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宗祠的时代演变及功能

2019-12-27徐小娟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家庙何氏宗祠

徐小娟

(温州大学 民俗博物馆,浙江 温州 325035)

宗祠源于宗庙,又称祠堂、家庙。中国古代将举行祖先祭祀活动的房屋称为宗庙。宗庙起源较早,商代时就有商王室的宗庙。战国以后宗庙的名号专归于帝王,帝王以下各阶层祭祖的场所称为祠堂。秦代时由于“荡灭典礼,务尊君卑臣,于是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者”[1],祠堂便逐渐从帝王宗庙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汉代时祠堂被用作聚集亲人的处所。因建造祠堂费财费力,又被当做聚众集会的场所,引起人们的不满。西汉官书《盐铁论》认为古代庶人祭于寝,对祠堂加以斥责。晋朝时朝廷下令禁止建造祠堂:“诸葬者,皆不得立祠堂。”[2]唐代以后,士大夫宗族所立祠堂改为家庙:“……祠堂名遂废,若唐世所传家庙碑、先庙碑之类,罕有名祠堂者。”[3]北宋时恢复品官家庙制,皇佑年间由朝廷正式下明令,朝臣可自建家庙,由此家庙、祠堂得以较快发展。元代开始,祭祀群祖的祠堂逐渐增多,清赵翼指出:“近世祠堂之称,盖起于有元之世。”[3]明中叶以后,宗祠广泛兴建,除了贵族阶层可建立宗祠外,普通百姓也逐渐获得了自建宗祠的权利,实现了宗祠民众化和普及化。温州地处东南沿海,物产丰富,人文荟萃,孕育出数百上千年的宗族文化,宗祠建设十分兴盛。本文以温州宗祠为例,分析温州宗祠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阐述其主要类型和演变及相关功能,有助于揭示温州宗祠蕴含的宗祠文化。

一、温州宗祠发展的三个阶段

温州宗祠发展可归纳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南宋至元代,明初至嘉靖年间,清嘉庆至民国。

第一个阶段:南宋至元代。

这一阶段的温州宗祠正处于萌芽阶段。南宋时期,金兵南侵后,南宋皇帝赵构浮海逃难于温州,带动了大批宗室勋戚、文武百官、富商巨贾来到温州,使得温州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组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之南移。当时温州更是成为温州历史上官僚、士人、皇族最为集中的地方。在这样的趋势下,温州的文化迅猛发展,许多文人士子在温州落地生根。这些文人士子大多信奉程朱理学,视其为权威,因而程朱理学逐渐渗入到南宋主流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宗族祭祀方面。程朱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竭力提倡兴建家族祠堂,并将其纳入“家礼”的重要范畴。朱熹认为,无论“士庶人之贱”[4]都应修建家庙,并以祠堂名之。此时温州出现了皇帝敕建的宗祠,如温州永嘉大若岩镇白泉陈氏大宗祠,始建于宋建炎三年(1129年),陈氏宗谱记载:“十世祖陈盈,生于宋初……在澶渊战役中救驾有功,敕封为孚惠侯,即陈五侯王,奉旨建五朝门灵通显应庙(即今大宗祠)。”[5]此后民间也修建宗庙,如温州永嘉碧莲镇邵园村邵氏宗庙,始建于宋绍熙五年(1194年),第十一世孙崇礼公肇建,以奉先祀。

至元代时,程朱理学正式成为官方正统思想,而从宋代留存下来的士族大多是程朱理学的继承者。他们家世富饶,并且聚族而居,为了报本追思祖先,他们开始按照《家礼》设计的祠堂制度修建本宗族的祠堂。但这一时期的宗族祭祀和祠堂制度尚不完善,祭祀的形式并没有定式,追祭的先祖或父母、或三代、或依《家礼》而四代,或远自始祖。如南宋时期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其家贫蒉三世,自叶适入仕为官后家族开始兴旺发达,其后人在元初时始建叶氏宗祠。叶氏宗祠以叶适曾祖叶公济为始迁祖,以叶绪为开基祖,以叶适为全族荣光。又如平阳郭氏家族郭珽在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修建家族祠堂,名为“时思堂”。该宗祠“即正寝东室,敞为祠堂,妥其先世之灵。始太初府君肇家于平阳,由府君昭本始也,非僭也,次高祖,次曾祖,次祖,次祢,又其次所生父尊自出也,非亵也。”[6]

第二个阶段:明初至嘉靖年间。

这一阶段的温州宗祠处于兴盛阶段,它的建设与发展是以《家礼》的深度普及和士大夫的推动为背景的。明初时颁布的《大明集礼》对祭祖礼制作如下规定:“凡品官之家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屋三间,外为中门,中门为两阶,皆三级……庶人无祠堂,惟以二代神主置于居室之中间,或以他室奉之……国朝品官庙制未定,权仿朱子祠堂之制,奉高曾祖祢四世之主。”[7]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国子监祭酒周洪谟建议整顿祠堂之制,主张无论官阶高低,都只立一庙。后朝廷刊行《大明会典》,该书卷八八《礼部·祭祀·品官家庙》继承了《大明集礼》祭祖原则,综合《家礼》有关祠堂的主要内容,成为明朝宗族建设宗祠的重要依据。明嘉靖年间由于“大礼议”事件,皇室宗庙制度改革,并放宽了官民祭祖的规定。嘉靖十五年(1536年),礼部尚书夏言上疏《请定功臣配享及令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庙疏》,建议嘉靖帝在官民祭祖方面也加以“推恩”。嘉靖皇帝采纳了夏言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诏令天下臣民可祭祀始祖。

这一诏令是宗祠建设的重要转折点,是宗祠祭祀始祖获得国家合法地位的象征。允许祭祀始祖,即等于允许各支同姓宗族联宗祭祖,扩大了同姓宗族的范围和势力。朝廷又要求官员建家庙,并允许在家庙设临时祭祀始祖、先祖的纸牌位。由此品官家庙逐渐向联宗祭祖的大宗祠发展[8]。且明朝时温州科举兴盛,大批文人考入仕途,他们一旦中举后即可免除田赋和徭役差役。许多平民百姓将自家田地投献给这些中举者,成为中举者的佃户,以达到免除田赋的目的,如此一来,这些入仕中举者的家族逐渐兴旺发达,在地方的影响力越发强大。如此,这些既具备财力又得到政府支持的官宦家族便纷纷开始兴建宗祠,并祭始祖、置族田、修族谱。而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宗族,其宗祠往往越讲究。据《嘉靖永嘉县志》记载:“故家大族率重清议尚礼文,建祠崇祀以联族属。”[9]因此,这一时期的温州形成了大建宗祠、祭祀始祖的普遍现象,且大都由宗族中的士大夫倡导并出资建成,如英桥王氏宗祠、七甲项氏宗祠。

英桥王氏宗祠由福建布政司左参议王澈所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王澈因族姓繁衍,“乃酌先儒议,于始祖万十一公墓右建宗祠……费约千金,皆捐私帑,不以一钱敛之族人”[10]355。宗祠整体占地面积十三余亩,坐西朝东,三进加厢。“中堂凡三楹,旁有两厅,左右廊庑环列,以为会馂食之所,约可容千人。”[10]444足见其规模之大。王澈还在宗祠的石牌坊上亲自题写“王氏宗祠”四字,并奉始基祖万十一府君、三世祖樵云翁(王澈之高祖)及通政溪桥翁(王澈之父)。七甲项氏宗祠由项乔倡议并出资而建。项乔,永嘉七甲人,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嘉靖十七年(1538年),丁母忧在家,遂倡建宗祠。项乔“厚施作倡”,其父“倒囊出物”,一族“罔不称有无以相助”,宗祠得以建成[11]534。项氏宗祠规模宏大,有中堂正间、东正室、西正室、东旁室、西旁室共五间[11]538,祭祀始迁祖文三府君。

第三个阶段:清嘉庆至民国。

这一阶段的温州宗祠处于民众化、普及化的阶段。此时的宗祠形制已趋于稳定,民间普遍修建宗祠,宗族组织势力进一步扩大。一些宗族由于发展庞大,族丁繁衍兴旺,内部血缘关系复杂,总宗便逐渐下分几个、十几个房派或支派,形成了依房分或大小宗法观念,建设总祠、房祠、支祠等不同类型的宗祠。如英桥王氏宗祠,后分化为大派、二派、三派、四派、五派、六派、七派、楼下派、鬲浃派、茅竹岑派。其中由于人口迁徙,大派又有西洲、松阳、茶山、莘塍四个分支,四派又有渔岙、云和、茶山、小塘、南桥五个分支,鬲浃派有茶山分支,茅竹岑派有福鼎分支。这些分支分别在各自的迁入地建立分祠。

不仅如此,受沿海倭乱和海禁等的影响,福建闽南一带开始大规模移民至温州。他们迁入温州后,在温州落地生根,形成了新的宗族组织,并开始修建宗祠,由于宗族成员数量不够,财力物力有限,于是便出现了联合祠。联合祠是由同姓联宗或异性联宗共同出资建立的宗祠,通过联宗实现宗族间的充分谅解与密切合作。如温州苍南宜山的何氏宗祠,其始祖祖籍福建南靖,是何庶嫡传后裔,后迁入温州苍南定居。因何姓与韩姓本是一家,何氏宗族便与韩氏宗族共同出资建祠,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始建何氏宗祠,并供奉清源始祖逖基公、何潭始祖添漪公。

但新文化运动以后,由于宗法社会的瓦解,人们的思想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宗祠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断降低,族权急速衰落,宗祠的地位迅速下降。人们不再像明清时那样动用大量财力物力来建造和维持宗祠。大多温州宗祠或被毁坏、或被废弃,或被改建成校舍、基地等。自20世纪80年代始,宗族逐渐在广大乡村社会复兴,人们开始重编宗谱、兴修宗祠。此时的宗祠已不再是完全意义上宗族进行祭祀的神圣空间,而主要是保留了追思祖先的精神依托功能,成为村落中的公共空间[12]。

二、温州宗祠的类型、结构与时代演变

温州宗祠的类型主要为家庙、宗祠和专祠。

家庙一般由皇帝赐封或赐建,代表权威和荣耀,其建筑结构严格遵循礼制宗法制度进行建造,如张璁一品家庙、刘基家庙。张璁,温州永嘉人,明朝嘉靖年间重臣,官至内阁大学士。明世宗时追赠其曾祖父以下三代皆获一品官,赐建一品家庙。据张璁《家庙议》所述:“……仿朱子祠堂制创家庙,共为五龛,中祀始迁祖,高、曾、祖、祢左右依次而奉安焉。”[13]因张璁显秩丰功,神主配享其中。张氏家庙坐北朝南,两进间式面阔七间,平面布局严格对称。刘基家庙,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敕封刘基上三代为永嘉郡公后,改名为永嘉郡祠,其整体为二进二厢四合院式木构建筑,坐北朝南,布局严谨,用料精细。

宗祠是在家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是同一血缘的宗族或家族进行祭祀的场所,又称家族祠堂。温州宗祠的结构一般为传统的内院式,建筑结构有单层、双层、混层等。其中单层结构的宗祠为典型的传统宗祠建筑结构,其布局规制围绕泮池、牌坊、旗杆石、前院、仪门、戏台、天井、享堂、寝堂、东西两侧厢庑、围墙等基本形式进行增减,形成三进二院式或二进一院式结构。牌坊有石牌坊、木牌坊,是立于宗祠门前的建筑物,以表彰宗族的功勋、科第、忠孝。对于立旗杆石,宗族有严格规定,只有科甲中得举人以上的族人,才有在宗祠牌坊前立旗杆石的资格。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对遭到损毁的传统宗祠进行整修的同时,还适当添加现代元素,建造出双层、混层结构等的现代宗祠建筑。双层结构的宗祠与传统宗祠建筑格局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一层一般为大厅,二层为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场所,二层两侧有厢房,方便宗祠管理者工作与生活。如温州苍南宜山的何氏宗祠,历经两次重建和扩建,于2002年重修。何氏宗祠占地面积3 360m2,以宋式建筑为主体,建有二层,牌楼、门楼、祭殿三进一线,连接紧凑,青瓦白墙,斗拱翘角,雕梁画栋,一层为大厅,二层有享堂、左右厢庑。何氏宗祠享堂堂号“三桂堂”,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正前方与左右两侧设有神龛,内供奉何氏历代祖宗牌位;正前方神龛前有三座祭台,正中央摆放供桌;左右厢庑设有办公室、活动室、图书资料室、会客厅、健身房、音乐厅等。更有混层结构的宗祠,其建筑结构可分为两部分:前后为单、双层结构,或前后为双层、三层结构,之间用厢廊进行连接。其供奉祖先牌位和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一般设在最高层,其余层为陈列室、休息活动中心等。如温州苍南宜山金家垟的赖氏宗祠,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于2001年重建,其结构分为两部分:前厅为双层结构,享堂为单层结构,二者之间连着左右厢廊。

专祠是专门为纪念某历史名人所建的屋宇,又称名人祠堂。专祠在数量上远少于家族祠堂,在形制上与家族祠堂相似,但它不进行家族祭祀活动,而是由地方政府组织祭拜,因而祠内一般不设神主龛、神主牌,且不修编宗谱,旨在弘扬历史名人的功绩、气节、品德等。专祠正厅中一般有名人塑像或画像,以供后人瞻仰;两侧厢房一般为陈列室,陈列名人有关生平、资料、著述和文物等。专祠大多成为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温州江心屿文天祥祠堂,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清代时重建,为三间二进式,左右为廊庑,正厅中塑有文天祥坐像,左右壁画叙生平事迹。温州仙岩陈傅良祠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2010年经重修后改名为“陈文节公祠”,平面布局依次为大门、正厅、东西厢庑,正厅中摆放陈傅良塑像,东西厢庑陈列陈傅良生平事迹及展示其与永嘉学派的渊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宗祠也在逐渐发生演变。如今家庙的概念已不复存在,一些宗祠兼具了专祠或其他公共文化的特点,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具备新的生机与活力。如温州苍南的郑成功纪念馆,既是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专祠,也是当地的郑氏宗祠。温州英桥王氏宗祠,在宗祠内开设图书馆、风情民俗室、乡贤纪念室、抗倭筑堡展览厅、二战革命史展览馆等,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温州永嘉苍坡村的李氏大宗祠被改造为文化礼堂,将公共文化与宗族文化相结合,实现大小传统的互动。可见,现代宗祠努力顺应时代的要求,通过不断自我调适,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新的契合点与立足点。宗祠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公共空间,而不再是附加许多教条式规定的宗法社会时的权威武器,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政治需求上看,宗祠与专祠相互结合,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更易获得国家的合法地位;从经济需求上看,宗祠通过现代人际网络相互通谱,带动了姓氏寻根热潮,姓氏组织范围由原来的村落扩展到全国,而同姓名人是宗祠荣耀的象征,宗祠通过强调名人效应,从而扩大影响,获取更多同姓精英对宗祠的支持;从文化需求上看,宗祠从一个神圣的祭祀场所演变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公共空间,让宗祠文化与公共文化互相交融,更好地输出了宗祠文化,使更多的人铭记宗祠的历史,并参与现代宗祠的发展。

三、温州宗祠的功能

在宗法社会,宗祠作为宗族最大的象征,不仅是宗族悠久历史与传统的象征,其蕴含的宗祠文化更是传统尊祖敬宗思想的重要体现,起着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凝聚血亲、规范伦理的教化作用,而对先祖表达崇敬之情最重要的形式便是祭祀。

宗祠祭祀活动形式复杂,类型多样,有常祭、专祭和大祭等。其祭祀的对象为:以始迁祖以下的祖先画像或牌位为供奉对象,为常见基本形态;以本族祖先画像、牌位为主,兼奉土地公等民间宗教神祗,较少见,仅见于支祠中。祭祀前要准备祖先牌位、供品、祭器。对于祖先画像或牌位的安放,在宗法社会讲究礼法次序,以始迁祖的牌位居于正中设主龛,以下为父子(或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供奉于两侧神龛;女子不入族谱,死后牌位不能在宗祠供奉。

但到了现代社会,人们思想解放,推崇男女平等,不再完全遵循古代礼法,牌位按照各自宗族的习惯或方式来摆放;女子亦可入族谱,在宗祠中接受后世子孙的香火供奉。宗祠的祭祀仪礼也大都简化,祭祀类型为每年的春祭、秋祭。春祭时间为正月初和清明,秋祭在农历八月十五日。祭祀仪式由宗子主持,族人进行祭拜。族人在宗祠内共襄盛举祭祀祖先,强化了对本族祖先的崇敬之情。祭祀仪式完成后,于正午时举行族人会餐,民间称为摆祠堂酒。由于现代社会宗族意识淡薄,人们通过吃祠堂酒可相互联络感情,更好地增强本族的凝聚力。

苍南县宜山镇何氏宗祠于每年初五举行春祭。何氏宗祠是联合祠,由何氏宗族与韩氏宗族共同出资建立。何氏宗亲人数众多,各支派分布在温州、福建、台湾等地。2019年何氏宗祠摆祠堂酒95桌,专门人员唱歌助兴,形式更加现代化。由于春祭人数众多,何氏宗祠没有统一祭祀,由各派派首在拜堂点香祭拜,供品有猪头肉、猪肝、鸡、鸭、饼干、水果等;祭拜完毕后,于聚宝盆里焚烧纸钱以祈求祖先庇佑。何氏宗祠会长何必常说:“现代人生活水平、思想文化水平提高了,寻根问祖的现象多了起来。台湾何氏与我们本是同根,我们这个春祭其实也是大家齐聚一下,响应国家号召,让两岸何氏共聚一堂,有助于思想文化交流,消除隔阂,打击台独势力。”①访谈对象:何必常,浙江省何氏宗亲总会总会长;访谈时间:2018年2月20日中午;访谈地点:何氏宗祠二楼办公室。

已改造成文化礼堂的苍南县龙港镇杨氏宗祠,于每年正月初五摆祠堂酒。2019年杨氏宗祠摆祠堂酒30多桌,祭祀前供桌摆猪头、全鸡、鸡腿、螃蟹、樱桃、冥斋(祭祀专用米糕食物)、酒等供品,鞭炮响起后开始祭祀,族中子弟由宗子带领陆续点香祭拜,并焚烧纸钱;祭拜结束后族人开始吃祠堂酒。

由是观之,温州宗祠祭祀的一系列活动是其功能体现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载体可发现,温州宗祠的功能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普遍性主要体现在敬宗睦族、凝聚宗亲团体上,特殊性在于不同类型所展现出来的不同功能。如何氏宗祠作为联合祠,不仅能增强宗族间的财力物力,还能加强联合姓氏间的交流消除隔阂,解决宗族间的矛盾,使联合姓氏能在村落中和睦相处,实现家族繁荣昌盛、宗族长远发展;杨氏宗祠作为文化礼堂,将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相互融合,增添了更多的娱乐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服务功能。自身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又给温州宗祠带来了新的发展。

温州宗祠基本是近世文化的产物,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曾经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出现诸多问题,又逐渐复兴,并且与时俱进,将宗祠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呈现出中华文明特有的意义。中华文明亦将在新的现代宗祠文化中继续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家庙何氏宗祠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郑大夫家庙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荒家庙
何氏“十全大补粥”
野餐记
鲜为人知的满族家庙兴庆寺
福建古田杉洋宗祠遗产调查记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浙江上虞市『大舜庙·虞舜宗祠』楹联征集结果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