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祝允明生平学行与其思想形成之渊源述略

2019-12-26王晓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辞吴中隐者

王晓辉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一个人思想观念和个性特征的形成受先天和后天两方面因素影响。先天因素与家世有关,后天因素则与人生经历、社会环境有关。在对待治学、出仕、归隐问题上,祝允明均有不同凡俗的见解和思考,而这一点当得益于其自幼秉承的正统教育和由此形成的广纳博取的治学态度。

1 治学观

祝允明“出世甚华”,内外祖的威望和高寿,对他的成长颇有裨益。祖父祝灏生性乐观,颇善言辞。作文以缛丽自喜,诗歌典瞻有情致。外祖父徐有贞称名吴中,年高德劭,“自经传子百家小说以至天文地理医卜释老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古雅雄奇,有唐宋大家风致”。在内外二祖的言传身教下,祝允明自幼便刻苦攻读、勤于治学。陆粲记其“游览综群籍,稗官杂家。幽遐嵬琐之言,皆入记览。发为文章,崇深巨丽,横口开阖,茹涵古今”。不拘一门之学,广阅百家精华,对杂学的广泛涉猎对祝允明的影响颇大。它使得祝允明能够以一种更为开阔和独特的思维来思考世间事物,亦使其诗文创作在平凡的文字表达下增添了更为厚重的底蕴。

众所周知,读经书、习举业、作时文、登科第在古代社会被视为读书人的正途,但在祝允明生活的成弘年间,一部分吴中文人却反传统而行之,将究心古学、研习古文视为人生正途。吴宽为诸生时曾一度欲放弃举业,专事古学;朱存理、沈周等人则终生不习举业,甘老田园,以古文书画自娱;允明外祖徐有贞,十二岁即攻古文辞,重实用之学。在此种叛逆风气的熏陶下,少年时代的祝允明亦渴望在学习经籍之外研摹古文。他回忆儿时学诗的情景,“九岁出胎疡……命起,就外传。经籍之外,因俾专诵杨伯谦《唐音》。渐旁观诸诗法,雌黄满眼,性情为之移。虽未能抉择,然久而流通泮融矣”。《唐音》是元代杨伯谦即杨士弘所编的唐诗选集。祝允明从9岁开始即被这“雌黄满眼”的唐人之作所吸引,对古文辞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喜好。到他20入府学为生员时,古文辞的写作已经相当出色,并因此颇受称赏。其“初在郡学,御史山阴司马垔按直隶,檄郡学又博学能为古文辞者,免课书,更殊礼遇。郡以允明当。垔按吴,允明从诸生中擢行相见礼。侍郎徐公贯尝读允明所为文,数加存问。由是延遇两都,知与不知,莫不曰允明天下士也”。对杂学的广泛涉猎,开阔了允明的眼界,培养了其作为一个哲学家应有的深邃思致;对古文辞的爱好和写作,形成了允明独特的审美视角,提高了其作为一个文学家应有的理论高度。

渊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古文根底使祝允明的诗文创作既具思想深度又具文学风采。他“自著有《大游赋》、《蚕衣》、《浮物》、《心影》、《吴材小纂》、《南游录》等书,共百余卷。”皆为崇实遗虚、旁征博引的思辨之作。其中《大游赋》一文,系统地阐述了其独具一格的为学、为政观点,涉及古今、天人、礼乐、农商、水利、财赋等等。论述宏富,长达万余言。《读书笔记》一书虽只有一卷,但却凝聚着祝允明思想的精华,字字掷地有声,句句真知灼见。《浮物》与《读书笔记》相似,也是祝氏思想的记录,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它作品如《丁未年生日序》、《心影》、《祝子罪知录》等,思想激进超前,议论一针见血,颇具震撼力。

由此可见,博学、嗜古的家风和吴中世风的熏陶,使得祝允明自幼便对杂学、古文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对杂学、古文辞的崇尚又进一步影响到祝允明的思想与创作。具体表现为:创作上,一反吴中平白俗易的传统,转而追求一种富艳奇奥的诗风;思想上,一反传统的儒家归隐观念,转而追求一种颇具叛逆色彩的仕隐观。

2 仕履观

尽管自幼嗜古,对古文辞情有独钟;尽管身处有着深厚隐逸传统的吴中,但高贵的出身和正统的家教,早已注定了祝允明日后所走的科举入仕之路。优越的家境和二祖的教授使少年时代的祝允明极具优越感。对于未来,他信心百倍,坚信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定能继承家业,建盖世之功。《述行言情诗》其三云:

结发属偶句,舞勺肆篇章。

前徵吻羊叔,髦誉追滕王。

明明内外祖,公望张辟江。

提刃多教术,童弱企高翔。

安知三纪后,栖栖守榆仿。

从中可以看出祝允明跃跃欲试、渴望一展抱负的雄心和对自我的殷殷期待。诗中,祝允明道出了自己的为官志向:一是尽素衷、做好官,不负朝廷、百姓之望;二是功成名就后,隐逸林泉。令人佩服的是,祝允明的为官承诺不仅是形之于言的,也是付诸于行的。

知县任上,祝允明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当时的兴宁县民俗不淳,社会秩序混乱,常有强盗啸聚山林,纵火劫掠。祝允明一面礼待百姓,教育引导民风;一面施展计谋,整治盗贼之乱,使得县乡安定,物阜民丰。王宠记曰:“兴宁民尚哗讦,讼碟傍午。公至,惩其一二尤无良者,奸黠敛迹。故多盗,窜处山谷,时出焚劫,为民害。公设方略捕之,一旦,获三十余辈,桴鼓不警。土俗婚姻丧祭多违礼,疾不迎医而尚祈祷,公皆为条约禁止。暇则亲莅学宫,进诸生,课试讲解。岭之南,彬彬响风矣。”

祝允明天性机敏好动。几十年吴中生活的悠游放荡,使他早已习惯了适心任性、跌宕不羁的生活方式。为官日久,枯燥单调的官衙岁月让他深感压抑,“今朝也是为官日,白日晴天闭户眠。”晴天白日,身为在职官员却无事可做,只能闭户高眠,这种无聊懒散的生活是祝允明至所不喜的。官衙生活的苦闷与无聊祝允明尚且可以忍受,但官场内部的黑暗混乱及动辄得咎的从政环境,则是他最难以接受的。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言:“仆诚不善仕,其故大帅不能克己,不能徇人,不能作伪,不能忍心。视时之仕者若神人然,安能企及之哉!”当发现仕宦生活并非自己所想象的那样美好后,隐逸转而变为祝允明所极力向往的一种理想状态。思亲、思乡成为其此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新主题。在《广州别表弟赵二》一诗中他毫不避讳地倾诉着思乡之情:

海边三载试琴才,省问烦君两度来。

天阔风鹏嗟转徙,秋深霜雁独飞回。

计成驿路过江擢,属买渔蓑挂钓台。

别酒多倾也能醉,欢情不似故园杯。

看到寂寞的小舟来来往往,望着孤飞的大雁南飞北去,想着自己为一己之功名而羁留异地,形单影只,诗人的心绪无限萧索。在思乡之念的侵袭下,一切都变得毫无意趣,即便是平日最喜畅饮的美酒,也因思乡之情的阵阵袭来而变得淡而无味。尽管思乡之情已漫溢得难以抑制,但祝允明在兴宁任上并没有辞官,而是选择了继续留任,这可能与其功成身退的为官志向的尚未实现有关。正德十六年(1521),任满考毕,祝允明迁应天府通判,专督财赋。上任不久便挂冠归田。

公正地说,祝允明虽有意用世,亦奔走科举,然而却不是浅薄的功名利禄之徒。他所追逐的并非功名地位,而是一个可以真正施展才华的天地。与家国情怀较为淡漠的唐寅不同,高贵的出身使祝允明与传统的价值体制联系更为紧密。在其心中,“献身政教、至死靡它”的家国情怀更为浓烈。所以他才会在屡试不第后依然履行着身为儒者应尽的职责:勇敢地指斥时弊,猛烈地抨击旧俗;所以他才会在对官场的积弊有着诸多不满后依然坚守官位,直到“任满考毕”才辞官归隐。这种自觉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背负,应该与其自幼所秉受的正统教育和“七世美仁”的家风熏陶息息相关。

3 隐逸观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是儒家正统的隐逸观念,也是我国古代士人奉若典范的仕隐准则。对于这种被古代士人恪守了几千年的隐逸准则,祝允明是深不以为然的。几十年隐居吴中的生活经历使其对隐逸有着更为深刻而独特的思考。

祝允明认为,隐逸与政治环境没有任何联系,“极乱可隐,极治亦可隐也。”“有道可隐,无道亦可隐”也。隐逸,只是一种自我修身的过程,是一种抛弃政治观念、超越主观情感的纯粹的非功利状态。他在《恬隐斋记》中说:

人之情,动胜静者十九,静胜动者十一。隐,静之至也。而复何有于恬不恬耳即世下矣,名至静者而犹有不恬,不恬而扰曰隐,妄也。不恬而曰隐者妄,吾固不能忘恬而隐也。不恬而隐者妄,则恬于隐者诚至矣。恬于隐者诚至,而又何有于标著乎?是亦将固其至者而已。欲忘恬而先之者也,故观恬隐之称而知为真隐,知为真忘。恬也者也,至矣哉!

在祝允明看来,隐逸,绝不意味着在白云松风的沂水畔虚度时日,也不意味着在采菊东篱的田园村庄中待时而动,而是一种超越了是非观念,充分体现出人生自由和舒适的平静状态。不“恬”者,不可隐;非真忘者,不可隐。只有“恬”隐,才是隐者之最高境界。

其实,祝允明所倡导的是一种与传统隐逸观相对的“世俗化”隐逸观念。传统的“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隐逸方式,说到底,既是一种明哲保身的隐逸方式,也是一种待时而动的政治权变;既具有自保的意味,亦具有反抗的色彩。它并没有超脱政治的藩篱,依然以政治作为决定自己行为的准则,因此是一种政治化隐逸。而祝允明所提倡的世俗化隐逸,已彻底摈弃了政治因素,唯任内心的宁静和自在。这与沈周等多数吴人所尊尚的“自由随意,不拘形迹”的市隐思想颇为契合。所不同的是,沈周等人的市隐观并不排斥儒家的政治化隐逸。而祝允明对儒家政治化隐逸的排斥,恰好反映出其独特的思考视角和“好为新奇之论”的思想性格。

猜你喜欢

文辞吴中隐者
寻隐者不遇
Were Dinosaurs Able to Swim?
“生扭吴中之拍”与“真诗只在民间”的深层次自洽——李开先《宝剑记》“不娴度曲”说新读解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吴中逸、姜水舟作品
《寻隐者不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浅谈对国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写作教学方面的几点认识
咬嚼:让课堂建构更灵动
论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