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植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职美育教育

2019-12-26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美育高职传统

那 菊 华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强调美育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特色,创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不断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提升美育教学质量,努力构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美育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中华民族历来把美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美的教育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从不缺乏对美的发现、认知和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对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三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人格品质和优秀的家国情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对美育做出重要部署[1]。在社会快速发展、职场快速变化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自觉承担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审美因素,探索以审美教育为特色的育人实践。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工作全过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职美育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多次提出要重视艺术教育学科,强调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和相应举措。高职院校虽开始重视美育教育,但力度远不如专业建设和专业教育,美育仍是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也是素质教育中亟待补齐的短板。

(一)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

重技能传授轻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只有个别公共课涉及美育教育,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就更少。重个别轻全体,对少数有艺术特长和爱好的学生相对重视,忽略全体学生的美育教育;美育教育方式单一,参加艺术类比赛成为学生接受美育教育的途径,还有少数学生参加艺术社团接受美育教育,但参与面较窄,在全体学生中的作用和影响不大。

(二)资源配置不到位

师资力量薄弱,投入的经费较少,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调查显示,多数高职院校在学校工作计划与总结中都提及对美育的重视和取得的成效,但在实际办学中存在功利化现象,以市场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忽略美育在培养个人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美育教学师资配备不足,缺乏具有美学基础的专业美育教师,一般由艺术类、语言类等专业教师负责美育课程,专业素养、艺术素质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难以保证美育教育教学质量。经费投入不足,在学校的总体预算中,较少列出美育教育专项经费。美育教学设施不完善。例如,多功能教室、舞蹈排练教室、各种练琴教室等,只保证专业教学之用,满足不了学生对美育教育之需。

(三)学生审美意识缺乏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高职学生的审美情趣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他们更多关心物质,忽视美育,有的学生审美层次和审美品位不高,往往盲目跟风,分不清高雅与低俗、美丑与善恶。多数学生缺乏主动接受美育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专业课程外,还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准备专升本所需要的知识,对于学校开展的美育教育根本不重视,甚至是完全视而不见[2]。学校缺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教育的特色,对学生鉴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育不足。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职美育教育的对策

校园生活网络化、学生审美情趣多样化等因素对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要围绕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的目标要求,努力提高美育的地位,充分发挥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在育人中作用。

(一)更新理念观念,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职业学校美育课程要强化艺术实践,注重与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所培养人才的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满意度和认可度。

要确立现代高职美育新观念,充分认识美育是追求真善美的人格的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是以提高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为目标的教育。美育之“用”不在掌握一种艺术技能、获得一个荣誉证书的现实功用,美育之“用”是大用。于个人来说,是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于社会来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

(二)整合美育资源,推进美育教学改革

1.优化课程体系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在开好与基础教育相衔接的美育课程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好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和学生特点的拓展课程。”高职院校要将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有机整合在课程内容之中,赋予课程更丰富的文化承载和价值追求。要主动挖掘地方、民族、民间、民俗的美育特色资源,丰富学校美育课程的内容,形成学校美育特色课程。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开设形式多样的选修课,如古琴、茶艺、陶艺、剪纸、书法、形体、音乐与戏曲欣赏等美育课程,构建学生喜欢、内容丰富的美育课程体系。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级、区域、国际交流与合作,从中汲取中外美育课程精华。在课程实施中,要更加注重实践,关注现实,贴近生活。

2.加强美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决定着美育教育的质量,重视和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一要树立精品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美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二要强化师德风范,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不断增强品德和修养,培养完美的人格,使教师言行举止为学生渗透无声的美感,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感染。三要搭建成功的平台,对美育教师在教学、科研、进修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制度倾斜,增强他们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和使命感,让他们安心、上心,不断创造佳绩。

3.拓展教学方式

多方式多渠道的美育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达到良好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应结合学校特点探讨并设立特色美育教学项目,拓展美育教学的方式,促进美育教学焕发生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间艺术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学习独特技艺的同时,也能在体验当中传习优秀传统文化[3]。邀请名师、工匠、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打造大师工作坊,让学生体验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感受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与古代的审美趣味。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营造了校园人文精神,让更多学生了解、欣赏和热爱艺术,提高他们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文化传承中弘扬美育

1.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阵地

完善美育实践活动课程化机制,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参观美术展览等纳入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内容,计入学生综合测评成绩。

2.开展美育教育研究工作

重视开展美育教科研活动,深入研究美育改革发展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提高美育教育教学质量。创新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形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传承、传播氛围,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并传播交流。

3.优化校园美育环境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校园规划,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作用,进一步办好高雅艺术进校园和各类艺术活动及比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展现校园文化环境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特性。

猜你喜欢

美育高职传统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美育教师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