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级听力课教学设计
——以任务型教学法为基础

2019-12-26高思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旅行团听力学习者

高思媛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听力课主要有三大特点:(1)听力课在听说读写四个单项技能课型中居于首位,这不仅显示出其重要性,也说明听力课具有一定的难度;(2)听力课上“听”基本上是被动行为,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发挥,课堂气氛不容易活跃;(3)听力水平的提高是缓慢无形的,学生不容易看到进步,容易失去耐心。很多老师在听力课上总是不停地给学生放录音,让学生一直绷着神经做练习,学生很容易就进入疲乏阶段,从而导致课堂变得异常沉闷。

听力课每一堂课训练题量都非常大,运用的教材《发展汉语中级听力Ⅰ》的材料特点就是在学习生词后听课文做大量训练,这让学生们很难自始至终保持全部注意力。在这半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尝试探索好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听力课的教学效果,发现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在听力课上是行之有效的。

1 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1.1 任务型教学法定义

基于任务的语言教学法,其核心是以“任务”为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以小组合作、讨论、总结、汇报等形式,学生参与其中,用所学语言完成任务,从而达到运用语言,解决交际问题,提升学生语言运用水平的目的。

1.2 任务型教学法理论基础

1.2.1 建构主义理论

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该理论强调了要发挥人的核心作用,认为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而非他人教授。知识的构建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学习者与他人的合作实现知识的获取。

1.2.2 语言习得理论

一是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说”,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能产生习得,即“i + 1”公式。克拉申输入假说强调所输入的语言材料必须是可理解的及利用语言情境帮助理解;二是由迈克尔·朗提出的“互动假说”,他认为对话和互动在二语习得中是十分重要的。互动假说将语言输入和输出联系到了一起;三是由斯温提出的“输出假说”,与克拉申上的“输入假说”不同的是,他认为可理解性输出能够提高学习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这是影响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

1.3 任务型教学法基本原则

1.3.1 真实性原则

任务所使用的输入材料应该来源于真实生活。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时积累经验、技巧,并把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3.2 可操作性原则

在设计任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任务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不要设计程序过多、操作复杂的任务。在任务的难度设置上,避免太过于简单的任务,也不要设置超出学生学习水平的任务,过难的任务会给学生造成畏难情绪,不利于教学的实施。

1.3.3 实用性原则

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考虑到任务是否实用,是否贴近学习者的日常生活,能够让学习者有所收获,并运用到日常交际当中去。避免只注重任务“形式”,设计“无用的任务”。

1.3.4 趣味性原则

任务型教学最大的优势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主动学习,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考虑任务的趣味性。我们要避免那种机械的、反复乏味的任务操练。任务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几个人一组小组活动、班级小调查、分组辩论对抗等。

1.3.5 “在做中学”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要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一个循序渐进的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做任务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因此任务的设置应该是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不能为了缓解听力课课堂气氛不活跃就设置一些单纯只为娱乐的课堂任务。

2 中级听力课堂任务的实施与设计

任务型教学的研究者斯基汉和艾利斯把任务型课堂教学分为3 个阶段:“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Underwood 也将任务式听力教学模式分为3 个阶段:听前阶段、听时阶段和听后阶段。根据3 个阶段不同的教学目的有不同的任务设计。

2.1 任务型教学法应该遵循的教学步骤

2.1.1 任务前阶段

首先,教师要引入话题,在课堂一开始,教师可以借助图片、PPT、投影等工具告诉学生话题内容。接着是准备活动,由教师点明任务中需要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点。最后教师要布置任务,明确告诉学生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听前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确目的,清楚即将要听什么,听过以后要做什么事情,为接下来的正式听做好知识和情绪上的准备。因此有以下几个活动可以帮助完成听前的准备活动:

(1)分析话题,预测材料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题目,让学生在听前预测课文内容。以《发展汉语中级听力Ⅰ》为例,第二课的话题是“最好的年龄”,可以让学生讨论你觉得多大是最好的年龄,并让学生预测不同年龄段的人,他们觉得多大是最好的年龄。通过预测材料内容,在任务结束后判断与听前的预测是否一致,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注意力。

(2)执行相似任务。

听力课的很多内容都是接近生活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可以让学生在听前对听力话题展开讨论,以小组形式完成相似的任务。例如第九课《猜猜他是谁》要求学生根据外貌、性格、喜好等特征猜测对方的身份。教师可以预先制作卡片,要求学生描述他们自己的外貌、性格及喜好,并在完成后让学生随机抽取并猜测对方的身份,这样能够减少学生在听力时的畏难情绪,得到很好的听力效果。

2.1.2 任务中阶段

这一阶段是整个任务型教学法最核心和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通过不断的听力语料输入,在不同的任务活动中操练语言形式和功能,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学生需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形式互相配合完成听力任务,时间到后,由学生展示任务成果。

2.1.3 任务后阶段

教师要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对优秀的小组或者学生,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其次,教师要对任务中的错误与不足及时予以指出和纠正。接着,教师要对该课的内容进行拓展,可以开展角色表演、小组讨论、小调查等方式来巩固该课的内容。

2.2 《发展汉语中级听力Ⅰ》第29 课《去哪里玩儿》教学设计

2.2.1 教学目标

(1)掌握该课语言知识“不是...吗”“还是”“自费”“无所谓”“跟...似的”的用法。

(2)让学生能够听懂一篇去哪里旅行的对话,希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

(3)讨论与该课相关的延伸练习。

2.2.2 教学对象

掌握汉语2 000~2 500 基本词汇的中级阶段留学生。

2.2.3 教学过程

任务前阶段。

(1)教师用一张中国地图导入课堂,询问学生“你们来中国以后,去过哪些地方旅游?”,让学生根据话题展开讨论。

(2)延伸出话题“自助游”和“旅行团”,“如果你去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旅行,你打算自助游还是参加旅行团?”,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出信息卡片,让学生讨论旅行团需要了解的信息。

(3)教师介绍本课听力内容,“现在我们来听今天的课文《去哪里玩儿》,课文里有两个人王敏和小林,我们来听听他们想去哪里玩儿。”

任务中阶段。

任务一:听第一遍课文,给学生发放任务单1,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课文内容填空。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检验对错。

任务单一

地点 交通工具 几天 价格

任务二:第二遍精听课文,给学生发放任务单二,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于判断结果是错误的问题,学生要根据听的内容说出理由。

任务单二

1.住蒙古包是自费项目。( )

3.去云南的旅行一共是七天。( )

2.小林觉得骑马的价格不算贵。( )

4.除了云南以外,还去昆明和大理。( )

任务三:第3 遍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记”,记录听力材料中重要的细节的信息,例如价格、人数、时间等。将学生分成4 个人一组,共同在听后讨论问题答案,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走动对学生监控,在讨论后请学生作答,小组成员要补充选择的原因。

任务单三

1.“豪华团”和“普通团”的区别不包括什么?

A.吃的怎么样 B.住什么宾馆

C.价格是多少 D.人数多少

2.“豪华团”多少钱?

A.500 元 B.3500 元 C.4000 元 D.没说

3.关于“团餐”,下面哪个特点说得对?

A.每顿八菜一汤 B.随旅行团吃饭

C.比饭馆的好吃 D.价格一定合理

4.参加旅行团可以打折吗?

A.五个人以上打折 B.不能打折

C.可以便宜50 块 D.广告上没说

任务后阶段。

(1)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做相应的拓展,让学生5 个人一组调查组内成员的情况。

姓名 去哪儿 旅行社/自由行 多长时间 多少钱

(2)组织学生使用本课的生词、语法点、句型,做小组汇报,要求学生说一说参加旅行团和自由行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3 结语

该文为了找出能够缓解听力课现状的方法,尝试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在听力课当中,这样的尝试是可行的。“任务”是为了让学生有“事”可做,而且这件“事”是有目的和有意义的,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听录音”的状态到“主动完成听力任务”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听力课枯燥重复听录音的效果。“任务”让学习者在听力训练中有了一个具体的执行方式,能够在课堂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发现,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在听力课上是有其优越性的,希望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能够为对外汉语中级听力课堂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欢

旅行团听力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橡皮象旅行团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