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安毕氏会通世谱》述略

2019-12-27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卷首新安家谱

王 芹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明清徽州家谱以量多质佳而闻名于世,它是研究明清徽州的重要文献资料。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徽州存世家谱(除后世抄本外)有300多部,其中正德以前的仅50多部。目前,学界关于明代后期徽州家谱的研究颇多,对于明代早中期的家谱探讨不够。有鉴于此,笔者对正德《新安毕氏会通世谱》进行研究,以期窥探明中期徽州家谱的特色。文中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修谱情况简介

《新安毕氏会通世谱》,是由毕蕙、毕籣任总督,毕济川任总裁,毕郁等人纂辑的。从正德二年(1507)始修,至正德四年(1509)付梓,历时二载。现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等机构,其中,上海图书馆馆藏清抄明正德刻本,其他单位所藏均为复本。该谱总印146部,国家图书馆藏有第49(鲁字号)部,明代毕良首藏。

毕济川,字汝舟,江西贵溪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选庶吉士。值得一提的是,他曾以翰林院编修的身份参与《孝宗实录》的编纂,史称其“史法精整,缀辞简古如汉唐人,笔杂著春秋,……天下皆称荜山先生”[1](卷八)。谱成,族人毕济时为之作序说:“事重义精而成之易,易其可训乎?及遍阅,始知其精妙详备,有非俗儒之所能与者。噫,兄其无愧于史才也邪。”[2](卷首)可见,毕济川的史学造诣深厚,有良史之才。此外,他在文学上多有建树,谱中载其诗词、题、记若干篇。

毕济川的家学渊源深博,有“一门三进士”之誉。其父毕瑜,字廷珍,成化二年(1466)进士,“选庶吉士,转工部都水司主事。督济间,改刑部福建司员外,以廷臣荐,擢山东题学佥事。文学操履,推重于时,诗尤典雅冲淡,可追古作者,卒于官都御史”[1](卷八)。明代御史高明称其“言与行相顾,表与里如一,有文以润身,有政以及物”[1](卷八)。其孙毕三才,字成叔,号印石,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初任江南徽州府推官,奏最钦授监察御史,历巡云、贵、川、陕等七省按院。在任十三年,发奸摘伏,大裨时政,升太仆寺少卿。宁夏告急,勅代阅武事,师还,赐一品服俸致仕”[1](卷八)。

“朱晦庵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3](蓝田重修谱序)。毕氏一族家谱未修长达八世,族人惭愧不已,“乃与兄理弟珊璇辈叶议,搜葺祥卿公以下之文翰,得东山手卷,……并诸行实、墓志铭者,字讳事迹,昭然可考”[2](卷首)。值欲成未能之际,毕济川来徽道,会族众,拜先茔,及谱事,虽久居江西贵溪,但与新安毕氏同出一脉。谱称,“吾弟郁曩游学成均,屡以书通□江西贵溪族,有曰汝舟者,职□□,出我卫公子,迁衢州路,烈公之后”[2](卷首)。毕济川为新安毕氏后裔,其学识渊博、深谙史法,在族中颇有威望,所以他能“以纲领诺众”。在其主持下,族人“各呈本支事”,增入旧谱,售梓重刊。

毕济川强烈的修谱意识,与其对家谱的认识有关。他在序中说:“君子之在官也,固专以忧国为心,而其在家也,自当以厚俗为任。委宗族于浇薄而弗之问于人,情乎何居?然敦族之道莫先于立谱,谱立而后人心翕,人心翕而后志向端,志向端而后礼义兴,风俗厚矣,谱可以不作乎?”[2](卷首)文中,毕济川认为家谱有“厚俗”的功能,并强调敦族要先立谱。谱成后,“人心翕”“志向端”“礼义兴”。

此种情况下,毕济川召集远近族达,“定论立局”[2](卷首),“稽索旧谱,旁及诸书”[2](卷首),校对异同,缮写刊梓。其立例、分类、列志等大体从其意。望族人诵而习之,“因文而求其义,因事而触于心,感悟兴起,浸归于正,以复先世之盛”[2](卷首)。

二、家谱内容、体例与书法

明代前期,徽州主要兴修统会宗谱,即“统宗”,如程敏政《新安程氏统宗世谱》。与明后期主张编修“派谱”迥然不同,“统宗”注重考察家族源流,“派谱”则突显本族,彰显家声,因而具有“统宗”性质的谱书往往支派繁芜,但史料翔实。从家谱性质来看,《新安毕氏会通世谱》应属于统宗谱。统宗谱、会通谱的大量出现是“徽州明修家谱内容丰富和体例渐趋完备的一个重要体现”[4]。可以说,该谱顺应了这一时期的修谱潮流。遍览斯谱,内容丰赡,体例创新。

(一)内容

《新安毕氏会通世谱》十七卷,卷首为谱前序、本原、凡例、目录、执事名氏、地方志。谱序中不仅载有时人谱序,也载有宋元旧序数篇,对于毕氏宗族迁徙源流记录甚详。卷一至卷八为世系志,歙县、休宁、贵溪、弋阳等地毕氏世系均有体现。卷九为仕宦志,本卷残缺尚多。卷十至卷十七为隐德志、文士志、贞节志、寿考志、山川志、宫室志、诗文志。

与同时期家谱相比,《新安毕氏会通世谱》内容记述尤为丰富,其中宫室志集中介绍了歙县、休宁、贵溪、弋阳等地山川美景及由毕氏族人修建的亭、堂、楼、阁、祠、书舍等建筑,方位清晰,内容翔实。如孝敬亭,毕廷馨所建,“在居南二里”,学士程敏政为其记略,“惟一亭之构,虽若小然,而所系则大矣,使饥渴劳倦者不得此以休焉,则于炎蒸淋漓之际,鲜有不积为暑湿之病,而或至于不可救药者矣。盖溺焚之拯救其功易见,犹医家所谓治已病者,暑雨得休,而杜致疾之萌其德,虽知犹医家所谓治未病者,然则毕君是举与书之阴□易之积善,若符契也哉。”[2](卷十五)

此外,谱中专设地方志一栏,详尽说明了毕氏各支迁徙情况,如“东平州隶山东兖州府,谌公世居东平之安山,自司卫少卿憬迁居偃师”。再如“偃师县隶河南,河南府景公世居偃师之缑氏山,今俱流寓各县”[2](卷首)。

(二)体例

是谱仿志体而编,以类系事。每卷以志命名,以地分类。明初家谱体例有谱序、世系图、世系录、传记、谱辨等。该谱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文士、贞节、寿考志等,极大地丰富了明代徽州家谱的体例。

徐彬指出,“欧苏两人的谱图对后世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徽州地区的家谱也同样受到这种影响”[5](P86)。毕氏家谱也不例外,凡例称:“毕氏自憧公至今凡三十一世,今以五世为一宗,凡六宗,世系之叙必尽书五世之名,而后书第二宗之五世。宗之上为小图,书曰某人长子,某人次子,欲人便于观览与欧谱异矣。”[2](卷首)文中可见,是谱继承了欧氏“五世一提”的谱法,但为观览之便而作小图,体现了家谱世系编写上的创新。序中说:“其谱仿欧阳公体例以五世为图,序其世次,而行实则详于小传,图必五者,取亲尽服尽之义也。远祖不备载者,以其无征而不可取信于后也,详于本支而略于旁派者,别亲疏也。”[2](卷首)不难看出,该谱据事实录,讲求家谱内容记载的真实性。

(三)书法

毕济川曾参与孝宗实录的编修,因而他坚持秉笔直书,书法不隐之理念,发扬正史精神。这在谱书中得到很好体现,王章说:“毕氏兹谱不袭不附,不隐不漏,其迹明,其事实,其言信,亦庶乎。国史之直笔也,可不重欤?况乎家谱与宗法相为表里,谱得其实,则正家有道,彝伦叙,礼节修,宗庙不失其享,昭穆不失其次,而孝友睦恤之行兴矣。”[2](卷首)这里,“不隐不漏”是指家谱书写不可“隐恶扬善”。凡例有云:“一以善恶著名者注之名下,所以示劝戒也,善者详书,善者之意长也。恶者不直言,其实而书曰行微,为亲者讳也,其名小书以别之者,恶其乱族也。”[2](卷首)虽未实现真正的直笔,但此种精神在当时尤为可贵,体现了编者的史学修养,对日后家谱纂修有一定影响。族弟毕济时对其称赞有加,他说:“噫,兄其无愧于史才也邪。观其善恶必录而劝惩之法,具贫富例书而同仁之道,寓书隐德寿考以重齿德,……是则名虽谱牒而实则史笔,用虽一家而实可为法于天下后世。”[2](卷首)

三、特色与价值

是谱编修是毕氏族众跨地域合作的结果,他们广泛采摭郡邑故实,仿照志体来编撰家谱,充分体现了家谱编修上的特色。同时,家谱内容更是为研究徽州等地基层社会提供了翔实资料,展现出其独特的史料价值。

(一)众人跨地域合修

《新安毕氏会通世谱》是由徙居各地的毕氏后裔合修而成。该谱汇集了明代徽州府和江西广信府两地的家族派别。如徽州歙县的篁墩、上北街、长陔,绩溪的方川、石耳、嘉田,休宁的碧溪、陈村、双溪、闵川。再如江西弋阳县的石塘、方墩、方墩树底、湖西,贵溪市的小田、河源、仙岩、邵港等。可见,毕氏族人分迁范围之广,显示了毕氏宗族的凝聚力。即便分迁异地,仍不忘先辈,大会各宗派,探寻源流,重修旧谱。谱载,“迨正德戊辰(1508)四月,望太史偕弟汝霖辈自贵溪来登篁墩,扫中散大夫墓,松楸时霖雨连月,氛雾四塞,淋潦汎溢,太史斋戒至十八日展祭,基平明南熏送凉,宿雨新霁,海鸟东上人体合适,太史端章甫盛服敛容就位,行三献礼,诸族子姪分执其事,长少咸集,随班行礼,……礼成,张筵饮福于梁将军世忠之祠,尊卑有等,少长以次序坐,劝酬有容,优游夷愉,歌咏清绝,尽欢而罗越三日”[2](卷首)。

(二)丰富的史料价值

该谱是分迁各地的毕氏族人合修而成,所以家谱内容的记载颇显丰富,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首先,该谱记录了诸多毕氏宗族社会信息。在谱序中,编者详尽交代了毕氏宗族由来的情况,序载,自唐师远公由河南偃师前往徽州休宁、歙县任官并逐渐定居的过程,为歙县篁墩毕氏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编者对于各地祠堂、善堂、书舍,亭楼、桥梁等建筑都有详细记载。祠堂是祭祀祖先、先贤及商议宗族事宜的重要场所。《新安毕氏会通世谱》中有对歙县长陔祠堂、徽城上北街毕氏先茔祠、嘉田祠堂,闵川祠堂、贵溪小田祠堂等9座祠堂的详细记载。其中,贵溪小田祠堂记载最为翔实,谱载,其由家庙转为祠堂,毁于元季兵燹,至正统时两次重修,“毕氏祠堂既焕新矣,祭之先期必合石塘方墩仙岩河源诸族萃于小田,将事之祭,以宗子主奠,其他以次序立陪祭,凡过养异姓非本族所生者,并不许干预,敢以毕僣尊强凌弱,富强骄贫,悖逆紊乱者,众加斥辱,世世子孙能守能行焉”[2](卷十七)。

值得一提的是,徽城上北街保留了一个特殊祠堂,即河南福庆社稷行祠。始建于洪武十七年,最初“与杂姓淆混”,直到弘治六年(1493),毕元永春丈玉等舍旧而新,唯与毕氏共祀之,而他姓不得与为,迄今礼乐衣冠容容如也。关于不与他姓共祀,谱中有明确说明,“今弘治十年(1497)春,始立神牌,依姓郡氏立河南福庆大社稷之礼,是设为因众姓混杂,无上古之风,弄酒乖□张,难以为劝,一年一年,一代一代,尤恐后之子弟同流合污,仿效摧毁,吾之族氏,古来良善,颇有文风,若不立成规矩,革故从新,亦复如是,是求荣及辱,求亲及疏也。徒哂于人,不如不设矣”[2](卷十七)。可见,毕氏一族重视优良宗族风气的营建。

(三)该谱保留了许多毕氏宗族文人资料

自师远公任司卫少卿,毕氏才始迁歙之篁墩,其后子孙繁衍,人才辈出。谱中《文士志》专门记载了毕氏各支的儒业情况,不仅体现了毕氏宗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保留了珍贵的宗族文人史料。有关休宁双溪,志中共记录毕璋、毕伯一两位文进士,毕伯二、毕五四两位武进士,如“毕璋,习书国子监,发解进士。毕伯一,京学纳卷,免解进士习肄后登齐。毕伯二,习七书登武举。毕五四,习七书,临安府习肄,宁宗壬寅武举发解进士”[2](卷十一)。有关贵溪小田,如毕济川祖父毕翰渊,“字潜昇,治诗经,邑庠生,聪明文雅,为时独步,天文地理靡不精究,岁贡居胃监三年,绰有才名,将筮仕,卒于家,后以子瑜贵赠承德郎工部主事”[2](卷十一)。另外,毕济川与其父毕瑜也在《诗文志》中留下许多作品。从毕济川一脉来看,毕氏贵溪小田一族文化底蕴已颇显深厚。

此外,该谱中记载庠生居多,且多未仕,他们隐居山林,而学问赅博,如“毕民协,字惟中,号墨庄,黾勉读书,善诗文,不慕仕禄,隐处山林,每与后秀之士日夕相与讲论,触景吟咏,有墨庄遗稿置于家,尝修家谱数卷”[2](卷十一)。再如“毕尚忠,字文灏,扁抗云轩,号雪岩道人,涉猎书史,工于诗,尤精于梅。成化间召修宝录,请乡饮新安士,夫咸与交论。尝编修七国志故事,红箋记声韵,新聊集古遗珠,抗云集等书”[2](卷十一)。

四、余论

徽州素有“文献之邦”的美誉。在学者长期关注下,其价值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明清徽州家谱作为一种重要文献,最能反映明清徽州宗族社会的实态。正德年间的《新安毕氏会通世谱》,既继承了欧氏“五世一图”的体例,又发扬了史家“秉笔直书”的精神。这部跨越两省四地的家谱,不仅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为跨地域研究提供了史料支撑。

注释:

① 关于谱名,有不同说法。《中国古籍总目》称“新安重修毕氏族谱”,谱名据谱序题,纂修者仅为“明毕济川修”。而国家图书馆称“新安毕氏族谱”。有关谱名,未有统一,为方便论述,本文谱名依据谱题名页所载,统称《新安毕氏会通世谱》。

猜你喜欢

卷首新安家谱
家即是国,钩沉史海乐为舟——“家谱文化的传扬者”朱炳国
卷首·六月
新安滩
张新安教授简介
卷首·四月
卷首·六月
新安滩
家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岁月沉淀中的老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