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琼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析

2019-12-26邓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美丽生态

邓青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 571127)

现代社会发展中,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并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村发展作为重点,明确乡村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通过农村经济、人口素质、教育以及政治等多内容的提升,实现区域的经济以及生态发展。但是,现阶段部分“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发展资源分散、缺少可持续性的问题,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带来限制。因此,在琼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结合党的十九大要求,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分析,就现有的琼南地区的发展状况,为乡村的建设及发展提供支持。

1 琼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通常状况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如下:第一,积极创设宜居的生存环境。主要是实现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口的合理分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民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专业特长等;第三,村落风貌。一般包括村落风貌优美、居民院落独特等;第四,科学治理。结合“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实现中国特色化的农村治理,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稳定居民收入[1]。

海南按地理分琼南,琼中,琼北,琼南。琼南包括三亚市、五指山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等地区。从2013年起,海南作为国家美丽乡村示范省之一,开展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其主要目标为发展经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内容,通过项目的整治及完善,促进乡村的发展。在“美丽乡村”的建设,琼南地区要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吸引社会资金,鼓励农民以房屋、土地等入股,使百姓实现长远性的可持续性增长。根据《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标准,海南每个乡镇每年要建成1~2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每个市县每年将建成20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到2017年底全省建成不少于400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到2018年底建成不少于700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到2019年底建成不少于1000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2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脏乱差问题相对突出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实现乡村的生态化发展,就需要提高乡村建设的美观性。当前,琼南地区的大部分乡村并没有集中建立垃圾收集点,村民会将垃圾丢在村口,无法满足乡村建设中的生态化建设需求。由于村民缺乏垃圾分类意识以及缺少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导致乡村普遍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处理,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农村的水土安全以及农民的健康。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乡村管理者对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不够重视,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导致无法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2]。

2.2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琼南地区大部分乡村在建设和发展中缺少集体理念,导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具体如下:第一,在一些乡村建设中,村庄内没有集中供水,大部分村民使用院内的水井,饮用水质量得不到保证,无法保证村民的人身安全。第二,农村的生活污水缺少无害化处理,一些明沟排水系统年久失修,导致污染严重。第三,在一些农村建设中,缺少消防栓以及消防井等设施的建立,部分乡村防洪排涝设施不健全,为乡村的发展带来隐患[3]。

2.3 乡村旅游资源相对分散

在琼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普遍存在着旅游资源规划不合理的问题,各个区域中的旅游资源缺少协调性,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个别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虽逐渐成熟,但无法实现全村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不能积极促进农村经济的共同发展。并且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等原因,目前琼南地区旅游资源中,普遍缺少可信度高的旅游产品,旅游品牌塑造能力差,游客所能选择的乡村旅游产品较少。

3 海南琼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3.1 积极加强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琼南地区“美丽乡村” 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重点,通过改善琼南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实现公共服务系统的均等化建立。首先,在基础设施系统完善中,需要积极加快城乡交通、供电系统以及垃圾处理等系统的建立,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也应该结合琼南地区的发展特点,积极创设特色小镇,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例如,在海南竹埇村“最美乡村”建设中,由于当地盛产竹子,所以就以“竹”为特色,在乡村改造中,将竹子作为原材料,打造了竹园、竹亭、竹楼等,充分展现竹埇村地域文化。在特色小镇建立中,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展现琼南地区的田园风光、农业业态以及生态系统的特点,吸引更多的人到琼南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最后,在琼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应该挖掘当地特色化的历史文化,体现乡村文化的差异性,在少数民族地区尊重当地人们的传统习惯,充分发挥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将特色文化与传统产业结合,促进区域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4]。

3.2 强调农村生态保护的发展理念

琼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需要将生态保护系统的建设作为核心,以满足区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需求。通常应该做到:第一,积极修复生态工程,通过乡村公园、郊野公园、文明生态村的建立,实现对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第二,积极推动绿色化的服务,通过道路绿化、村庄绿化以及河水库绿化等工程,进行乡村生态资源的开发,并逐渐提高乡村建设中的绿色覆盖率,满足乡村生态环境的建设需求。例如,新坡镇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带动农户成立合作社发展兰花和石斛种植约3550 亩,提供花卉观赏、“食斛公社”农家乐等农家旅游服务,不仅实现农户“家门口”就业,也通过年底分红或土地租赁收取收益,农户收入渠道更加多元化,每户年增收4 万元以上,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第三,在“美丽乡村”的生态保护理念构建中,也需要积极开展对区域环境的整治活动,对于环境污染相对严重的村庄,应该推进农村沼泽项目、人工湿地项目的综合整治,从而为“美丽乡村”生态保护的发展提供支持。第四,在乡村生态公园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区域的特色,进行现代化农业产业的构建,生态公园建设中,应该融入农业产业化功能、旅游功能以及休闲功能等,促进区域的生态化建设[5]。

3.3 实现多渠道乡村建设资金的引入

当前在琼南地区“美丽乡村”发展中,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之下进行的,虽然有专项资金的支持,但是,这些资金无法满足乡村在一些细节建设中的发展需求。因此,在琼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需要多渠道拓宽乡村建设资金来源:第一,吸引专项资金。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运营管理中,相关部门需要积极探索企业投资、PPP 开发模式等,及时处理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限制问题。同时,结合乡村建设状况,将专项资金投入到道路硬化、房屋修建以及污水治理等基础项目建设中,有效改善村民生活。第二,社会资本的投入。对于政府部门,在琼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并给予这些企业优惠政策,为琼南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支持。例如,政府部门可以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投入到琼南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构建全国的统一大市场,促进农业产品的自由流动,通过补偿以及奖励的方式,激发全社会的参与兴趣。第三,充分发挥农民的自身力量。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很多村民对这种改善有着较大兴趣,主要源于人们的生活条件、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农民可以在这种改善下获得便利,因此通过对农民的鼓励,可以改善农民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

3.4 积极推动乡村旅游项目的创新

为了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在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琼南地区需要积极构建乡村旅游系统,通过旅游产业的构建,进行景点打造、文化包装以及文化宣传等,在对乡村旅游改造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到区域旅游之中,促进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例如,在海南兴隆侨乡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中,通过森林公园爱情谷瀑布的设计,充分展现海南地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光照充足的气候特点,而且该地区中自然资源异彩纷呈,热带植被种类丰富,有珍贵的树种,不仅是避暑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处,也是探奇览胜的首要选择。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琼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为了实现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发展,项目管理者应该认识到“美丽乡村”中存在的限制性问题,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的总结及分析,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规划,以满足现代农村经济以及相关产业的生态化发展需求。一般情况下,在琼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需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理念的明确、产业支撑系统的构建以及乡村旅游项目的创新等,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合理规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需求,整治乡村建设服务项目,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及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美丽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