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阈下的学术论文翻译❋
——以“Applying cognitive pragmatics to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A proximization analysis of three public space discourses”一文的汉译为例
2019-12-27武建国
武建国
栗 艺
朱明晔
华南理工大学
【提 要】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深化,学术翻译愈发受到译界的重视,但是学术论文的翻译研究仍处于相对边缘化的地位。鉴于此,本文从顺应论出发,提出该理论视阈下的学术论文翻译模型,探讨学术论文翻译的策略,并以Applying cognitive pragmatics to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A proxi-mization analysis of three public space discourses一文的汉译为例,进一步剖析其中的具体翻译方法或技巧。研究表明,在处理学术论文词汇、句子、语法以及语篇层面的翻译问题时,译者需顺应译语语境;而在处理宏观图式层面的问题时,则需顺应源语语境。
1.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外学术交流呈现日趋广泛、深远的发展态势。作为各学科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的载体,学术论文及其译介可促进国内学者紧跟甚至超越国外研究,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然而,国内学术翻译却多集中在学术著作上,较少有译者将目光转向学术论文翻译。鉴于此,本文将使用顺应论剖析翻译实践的过程,总结顺应论视阈下的学术论文翻译模型,并以“Applying cognitive pragmatics to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A proxi-mization analysis of three public space discourses”一文的汉译为例,探究学术论文翻译的策略及方法,以期引起国内译者对学术论文翻译的重视,从而促进创新性学术成果的传播。
2.顺应论
Verschueren将进化认识论推广到语言研究,提出了顺应论。该理论基于如下观点:语言的使用必然会不断涉及到语言的选择(Verschueren 1999:55-56)。语言使用者之所以会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三大属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其中,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范围;商讨性是指语言选择并不是机械地或者按照严格的规则或固定的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依据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语言的顺应性是指可从可变的可能性范围中做出商讨性的语言选择,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Verschueren 1999:59-61)。若从更为重要的顺应性出发来研究语言,须着眼于四个聚焦点:语境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同上:76)。这里的语境包括语言语境、语言信息通道和交际语境,其中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发话者和受话者)、心智世界(指语言使用者的情感、信仰、动机等)、社交世界(如社会环境、文化等)和物理世界(如时间、空间等);语言结构的顺应涉及语言的所有可能层面,从语音到话语以及话语以上的层面;顺应的动态性是指交际时意义的产生是动态的;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是指使用者在做语言选择时,其意识程度是不同的,在做某些语言选择时,其意识程度很高,而在做另一些语言选择时,其意识程度并不高,有时甚至是自发的。在用顺应论进行语言研究时,这四点均不可被忽视或者低估(武建国 2010:55-57)。
3.顺应论与翻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选择,因此顺应论同样适用于翻译研究。那么,如何在源语和译语之间做出顺应,以及做出怎样的顺应,这些均需译者进行判断。国外运用顺应论进行翻译的研究尚少。在国内,戈玲玲较早将顺应论应用到翻译领域,她(2002)探究了顺应论对翻译的启示,认为翻译是一个对源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做出动态顺应的过程。袁斌业(2002)则认为顺应论对翻译有两点启示:第一,译者可依据具体的交际语境来选择翻译策略;第二,除了胡译和乱译外,每一种翻译方法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梅晓娟、周晓光(2008)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利玛窦翻译西学时在选材上的考量以及他的翻译策略,认为利玛窦的选材顺应当时中国读者的内在需求,其翻译策略的选择顺应译语的文化语境。李占喜(2013)则结合关联——顺应研究路向的理论框架与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认知和谐原则,尝试提出译文读者认知和谐语用翻译策略选择原则。
在学术翻译领域,孙周兴(2013)认为学术翻译的第一原则应该是“语境原则”,这里的语境一方面指原文的语境,也即译者要依原文上下文的“理”和“路”把本义传达出来;另一方面指母语的语境,也即译者应该充分考虑、关注、照顾母语学术的历史性处境,在译名、表达方式的选择和改造上保持一定的分寸和张力。王祥兵和穆雷(2013)则提出学术著作翻译的理想要素:译语清新流畅,节奏简洁明快,具有原著学术语言的风格;对原书的内容及相关背景有透彻的理解;术语翻译严谨细致,能直译的尽量直译,以准确传达术语的意义;须为读者友好型,译文处处为读者着想。
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在用顺应论进行翻译研究时,或认为翻译时应顺应源语,或认为翻译时应顺应译语,或并未明确阐明应顺应源语还是译语。然而,由于各种因素以及译者自身翻译目的的影响,译者在翻译时需兼顾源语和译语两种语境,在某些方面,需顺应译语语境,而在另一些方面则需顺应源语语境。此外,针对学术论文翻译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的词汇、句子、语篇、语法以及宏观图式等层面的问题,笔者认为翻译时对源语的顺应和对译语的顺应并不是均等的,有时需偏重对源语的顺应,有时则需偏重对译语的顺应,这取决于原文的文本类型及译者的翻译目的。
4.学术论文翻译的顺应模型
翻译活动是一个在两种语言之间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而如何进行选择则与翻译目的密切相关。例如,文学作品的翻译目的有多种,或传达故事情节,或介绍异域风情,或陶冶读者心境,或提供研究素材,或填补翻译空白。鉴于此,译者必须明确其在某个翻译语境中的具体翻译目的,并根据这些目的做出翻译过程中的每一次选择。那么,顺应性翻译过程及模式即可描述为:解读源语文本,选择意义———对所选意义用目的语表述时,面临多种表达策略和技巧的选择——明确翻译目的,选择顺应的对象或层面——选择相应的策略技巧,实现相应的顺应(杨峻峰2005)。
关于学术翻译应优先顺应译语语境还是源语语境,孙周兴(2013)认为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事方式是以母语为基础的,因此,我们的翻译活动应当建立起“母语优先”的原则。该原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中国的西学研究者须充分领会其研究的“中国性”或“汉语性”,从思想—语言共属一体性的角度,去体悟中西思想之间的同一与差异。其二,从技术性角度讲,在确定译名时,必须照顾到既有的学术语境,例如要充分考虑译名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否则就会流于“无度”。
基于以上研究,结合学术论文的翻译实践,笔者尝试提出学术论文翻译的顺应模型,具体如图1:
笔者认为,译者首先需要充分理解原文的内容并掌握原作者的写作意图。根据Reiss(2004)的划分,我们可判定学术论文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主要目的是供读者了解原作者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一般情况下,这也是译者翻译学术论文的主要目的。在充分理解原文之后,译者开始翻译,在译语语言中选择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原文。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会同时受到源语和译语两种语言语境的影响,至于在哪些方面顺应源语语境,哪些方面顺应译语语境,则需译者综合考虑两种语言的异同以及译者本人的意图来决定。一般来讲,翻译学术论文的过程中,在处理词汇、句子、语法、语篇等层面的问题时,主要受译者意图1(即传递原文信息)的影响,译者需选择顺应译语语境;而在处理宏观图式层面的问题时,主要受译者意图2(即扩充译语语境)的影响,译者需选择顺应源语语境。
5.顺应论视阈下的学术论文翻译
笔者先对“Applying cognitive pragmatics to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A proxi-mization analysis of three public space discourses”一文做一个简要的介绍,然后利用上文提出的学术论文翻译的顺应模型,结合该学术论文的汉译译文,从词汇、句子、语篇、语法以及宏观图式等层面分析学术论文翻译中应当采取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5.1 原文简介
“Applying cognitive pragmatics to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A proxi-mization analysis of three public space discourses”一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由国际知名学者、波兰罗兹大学的Cap教授于2014年发表在国际刊物Journal of Pragmatics上。该文主要介绍“时空价值分析模型”(Spatial-Temporal-Axiological analytic model,STA) 及 趋 近 化 理 论(proximization theory)——认知语用学领域最近兴起的一种用于分析危机和威胁建构话语的模式,并将其用于三类公共空间话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中,如医疗抗癌话语、环境变化话语、网络威胁话语等(见武建国、林金容、栗艺2016)。
5.2 学术论文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在本节中,笔者将从不同层面分析学术论文翻译应需采取的策略,具体而言,为实现译者的第一个翻译意图(即传递信息),译者在词汇、句子、语篇和语法层面应选择顺应译语语境;为实现译者的第二个翻译意图(即扩充译语语境),译者在宏观图式层面应选择顺应源语语境。同时,笔者将结合实例探讨具体采用的翻译方法或技巧。
5.2.1 词汇层面
在词汇层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顺应译语语境的策略,具体采用的顺应方法有零翻译、词性转换和增词。首先来看零翻译的例子:
例(1)原文:Equally promising are the prospects for proximization theory itself to continue to draw empirically from the expanding CDS territory.
译文:此外,随着CDS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趋近化理论可从中汲取经验来发展自身。因此,该理论自身发展亦前景可观。
在 Cap 的这篇文章中,CDS、DS、IDC、ODC 等缩略词频频出现,它们分别是“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Discourse Space”、“Inside-Deictic-Center”、“Outside-Deictic-Center”等专有名词的缩写,对应中文表达分别为“批评性话语研究”、“话语空间”、“指示中心内部”、“指示中心外部”。由于英汉论文写作都要遵守语言经济原则,翻译时,若每次都将这些缩略词展开译出,会大大增加译文的篇幅。所以,译者在处理类似例(1)中的缩略词时,顺应了译语语境,除了在首次出现时将其展开译出外,在之后的翻译中,一般采用零翻译的方法来处理。下面是词性转换的例子:
例(2)原文:As will become clear,the same conclusion hold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roximization to the discourse of climate change.
译文:下文研究表明,将趋近化理论应用于气候变化话语当中会得出与癌症话语同样的结论。
例(2)当中的“application”一词为名词,但翻译时,译者将其转换为动词,翻译为“将……应用于”,使其更符合汉语习惯。英语是一种静态语言,多使用动作性名词,从而将话语概括化、抽象化,增强了话语的客观性。而汉语却是一种动态语言,动词在其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为保证译文与汉语的行文习惯相一致,在翻译动作性名词时,译者需顺应译语语境,采用词性转换法,将名词转化为动词。接下来请看增词的例子:
例(3)原文:Of course,as will be demonstrated,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ximization to account for these discourses,entails certain changes to the initial assumptions and design of the theory.
译文:本文研究表明,利用趋近化理论研究以上三类话语会造成该理论最初的假设和设计发生一定变化。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具有差异性,有些句子若直接对照原文翻译过来会使译文显得生涩、意义不够明确。这时就需要在意义不变的基础上补充一些词汇,使得译文通顺、自然。正如例(3)当中的“发生”在原文中并没有相对应的词汇,但它却包含在原文的意义之中。遇到这种情况,译者应顺应译语语境,将其补充出来,使译文意义表达清晰、明确。
5.2.2 句子层面
在句子层面,常常会遇到长难句翻译的问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顺应译语语境的策略,具体采用的顺应方法有包孕、倒置、拆离和分切法。首先来看包孕的例子:
例(4)原文:As has been mentioned,the main application of proximization theory has been so far to(state)political discourse soliciting legitimization of interventionist preventive measures against the external threat.
译文:正如前文所述,迄今为止趋近化理论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为其针对外来威胁而做出的干涉性预防措施寻求合法化的(国家)政治话语。
例(4)当中的下划线部分“soliciting… threat”是“political discourse”的后置修饰成分。汉译时,译者采用了包孕法,也即,将英语的后置修饰成分放在被修饰成分之前(刘宓庆2012:121),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行文习惯。在英语中,修饰成分既可放在被修饰成分之前,也可放在其后。但在汉语中,修饰成分一般放于被修饰成分之前。翻译时,在遇到原文的修饰成分置于被修饰成分之后且修饰成分并不长的情况下,译者一般应顺应译语语境,采用包孕法,将修饰成分前置,从而使译文符合汉语行文习惯。接下来是倒置的例子:
例(5)原文:Extralinguistic contextual developments may thus cause the speaker to limit the use of one strategy and compensate it by an increased use of another,in the interest of the continuity of legitimization.
译文:若言外语境发生变化,为继续保持合法化,说话人可能会限制一种策略的使用,而增加另一种策略的使用。
在例(5)当中,原文先叙述行动,再叙述行动的目的;而汉语的叙事习惯则是先叙述行动的目的,再叙述行动。在翻译该句时,为了不给译文读者造成阅读上的不便,译者顺应了译语语境,对其叙事顺序进行了倒置处理,使句子符合汉语习惯。下面请看拆离和分切的例子:
例(6)原文: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contribute one such methodological tool,proximization theory(Cap 2006,2008,2010,2013),a recent cognitive-pragmatic development designed to account for strategic regularities underlying forced construals in political/public discourse.
译文:本文旨在为CDS提供一个这样的研究方法,即趋近化理论(proximization theory)(Cap 2006,2008,2010,2013)。该理论是认知语用学领域的一项新成果,被用来解释政治/公共话语中强制解读背后的策略性规律。
所谓“拆离”,就是将长句中的某些成分从句子主干中拆开,另行处理,以有利于句子的总体安排(刘宓庆 2012:130)。在例(6)当中,“a recent…political/public discourse”是“proximization theory”的修饰成分,若采用包孕法,将其放置在被修饰词之前,会使译文显得头重脚轻。所以,译者顺应了译语语境,将其拆离了出来,单成一句,从而使译文通顺、自然。另外,译者在处理划线部分中的to do不定式时,在其前面进行了分切,译成汉语分句。这样做,既保留了原文的语序,又顺应了译语语境,使译文呈现汉语流水型的句式特点。所以,此方法是译者翻译长句时的首选之法。
5.2.3 语篇层面
语篇层面主要涉及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顺应译语语境的策略,具体采用的顺应方法有同形回指法和增补法。首先来看同形回指的例子:
例(7)原文:The sooner it develops this capacity,the more quickly will proximization theory be able to assist CDS in its analytic agenda.
译文:认知语言学越早发展出这一能力,趋近化理论便能越快进入CDS的分析日程。
在例(7)当中,“it”代指的是前一句 Apparently,CL is not yet geared to describe“the structured conceptualizations with various levels of organization”in terms of the levels,direct/indirect,subordinate/superordinate,of social functions.”当中的“CL”,即“Cognitive Linguistics”。翻译时,若将其翻译为“它”,会使译文显得生硬且意义不够明确,减弱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所以,译者顺应译语语境,采用同形回指法,将“it”所指代的对象翻译出来,从而成功地实现译文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下面请看增补的例子:
例(8)原文:The theory follows the original concept of proximization,which is defined as a forced construal operation meant to evoke closeness of the external threat,to solicit legitimization of preventive measures.The threat comes from the DS peripheral entities,referred to as ODCs(“outside-deictic-center”),which are conceptualized to be crossing the Space to invade the IDC(“inside-deicticcenter”)entities,that is the speaker and her addressee.
译文:趋近化最初被定义为一种旨在唤起外来威胁迫近感,从而为预防措施寻求合法化的强制解读操作。Cap在提出趋近化理论时沿用了这一原始概念。概念中所提到的威胁来自话语空间的周边实体,即指示中心外部 ODC(“outside-deictic-center”)的实体,其被概念化为正穿越话语空间,将要侵袭指示中心内部IDC(“insidedeitic-center”)的实体,即说话人和听话人。
在翻译例(8)中的原句时,译者并没有将“The threat”简单译为“威胁”,而是顺应译语语境,增补“概念中所提到的”这一内容,保证该句与前文的衔接以及整篇译文的连贯。
5.2.4 语法层面
语法层面主要会遇到被动语态的翻译问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顺应译语语境的策略,将原文中的被动语态转换成主动语态。请看下例:
例(9)原文:It is argued that the rapidly growing,intergeneric field of CDS is in need of new,interdisciplinary methodologies that will allow it to account for an increasingly broader spectrum of discourses,genres and thematic domains.
译文:有人认为,批评性话语研究的跨领域研究特征越发明显,其需要新的跨学科方法,以便能解释更广范围的话语、体裁和主题域。
英语是一种广泛使用被动语态的语言,被动句的使用可使文本显得客观、严谨,在学术论文中尤为如此。然而,汉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则小得多。正如该例的原句中不包含施事者,而译者通过推测找出该句的施事者,即“有人”。翻译时,为使译文语态符合汉语习惯,成功实现翻译意图,译者应选择顺应译语语境,补充施事者,将其放在主语位置,使译文更符合汉语习惯。
虽然汉语惯用主动句,但有时也会使用被动句。所以,除了将被动语态转换成主动语态外,译者有时也会选择保留原句的被动语态。请看下例:
例(10) 原文:As such,it has been considered(e.g.Silberstein 2004)a manifesto of the Iraq war.
译文:因此,该讲话被认为(如:Siberstein 2004)是伊拉克战争的宣言。
翻译例(10)中的原句时,保留其被动语态并不会造成译文不自然。因此,在翻译时,笔者保留了原句的被动语态。
5.2.5 宏观图式层面
宏观图式层面主要会涉及到论文摘要语步的问题。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为实现译者的第二个翻译意图,即扩充译语语境,译者应选择顺应源语语境。请看例(11)中的原文摘要及其译文:
例(11)原文: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show how proximization theory … can be applied in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CDS).It is argued that the…field of CDS is in need of new,interdisciplinary methodologies… to account for an increasingly broader spectrum of discourses,genres and thematic domains.Thus,proximization theory is used…to handle three sample discourses…with a view to further applications.The results seem promising:the theory elucidates well the key features of public discourses within the CDS scope… Equally promising are the prospects for proximization theory itself to continue to draw empirically from the expanding CDS territory.The most fruitful seem those of CDS domains whose discourses…force a direct and growing conflict between symbolically demarcated“home”and“external”entities,thus sanctioning urgent preventive actions against the latter.
译文:本文旨在展示如何将趋近化理论(proximization theory)……应用于批评性话语研究(CDS)当中。有人认为,批评性话语研究……需要新的跨学科方法,以便能解释更广范围的话语、体裁和主题域。因此,笔者选用趋近化理论……对三类不同领域的话语进行了研究,以促进该理论的进一步推广使用。结论表明运用趋近化理论进行研究前景可观:该理论充分阐释了批评性话语研究领域内公共话语的主要特征……此外,随着CDS的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趋近化理论可从中汲取经验来发展自身。因此,该理论自身发展前景亦甚为可观。在CDS的所有研究对象中,最适合运用趋近化理论的是以下类型的话语:话语内被符号标定的“内部”实体和“外部”实体之间存在直接且日益激烈的冲突,因此需要采取紧急预防措施来对抗后者。
原文摘要的写作遵循了Swales的IMRD(Introduction、Method、Results、Discussion,即导言、方法、结果、讨论)四语步模式,即包含全部四个语步。其中,“The goal of this paper… in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CDS).”属于第一个语步“导言”,“It is argued that… to further applications.”是语步二“方法”,“The results seem promising… from the expanding CDS territory.”则是语步三“结果”,“The most fruitful…preventive actions against the latter.”是语步四“讨论”。因此,在翻译时,译者顺应源语语境,直接将其一一对应地翻译过来。但若是该篇论文的摘要有语步缺失的情况,那么译者也应当依据整篇论文的内容,对缺失的语步进行补充。这是因为译者需考虑到,中国学者在撰写论文摘要时,若能依据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规则来写,则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以后撰写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英文学术论文打下基础。
6.结语
学术论文翻译作为学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国内学者了解国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加快国内学术研究的发展进程。本文将顺应论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提出学术论文翻译的顺应模型,并以一篇学术论文的汉译为例,探讨学术论文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即在词汇、句子、语篇、语法层面,顺应译语语境;在宏观图式层面,顺应源语语境。希望本文能引起广大译者对学术论文翻译的重视,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一个指导学术论文翻译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