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19-12-26岳亚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规律分层

岳亚君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天津 300467)

分层教学主要指的是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每位学生的兴趣喜好、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及理解能力,将他们合理平等的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层次,并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班级所有学生都能踊跃加入课堂活动中,进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由此能够看出,分层教学模式充分融合了素质教育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可以满足各种学习水平的学生,因此,这种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并逐渐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1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1 教师缺少理论基础

小学教育教学阶段,对广大教师个人专业能力要求较低,大部分教师的学历并不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都是根据个人长期的工作经验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对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对分层教学的有关理论的掌握更是匮乏。学生之间在性格特征、 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教师认知不足,并未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更没有结合这些差异,实施针对性的教学。

1.2 教师不够了解学生

在上课之前的准备阶段,教师不仅要准备课堂中所讲的内容,还要全面掌握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只有充分掌握他们的现实情况,比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才能准备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可是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个人精力和时间有限,通常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这就导致了教学针对性不强,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教学整体质量。

2 小学语文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

2.1 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规律

由于长时间受到教材创编顺序的制约,小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教学时间设定的影响,详细来说,每节课只能掌握一种规律的学习内容,这就导致血色花姑娘无法真正探索到语文课程的学习的正确规律,更容易将各种规律混淆在一起,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实施分层教学,可以有效地将语文课程中规律一致的内容整合起来,在各个层次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会受到其他规律的干扰,教师可以通过有效地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及时找到相应的学习规律,以此来保障他们思维的清晰和敏捷,促使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2.2 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在相同层次教学内容的学习上,学生可以找到相应的学习规律,基于此,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与其学习规律相符的丰富内容,并对各种规律展开的反复的训练,以此来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印象。此外,在学生真正掌握学习规律后,教师在开展下一层次教学时,便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缕清学习思路,进而有效降低了整体的学习难度,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当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规律后,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深入地对规律进行探索,然后在主观意识的驱动下,利用学习规律来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从而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2.3 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意识

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相同层次内容的学习中完成对规律的了解、 掌握及实践应用,这样能够有效促使他们从以往被动地学习状态向主动学习上靠拢,由教师主导逐渐向自主学习转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发现,通过分层教学训练以后,大部分学生都会对语文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其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显著的提升,随着他们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不断增强,他们个人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这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学生充分掌握规律并在学习中有效运用后,便会依靠自身的力量逐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实现个人的学习目标,无须教师过多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还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教师也能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调整并优化教学内容,进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诸多启发。

3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3.1 学生合理分层

教学模式始终在飞速发展,过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早已无法满足当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往教学中的满堂灌以及一刀切等形式都应进行全面改革与创新。小学语文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个人的特征,充分尊重他们自身的鲜明特色,要善于培养广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勤听、多看、多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引导学生要勇敢提出自己无法理解的问题,促进学生内化每个知识点。如果教师想让每位学生都能踊跃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合理分层。教师要保障学生分层的科学性,可根据他们日常成绩、知识掌握情况、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理解能力以及他们个人的基础特征等方面,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将班级学生划分成低、中、高三个不同层次,按照各个层次来实施针对性的教学。

3.2 教学目标分层

不管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先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目标,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来说更应如此,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工作得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拥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为教育教学工作指明正确的方向,才能让教学轨迹变得更加清晰,教学方案变得更加精细。实施教学的关键就是为了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想要有效开展分层教学,小学语文首先就应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按照已经划分的学生层次来设立针对性的目标。在分层实践中,语文教师应深入探究和分析教材中的所有文章,重点挖掘语文课程的基础,结合每位学生所在层次来为他们圈出文章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而依据现实情况对每位学生制定与他们学习能力相符的学习目标,具体可划分成基础类学习目标、发展类学习目标以及提升类学习目标三种。

3.3 教学内容分层

对于小学的低年级教学工作来说,通常语文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练习写字、朗诵文章、默写拼音以及词语造句等等,这些内容都是语文课程中最为基础性的学习内容,只有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才能保障日后的语文学习道路更加畅通。小学生如果想真正吸收这些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分层。只有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划分内容,才能让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和方法,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任务的重点,不只是练字和阅读,同时还应学会写作,培养自身日常的交流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的是全面性发展,教学目标也提高了一个档次。总之,实施分层教学的主要依据便是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学内容也应结合他们的差异进行分层。

3.4 日常提问分层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就是怎样有效吸引广大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应努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引导班级全体学生积极踊跃地加入课堂活动中,让他们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体,以此来增强课堂的生机与活力,为学生营造良好浓厚的学习范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促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喜欢语文课程。但若是小学语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远远超出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范畴外,将会导致学生无法解答,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同时也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升造成不良影响。对此,教师应尽可能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让课堂氛围陷入尴尬状态,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对3 个层次的学生设定科学合理的问题,要让每个层次中的学生可以顺利作答,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体会到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课堂活动中。

3.5 教学评价分层

广大小学生最为重视的便是教师对个人做出的评价,有了教师的鼓励,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此,教师的评价对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模式当中,教学评价分层也是十分必要的,其是分层教学顺利高效开展的保障条件。对各个层次的小学生实施相应层次的评价,首先是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习,教师应仔细观察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找出他们自身的优势,让这一层次的学生在不断激励中努力向前奋斗,激发他们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对于中等学生来说,教师应运用合理的激励评价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问题,切实帮助这一层次的学生解决各种难题,以此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最后则是学习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他们是在不断竞争中而产生的,教师对这一层次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要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让广大学生认真仔细、谦虚谨慎、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自我,超越自我。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分层评价,在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且也进一步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从总体上提高了教学实效性和质量。

4 结语

小学语文目前在教学中依旧存在许多不足问题,对此,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现状,深刻意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堂提问、教学评价实施科学合理的分层,以此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保障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规律分层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雨林的分层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