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三明扶贫攻坚工作指示的价值研究
2019-12-26王进
王 进
(1.三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2.三明学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福建 三明 365004)
1996年5月到2002年6月期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曾先后多次到三明市40多个调研点实地考察指导,并就三明扶贫攻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实践特性,其历史坐标与时代价值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观、人民观、发展观与使命意识、担当意识。这些扶贫攻坚工作的指示既是习近平扶贫工作中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与重要来源。弹指一挥,时至今日,回眸之际,三明扶贫攻坚工作虽然在这一指示下取得了巨大成绩,贫穷的程度与贫穷继续下去的态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贫穷面貌已经得到有效改变,但是,无论是作为切身受益于这一系列指示的三明地区而言,还是置于更为宽广的历史时空之中尤其是处于新时代更为复杂的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华大地,更加深入持久地去思考、更为系统扎实地去总结习近平关于三明扶贫攻坚工作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既是对于三明在未来发展新征程上迎接挑战注入这一些指示思想的内在诉求,又是将三明扶贫精神发扬光大惠及他者的应有担当,为此,在这一系列指示的理论与实践的相携而行中,我们初步将其价值归结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指出,脱贫奔小康“就是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深受农民群众拥护和欢迎的一件大好事”①。这件大好事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民服务初心而自觉践行的使命意识、担当意识,又是无产阶级政党在新时代高度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的典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固定资本,又是主要生产力。[1]而围绕着人展开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关于物质、精神财富的获得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核与本质规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大力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作为社会生产中的决定性力量与展开过程中的重要表征,内在的体现了一种至为生动与本质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人类幼稚童年时期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到当下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并存竞争发展的新的历史语境之下,虽然社会生产力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得以历史性的飞跃与进步,但是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整个社会生产力在其社会历史长河之中并未真正得以最终完成与完善,其未来空间仍然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方式在历史性的向前推进着,在这一推进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起点与发展程度的不均衡不充分现象事实性的存在着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继续存在着,就中国语境而言,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其生产力建立在高度发达或理想化的程度基础之上,因此,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其第一要务。“一个好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富有的社会,而富有社会的基础是什么了?在亚当?斯密那里,答案是社会生产的高水平状态,足够多的产品的使用价值可提供给特定的人口的需求,而马克思将这称之为这种好的社会中财富的来源。”[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同人的自我实现一样处在人跟自然的生产性的相关联、相统一的过程之中。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使个人的个性得到发展。”[3]一些人的发展是其他一些人的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批判、社会批判、阶级批判与经济批判归根结底是围绕着人的批判而展开的,政治批判、社会批判、阶级批判等的阶段性的展开与完成并不意味着经济批判的完成,经济批判的长期性与历史性与人的批判的长期性与历史性具有同一性,换言之,从粗陋的生产力并不很发达的“群体本位”阶段,至生产力得以进一步发展的阶级社会的“个体本位”阶段,到最终的“类本位”的对人的本质真正的占据与复归的阶段[4],人自始至终处于社会生产问题域的中心位置,历史阶段的不同与变化并未否定或动摇这一中心位置,相反,社会历史前行的逻辑愈发凸显在这一逻辑进程中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旨归,为此,人必然在唯物史观的逻辑进程中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中逐渐摆脱对物的依赖,同时解放由于人本身网结的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的羁绊,而后者的解放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并反作用于前者,在这样一种辩证关系构筑的社会生产之中,人与人、人与团体、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理性得以深度延展,生产力在人的这种社会生产之中得以提升与飞跃,经济基础在人的这种社会生产之中得以牢固与强化,人将由此在这种坚实的基础之上更加真实可感的触及到人的自由自觉的社会,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也将与之倶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在那种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奴役与剥削掩盖之下的关系被扬弃为具体真实的应然状态下的辩证法,形而上学与资本逻辑二者结成的“神圣同盟”在社会主义生产力充分与均衡的发展之下,逐渐将对人的有形无形压迫与抽象役使彻底消失与变为不可能。社会主义生产条件下,人通过物的获取来佐证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无穷大与爆发的可能性,并在这种巨大能量的爆发之中满足着人由于物的短缺阶段而导致的依赖之后的充分满足与不再受其束缚的状况,人在那种被物的短缺所造成的不自由、或被物的异化所造成的扭曲阶段,进入到人与人平等自由关系结成的社会生产充分发展之后主体理性在历史时空的真正展开。在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5],“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6]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统筹推进诸多层面的全面进步
习近平关于三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中,扶贫与扶志、扶智是同时进行并有机统一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的扶贫如若仅仅从物质这一层面来进行关照或解决的话,而忽略精神层面上的志与智,则往往事与愿违或事倍功半,因为精神意识层面的志与智不仅可以能动而真实地认识与反映到客观世界中事物,而且可以在这种正确的认知之中,有的放矢,将思想的解放与对事实的准确把捉坚定地贯彻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之中,改造的过程与改造的效果可以进一步去检验我们的认识与匡正我们的认识,从而在未来的扶贫工作中更加自觉地将认识与实践进行有效调整乃至有机统一,而这将更加使我们更为自信地在未来之中开展我们的扶贫工作并提质和加速于我们的扶贫工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实践的成功或实践程度的深度展开并不意味着以物质的实践来作为实践的唯一内容或标准,实践归根结底是围绕着人的现实社会生活来开展的,而现实生活的丰富与多样则意味着实践层次的多样与内容的丰富,物质实践仅是其中十分重要但绝非唯一之要素与标准,人的现实生活的立体性则意味着现实世界实践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由此可知,扶贫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必然涵具层次的多样与内容的丰富,而生产实践是唯物史观视阈下解决扶贫攻坚这一长期且艰巨任务的出发点与基本点。在这种多样性与丰富性中,马克思主义告诫我们,其工作必然是按照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与主要矛盾来展开工作的,而对于矛盾的次要方面与次要矛盾在适时适当地加以解决,以促进扶贫攻坚不同阶段中矛盾的基本解决。何谓扶贫攻坚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与主要矛盾?生产实践即是,围绕着这一基本与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与矛盾的次要方面,唯有认识与区分了这一点,才能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成竹在胸、了然于实。
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而“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①。美好生活既是需要摆脱物质短缺的境况,又是需要脱离精神匮乏的阶段,实现两个文明的同时发展与进步。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属性要求这种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发展,而非某一阶层或某一部分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平等、公平、正义、团结、互助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有效提升民众的福祉与物质精神生活的质量,让人民有幸福感、获得感、尊严感。这种发展是一种绿色、共享、公平、可持续的发展。为了真正实现这一发展,必然要求将经济的增长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辩证统一起来,一方面,以经济的增长来促进社会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以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来进一步夯实与巩固经济增长的成果。要避免由于经济的增长而出现忽视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应该避免将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仅仅简单定位于经济层面的增长。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过程中,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已不再仅仅是经济等单一层面的发展,而是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的全面发展,经济领域的均衡发展已经不再仅仅是经济领域中的问题了,其已经被关涉到文化、社会、生态乃至上升到政治领域这一前所未有的高度来加以认识,由此,因扶贫攻坚而引发的社会生产在理论与实践中集中回答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的目的是什么、社会主义生产的标准是什么、社会主义如何生产等一系列需要回答的十分重要且紧迫的问题,而只有在理论上深刻且正确的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在实践中用以指导社会主义现实世界中的生产,不致使社会主义的生产偏离其社会主义的本性与根本规定,不难看出,扶贫攻坚就是坚守着社会主义生产的底线,使生产的成果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实现最大可能的公平正义,从而有效维护社会主义在未来新的生产过程中保持稳定与可持续的进一步地生产,因为扶贫攻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贫穷落后而导致的可能的动荡,社会生产在这种稳定的环境中可以可持续高速地去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这种维护公平正义与稳定并不是采取一刀切等武断地不遵循社会生产内部规律的作法,而是充分考虑到生产力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特有规律这些基本原则,即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始终坚持从贫穷地区、群体、个体等的内在造血上下功夫,而不仅仅是从外部输血上“治标”,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始终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原则与方针,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经济上的脱贫来推动其他诸如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层面问题的解决,同时以其他层面问题的解决来进一步加强经济层面所取得的成果并争取更大更多经济层面上的成果,进而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局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8]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社会的物质生产所决定的,“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9]。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新时代精准扶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阶段虽然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中国共产党将社会的重心放在发展与解放社会生产力上,在这一过程中,贫穷自然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远大目标征程上的障碍,在此,习近平强调指出,“要把扶贫工作当成奔小康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扶贫与奔小康这两项工作没有矛盾。小康的前提首先要脱贫,自然我们要把脱贫工作抓好。”①三明地处山区,贫困农村较多,针对这一特殊情况,习近平指出,“建新村过程是全面发展的过程,农村的各项事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要跟上去。”①
三、人民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价值依归
对于三明的扶贫工作,习近平强调,应将重点放在“加大对老区工作的力度,加快发展山区建设”上,三明地处山区,在革命战争历史上又是革命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扶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10]三明相对于发达地区在发展的区位优势、发展的原发优势、发展的固有条件、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面临着诸多的瓶颈与不利因素,找出扶贫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才知道硬骨头在哪里,从哪里下大功夫,唯有如此,才能精准施策,不致大水漫灌,习近平同时指出,应该“从信贷、财政、税收等方面扶持贫困地区,帮助贫困户、特困户,做到真扶贫、扶真贫”①,而这些正是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做起,对于一些重度贫困户而言,资金的帮扶与到位就显得更为重要与紧迫,信贷、财政、税收等方面,不仅仅是真金白银方面实实在在的到位,更是在这些方面政策的配套应该因地制宜,适时跟进,这样才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真正做到他所要求的那样,即“真扶贫、扶真贫”,“要啃骨头,打歼灭战,真扶贫、扶真贫,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①,同时,加上“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11]。
习近平关于三明扶贫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等方面的指示可谓有的放矢。在此,在指出了扶贫工作中重点难点之所在,可谓对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发展与丰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在和平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处于攻坚克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仍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对革命战争年代对新中国的建立作出巨大牺牲的革命老区作为重点关注关怀的群体,既在理论上加以正确引导,又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同时还在情感上予以重点关怀,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来源于人民、又回归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阶级属性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作为扶贫攻坚的社会生产实践以及在这种生产实践过程中同时发生的精神生产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外化于形的精神需求成为内化于心的第一需要之时,将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客体不断转化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更高层次与更高水平上前行的动力。
社会主义发展与进步何以可能?历史已经并在继续回答着这个问题。众所周知,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虽然可以改变社会的阶级结构、社会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民处于其中的历史地位、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但却无法迅速改变社会主义革命与制度变革基础之上的生产力的水平与状况,一种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必然要求与带动出现一种更高水平与层次的生产力,即一种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呼唤一种更高阶段的生产力来与之相适应,这种适应是以一种在新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基础上来实现生产力水平提升的范式来出现。当社会主义的本质被定位为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之时,即意味着社会主义中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与作用至关重要,而在社会主义语境中,人在其中所寓含的价值与意义绝非仅仅是社会公民而言,更是言指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进而在新的社会制度中能将人的本质真正占据的新的历史时期的人,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旨归必然成为这一历史命题的最好依托与注脚,在其中,人既非仅仅某一群体或个体而言,又非脱离特有阶级属性而具的自然人,它必将是在这一彰显社会主义性质的国体中“整全”意义上的“人”,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就是要以人为本,回应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小康路上每一个人与每一个团体都不能掉队,而欲达致这一点,弥补由于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过程中生产力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带来的差距就摆上日程,扶贫攻坚正是弥补最短的那块“历史之板”。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观不容许长期甚至永远出现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的状况,虽然历史存留的这种现象在社会主义建设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着,但消灭这种实然境况是通向自由王国的必然选择,扶贫攻坚是通向这一终极目标而途中必须经停去攻克的一个重要“关口”,如若绕过这个扶贫攻坚的“关口”另取他径或忽视这个重要“节点”而避重就轻,就会使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遭致严重质疑,甚至出现危机与失败的可能,进一步来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当今世界中并行竞争的天平就会倾斜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就会丧失吸引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凝聚着公平正义等内核的价值体系也必然付之东流。
综上,习近平关于三明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阶段坚持了唯物史观,即以社会生产的发展为重要抓手来带动其他方面问题的解决,以二者之间的辩证法来推动扶贫攻坚的工作走向纵深,进而取得新成效,又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有新的认识与贡献,即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历史观,等等。总之,习近平关于三明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的精神价值既惠及当时,又惠及当下及未来;既是三明地区需要认真学习汲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又是更为广泛地区在推动扶贫攻坚工作,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指针。
注释:
①参阅中共三明市委办,三明市档案馆编:《习近平在三明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