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在俄汉语中的文化伴随意义对比分析

2019-12-26王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俄语汉语色彩

王悦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1 文化伴随意义

近30年来,随着语言国情学的创立许多论著在对词进行语义分析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到词的伴随意义(коннотация)。但对伴随意义的定义却观点各不相同。苏联语言学家阿赫玛诺娃(О.С.Ахманова)认为:伴随意义是指词的物指意义以外的附加语义或修辞色彩,用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和评价色彩。巴尔胡达罗夫(Л.С.Бархударов)站在翻译学的角度上,把词的伴随意义解释为“社会性感知”,即社会成员对某一语言符号的感知。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A.Martinet)认为是个人的感情联想。社会语言学家施维策尔(А.Д.Швейцер)和奈达(E.Nida)把词的社会变体看作为伴随意义,片面地强调伴随意义同说话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以及自身的文化程度等特点的联系,而忽视了对那些在一定的社会文化领域具有感情色彩的“中性词”的研究。苏联语言国情学的创始人维列夏金(Е.М.Верещагин)和科斯托马罗夫(В.Г. Костомаров)将词的文化伴随意义定义为:能引起感情、伦理和审美联想的词,即“社会文化背景基础上的附属意义和由语言手段(如词语和构词法学)而产生的附属意义”。国内对于词的文化伴随意义的研究,学者们的观点也各不相同。王德春在《词汇学研究》中指出,词的文化伴随意义是以词的理性意义为基础,通过个人主观能动的联想,主观地反映出客观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一种附加意义。倪波认为文化伴随意义词具有感情评价意味。高燕认为文化伴随意义词是具有象征、比喻意味的一类词,又可将这类词称为征喻词汇。吴国华则认为文化伴随意义是一个词除了基本概念意义以外,在特定民族文化领域所具有的特殊感情评价意义和文化历史联想。基于前人的各种研究成果,能够得出,词的文化伴随意义指的是语言、 文化共同体的人们对词语反映的事物所抱的态度、评价以及词语自身美学形象的语义成分。而这种性质独特的语义成分是附加的,和语言社群的社会意识相联系,需借助人们的联想来证实它们的存在。这种受民族文化制约的联想成分的总和,被称为词义的文化伴随意义,对词语的内容进行补充,表达各类不同的感情色彩和评价意义,从而赋予词或庄重,或轻松,或令人愉快,或使人痛苦的种种色彩。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同一概念意义的词往往有不同的文化伴随意义。

2 俄汉语中медведь/熊的文化伴随意义

熊这种动物一般生活在森林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数量在逐渐减少,直到如今几乎只能去动物园才能见到熊。但是在许多谚语俗语、童话故事中我们仍然经常与它相接触,比如汉语词“熊样”形容一个人很窝囊、没本事,“熊瞎子掰苞米”指一个人学东西或者做事不扎实,最后一无所获。俄语中 “Хозяин в дому,чтомедведь в бору”(家中的主人,林中的狗熊),明显地体现了熊在俄罗斯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一般情况下,它给人的印象既高大勇猛,又愚蠢笨拙,在俄罗斯和中国文化中这一动物形象的文化伴随意义相差甚远,该文想通过分析谚语俗语、 文学名著等方式来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2.1 熊在俄语中的文化伴随意义

медведь 一词是由мёд(蜂蜜)和ведать(知道) 两个词构成的,意为知道蜂蜜在哪儿。民间创作中也将熊按其外形称为Косолапый(脚趾内翻的)或按其颜色称为Бурый(棕色的)。但实际上真正表示熊的名词已经失传,这是由于千百年来俄罗斯人为了表示敬畏禁止直呼熊的名字,而只能用代号。逐渐地,(熊)这一名称也就沿袭下来。熊的地位不亚于中国的国宝熊猫,但是熊也代表着不同的感情色彩,在俄罗人心里它既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又代表着笨拙和愚蠢。

2.1.1 熊在俄语中的褒义色彩

俄罗斯人对熊的喜爱反映在语言上。熊被称为Сладкоежка (甜食家)、Лакомка (美食家)等等,有许多关于熊的俗语、谚语来说明熊的正面形象,除此之外,熊的正面形象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得到反映。

(1)表示“权力、地位”。

①熊被称为“Хозяин русского леса ”(俄罗斯森林之主)。

②Хозяин в дому,что медведь в бору. 家中的主人,林中的狗熊。

③Два медведя в одной берлоге не уживутся.一穴容不下两只熊。

④普希金未完成的作品《Сказка о медведихе》(母熊的故事)中这样写道:此时此刻,大大小小的动物们,或立着步伐,或提足奔跑,纷纷聚到熊这位贵族跟前。

(2)表示“力量,强大”。

①Медведьневыходилизобклада,авсёходилкруго миревелстрашнымголосом. (Л.Толстой 《Охотапущен еволи》)熊没有走出围猎场,一直在兜圈子,发出可怕的吼声。

②Счатливмедведь,чтонепопалсястрелку,истрел оксчастлив,чтонепопалсямедведю.熊没碰上猎手很走运,猎手没撞上熊也很走运

③Медведь неуклюж,да дюж.熊行动笨拙,但力大无比

(3)表示“机智、善良”。

①俄罗斯民间故事《Три медведя》(三只熊)讲述了一个迷了路的小女孩偷吃了三只熊的食物,但是三只熊并没有惩罚她,而是让她得到了教训。

②在童话故事 《Царевна-Лягушка》(青蛙公主)中,熊斗智斗勇,帮助主人公打败了敌人。

③Логовообставленонастороженнымилуками,но медведьвсегдаобходитнасторожку. (И.Арамилев 《Вл есахурала》)洞穴里布满了装上机关的箭,可是熊总是避开触发机关绕着走。

(4)指代“未婚夫”。

①俄罗斯人常说:梦见熊,意味着要结婚。(Видет ьмедведявосне— значитбытьсведьба.)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普希金在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描写女主人公塔吉娅娜在梦到熊后不久就嫁给了莫斯科的一位将军。

②契诃夫的一部轻喜剧《熊》 讲述了女地主叶莲娜·伊凡诺娃·波波娃和她的邻居———中年地主斯米尔诺夫争吵时骂他为“笨熊! ”最终两人出人意料地在一起了。2.1.2 熊在俄语中的贬义色彩

尽管俄罗斯人总体上非常喜欢熊,但由于熊的自身特征,他也含有贬义色彩。

(1)表示“愚蠢”。

①медвежьяуслуга 帮倒忙。克雷洛夫寓言《Пуст ынник и медведь》讲述了一只熊为了赶走隐士朋友额头上的苍蝇,拿起一块石头砸向隐士的额头,苍蝇被打死了,隐士朋友也再也醒不过来了。

②КогдаСергейподошёлкИрине,онавсталаисказа ла:--Эх,медведь!Руки--какграбли...Ещёуронишь (ре бёнка)! (С.Бабаевский《Кавалер золотой звезды》)谢尔盖走到伊琳娜身边,她这时站起来说:“哎呀,笨熊! 两手像个耙子...你还不得把孩子掉在地上! ”

(2)表示“笨拙、笨重”。

①Кряхтя,валит медведь несносный.(А.Пушкин《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讨厌的熊笨拙地走着,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②Ходить медведем.走路笨拙地像熊。

③克雷洛夫寓言《ТрудолюбивыйМедведь》(勤劳的熊)讲述了熊想靠制作车轭赚钱,但他毁了很多树也没能做成一只,熊问农夫秘诀,农夫说:“耐心就是秘密,然而这正是你没有的。”

(3)表示“贪婪”。

《Как медведь трубку нашёл》(狗熊捡烟斗)中的熊捡到了烟斗、烟袋,没日没夜地抽烟导致身体越来越差,最终被守林人抓到,卖了个好价钱。

2.2 熊在汉语中的文化伴随意义

熊在俄罗斯人心中是图腾式的存在。因此在俄罗斯文化中熊的伴随文化意义以正面、积极为主。

在汉语中熊的形象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褒义色彩,也有贬义色彩。下面通过分析汉语的成语、谚语以及文学作品中熊的形象来分析汉语中熊的文化伴随意义。

2.2.1 熊在汉语中的褒义色彩

(1)表示“权力、地位”。

①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中有“自董卓作乱,以迄于今,将三十载,其间豪桀纵横,熊据虎跱。”熊据虎跱,比喻群雄割据一方,相互对峙。

②《史记正义》中记载“伏羲号黄熊,黄帝号有熊”。(2)表示“力量、强大”。

①《汉书·武帝纪》记载了夏禹化熊的故事。传说大禹为了尽快凿开山间通道,化为一只大熊,在山间往来开山凿石,无意中被妻子涂山氏发现。

②熊罴之力。熊罴,猛兽。指强大的势力。

(3)表示“身材魁梧健壮,勇猛”。

①《三国演义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孙坚出场的介绍:“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历史上也正是孙坚斩华雄。

②清朝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老熊当道,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③黄燮清《黄天荡怀古》诗:“八千劲旅走熊羆,曾断金人十万师。”

④成语熊罴百万、熊虎之将、熊罴之士都比喻勇士。

(4)表示“吉祥的征兆”。

①飞熊入梦,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②熊罴入梦,旧时用于祝人生子。

③《诗经·小雅·斯干》中:“吉梦维何? 维熊维罴。……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梦熊,指生男孩。后来梦熊之喜这一成语成为祝贺生男孩之语。

2.2.2 熊在汉语中的贬义色彩

(1)表示“平庸、软弱无能”。

①谚语宁养一条龙,不养十个熊,比喻宁愿用心培养少数的人才,也不收罗众多的庸才。

②歇后语“黑瞎子跳井——熊到底”指倒霉或无能到了极点。

③熊包、熊样、熊到家了都指一个人软弱,一般用作骂人话。

(2)表示“愚笨、愚蠢”。

①歇后语熊瞎子掰苞米——掰一个,丢一个。用来形容有些人学习、工作不得要领,不扎实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劳而无功。

②狗熊捉麻雀——瞎扑打。

③熊瞎子绣花——装模作样。

(3)表示“恶势力、敌人”。

①清代洪升的《长生殿·疑谶》中:"不堤防柙虎樊熊,任纵横社鼠城狐。"柙虎樊熊,指柙中的虎,樊内的熊。比喻被囚的恶人。

②《左传 宣公四年》:“初,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在这段语料中熊虎豺狼并称,都是很厉害的角色。

③毛主席的《七律·冬云》中“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意为英雄豪杰面对虎豹熊罴,志不可改,气不可夺,越是困难越能显示出他们的本领。

3 对比俄汉语中熊的文化伴随意义异同及产生的原因

3.1 俄汉语中熊的文化伴随意义的异同

根据上述分析,俄汉两个民族文化背景不同,而文化与文化之间总是存在着某些相似的地方,因此可以总结出熊在俄汉语中的文化伴随意义有一些相似之处和完全相反的地方。

3.1.1 相似点

(1)熊 的 形 象 都 有 笨 拙 之 意,俄 语 中Ходить медведем.(走路笨拙地像熊),汉语中有歇后语老熊爬杆——上不去,都反映了熊的笨重体态。

(2)都表示愚蠢。俄语中帮倒忙的熊,汉语中掰苞米最后一个都没剩下的熊,都能用来指代某个人愚蠢的性格。

(3)熊出现在梦里,都是暗指有好事即将发生,在俄罗斯女人梦到熊是即将要结婚,在中国古代梦到熊,是要生男孩或者帝王即将得贤臣。

(4)都表示权力和地位,在俄语中有一穴容不下两只熊之说,跟汉语的“一山不容二虎”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古代汉语中熊据虎跱把熊与虎并列,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3.1.2 不同点

(1)汉语中熊有软弱无能之意,有时用作骂人,如熊包、熊样等,而俄语中并无此意。

(2)汉语中熊表示坏人、敌人,要与之抗争,俄语中没有此意。

(3)俄语中熊暗指未婚夫,梦到熊可能即将要结婚,如《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塔吉娅娜梦到熊,不久后就嫁给了一位将军。而汉语中熊未曾指代过未婚夫。

(4)俄语中熊有善良的形象,如《三只熊》里的熊,只是吓唬了一下偷吃它们食物的小女孩。在汉语中没有。

(5)熊在俄罗斯被奉为图腾,被称为森林之主,地位很高,而在现代汉语中,与龙虎相比,熊的地位要低得多。

3.2 俄汉语中熊的文化伴随意义异同产生的原因

总体上来说,熊在俄语中更代表着积极的、正面的品质,而在汉语中更多的表达一种贬义,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它给中俄两国人民留下的印象差异如此之大呢?首先,熊自身的特征和特质决定了在直观上会给人留下笨重印象,熊的躯体粗壮肥大,行走时通常步伐缓慢,并且由于熊的步履总是脚趾朝内,因此中俄两国文化里熊都有笨拙、愚蠢之意。

(1)从地理环境角度来看,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它还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濒临北冰洋,在这里生活着很多的北极熊,它们也被誉为“北极圈之王”。并且,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俄罗斯的森林覆盖率高达49.6%,从俄罗斯北部针叶林带到南部高加索山区分布着许多棕熊,因此可以说,熊对俄罗斯来说毫不陌生。而中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远离北冰洋,地形多平原,森林与俄罗斯相比较少,因此在熊的数量上就略逊一筹。

(2)从气候条件看,俄罗斯纬度高,寒带和亚寒带气候带分布较广,尤其冬季气候寒冷,无法耕作,久而久之,俄罗斯人开始打猎。在从前的俄国,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热衷于打猎,作为古时候东欧平原上最大和最常见的动物,熊自然是猎人们经常觊觎的目标。猎人们觉得猎熊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从前冬天的时候熊皮仅用来铺盖马车和卧室里的地板,有时挂在墙上用作装饰,通常只有在富商巨贾或猎人的家中才能见到。而中国多为温带或亚热带气候,农业发达,很少打猎,与家禽家畜的关系更为密切。

(3)历史传说和宗教因素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俄罗斯,传说熊从前是和上帝一起住在一个锥形的帐篷里,由于它性情固执,不听上帝的差遣而被贬到人间,成了人类的神。据史记载,古代人们认为熊原本是人,并具有人的特征,例如,可直立行走,眼似人、喜食蜜等,因而对它特别敬畏,直呼熊的名字在宗教上被认定为禁忌,因此,在俄罗斯民间,人们只能按熊的外形和颜色特征,将其称为“脚趾内翻的”或“棕色的”。

猜你喜欢

俄语汉语色彩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浅议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俄语教学质量
信息时代背景下关于针对本科生的俄语学习APP的思考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