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绘本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2019-12-26陈实刁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个性化绘本美术

陈实,刁杰

(1.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2.四川省高县第一实验小学校,四川宜宾 645150)

绘本,英文译为Picture Book。“绘本”,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图”“文”一体、互识互释,内容涉及文学、教育、科普等。绘本不是简单的图画书,故事性是它最为明显的特征。因其情节丰富、画面美观,趣味性、知识性和思想性蕴含其中,因而深受各国儿童的喜爱。而在我国大陆,绘本引入的时间并不长,在我国一些儿童文学作家与教育专家的力荐下,民众普遍认识到这种新型读物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于是购买量激增,在多数小学生的书包里都能找到一两本绘本。随着绘本的流行与普及,很多学校也开展了“读绘本、画绘本”“绘本走入课堂”……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活动。至此,绘本已成为陪伴小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文化载体。

1 小学美术教学面临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等核心素养的重任。从理论上来讲,美术课程内容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 能够学会的并且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与技能来学习。但是,通过对多个版本的小学美术教材分析,针对当下学生特别喜爱的绘本形式,现行美术教材还几乎没有涉及,甚至与绘本相关的连环画、多格漫画等内容也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教材的编写出版相对滞后于教育的发展,二是绘本创作程序较多,难度较大,教学实施比较困难。

2 小学美术绘本教学策略

从2016年开始,在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小学生个性化创意绘本创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创意绘本创作能力的培养。通过绘本这一载体,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想象力、个性化表现力、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专业技能。通过3年多来的探索,我们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进行案例研究、编写绘本校本教材,在提升学生个性化绘本创作能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可操作性的绘本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2.1 变通教材,变绘画为绘本

相对于教材中常见的单独画幅,绘本突破了单一画面静态性的特点,以多副连续性的画面呈现生动的故事情节,化静为动,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绘本中的主人翁设计常常带有明显的个性爱好和情感倾向,其外形特征易识易记,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儿童绘本中的故事一般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能更好体现美术学科的人文性质与育人功能。合理选择教材内容,把常态的绘画课变通为绘本创作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案例:在教学《出壳了》这一节课时,我们将单幅的绘画练习衍生为绘画创作,把一个小动物出壳这一个过程编画成绘本的形式。由于这一课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创作绘本是有很大难度的,于是,我们指导小朋友们将8 开的素描纸变成四格,缩小绘画纸张的面积,降低绘画的难度。让学生在绘本创作中体会生命是美好的,我们不仅要关爱自己,更要关爱我们人类的朋友——小动物们。生命是怎么诞生的?对小朋友来说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他们想知道生命是怎么产生的,是从哪里来的。该节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拟人化的表现形式,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动物出壳这一情景,以动物作为媒介来表达小朋友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及母子间的感情。从小就给学生进行生命观的教育:珍爱生命、孝敬父母。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下雨了》《假如我是巨人》《快乐的节日》《恐龙世界》这些与人和事相关的课题,其实都可以变通为绘本创作课。美术教师要根据课题设计好主题单元教学目标,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让学生根据课题创编故事、设计形象、描绘环境和搭配文字。进行跨学科的,较深入的美术学习,通过“做中学”和“问题解决”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2.2 由易到难,从临摹到创编

绘本既是一种读本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其文字简洁明了,舍去了很多烦琐的叙述,生动的图画间,那些欲言又止的空白处,给孩子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其中的形象、色彩和细节等,遐想文字画面以外的世界,进行想象创作,让孩子们享受着意想不到的写画乐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孩子们读的绘本多了以后,画面和语言的积累更充实了;孩子们的思想和情感也更丰富了。于是,创作绘本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最开始让小朋友们创作绘本,他们总是照搬照画,通过网络、书籍等多种渠道寻找一些现成的绘本,把它重新复制一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练习了绘画能力,创造能力、个性化创作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便引导学生进行临摹。“模仿是创作的开始”,特别是对低学段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在教学中,我们寻找了一些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用图文结合方式,引导学生去看、去读、去画、去模仿。当他们的兴趣被充分吸引,而且造型能力达到一定的要求时,我们便要求他们将已有的故事进行改编和绘制,这样既降低了创作的难度,又能引起了学生创作的兴趣。

案例:以《大树的故事》这一课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了解大树的结构,再通过视频及课堂绘本阅读了解有关大树的故事,在视频和绘本故事中寻找一些其他动植物的形象,再以小组为单位对“大树的故事”进行改编,有了基本的故事线索和具体的画面借鉴,学生改编起来就相对容易,对绘本创作的热情也有所提高。

在美术教学中,临摹有利有弊,但科学的绘本临摹能促进孩子的画面表现力、造型能力以及多样化表达。要尽量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贴近他们生活的绘本故事,从而提高学生动笔的兴趣。绘本临摹一般从线描手绘开始,再逐渐过渡到彩色绘本和绘画手工综合的绘本。绘本临摹种类、题材、形式的多样化,能丰富孩子的视野,逐渐建立孩子的绘本个性化语言。临摹过程中鼓励学生用擅长和喜爱的方式再次展现绘本内容,让学生明白,绘本的临摹可以加以个性化的创造。

2.3 学科融合,促进核心素养提升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可能只用单一的学科知识就能解决。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活动必须设计情境、提出问题,指导学生用本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素养。为了让学生能全面地了解并创作绘本,我们开展了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语文组与美术组一起开展的《我的研学旅行日记》,指导孩子们将自己的旅行照片冲印出来,进行美化,配以简单的文字,形成一本游记,既有趣味又有意义。科学组与美术组一起开展的《热爱乡村 走进绿色——我的自然笔记》,同学们通过自然界的植物、动物进行观察分析,并将这些动植物的特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配以简单的文字与装饰。英语组与美术组一起开展的《minibook》活动,学生们将自己喜欢的食物、动物或物品等用绘本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们还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做美德少年”画展,以弘扬传统美德为内容,选用经典故事或者身边发现的美德事迹进行绘本创作。“毕业,我有画说”,表现6年小学生活的难忘回忆,从表达师生情、 同学情、 美丽的校园等角度进行绘本创作活动。在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中,我们还有“绘本剧”的表演。孩子们以自己创作的绘本为剧本,在艺术教师的指导下,自制道具、扮演角色、倾情演出。快乐的表演,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还能激发孩子们绘本创作的信心。

通过3年的绘本教学实践,我们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效果,开发创编了多套绘本校本教材,从低段到高段课程内容循序渐进形成了绘本教学系列。同时,也提高了美术教师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在绘本教学中融入学生生活和地方文化,设计绘本创作单元课程,不断丰富绘本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3 结语

不同的教学内容,必须选择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绘本的创作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是一种问题解决的创造过程,绘本教学的方法策略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不断发展的。以绘本的艺术美感打动学生,以绘本创作的探究之趣引导学生,寓教于美、以趣导学,这就是我们美术课开展绘本教学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猜你喜欢

个性化绘本美术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绘本
绘本
绘本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美术篇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