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研究—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为例
2019-12-26韩冰
韩 冰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物流与电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1 引言
近年来,在“互联网+”不断渗透大环境下,教育教学领域逐步开始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常见的新型教学方式主要包括翻转课堂、微课、慕课、智慧课堂等,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得教学方法新颖多样,另一方面延伸了教师的教学空间和时间[1],最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获得优质课程资源的渠道,推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提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此,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考虑应用型本科发展现状,并结合近年来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学现状,探究符合该课程的新教学模式。
2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定位和现状
《物流信息管理》作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习和掌握物流行业常用的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系统规划与分析、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等相关知识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综合性、交叉性的课程。通过此课程的教学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物流信息化水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物流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能力等。然而,通过分析现阶段应用型本科教学情况,《物流信息管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如下:
(1)以教师和教材为主,重“教”轻“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讲授《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时,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在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理论知识,而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局限了学生的视野。
(2)重理论,轻实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主要借助课堂教学平台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课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学习模式呈现出填鸭式。鉴于《物流信息管理》课程要求实践性强,学生单单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教学,让学生熟悉《物流信息管理》的具体业务流程,掌握物流信息管理过程中常见的物流信息技术等内容,学生才能真正将课堂接受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现实中,解决现实问题。
(3)考核方式较单一。目前,应用型本科《物流信息管理》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核的考核方式。但是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期末考核中的知识性试卷测验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并不完全,学生常常会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状况。
(4)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待提高。大学有别与其他上学阶段,大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大为扩展,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提纲挈领和交互式教学,除重点、难点、热点外,其他大部分知识的获得应交要由学生自己去攻读、理解、掌握。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大学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必备方面[2]。
3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信息管理》新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互联网+”的背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信息管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模式探究,以促进《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工作。
3.1 拓宽学习渠道
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种各样的学习渠道不断涌现,例如常见的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在《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找寻多种学习渠道,比如,与《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相关的精品课程、微课、微信公众号、慕课等。另外,教师在《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过程,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主要以参与讨论方式为主进行学习,线上以自发学习和自由支配学习为主,该“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在采用“互联网+”新教学模式中,为加强学生管理,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统计,并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研究,从而,教师可全面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通过采用该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保姆式催促,而是将对学生学习的直接监管转变为间接监管[3]。此外,“互联网+”新教学模式采用的在线讨论、留言、问答等个性化空间能够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互联网+”教学模式采用的师生互动方式超越了时空,摆脱了时间与距离的限制,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提问和讨论占用过多时间导致知识点无法系统讲授的问题。
3.2 考核方式多元化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学生最终成绩的考核要有所创新,应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依托“互联网+”新发展,根据《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体系,依据大数据技术,在考核标准中纳入小组讨论的贡献、讨论问题的积极性、相关作业的完成程度、相关知识的储备情况等重新调整课程考核成绩的比重和评价方式,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核。
3.3 教师做好引导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可以接触多种教学资源,但是面对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选择时就会出现决策困难,较难选出合适、优质的资源,这时教师应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当学生决策困难时,教师应成为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景中的“脚手架”。同时教师也要提倡新的学习观念,倡导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互联网+”的新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转变自己课程教育思维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辅助和激励,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教师除了发布在线讨论和测试题之外,还可以设定相关的预习目标,上传与《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相关的案例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搜索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推动学生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拓展与运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物流信息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还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
(2)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在《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例如,课程采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形式进行,以任务和目标为牵引力推动学生学习。同时,学生也可以借助相关的教学平台、社交平台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效果进行留言或评价,这样学生对教师的意见能够有效地反馈至教师,这为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有效渠道。
4 结论
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了应用型本科《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其所存在问题,探索并提出《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新教学模式。综上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在《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授课过程中,必须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将灌输变为启发,将枯燥变为有趣,将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