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枫桥经验”对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启示

2019-12-26夏文杰陈佳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枫桥经验学生公寓枫桥

夏文杰,陈佳阳

(1.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浙江台州 317000;2.台州学院大数据学院,浙江台州 317000)

20世纪60年代,诸暨市枫桥镇为了推进社会基层治理,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坚持矛盾不上交为主要内容的“枫桥经验”[1],它作为一种基层工作模式,是化解社会矛盾、完善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解决方案。高校创建平安校园的过程中,要充分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平衡多方群体的利益诉求,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全校师生共建共享为了学校的大发展。

1 “枫桥经验”对高校创建平安校园的借鉴意义

半个世纪以来,“枫桥经验” 之所以能够焕发出如此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关键在于其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调解社会矛盾,促进人际和谐,增强社会凝聚[2]。近年来,不少高校尝试运用“枫桥经验”解决校园安全管理的实际问题效果明显,学校的风险事故发生率有明显下降。因此,高校在创建平安校园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1.1 “枫桥经验”与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理念相一致

“枫桥经验”的目标是始终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就地解决[3];新时期,“枫桥经验”的深刻内涵是:以人为本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校园平安和谐,学校才能快速发展,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必须调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通过汲取“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更新管理理念、转变工作作风、精简事务机构,实现高校行政管理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

1.2 “枫桥经验”与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方法相一致

习总书记强调:“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不能养痈遗患”[4]。“枫桥经验”坚持的原则即: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这个基本原则也是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中化解各类矛盾冲突的有效方法。如果在创建平安校园过程中,一些特殊群学生的利益诉求不能及时得到回应,也会产生问题。当前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作为高校的一名管理工作者,平时除了配合学生处、保卫处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以外,更要真诚的关爱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困难,解决实际问题。

1.3 “枫桥经验”的作用对象与创建平安校园的参与对象相一致

创建平安校园需要发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只有他们以饱满的热情、 忘我的精神和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去,创建过程才能事半功倍。“枫桥经验”的核心价值是以人民为主体,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高校中的“人民主体”是广大师生员工,只有充分相信师生,发挥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推动学校的进步和发展。创建平安校园需要平衡多方利益群体的诉求,寻求最大公约数,本着平衡全校师生的利益、致力共赢为了学校的大发展。

2 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显性问题

2.1.1 人身及财产安全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家长在入学之初就为学生配齐各类数码电子装备,而新生往往缺乏安全意识,导致校园失窃案件频发。另外,上门推销在高校学生公寓也是屡见不鲜,特别是每年开学之初,经常会有不法分子乔装成学生到宿舍推销各类伪劣产品,许多学生上当受骗。此外,由于高校的管理相对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落实查寝制度,不少学生由于校外兼职、谈恋爱、网瘾等原因经常夜不归宿,特别是女大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自身自控能力不强又爱慕虚荣,经常夜不归宿极其容易误入歧途,造成不良影响。

2.1.2 消防安全问题

当前,由于很多学生缺乏安全用电的意识,将电水壶等大功率电器带入宿舍,使用不当极易酿成火灾。虽然高校在用电方面管控较严,但个别学生为了满足网瘾而私拉电线使电路超负荷工作,也极易酿成火灾。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寝室乱丢烟头也极易引起火灾。此外,学生公寓人员高度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疏散不畅,延误逃生时间,极易发生踩踏等大规模群死群伤事件。

2.1.3 卫生问题

学生公寓作为重要的育人阵地,舒适整洁的环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部分学生存在不良的卫生习惯,不注意个人卫生,寝室脏乱差,恶劣的公共环境极易滋生流行疾病。同时,一些老旧学生公寓由于结构问题,存在室内采光不足、空气流通不畅、墙壁潮湿发霉等问题,尤其是部分学生公寓的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 隐形问题

2.2.1 心理安全问题

大学是学习知识、 了解社会、 探索人生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社会阅历尚浅,社会经验不足,加之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同学产生心理失衡。如果不良情绪不能得到排解,会形成强大的精神压力,久而久之容易被负面情绪笼罩,导致产生精神忧郁、孤独、苦闷等心理疾病。

2.2.2 人际关系问题

当前,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室友往往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的性格爱好、生活习惯都有差异,相处起来难免会产生摩擦。95 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沟通障碍,有的学生沟通困难,常常会因为一些琐事与室友发生激烈争执,引起宿舍矛盾。如果寝室关系处理不当,后续还可能引发打架斗殴等恶性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公共场所的管理秩序,危害校园安全。

3 “枫桥经验”在高校平安校园创建的应用对策

“枫桥经验”通过实践和发展,其核心内涵和时代价值已远远超出了“经验”二字,是习近平新时代基层治理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实践运用[5]。“枫桥经验”对高校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有着积极重要的借鉴意义,始终维护全体师生的根本利益;坚持与时俱进,提高创新意识;坚持群策群力,强化主人翁意识,使高校工作逐渐由“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

3.1 群防群治,构建三位一体安全防范网络

为了更好地做好公寓管理工作,学校可以创新工作方法,将学生纳入网格化管理,形成“学生—寝室长—班长—辅导员—院系领导—分管校领导” 的一体化网络,配合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提升学生公寓的安全防范水平,实现公寓管理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寝室长作为基层调解员,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及时调解矛盾,将矛盾冲突扼杀在摇篮里,如果调解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要及时上报,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寝室管理应注重刚性制度,弹性管理,应注重加强学生自治组织的建设,注重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寝室的示范引领先进性作用。

3.2 防微杜渐,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枫桥经验”一贯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将各类矛盾冲突或安全隐患早发现、早解决。高校要通过结合工作实际,做好预防工作,完善预警机制,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在容易出现矛盾的环节多加控制,加大校园安全巡查力度,全面排查并及时化解各类安全隐患,从源头上真正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与此同时,作为具备较高业务素质的公寓辅导员来说,除了注意提升理论修养以外,要将先进的服务理念带到学生工作中去,全面推行五心“妈妈式”服务。在工作中,深入走访学生寝室,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3 加强演练,建立高素质管理服务队伍

“枫桥经验”的核心内容是要将各类安全隐患早发现、早解决。这就要求学校各级部门要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快速应对突发事件,通过模拟逃生演练,提高师生应急逃生能力。在人员组成方面,进一步加强以辅导员、保卫人员、宿管人员为主体,安全委员和心理委员为辅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交流工作经验,分享学习心得,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在面对特殊学生群体时,要特别注意沟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做到耐心细致,在帮扶结对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教育,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3.4 服务师生,搭建师生优质服务新平台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是“枫桥经验”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新形势下,高校要更加注重服务全校师生,做到“服务不缺位”。随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社会治理亟须从事后治理向事前服务转化,高校也要顺应历史潮流,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师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实现全校师生“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的工作目标,方便广大师生的信息获取,提高师生的办事服务效率,提升高校管理服务质量。

针对很多大学生有了心结也不敢去、 不愿意去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的现实问题,通过利用宿舍区空余房间建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沙盘治疗室、心理宣泄室……让专职心理教师、 辅导员走进学生宿舍服务学生。同时积极探索专兼结合的结构模式,组建以心理咨询中心为支撑、以专职心理教师为骨干、以班级心理委员为辅助的专业化校园心理服务队伍,真正实现建立全覆盖、零空隙的服务体系。

4 结语

“枫桥经验”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在探索社会基层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人民调解、 流动人口管理等诸多领域有着良好的管理效果。新时代,高校创建平安校园过程中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迫切需要找到一条适合高校未来发展的科学管理道路。该文通过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高校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为高校建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高校的和谐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枫桥经验学生公寓枫桥
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枫桥夜泊
让思想政治工作回归学生现实生活——评《高校党建进学生公寓理论与实践》
人大代表调解:打造西华版“枫桥经验”
浅谈民办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新常态下社会矛盾的多元解决机制的重塑
高校学生公寓和食堂继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基于“枫桥经验”的新时期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