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入推行铁路物流专业诊改的探索与研究*

2019-12-26赵智锋苏云峰吴望红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关键环节关键院校

□ 赵智锋,苏云峰,吴望红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指出:职业教育经过5~10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这为当前正在推进的高等职业教育诊断与改进提出了更高质量和更加紧迫的要求。

1 开展高职专业诊断与改进的紧迫性

提高教育质量,坚持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在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坚持以方向领质量,借标准定质量,靠课改提质量,以师资保质量,用评价促质量,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推动质量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强调“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指出“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教育部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积极推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落实质量保证要求。

专业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基本单位,承载了高职院校质量生成主体的诸多核心要素,是学校各项功能直接得以体现的枢纽,是学校办学的基石。因而,专业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

在此背景下,关注专业诊改,聚焦质量控制,深入实施专业诊断与改进,对于促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专业层面为先导、逐步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的全面落地,推进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更加高质量、更加公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开展高职专业诊断与改进的研究情况

2.1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诊改现状的研究

陕西国防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按照“十级递进,三步调整”路径实施了专业诊改(韩韬2018)。“十级递进”指“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学习—创新—存储—改进”十个环节逐级推进专业整改工作。“三步调整”是对专业诊改的十个环节按照“监测—预警—改进”三个步骤动态调整监控专业诊改的内容,出现问题提出预警,随时采取改进措施。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旅游管理专业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行专业诊改(杨财根2018)。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基于“过程主导”进行专业诊改(冯莉莉2018)。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设置“三维一体”的融合度利用数学模型推进专业诊改(李玉凯2018)。可见,高职院校各校的专业诊改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态势,各校面临的专业诊改质量问题、采取的措施方法都大不一样。

2.2 关于高职教育专业诊改质量影响因子的研究

LeeShulman提出一个包括课程和教师、学生等因素构成的教学过程复杂模式,他认为多种因素影响着教学质量(Lee Shulman,1986)。Michael J.Dunkin认为决定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有预知、环境、过程和产出等四类因素(李学书,2013)。国内高职院校有的采用SWOT分析法查找质量问题,即优势、劣势、机会、威胁。通过对专业发展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专业诊断对策(刘辉2018)。有的采用PDCA质量循环查找质量问题,即计划、执行、检查、行动。专业诊改实际上是一个小的质量循环,大环套小环,每一次诊断与改进都是一次质量提升(裴中岐2016,荣莉2017)。有的采用六何分析法查找质量问题,是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的一般工作思考方法,即做什么(what),为什么做(why),责任者(who),何时做(when),岗位、工作地点(where),如何开展工作(how)(裴中岐2016,韩韬2018)。有的采用统计聚类算法,基于成果导向,查找专业诊改的质量问题(陈天娥2017)。组织专业诊改主要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条件、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校企合作、职业技能、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目标达成、社会服务有效、专业特色形成等方面查找质量问题(万德年2017)。这些研究从不同观测点上查找专业诊改质量的影响因子。

2.3 关于高职教育专业诊改质量控制对策的研究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诊改还在摸索时期,能够对诊改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的还不多见,能够查阅到的有:德国通过教师准入制度化来确保教育质量,日本把职业教育立法作为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施行分工合作的制度体系(宋世杰,高红梅2009)。美国麻萨诸塞大学的Zelda FGamson教授全面研究了教育质量应具备的条件,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七项对策,即: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鼓励师生互动、促进学生间互助与合作、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赋予学生高期望值、及时反馈学习状况、尊重差异及其不同的学习方式。束剑华认为,专业质量保证体系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内容,优化全面质量控制、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全员参与控制质量的“三全”质量控制机制,规范质量生成过程(束剑华等2017)。刘辉等提出,创新诊改工作机制是系统推进专业诊改的有效措施,设置专业建设质量控制的需求调研、设置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专业条件建设与保障、科研与服务能力、人才满意度等6类关键目标点、28个重要关注要素,发挥校本数据平台作用,提升专业诊改工作的即时性(刘辉等2018)。选择教学过程控制、学生任务开发、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等关键控制点帮助教学管理部门、专业和教师识别和记录的关键环节,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王建中2017)。专业诊改指标体系至少应包含6大类40个关注点(裴中岐2016)。专业质量诊断标准包括5个诊改项目31个诊改要素131个诊改提示点(袁洪志2017)。这些研究对专业诊改质量提出的改进措施因区域、办学条件、社会需求、主观认识等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国内外诸多学者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对高职专业诊改的现状、质量影响因子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因多方面条件所限,这些研究仍是碎片化、不系统的研究,提出的专业质量影响因子及控制对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仍很欠缺。以专业诊改实际做法为依据,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控制方法,就显得十分亟需和必要。

3 铁路物流专业诊断与改进的具体做法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家百所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北省仅4所),学校创建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关键集”控制法开发与实践》荣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开展专业诊断与改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经验作法在湖北省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专题会议等会议上多次进行了经验分享,也为湖北省教育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鲜活的基层依据;学校已于2018年11月顺利通过了湖北省高职教育诊改复核验收工作。铁路物流管理专业是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先行专业,在专业诊断与改进试点试行、全面启动、复核验收中先行先试、做出了示范。

铁路物流专业作为学校专业诊断与改进的先行专业,积极探索和践行学校推行的关键集控制法,紧紧结合专业建设内容和教学工作实际,基于问题导向,将日常性诊改与阶段性诊改有机结合,把上级文件精神和这一方法贯彻落实到专业诊断与改进的试点实践中。

我们认为,人才培养质量关键集是指由关键缺陷、关键过程、关键环节三个元素构成的集合。关键缺陷是指在一定时期,高职院校多种人才培养质量缺陷中,对于培养整体质量起着主导、决定作用的缺陷。关键过程是指对关键缺陷起着主导、决定作用的人才培养质量生成过程。关键环节是指对关键过程起主导、决定作用的人才培养质量生成环节。

在专业诊断与改进的实施中采用“62243”的控制步骤,即“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缺陷诊断、缺陷排序、缺陷分类、关键缺陷判断”6步法判断关键缺陷,“缺陷对应过程、识别关键过程”2步法识别关键过程,“评估、分析”2步法确定关键环节,“制定绩效指标、设计、改进、固化”4步法改进关键环节,“统计、分析、控制”3步法监控关键环节改进过程。

3.1 应用RAADCJ六步法判断关键缺陷

首先进行实地调研(Research),深入服务对象,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集中座谈等方式,收集人才培养质量缺陷;接着进行数据分析(Analyze),开展印证、对照、比较性分析,发现质量缺陷;然后进行整理缺陷(Arrange),同类合并、概括描述,按出现频次排序,分析确定突出人才培养质量缺陷;接着进行属性归纳(Deduce),将整理出来的缺陷对应归纳到输入-活动-输出-成效-影响五个部分;紧接着进行确定类型(Confirm),将缺陷按基本质量缺陷、一元质量缺陷和魅力质量缺陷进行归类,形成关键缺陷分析矩阵表;最后进行关键缺陷判断(Judge)。

3.2 应用CR二步法识别关键过程

参照人才培养质量生成过程,首先判断缺陷对应过程(Correspond),组织教学团队成员逐项分析2-3个对其影响最直接的人才培养质量生成过程,形成个人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过程分析矩阵表;然后识别关键过程(Recognize),在分析个人矩阵表基础上,参考频次分布情况,识别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过程。

3.3 应用DMA三步法确定关键环节

首先进行定义(Define),明确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过程包括的环节,将主要环节绘制成流程图;接着进行评估(Measure),借助关键数据分析各环节所存在的问题,确定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环节;最后开展分析(Analyze),进一步明确关键环节产生缺陷的诸多原因,找到关键影响因素。

3.4 应用FDIS四步法改进关键环节

首先制定绩效指标(Formulate),确定各关键环节改进的绩效目标和标准;进行设计(Design),在学习和创新的基础上,针对关键影响因素规划设计改进方案;实施改进(Improve),根据改进方案进行任务分解,采取部门协同、人人参与的项目驱动方式推进;最后固化(Solidify)。

3.5 应用SAC三步法监控关键环节改进过程

统计(Statistics),即确定监控指标,全面统计关键环节改进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分析(Analyze),即分析统计数据,对照改进过程中各项绩效指标来检查现实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确定关键因素;控制(Control),即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关键因素,按照预定目标控制改进过程,逐步推进。

4 高职专业诊断与改进的建议

4.1 提高认识,常态化诊改

推进专业诊断与改进是新时代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抓手,是建设专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载体,是推进专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是一蹴而就的风暴运动。要按照全面质量管理原理,一轮诊改工作的结束,并不是诊改终结,而是下一轮诊改工作的起点,落实静态和动态“8字螺旋”递进的诊改要求,坚持日常性与周期性诊改相结合,做到常态化诊改,不断改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4.2 选择方法,科学性诊改

专业诊改是专业建设者自定质量计划和标准、自行采集分析数据、自我调整纠偏和持续改进的良性过程。在专业诊改深入推进的当下,高职院校各显神通,方法各异,呈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态势。可见,诊改并无定法。各校可借鉴类似院校、同类专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创新专业诊改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科学性地实施诊改,切莫追随和盲从。

4.3 问题导向,针对性诊改

问题是人们期望达到和目前所处状态之间的差距。在专业诊改中,要基于数据和需求,善于发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专业质量的关键问题、表象问题、根源问题,查找出导致问题产生的关键过程和关键环节,逐一拟定改进措施并加以落实,有针对性地诊改,从而真正解决专业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4.4 联系实际,有效性诊改

各高职院校因所在区域、办学条件、社会需求、主观认识等不同,其所面临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要按照“问题导向、一校一策”的原则,根据不同发展阶段需要,联系专业建设实际,确定诊改工作重点,设计诊改项目、目标、标准等,确保诊改达到实效,真正促进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

专业诊改是一个自定目标、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不断螺旋提升的过程,是高职院校推进各层面诊改工作的突破口,也是全面实施诊改工作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应扎实开展专业诊改,全面推进五个层面的诊改,推进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失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一大举措。

猜你喜欢

关键环节关键院校
高考考好是关键
抓源头 技术改造关键环节
掐准关键环节
个别谈话应把握好六个关键环节
找到稳定村医的关键环节
获胜关键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