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

2019-12-26郝乐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法治思维思维培养新媒体

郝乐

【摘 要】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面对新媒体时代社会舆论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如何提高法治思维的教育途径是高校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文章就以此为基础对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法治思维;思维培养

高校法治教育作为全民普法的重要部分,面临更高要求和更新挑战。然而,当前的高校法治教育在教学理念、课程定位、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等方面路径依赖现象严重,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且“不断地自我强化,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弄得不好,还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因此,高校法治教育范式亟待转变,需要深化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高校法治教育质量和水平,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对法治素养的需求。

一、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影响

第一,虚假信息对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影响。因为目前很多新媒体信息在发布的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因此,一些负面的信息就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在这些虚假信息中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出对当今社会伦理以及道德的冲击。对于这些虚假的信息,其受众大多都是大学生,而大学生又缺乏辨识的能力,因此在这些虚假信息在大学生之间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会使得大学生对这些虚假的信息形成错误的认知,进而引发大学生对社会存在着一些意见。因此在对一些社会的热点事件进行评论的过程中,也就很容易产生负面的倾向,久而久之将引起很多社会问题的发生。第二,舆论的导向对大学生的法治思维造成不利影响。在当前舆论作为导向的新媒体时代之中,西方的意识以及形态渗入到大学生的观念之中,就使得大学生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发生变化。舆论对于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也将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对大学生的成长而言起到十分不利的影响作用[1]。

二、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

2.1树立我国高校信息网络舆论管理的法治思维意识

明确高校信息网络舆论管理的法治思维是实现高校信息网络舆论管理科学架构的前提。关键要把法治理念融入高校舆论管理的各个方面。科学构建高校信息网络舆论管理架构旨在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在舆论管理中,必须注意学生的各种信息反馈,主动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处理网络危机事件时,必须从关心关爱学生的视角解决问题。高校信息网络舆论管理的法治思维要求管理制度化,应逐步实现从经验管理转变为规范管理,不断推进高校信息网络舆论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努力实现高校信息网络舆论管理活动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合法合理,程序公正,信息公开,实现依法治校[2]。

2.2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首先,要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高校可利用巡演、讲座、比赛等方式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法治思维学习与互相教育中来。其中,社团给予学生的自由度最大。高校要利用这一点,鼓励组织种类多样的法律性社团,为他们的活动提供支持。另外,也可举办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提供如学分、绩点等奖励,鼓励学生自觉了解、学习、钻研与法治思维相关的知识,从而培养自己的法治观念与思维。总之,要利用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其次,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课外,高校应开设其他相关课程来教授学生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引领他们入门。更重要的是,高校要增强对法制教育课程的重视,把其上升到与专业课相等同的地位。

2.3注重程序公正嚴格,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信心

法治思维,离不开公正严格的程序。公正严格的程序,意味着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即使符合实体法的规定,也同样被否定。因此,高校管理者处理问题时要恪守法律的规定。比如,学校规则的内容和违反规则的后果,是否提前告知大学生;比如,对大学生作出不利决定时,其依据、其所享有的上诉权利,是否提前告知学生等。

2.4采用“互联网+档案袋”评价模式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教育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海量信息的汇集、大数据的分析处理,使得“档案袋”评价也可以适用于学生数量多、班级规模大、课内外活动丰富、参与主体多元的高校法治教育课程过程。通过互联网连接和信息处理,对于学生在法治教育中的课堂表现,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中的发言、提问、分析问题、解决方案、相互辩论质疑等;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应变能力、总结陈词等;在各种课外法治活动的参与度、积极性和活跃度等,这些均可以由任课教师、活动组织的学生和辅导员给予打分评价,按照预定的分值权重的不同计入法治教育课程学分之中[3]。

2.5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法治社会实践活动。

所有的真理都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来加以检验,因此要想使得当今的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法治思维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的降低,就应该组织大学生参加法治社会实践活动,进而实现对大学生法治思维的良好培养。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实现大学生发展观念的有效提高,使得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法治思维的不利影响得到进一步的降低,进而使大学生在学校、社会以及自身的长期共同努力之中实现自身法治思维的良好转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发展过程中,很多的虚假信息以及舆论等都对大学生的法治思维起到不利的影响作用。因此,要想实现大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摆脱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高校就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对这样的问题加以解决,使得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可以良好形成,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大文,孔鹏皓.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5,(1):34.

[2]彭丽明.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路径[J].教育文化论坛,2017(4):30.

[3]肖杰,刘贤芳.浅析大学生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处事能力的培养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3(27):226-227+230.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研究,项目编号:XY-SK-18-04

猜你喜欢

法治思维思维培养新媒体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思维的培养
数学习题讲练中学生思维培养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