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构和谐高校师生关系的路径研究

2019-12-26马千里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师生关系师生

马千里

(武夷学院 旅游学院,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教育统计数据》,截止2016年底,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596所,在普通高等学校任职的教职工共有240.4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63.32万人;截止2016年底,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生在校生160.20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695.84万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良好、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培养高校学生的学识及道德意识;反之,功利化、淡漠化的师生关系,不但不利于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对高校师生关系发生异化及其表现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内涵及其价值偏离

目前理论界尚未就师生关系的内涵形成一致的概念界定,一般来说,学者们对师生关系内涵的界定主要有如下几种定义。第一种是基于教育学的定义,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将师生关系界定为“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第二种是基于心理学的定义,如杨雪梅认为,“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基本人际关系,是师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第三种是基于社会学的定义,部分学者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反映和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关系,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与其他有关人员发生关系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第四种是基于法学的定义,师生关系是指“师生之间是平等和谐的民事主体,形成师生的平等关系”[5]第五种是基于生命理论,认为“师生关系是教师生命主体与学生生命主体共同建构的关系,师生没有明显的角色界限,互为目的,相互培养与创造,共同成长。”[6]

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师生关系,高校中的教师是专业知识水平较高的精英知识分子,高校中的学生也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成年人,基于此种情况,高校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成年人之间的教学、生活及日常交往关系。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老师与高校学生在课堂教学或课外生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教育关系、心理关系、社会关系等多种关系的复合关系。近年来,由于受到错误思想观点的影响,师生关系偏离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而变成了一种“利益交换”关系。偏离通常是指和预定的方向或轨迹有一定的偏差,常用于相容走错了道路,方向这些有形的,也用于形容思想进入了误区、歧途。[7]现实生活中,正常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正常促进学生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人际交往关系,而现实中这种受错误价值观影响的错误师生关系是偏离了正常人际交往关系,它演变为最大限度满足追求实现自身利益而忽视他人及公共利益的不正常人际交往关系。

二、高校师生关系偏离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一)师生关系偏离表现为功利、交易化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与“道”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教育中一直是统一的,所谓“师道”,其思想核心就是为师者要有以“授业解惑”为毕生之宗旨的职业责任,而学生要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观念意识来对待教师,并应恪守授业教师对自己的教诲。

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市场化经济思潮的冲击,高校师生关系中的传统的“师道”观念日益受到弱化,功利主义大行其道。在教育市场化体制中,高校学生与高校及教师的关系变成为消费者与卖家的关系,学校成为向学生提供各种类似于“收费”服务(专业及课程)的“教育公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课程学习,并需要支付一定费用(学费),而老师则是学校雇佣的提供获得知识“此种产品”的卖家。这种偏离了正常人际交往关系的师生关系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师道”,教师为了获得更多的薪资报酬,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分数及文凭,校方为了取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育人”,而是一种师生双方各自获得所需利益的知识“交易”关系。甚至在一些高校,某些老师被学生视作“老板”,其就是手握各种资源的权利卖家而学生为了获取“老板”手中的资源,表现为对这些教师毕恭毕敬、唯命是从,师生关系演变为一种纯粹的利益交换关系。

(二)师生关系偏离表现为师生双方沟通、交流淡漠化

由于我国高校对教师评价机制主要集中于关注教师科研工作是否达标,客观上造成部分教师并不关注教学工作,很多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枯燥乏味,也不理解学生对课程的主要兴趣点,师生之间不仅在课堂上缺乏互动,课后更是几乎没任何联系。在上课时,师生互不相识,也不对彼此进行了解,师生之间只是完成任务式的讲课、听课。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质量漠不关心,对学生在课堂上睡觉、聊天、玩手机等现象视而不见,教师只是完成任务式的讲完课程。这种非正常高校师生关系中体现出的双方沟通、交流淡漠化,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不能仅仅归因于教师教学方面。首先,一些高校受错误绩效观的影响,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与资源,过分强调科研工作而有意无意的忽视教学质量并在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中实行“科研一票否决制”,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绝多数高校教师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科研方面而对教学并不关注。其次,由于高校“教育公司产业利益化”的影响,很多教师职业义务、道德淡漠将自己的职业视做片面追求更多利益的路径,而忽视了教师“教书育人”使命;同时社会上受“唯学历”主义错误思想的影响,多数高校学生将获得毕业文凭作为自己的大学学习目标并不认真去学习。这样师生没有了共同奋斗的目标,双方关系必然日趋淡漠。这类由于师生双方沟通、交流淡漠而导致高校师生关系发生偏离是影响和谐高校师生关系的根本制约因素。

(三)师生关系偏离表现为师生双方价值、理念的对立和冲突化

目前高校师生关系中,一方面,很多教师的思维观念仍旧停留在是“师尊生卑”理念中,具体表现为这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过于强调教师主导为主,教师只是采取“传统灌输式”方式进行知识传播,学生依照教师的要求来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理解力。此外,很多高校教师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教学过程单调、乏味,学生不感兴趣。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现在的绝大部分高校学生深受诸如微信、QQ、facebook等新媒体工具的影响,学生比较崇尚平等、自由、注重个性发展的理念,学生们对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感到厌倦,导致了学生不能很好地服从教师的管理。这两方面因素造成了双方价值观、理念冲突和对立。高校师生间的价值观、理念的冲突与对立关系是造成高校师生关系发生偏离的重要因素。

三、重构和谐高校师生关系的路径

(一)加强高校学生的尊师教育,创建良好的师生和谐共处环境

尊师重道是我们国家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这种传统。由于受到现今社会上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影响,很多高校学生对师生关系基于不正确观念的理解,对教师缺乏起码尊重,使得师生关系十分紧张、对立。

营造高校学生的良好尊师教育环境氛围,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要将尊师教育作为一个重要方面,使得学生对尊师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通过组织开展师生联欢会、师生联系座谈会、学习辅导专题讲座等形式的活动来形成良好的尊师教育环境氛围;最后是高校管理部门应建立学生心理辅导机制,对学生与教师出现的紧张、对立情况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处理。

(二)扩大师生交流渠道、建立有效的师生交流制度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师生交流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阶段,双方的交流只是局限于课堂互动和课外学习辅导。这种交流方式的特点是师生交流渠道过于狭窄和缺乏确保师生交流顺畅的制度保证,客观上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为了改善高校师生交流关系,笔者建议:

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革命时代来临,信息网络等交流工具在学生的日常交流中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7.7%和25.1%;受过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占比分别为10.0%和10.6%。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电子邮箱、微博、微信等网络数据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指导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增强师生感情。

探索教师对接指导学生活动制度。高校的学生活动通常都由学生自己计划、自己组织、自己实施,这种没有教师干预的模式极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才能,但由于缺少专业指导,也凸显出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对活动之后的总结不足,以致难以从活动中学到经验、吸取教训。笔者建议高校可以探索教师对接指导学生活动的制度,老师仅对学生的活动方案提出指导意见,活动的实施仍由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在活动的全程扮演指导顾问的角色,但教师要给参与的学生开一个总结会议,帮助学生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总结经验。

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探索创建高校师生交流保障制度,这方面我国高校应借鉴国外高校的Office Hours制度。“Office Hours”是一种师生交往制度,通常由教授或其他教职管理人员每周在正常的教学工作时间之外安排一定单位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晤谈,所涉及的内容涵盖课业、心理、情感、就业等与学生大学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态度,强化学生学习意愿与学习成效的辅导。我国高校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这一有效学习辅导交流平台,来加强师生沟通交流。Office Hours制度可以有效地保障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促进师生间的学术、情感交流,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

(三)改革高校教师绩效考评体系,促进发生偏离的师生关系变成正常的师生关系

现今,我国高校采取的教师绩效考评体系的特征是:科研占主导地位,科研成果评价在教师的职位晋升和职称评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导致了教师平时关注科研工作而对教学工作并不热心,客观上造成了教师“教书不育人”情况。实际上,高校的任务中心是人才培养,要改变这种以“科研为首”不合理的绩效考评体制,教师绩效考评体制应加大教学所占的比重,提高教学一线工作的待遇,把已经发生偏离的师生关系纠正为正常的“相互尊重、和谐相待”师生关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当前高校发生偏离的师生关系采取如上举措有助于构建良好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师生关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小议良好师生关系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邮学保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简介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