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019-12-26巫范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全英文英文口语

巫范

(龙川县麻布岗中心小学,广东河源 517343)

在不同的国家与不同的地区,人们都拥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渗透一直在不断进行,而英语这门语言由于其学习简单专业词汇丰富等特点已经成了一门世界语言。对我国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不但意味着通过考试,更加是为了掌握一门能够与世界进行交流的语言,这是因为对我国来说始终存在着一些未达到世界顶尖标准的技术发展,所以想要在日后不论是提升我国的国际实力,还是了解更多不同国家的文化都需要拥有足够高的英文交际能力。而对目前我国的英文教学来说,却依然存在着诸多缺点,导致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很难通过目前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所以应先找到这种趋势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以便使用更加先进的教学手段让我们的学生在未来能够利用足够的英文应用水平融入国际趋势。

1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对我国目前的教育方式来说,大多数依然是应试教育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提升学生真正的英文应用能力来说有着许多不足之处。由于这些问题一直在各个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1.1 缺乏口语教育强度

如果要想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以试卷的形式展开,然而这种测试形式却忽略了对英文应用能力来说最重要的一面,那就是口语的能力。对跨文化交际来说,最常见的交流方式依然是口语交流,从我国目前的英文考核形势来看,重点的考核方向依然是听力以及阅读与写作能力,在平常的讲课教学过程中,也是以课本的形式来展开,学生学习的方法是读课文与背单词,这种教学模式非常普及,虽然看起来合理并且适合于课堂教学,但是却只有输入教学的过程而忽略了输出练习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英文注重积累与运用的过程,缺乏运用练习正是许多英文课堂所缺少的方面[1]。

雅思考试是国际性的英文应用能力测试,其测试目的便是为了估测考生的英文实际应用水平,从而为考生日后的留学与移民做准备。将雅思考试与国内的一些英文测试进行比较,会发现雅思考试非常注重口语与写作能力,甚至为每位考生都安排一位外国考官进行口语交流。而对比国内的大学生四六级测试来看,在两年前都没有口语测试的过程,现在出现的口语考试考官也都是中国教师,在交流过程中考生们体验不到真正与外国人交流的感觉,而且国内的考官对学生口语分数的评判也不会有真正的英语母语考官更加准确。或许也正是因为英语水平测试中对口语能力的重视过低才导致教学过程中的不重视,所以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1.2 缺乏真正的英文环境

一项研究指出有一个好的英文环境训练英文能力是在中文环境中训练英文能力学习效果以及速度的5~6 倍。但是对我国的初中教育来说,很难做到为学生真正提供一个良好的英文环境。虽然很多学校提出了邀请外教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方式进行英文教学,但是由于英文学科的应试能力对学生还是太重要了,所以有一位真正了解英文考试的英语老师进行教学比一位外教来说价值高的太多。学生对单词以及课文的死记硬背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不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但是对我国的教育制度来说,在初中阶段很难为学生提供真正的英文环境,所以在我国的教学制度中,始终是一个难以弥补的缺陷[2]。

1.3 过于注重答题能力

如同上文所说,教学过程中注重应试能力导致学生应用能力下降,这是因为对回答试题来说,学生需要完全不同于真正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许多教师称之为答题技巧或者考试技巧,比如在判断题中出现过于肯定的词汇,例如must、never、only 等就很有可能不是正确的,相对而言一些婉转的词汇比如maybe、could等有可能是正确答案。学生在很多时间都在练习这种类似的做题技巧,而教师们也在投入精力研究这种技巧。但是这种技巧对真正的应用能力来说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过于提高对应试能力的重视程度已经浪费了教师以及学生很多宝贵时间[3]。

1.4 文化差异

学习一门语言不但要掌握词汇语法等的学习,对一门语言背景文化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在英文中掌握一门语言的说法是:master a language。用中文的说法就是成为一门语言的主人,在这一句简单语句的背后其实就可以看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英语者所谓的掌握一门语言意味的是学习并且掌握这门语言的所有方面,并且能够熟练的应用,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才可称之为成为主人。所以在西方的认同观点里,由于不同的文化信念导致词组搭配不同,如果能够在学习英文时体会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背景,真正地了解这句“master a language”是什么意义,同时举一反三,分析一些其他词组搭配所蕴含的不同观念,避免死记硬背的过程,才能真正从文化层面了解一门语言,在运用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2 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

2.1 全英文课堂

上文中提到了由于难以对初中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英文环境,导致学习过程的诸多问题,但是可以利用一些手段尽量减轻这些弊端。比如在课堂上老师与同学们全程进行英文交流,这么一来,虽然无法一直沉浸在英文环境中,但是每节英文课都可以为同学们提供短时间的英文熏陶也是很好的。对我国的英文应试政策来说,难以避免学生以及老师们花费时间研究做题技巧,但是老师用英文的方式传授这些技巧在某种程度上也在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而且对全英文课堂来说,不能只有英文教师用英语交流,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在课堂讨论或者回答问题时也要用英文来进行。这样在英文课堂上,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英文讲课以及阅读英文课本提高英文输入的过程,同时使用英文交流就能提高输出的机会,可以说大大增加了英文学习过程中的输入与输出机会。而且对口语训练程度不够的英文课堂来说,利用全英文教学让同学们训练口语也是一种不错的解决方式,所以采用全英文课堂可谓是一举两得[4]。

2.2 增加训练时间、减少语法教学时间

虽说学习与法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必经之路,但是作为中国人来说我们没有学过中文语法,却依然能够应用中文进行交流。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对英文母语者来说,他们也很少学习英文语法,也是因为使用的次数过多而自然习惯。所以,一旦能够利用全英文课堂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英文输出时间,就可以无限地放大学生实际应用英文的时间,同时减少对语法的重视程度,让学生也做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同时对初中生来说,对语言的学习能力依然很强,所以利用这种课堂对学生进行熏陶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对语言的自然学习能力就会不断减弱,小学作为学生初次接触英文的场所不适合采用全英文的教学模式,所以对初中生来说利用全英文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语言自然学习能力,同时减少对语法方面的强硬灌输过程是非常科学的方法[5]。

2.3 加强文化背景的教学

上文说到了学习一门语言不能忽略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妨抽出相应的一部分时间普及文化知识,比如在学习单词时给学生讲解关于单词背后的知识,比如单词的来源、背景故事等,在进行词组以及词伙搭配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进行。这种对英文背后文化的教育不但可以提升英语课堂的趣味性,更能让学生顺利并且更加轻松的记忆这些单词,减少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采用搭配文化背景的记忆方法,对学习乐趣以及学习效率来说都有着很好的帮助效果。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需要大量的讲授时间,会占用学生很多时间,所以要想真正应用这种方法还需要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同时对文化普及也不应过度,要与硬知识的教育时间相互搭配,起到良好的搭配效果[6]。

3 结语

培养初中学生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而且由于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对口语能力以及输出练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英语环境、对英文文化背景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目前初中阶段对学生的英文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有待提高,所以要为此提出一些改进方案,比如为学生尽量提供全英文课堂、 加强关于英文文化背景的教学强度、增加时间训练的机会,减少死记硬背以及对语法的强硬灌输等。唯有让学生提到了英文的交际能力,才能顺应英文核心素养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在将来为所学的英文受益。

猜你喜欢

全英文英文口语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面试
基于技术应用流程的机器学习全英文课程高效课堂设计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全英文教学初探
酒中的口语诗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