反复,至于千周。 ”[1](39)
陈黄中(1704—1762),字和叔,江苏吴县人。其承传父学,长于史,尤以才略自负,认为《宋史》芜杂,另撰纪传年表一百七十卷。曾举乾隆元年博学鸿词,入都上书,论用人、理才、治兵三大端。幕游南北,归后一意著作。有《新唐书刊误》《谥法考》《导河书》《东庄遗集》等。乾隆初,二人同为举生,亲厚无间。陈黄中有诗《与沈冠云书》作于乾隆三年,又有《留别沈冠云书先生三首》,表达其与沈彤分别的不舍。沈彤亦有诗赠陈黄中:“吾友湖海豪,自少怀远志。读书鄙训诂,往往通大义。 论史尤纵横,卓识拔前帜。 ”[1](74)(卷十二《赠陈和叔》),称其志向之远,史学之精。沈彤卒后,陈黄中有《沈征君传》以示怀念。
陈学泗(1638—?),字右原,江南长洲人。与兄陈学洙孪生,诗亦齐名。奔走四方,颇有不平之气,又工曲子。与其兄均为《沈氏诗录》参阅人。乾隆十三年夏四月,沈彤曾为陈学泗诗集作序,题《刻梅庄诗集序》,后收入《果堂集》卷五。
陆耀(1723—1785),字朗夫,一作朗甫,号青来,吴江人。乾隆十七年(1752)举人,博通书史,官至湖南巡抚。著有《切问斋集》十六卷、《扣盘集》三卷,又编有《烟草谱》一卷、《切问斋文钞》等。《切问斋文钞》中载有沈彤杂议四篇:卷六 《沈冠云父未殡而祖亡承重议》、《沈冠云丧所生母杂议》,卷七《沈冠云与顾肇声论墓铭诸例书》,卷二十一《沈冠云保甲论》。沈彤作有 《立春日送陆朗夫兼呈内阁董学士》五律一首。
陈格,字良直,一作谅直,号艮峰,江苏常州人。沈彤有诗《赠陈谅直》“陈子我畏友,豪迈见天性。弱冠同门墙,才调便纵横。 ”[1](75)称其为“畏友”,盛赞其胸襟与才情。 陈格曾参阅沈彤和沈祖禹所辑《吴江沈氏诗集录》,并列名为参阅人。陈谅直曾评价沈彤 《先考真崖府君述》、《先妣吴孺人述》,认为其“事约词质,不饰与夸,古孝子之用心也。 ”[1](72)
何堂,字子未,号虹桥,吴江人。通古诗文,与彤为知己,曾参阅《沈氏诗录》。沈彤曾作诗《寄何子未》述二人交谊“忆昔弱冠日,业从哲匠授。古籍时讨论,与君如兰臭”,及后沦落之状“抱影寄空庐,一贫真蹇陋。怜余亦同病,年来更老痩。身名一无成,共守家风旧”[1](74)。
四、结语
作为沈奎第九世孙,沈彤深受家族文化影响,继承祖志,以文经世,孝友笃行,昆弟无间。然人沈氏家族到其父沈始树时,经济实力已大不如前,在科举道路上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微。沈彤举止方正,勤奋备至,然屡试不售,后多辗转于京师与故里,尝游齐鲁,至南阳,观其一生多居于江南之地。沈彤与桐城派学者交流密切,此外交游者多为吴中著名人物,他们互相探讨学问,对于沈彤的学术见解颇有影响。沈彤卒后,惠栋、沈德潜、沈廷芳、全祖望为其作传或墓志铭,可见彼此间情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