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导入艺术
2019-12-27李智桂
李智桂
(福建省漳浦第三中学,福建漳州 363213)
引 言
初中是文理科综合学习的阶段,对于有意在高中选择理科的学生而言,学好初中物理尤为重要。物理实验教学在声学、光学、热学、力学、电磁学的教学方面都是非常必要的。而从如今的教学模式来看,物理实验教学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现行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
现行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远大于实验教学。一个学期的课程,实验课的比例往往不足十分之一,而且实验课并未与相应的理论课同步进行,相应的学生参与的实验也并未紧随其后,导致实践脱离了理论,进而影响实验课的效果。二是教师的思想认识不足,对实验教学缺乏重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将概念公式记住记牢即可,且通过大量的做题就可以加深巩固理解;甚至有教师认为,实验课与考试无关,而且会占用课上的时间。三是教师在实验教学时多是自己单独进行实验讲解,只要求学生观看,并未让学生参与其中。此外,学校配备的实验器材、耗材不充足,也是只能由教师做实验展示,而无法满足学生参与实验需求的原因之一。
二、如何实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导入
(一)导入的实验要紧扣主题,完美融合于教学中
实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在物理课堂上完美地导入实验教学,需要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做支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具艺术性的导入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构建一个实验情景[1]。
例如,在讲解“光的反射”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表演一个光学“小魔术”:桌上有一只玻璃缸,缸内装有清水,教师将一块布覆盖在玻璃缸上,装作在空中抓到了什么丢到缸里,再将布抽走,此时玻璃缸里出现了一条小鱼。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会被激发出来,之后教师再揭秘魔术:缸内之前已放置了一块尺寸适当的平面镜,鱼就在镜子的后面,而因为光的反射原理让学生只看到了水,在抽走布的时候将镜子也抽走了,鱼就出现在了缸中。之后教师就可以以此为铺垫讲解光的反射原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调动课堂气氛,还能让实验完美地融入教学过程中。
(二)实验要具有直观性,要令实验更有美感
教师要以实验配合理论的教学方式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要充分发挥物理实验课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不断的改进、创新,让实验变得更直观、清晰[2]。我们还以光的反射原理为例:以往光的反射实验只用激光沿光屏照射,让学生观察光的反射路径,此现象并不直观。教师可制作一个立方体的透明玻璃箱,留一开口,箱内放置平面镜和蚊香(见图1),激光照射平面镜,通过箱内烟雾反射后可呈现出清晰的光路。若用红绿两色激光笔交替穿插并旋转,这时呈现的光路立体、富有美感且极具观赏性。此种通过创新改进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使其在加深对知识点理解的同时,能感受到物理的“美”,进而喜欢上物理。
图1
(三)将实验与生活相结合,展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我们所学的知识无不是从生活中提取总结出来的,我们努力地学习知识,也是为了能够更好、更有质量地生活。所以,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的导入中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理解平时遇到的“常见现象”中所蕴含的物理原理[3]。例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中,教师可这样导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前,这时,烛焰会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跳”起舞来,这种实验趣味十足。再如,在“杠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掰手腕,强弱悬殊的学生很快能分出胜负,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导演”出学生以弱胜强、反败为胜的精彩比赛。又如,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想影响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时,可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洗碗情境,通过将瓷碗侧放和平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瓷碗浸没与漂浮的两种不同状态,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会“跳舞”的蜡烛、掰手腕比赛、漂浮的瓷碗均为生活中所熟悉的物品或情景,教师以这些实验导入新课,能拉近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在生活中通过细心的观察,不但能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还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及生活的美好。
(四)自制实验教具,让实验不再“高深莫测”
其实,初中物理课程的一些实验并不复杂,某些实验教具也并不“高端”,有些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材料就完全可以制作出来。例如,在学生分组进行压强实验时,实验室仪器可能会不够,这时教师可以利用金属蚊香垫、光盘、长螺丝、泡沫等生活物品自制压强组合实验教具。再如,在教学“光的反射”时,教材中提到了光的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其中之一就是潜望镜,其实潜望镜制作起来是非常简单的,用的材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只需要2 只牙膏盒、2 面小镜子,再用剪刀、小刀、透明胶、双面胶等工具就可以制作一个简易的潜望镜。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制工具,这不但可以节约教学成本,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会了制作方法,不但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在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实验的乐趣,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结 语
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就如今的教学模式而言,学校和教师只注重升学率和如何让学生应对考试,对物理的实验教学并不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这种错误的观念必须破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