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战略下高校素质教育沉浸式环境构建
2019-12-26梁化民杨德健
梁化民,杨德健
(天津城建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天津 300384)
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弊端逐步显现的基础上提出的,似乎对立于应试教育、学历教育、专业教育,但其实不然;素质教育是一种思想[1]。高校的素质教育必然以专业教育(职业院校则是职业教育)为载体,而不仅仅是开设几门素质教育的课程。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仍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2]。如果说“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3],则提高素质教育覆盖的广度与深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基础工程。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十九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深刻含义,以高校转型为契机,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来改革专业教育[2],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宗旨和思想,并构建全面系统、沉浸式的素质教育环境,以适应我国高等院校的内涵式发展需要[4]。
高校素质教育环境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借助当前高校转型(内涵式发展)的契机,协同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进行系统的运筹和综合配套改革。
一、推动素质教育思想向课堂全面渗透
课堂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素质教育思想要向专业课堂教学全面渗透,才能及时把握教育的时机,也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应当在课堂讲授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育其科学精神和究理精神,在课堂讨论、课程作业和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批评质疑意识、严谨求实作风和创新精神;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珍惜时间、讷于言敏于行、秩序、勤勉、谦虚等品质,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自我管理能力、反思总结能力、规划能力、执行能力和应用技术工具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堂是教育的“阵地”,其“战果”应当是唤起学生趣味(梁启超语),点燃学生激情,启发学生思考,培育学生做事做学问的各种品质,而不是看宣讲了多少的PPT;因此,教师应当花大力气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教学活动应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构建“学生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5]。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应当建立相应机制,吸收行业专家参加,并通过观摩课堂教学过程,对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贡献度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课堂教学指导建议,并增加各类专业课程中的综合素质培养元素。
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涉及到许多工程素质的培养内容,但通常以所谓“卓越班”的形式存在,惠及范围有限。对于普通理工科大学,可以借鉴其工程素质培养思想,鼓励授课教师进行课程改革,重视专业课教学实践中的科学和工程素质养成教育。
二、 构筑开放的素质养成环境
素质一般不是学得的,而是习得的,重在养成,重在潜移默化。因此,仅仅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素质是不够的,还要在课堂之外强化素质养成。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全面的、沉浸式的素质养成环境,在“润物细无声”中培育学生素质;不但要注重在计划内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要鼓励学生主动地、有意识地进行综合素质的自我提升。为此,要在课堂之外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素质锻炼的广阔舞台,强化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形成各种素质。
钱伟长先生曾提出过一种非常有效的做法,即拆除高等教育的“四堵墙”[6]:学校和社会之墙,校内各系科、各专业、各部门之墙,教育与科研之墙,教与学之墙。陶行知先生也提出过“教学做”合一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和做法的共同之处,就是打破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深沟壁垒,盘活资源,使死水变为活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这些思想和做法对于构建综合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在“拆墙”的基础上更要“架桥”,这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体制机制建设的系统工程。“拆墙架桥”工程将破除影响素质教育的学校内部的壁垒,拆除学校与社会的围墙,打通理论与应用的关系,积极探索“产教学研”合作模式,将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社会)服务三个功能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沟通起来,有效消除三者相互瓜分学校教育资源的弊端,并通过“产教学研”融合的方式在各部分(包括学校内部各种资源和各种社会资源)之间架起“桥梁”,将素质教育贯穿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构筑起一个没有障碍的、能够使学生得到充分锻炼的“沉浸式”素质教育之海洋。
三、营造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的人文氛围
这里的中华优秀文化既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现代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7]。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髄在修身,在“日新”,与素质教育殊途同归,二者相会于“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这个教育本质源头处。《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才之路,透彻地阐述了立德与树人的关系,以及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治当代大学生“精神缺钙”的重要“钙质”来源[8]。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绝不仅仅是了解一些文史知识,读一些诗词篇章,更重要的是修养身心。传统文化是载体,儒、释、道,琴、棋、诗、书、画都具有修身养心的功能,对于养成各种综合素质和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避免急功近利的西方成功学(不排除部分内容有可取之处)的误导,批判厚黑学对素质教育的伤害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发挥重大作用,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这些文化中的急功近利思想是不相容的。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现代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要以艰苦奋斗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进行激励,以雷锋、邱少云、黄继光、钱学森、邓稼先、黄大年等英雄人物和杰出人物作为榜样。避免说教,强调浸润和激励,则素质教育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四、培育言传身教的素质教育师资环境
教师是学生素质形成的重要环境。教师的言谈举止、精神风貌,是学生素质养成的重要催化剂。在素质教育中,教师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远远超过了说教的力量。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严谨治学,须有“身教重于言教”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言谈举止间,实现教养、思维、品质向学生潜移默化的传递。
作为教师,欲要学生勤奋好学,自己应先勤奋好学;欲要学生诚实守信,自己应先诚实守信;欲要学生严谨求实,自己应先严谨求实;欲要学生公正、客观、忠诚、善良、俭朴、谦虚,自己应先公正、客观、忠诚、善良、俭朴、谦虚;欲要学生具备何种素质、何种品质、何种能力,则自己应先具备。 “亲其师而信其道、乐其学”,只有建立了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使得学生相信老师,尊敬和热爱老师,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
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乃大师之谓,非大楼之谓也”,因为“我们的智识,固有赖于教授的教导指点,就是我们的精神修养,亦全赖有教授的 inspiration”。在当今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有“垂先示范”的职责。陶行知先生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很高的素质。如何达此目的,一是严把教师入职关,克服唯学历论,把真正德才兼备、真正热爱教师职业者引入教师队伍;二是改革教师的考核评价方式,以引导和鼓励教师自觉提升自身教育素质;三是重视师德建设,将教师的育人修养的提升贯穿于其整个职业生涯。这有赖于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价值)体系。
五、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价值)体系
素质教育的成效不是简单用考试(考核)就能评价的,存在模糊性、缓慢性、长期性。考虑到素质教育发挥作用的这些特性,其评价体系要进行改革。评价包括学校内部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业绩的评价,以及学校自身的定位)和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对学校的评价。
要转变教育价值观。对学校自身来说,其根本职能就是育人,这个方向不能偏离。对社会来说,一个学校的优劣不能仅看其学科专业排名,还要看其学校文化、制度等,看素质教育是如何开展的;不能仅看其招生就业数量,还要看其质量,更要从长远看所培养学生的杰出情况。
要鼓励育人研究,鼓励学校出“教育教学大师”。目前学校对于教师绩效的考核方法普遍是:教学、科研分立,分别计算业绩指数,达到规定的指标,即算合格。教学主要考核完成课时数、教材、教改论文、教改项目、教学奖励等,科研则考核论文、项目、科研奖励以及拿到的经费数量等。职称评定时更强调科研成果。对于教师在素质教育上的付出的考核被弱化了,甚至无法考核。
克服以上困难,根本途径在于纠正已存在的高校功能偏差,回到“育人”这个根本;在探索素质教育的常态化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将其“合法”化。
六、探索教学研或教学做融合的素质教育常态化模式
合理运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提升“育人”水平,就要实现“教”“学”“研”“做”真正统一;而将此四者统一起来的就是“素质教育”思想。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重点在于教学研融合;对于应用技术型普通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而言,重点在于教学做融合(“教学做合一”最早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9])。
教学研融合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教”“学”“研”三种活动在“求知”之基础上构成一个统一体;对学生而言是“学”,对教师而言是“教”;而“学”和“教”都是在“研”的过程中进行,以“研”作媒介:学生学习已有理论知识时,不采用灌输或“注射”(梁启超语)的方法,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自主重构理论体系;或浸泡在实验室中自主研究,并且能够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而受到启发,产生新的发现。“研”使得知识活起来,也使得“教”和“学”活起来。同时,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自然形成各种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养成各种品质和习惯。
教学做融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对于“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说得很明白:“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9]。“教学做融合”以专业技能的实践应用(即“做”)为红线将各种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教学的许多场景是在接近工作实际的实习场所完成的,有利于培养职业需要的综合素质。
教学研融合或教学做融合,应当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育人制度。从学校内部的微观角度来说,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学融合、研学融合、学做融合等做法;应当改革教师的业绩考核制度和学生的学分制度,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要重视教学相长、教研相长等教育价值观的形成。从学校与外部的宏观关系角度来说,要规范和优化目前流行的产教融合、产学研融合等模式;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积极引导社会对于人才观的改变;人才的“量化”很难,对高校“育人”质量的考察,要放在较大的时空尺度下进行,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避免急功近利。从而最终构建教学研或教学做合一的素质教育常态化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职业人才的加速器。
七、建设系统完整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要完善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品质和习惯类素质,应在此基础上设计可操作性强的二级指标;其中业务素质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就业方向和未来发展等进行设计;文化素质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应根据理工科院校和人文类学科院校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政治思想素质、身心素质、品质和习惯类素质则具有较为普遍的内容,但须针对当前的困难局面进行系统设计。
其次是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科学理论传播和专业技能训练,毕竟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教学活动的主旋律,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系统而全面地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思维品质教育、严谨求实和创新意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相互促进。二是开设专门的素质教育课程。目前,普通高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并不完善,也不够系统,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政治思想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效果不尽如意,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渗透力亟待提升[10];素质教育内容片面单一,特别是忽略了很多职业和人文素质,尤其是品质和习惯类素质的教育,致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不够,难以适应未来发展。因此科学设计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十分必要。三是在实践课程体系中体现综合素质养成的内容。很多职业素质,如严谨、求实、勤奋、守时、谦虚、质疑、创新等,都是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养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