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讲真话的文字岁月(一)
2019-12-26赵振宇
赵振宇
我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的首届(也称“七七级”)大学生,1982年毕业后即分配到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工作。从那时起,由于工作和兴趣使然,我便成了《人民日报》的老读者和老作者,先后写过评论、理论和副刊稿件近40篇,为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新闻战线》撰稿30余篇。
人们常说,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1986年,正值改革开放的探索之初,为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建言献策,《人民日报》及时发表了《鼓励大家讲心里话》(1986年7月21日)的评论员文章,鼓舞着全国人民的士气。但是,心里话只在家庭里、同志间、座谈会上或写在笔记本上是不够的,还应该反映在报纸、广播、电视里(当时没有网络),成为公开的舆论。为此需要在这些地方多提供一些讲心里话的地方,否则,再好的愿望也是难以实现的。于是,我写了篇《多提供讲心里话的地方》(1986年8月10日),在当年一版的《每周论坛》(后改为四版的《人民论坛》)中刊发,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光明日报》当即在一版转发了这篇评论。30多年过去了,现在是网络和多媒体的新时代,但是,如何鼓励大家讲心里话,讲好心里话,倾听心里话仍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于是,我又写了《多听老百姓的意见》(2002年5月8日)、《让“常识”成为公众力量》(2009年8月14日)、《今天,怎样讲好真话》(2011年8月26日)、《怎样将群众装在心里》(2 0 1 3年8月1 9日)、《何妨自问“我有几个诤友”》(2015年10月22日)等评论。我在评论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如果说敢讲真话主要表现的是一种勇气,那么讲好真话则关键在于理性表达。我们不能‘想到就说’,而是要‘想好了再说’。意见深思熟虑,表达有理有序,才能真正看到问题,有利于进一步解决问题,话语的力量也才能化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人民日报》不仅重视自身的评论队伍建设,组织策划一系列的重头好评论,同时也十分注意培养和提携评论作者,对他们的好评论同样给予“非常待遇”。1988年底,中央提出要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中一项基本原则就是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当时,许多发达国家企业家提出“爱抚管理学”——“爱你的职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据此,我写了一篇《学一点“爱抚管理学”》。我运用自己研究和撰写“奖励学”著作的知识,在评论中指出:要善于发现和鼓励职工的优点和长处,善于把职工身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在运用奖励和惩罚时,一般来说,奖赏的次数宜多,处罚的次数宜少;奖赏的气氛宜浓,处罚的气氛宜淡;奖赏的场合宜大,处罚的场合宜小,等等。文章既符合中央精神,又运用了当时最新世界管理知识,受到人民日报报社领导的重视,被安排在1989年1月2日一版刊发(1月1日刊发的是元旦社论),同事们戏称为“准元旦社论”。
理论研究和报道是《人民日报》的又一个特色和强项。近年来,报社增加了理论版和学术版,为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精心组织策划编辑了大批高质量、高水准的理论文章。多年来,我也为该版撰写了《解放思想是一项长期和普遍的任务》(1988年9月23日)、《程序公开大有益》(2002年10月26日)、《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2013年5月6日)、《学术评价,别唯洋是举》(2012年1月31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程序化》(2018年3月5日)。
作为一个老报人,除了职务行为要时常撰写评论、理论文章外,工作之余也为《人民日报》的副刊写稿,得到编辑们的鼓励。在文艺演出中,有时掌声热烈,有时掌声稀落,其间也有为表现不佳甚至拙劣而鼓倒掌的,这些都是人们观看演出后的意愿表达。按照市场规律,鼓了倒掌,演员该早点下去才是,免得观众难受,耽误后面的演出。在演出中是这样,在生活中其他场合,如大而空的报告、厌而倦的发言等,是否也可作如是观呢?为此,我写了《鼓倒掌之我见》(1993年8月10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艺术也与之相适应,走出了国门在向世界介绍中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艺术是带有很强的阶级性和政治色彩的。有的人将不真实反映中国形象的作品送出去获外国人的奖,其实这也是一种“媚俗”。在与世界的交流中,如何把我们自己优秀的民族的文化瑰宝介绍给世界,是我们文学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我在《把最好的献给世界》(1996年6月29日)一文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2001年我在《长江日报》工作19年后调入大学,开始了我的新闻教育生涯。来到大学感受颇多,但感受最深的要数这里人们的相互称谓和由此反映出的人际关系。在大学校园里,少了“书记”“院长”“主任”和“处长”“科长”“经理”的喊声,在那里,喊得更多的还是“老师”。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地,我刚到校任教,同学们见到我仍然是甜甜地喊着“老师好”!这一声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是一种对人的礼貌,它更意味着对被称呼者的一种期盼,它意味着我要担当起教书育人的一种重担。为此,我写了一篇随笔《当老师的感觉》(2001年9月6日),经蒋元明先生编辑刊发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文章写了我进入大学校园后的所见所闻所思,在那个还没有很多媒体人转业改行的时候,可能有点新意。没想到,就是这样一篇小文竟然得了《人民日报》报社文艺部颁发的下半年杂文“金台奖”!从那时至今18年时间过去了,就是这种称谓的改变以及对这种称谓改变的认识,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是学校的名片,老师是学校的名片,教书育人必须从自己做起,做好。这篇短文、这个证书至今我还收藏,时时激励着我不忘初心,说一些自己能够说得好的话,做一些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
我从大学毕业至今30多年的时间里,主要从事着新闻评论的撰写实践和教学研究。据武汉大学强月新教授统计,以学校名义发表的新闻评论研究论文居全国高校第一(见2 0 1 3年第6期《武汉大学学报》)。我写的《现代新闻评论》列入国家级普通高等学校规划教材,讲授的《社会进程中的公民表达》入选教育部视频公开课,我本人也受聘担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评论》首席专家。在这些成绩里面,《人民日报》的评论对我影响重大。调入大学走进课堂,才真正知道同学们在想什么,我们的教学应该给他们什么。在同学们的眼中,中央的媒体,特别像《人民日报》这种党中央机关报,一定是“高大上”“敬而远之”,有的甚至对它有着“莫名”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况,在我的教材里,在学校的课堂上,我常常选择、运用《人民日报》的评论作范例与同学们交流。针对不敢讲真话、不会讲真话的情况,《人民日报》发表过多篇评论;在群众路线教育中存在的民主生活会只向上级负责、没有群众参与的情况,评论版刊发《开好群众点赞的民主生活会》(2 0 1 5年1 2月2 5日);十九大报告宣传中存在“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情况,在党员论坛版刊发了《宣讲应当入脑入心》(2017年12月19日);怎样才能克服“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问题,今日谈《让群众评议真正落地》(2018年1月31日)在评论中尖锐提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让群众的评议能够转化为影响干部去留升降的硬杠杆。《人民日报》写过很多好的评论,既获得中国新闻奖,又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在媒体组织的年度中国好评论中获得奖励,如《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2011年5月26日)、《公共辩论,求真比求胜更重要》(2014年7月28日)等等。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在所举大量《人民日报》实例面前,同学们也开始转变观点,学习和应用《人民日报》的评论了。十多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老师指导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生有几十人选择评论作论文选题,其中有不少同学是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人民论坛》《人民时评》和评论版、评论员、社论文章为研究对象。我们还在新闻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任仲评”文章新闻评论属性探析》《新世纪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与变化研究——以36份报纸评论版发刊词为例》和《渐趋开放的公共空间——〈人民日报〉新创评论版特色研究》等。
新闻评论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项特色教育,先后获湖北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与媒体朋友特别是《人民日报》的领导和同仁们的支持分不开。30多年来,我与评论部的前主任于宁、米博华、卢新宁(后来都被提拔为报社副总编辑),现任部主任杨健先生等多次交流晤谈,他们参加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多次高层论坛,与师生们交流,予以指导,对我们帮助极大。我与于宁先生多次谋面,求教于他,他也曾推荐他的学生到《长江日报》评论部实习。在2018年初参加的一次网络评论年终颁奖会议上,担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的米博华先生还对我运用《人民日报》实例来讲述《怎样反对形式主义》的做法点赞,他说“没有不能写的评论,关键在于怎么写”,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卢新宁与我交流编辑如何处理作者稿件的观点收入到我的教材中。
我从1 9 8 8年开始为《新闻战线》写稿,至今整整30年,写稿30余篇。这些稿件大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宣传方面,我先后写过《理论宣传中的心理效应》(1988年12月)、《新闻宣传要增强建设意识》(1993年1月)、《近些、实些,再活些!——增强报纸理论宣传效果三题》(1 9 9 3年6月)、《加强党报理论宣传的战斗力和说服力》(2001年12月)、《优化价值前提,提高理论宣传的有效性》(2002年8月)、《现代传播视野下的“互联网思维”》(2015年1月)和《就事论“势”,据“势”行事,以事成“势”——学习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2016年5月)等等。二是有关新闻评论方面的文章,如《评论选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991年5月)、《在“三贴近”中抓好评论选题》(2005年2月)、《再接再厉,抓好新闻评论特色教育》(2006年9月)等论文和“新闻杂谭”专栏中的多篇小评论。从2008年开始,杂志每年刊发一篇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持撰写的调查报告,对上一年度中国媒体的新闻评论予以回眸总结,为中国新闻史留下了宝贵的时代评论之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在2006年第11期杂志上提出《积极探索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促成了《嘉兴日报》开展新闻评论的改革实践。此项活动受到中宣部、中国记协、高校、研究所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2007年6月18日),对他们人才招聘“四不问”的做法予以肯定。由《新闻战线》杂志社参与主办召开了新世纪第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在杂志上开辟为期一年的“加强城市党报评论改革”的讨论专栏。
《人民日报》是我的良师益友,《新闻战线》永远伴我前行!
下面谈谈我与《光明日报》的文字交往。
《光明日报》是中共中央主办,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思想文化报刊,创刊于1949年6月16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中国进入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影响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1986年8月10日,我在《人民日报》一版写了篇评论《多提供讲心里话的地方》,引起了海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光明日报》当即在第二天一版转发了这篇评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1987年7月5日,我以《提倡讲心里话》为题,在《光明日报》一版“每周评论”中对此话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有些人不愿讲心里话,现在较为突出的是,心里话在私下里说得多,在公开场合说得少;议小事多,谈大事少;赞扬的多,批评的少。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为了克服这一现象,有必要端正以几个认识:一怕讲了心里话,讲错了被人抓辫子;二怕讲了心里话,得罪了上级和同事,不好处理上下级或同事间的关系;三怕讲了心里话,因为材料不全面而不科学,或被实践证明是错话或不正确意见,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我在评论中指出,人们的知识和思维都是有限的,要一生一世、每时每刻都讲话科学、全面、正确是不可能的。当然,任何人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在讲话时,尽量多掌握一些材料,尽量科学、全面、正确一些。那种随心所欲,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无中生有的态度和做法是需要摒弃的。但是,为了怕犯错误,就明哲保身、紧口慢语,也是时代不允许的。
公民的意愿表达是民主政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和有关方面听取民意也是常事。现在,全国不少城市都加强了用网络与市民的沟通,方便群众在第一时间跟踪政府部门办事进度,进行满意度测评,促进了政府工作作风的转变,受到大众的好评。但是,在这项工作中还存在某种程度、某种表现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问题。于是,我写了一篇《对民众呼声“有所应”更要“有所为”》(2018年6月27日)指出,对于“民有所呼”政府相关部门大都做到了“我有所应”,有的还很及时。但是,这些回应有不少只是具体涉事单位的说明、解释、推托,强调客观因素的多,真诚道歉、分析检查、从主观上自省的少。不论是网上留言,还是电话回复,语气上都很温和,“不好意思”“请您谅解”“考虑到您反映问题的心情……”。这种回应本身是需要研究改进的(有的“所呼”,还没有“所应”)。现在我要说的是,“民有所呼”不仅要求“我有所应”,更需要“我有所为”,只有把老百姓反映的问题真正解决了,解决好了,才是我们政府和其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
从《长江日报》调入大学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成为我关注的话题,为此也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些意见。我在《学生是学校的名片》(2005年5月24日)一文中写道: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毕业生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走上社会后能显现出与其他“产品”的不同和优秀,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是有重要意义的。每个毕业生都是学校的名片,他们的整体表现是母校最生动形象的广告宣传(对于一流大学来说更为重要)。这种力量是广泛的也是长久的。为此,以下几点我以为需要引起注意。其一,教师的职责首先是教好书。即使是完成重大课题,撰写经典论文,也都是要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最终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大学必须以学生为本,这是不容本末倒置的。 其二,人事考核要有利于促使教师教好书。其三,教书育人要着眼于全体学生。一个学生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可能只占几万分之一,但是,对他本人来说,对他的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重要比例。我们只有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我们的每一个同学,才有可能使他们中的大多数学成后能从总体上反映学校的良好形象。
后来,我又在撰写了《教师也是学校的名片》(2011年6月24日)指出,这应是从教者的一种自律和追求。从学生们的称赞和期许中,从教者应该感到一种职业的责任。我们的一切努力和投入,都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着眼,“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万万不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从教者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到实践中去,向社会学习,向学生们学习,永远是老师们与科学研究工作并行不悖的任务。我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办学模式亟待改变》(2015年3月26日)中提出,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教学的教师考核和晋升制度。要让授课教师享受荣誉和物质上的丰厚奖励,百万元奖励、十万元奖励优秀教学者的事情要更多,并成为常态。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下重科研、轻教学的办学模式,回归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正道上来。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涉及方方面面,所以,我写的评论也汲及面较广。比如,20世纪80年代,针对知识分子利用业余时间著书立说或进行科学实验、咨询、兼课等劳动时常受到主管部门和社会非议的现象,我写了《要奖励知识分子的业余劳动》(1986年10月26日),提出奖励不仅包括八小时以内的劳动贡献,同时也包括八小时以外的劳动创造。《改进社科成果评奖方法的一点建议》(1987年5月22日),指出要面向社会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参与的积极性,改革评奖方式保证其科学性,公开获奖人员、成果、等级等名单,召开授奖大会予以奖励等。《人事档案应向本人公开》(1988年7月8日)提出公开人事档案有以下几点好处:其一,可保证人事档案的真实准确性;其二,可以监督人事档案的管理者和撰写人事档案的有关人员是否忠于职守、不徇私情,更可防止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撰写档案材料(包括各种鉴定、评语、证明材料等)图报复、泄私愤;其三,可以帮助人反省、自励。这个话题说了这么多年,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看来,改革人事档案管理也应摆在组织人事部门的议程上来才是。
我写《学会用大众媒体传播科学文化知识》(2006年10月18日)是由两个原因促使:一是余秋雨教授参加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当评委,二是易中天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品三国。这都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他们又都先后被请进了电视台与主持人面对面一起交谈,也算是回答了观众朋友的一些问题。事情好像已经过去,但我以为还有一些话要说:作为知识分子,我们有着什么样的责任?在大众传播工具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怎样做学问?
我们不是常讲要与时俱进么,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将它的优势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有作为的学问人,应该在从事专业研究的同时,充分掌握和利用大众媒体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在这里有一个观念是需要转变的。前几年,由美国医学博士斯宾塞·约翰逊撰写的著作《谁动了我的奶酪?》风靡世界,这本不到4万字的小册子也在中国走红。这是一本寓言故事,作者通过虚构的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四个角色的演绎,告诉人们如何在今天这样变革的时代,笑对变化并取得成功。道理简单得很,但是,就是这样的著作受到读者的青睐,使年轻读者从书中受益,正确面对新的竞争和挑战。一本4万字的小书是不能评职称的,作者是一位医学博士,却写了管理方面的著作,这在一般人看来又是“不务正业”了。什么是学问?怎样做学问?看来一般的学者和大众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向别人学习。我在评论中写道:利用大众媒体做一些普及教育,是当今时代对学者提出的新的迫切要求。我们没有理由拒绝、排斥和冷落它。为让普及落到实处,提一个建议:国家在鼓励学者们做学术研究时给予的几万、几十万以至上百万过千万元资助,可否对科学文化普及者予以同样的褒奖;在对学问人工作绩效和学问水平考核时,可否加上利用大众媒体传播的成果和效果。当今的学人,除了少数特殊人物外,大都应该学习做一个传媒知识分子,这是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大事,望有关方面予以关注。
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领导人、企业家的签名(各种广告上就更多了),一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有人签名为证。二是凸显签名者的个性,加强与大众的沟通。现在可好,我们经常可发现有很多签名是辨认不清的。于是我写了《公开签名要让大众认得清》(2015年6月24日),签名也是一门学问,但其首要是字写得端正,保证看到它的人不费力就能一眼认得。这里,我要特别说一下签名设计。在我看到的公开签名中,有一部分是特别请人或自己精心设计的签名。我以为此举不值得提倡和学习。我们要形成这样的共识:字写得端正是受人尊敬的,而龙飞凤舞的签名设计正是肚子里空空如也的表现!请领导同志带一个好头,请企业家、教授、演员、明星、公众人士带个好头。推而广之,凡是在大众媒体向大众传播时,不论是谁,都该把签名写清楚。这个评论已经写了十多年了,时至今日,那些让人无法认识的“龙飞凤舞”的签名和“匠心独运”的签名设计,仍然充斥我们的视线!请知识分子带个好头,把字写好,首先是公开签名时要让大众认得。
《光明日报》是一家知识分子的报纸,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常常受到它的重视。
2011年,我随高校学术访问团到美国的东部城市和大学访问。所到之处,我发现所有的楼堂馆所和交通要道处的时钟都准确无误。但是,在我们参观波士顿大学里中国孔子学院时,却发现墙上的时钟停了。询问负责人,说是“没有电池了”。我用行走的手表与停摆的时钟对比,拍了一张照片。回国后,我写了城市时钟要准的评论,没有什么反响。2014年,我应邀参加武汉市政协会议与市长对话。当时,我将在美国拍摄的照片和我参加政协会议发现驻地、车辆时钟不准的问题,特别是大会所在地武汉剧院时钟停摆的照片在会场上展示,引起了唐良智市长的积极回应:要求市政府的钟都要调准、政府官员带头守时,对城市的时钟要检查维修好。随即,市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倡导“时间文明”活动的通知》,在全市开展倡导“时间文明”活动。对此,新华社发布通稿,中央及地方媒体跟进追踪调查报道,我也先后在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发表评论和理论文章。我撰写了《倡导“时间文明”新理念》(2013年3月13日)、《要把握好“中国时间”与“中国效率”》(2013年8月15日)和《倡导“时间文明”》(2016年1月17日)。在这些评论和理论文章里,我表达了这样一些观点:时间文明讲的是在一定时间里对人们行为准则的要求,其一,规定性,即在一定时间里规定要求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其二,信用性,即在规定时间里按承诺的要求予以行动;其三,平等性,在规定时间里要求所有参与人员一视同仁、共同遵守,不得有违,也不能搞特殊化;其四,有益性,即在规定时间里的所作所为,要有利于自己、他人和社会;其五,层次性,即相同的时间里人们表现的素质差异。
倡导“时间文明”,保障实现中国梦。所谓认识时间,就是掌握时间的本质和特性,从价值前提上把握时间的真谛。所谓珍惜时间,就是认识到时间的宝贵而珍视爱惜节省它。时间反映着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的矛盾统一和物质运动状态的顺序性。所谓恪守时间,就是遵守时间的规定性,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到达、运动、完成某项规定性的工作或任务。
“中国时间”在这里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人类观察感知到的自然时间。按照国际通用的格林尼治时间的规定,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时间的第二个含义是与计划和管理相联系的社会时间。“两个100年”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最大时间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一切在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工作的人们都该牢牢记住这一时间,并严格按照这一时间表的要求规划和实施自己的工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时间则是检验道路的终极标准。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倡导“时间文明”,用“北京时间”统一全国人民的行动,是实现中国梦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让我们只争朝夕,和谐相处,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好的一份事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