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2019-12-26郭智锋
郭智锋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作为青年中被寄予厚望和责任担当的一代,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均具有重大意义。
一、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
目前,体育学术界对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尚无统一定论,相关研究多是基于体育素养为基础所提出。英国学者怀特海(Whitehead)最早认为,体育素养是个体在一生中保持适当水平的身体活动、信心、身体活动能力、理解力和知识[1]。余智[2]把体育素养归结为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所产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与修养。于永晖[3]认为,体育素养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化和具体化的表现,是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后天发展起来的,是在运动与健身过程中所形成的综合素质。尚力沛、程传银[4]在对相关概念的辨析中提到,体育核心素养是在体育素养的基础上聚焦和关注适应个体的终身发展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关键素养。杨文轩[5]教授把体育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通过学校体育或参与日常身体锻炼,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符合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体育特殊品格和关键能力。
通过以上对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结合字面理解与相关文献,笔者有两点看法。从范围上讲,体育核心素养是属于核心素养的下位概念,体育核心素养又比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范围要广。体育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对象不仅仅针对在校学生,而是不同年龄段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从性质上讲,体育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的、起关键作用的体育素养。它涉及知识、能力、品格、习惯、情感、态度、交流、价值观等多个方面,且个体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体育核心素养的侧重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对体育动作的技能掌握规范性和程度对青少年来讲具有相对重要的意义,而对于脱离学校走入职场的人来讲,其坚持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和所掌握的从事体育锻炼的知识储备在体育核心素养中的意义更加重大。因此,本文倾向于认为体育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在进行终身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综合素质或修养。
二、新时代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核心素养既具有体育的特性,从属于核心素养并成其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又具有无可替代的核心作用而区别于其他素养,它甚至在个体的不同年龄阶段也有不同侧重。有学者将体育核心素养分为运动技能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品德与情感三个维度[6],也有学者从体育素养框架结构为基础将体育核心素养的要素概括为自主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保持并传递健康生活的能力、将体育精神融入生活的能力三方面[7]。对于新时代普通高校大学生来讲,因其所处青年这一精力旺盛、智能高水平发展的阶段,体育核心素养也与其他年龄层的人群在组成和侧重点方面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运动氛围创设和目标激励、科学化锻炼实践三方面。
(一)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
体育首先是一项基于身体运动的活动,如果不参与其中,那么体育的锻炼效果、精神和品质、技能掌握水平均无从体现。因此,对于普通高校大学生而言,体育核心素养首先是运动参与。也有研究表明,如果人们运动技能得不到一定提高,久而久之可能会丧失对一项运动的兴趣和参与。比如:在从事乒乓球运动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先掌握一定程度的发球技术、反手推挡、正手攻。随着下旋球、拉球、弧圈球等技术的不断提高,采用战术组合的方式方法越来越多样,大学生才会越来越体会到乒乓球运动的乐趣,其坚持运动的动力才会相对持久。因此,对普通大学生而言,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运动氛围创设和目标激励
对部分学生来讲,在整个大学阶段坚持从事体育运动、保持一定的频次和负荷需要更多坚持与努力。多数学生在大一、大二面临普修体育课修学分的要求、多样的社团活动、刚入校不久的新奇、学业压力不大的现实,在校期间基本能够满足运动参与和技能提升的要求。高年级学生随着体育选修课的缺失、学业压力增大、实习与毕业就业的外部形势变化,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会有所流失。因此,运动氛围创设和目标激励对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科学化锻炼实践
大学生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使其在体育课堂上易于接受正规的体育运动项目技能学习,课外社团活动的多样化、移动网络的信息化、参加俱乐部活动的便利化都为其在课外获取正确体育运动锻炼理论知识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比如:经常参加器械健美的学生在练习负荷强度、内容选择、间歇时间、运动营养与恢复等方面会有很多个人心得和实践体会,这些身体形态与功能的变化又会加深其对体育运动项目规律的理解与认知,指导其从事体育锻炼实践。因此,科学化锻炼实践是学生会喜欢上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体育核心素养向更高层面发展的表现。
三、新时代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一)进行多元化目标创设与激励
目标可以提供方向,还可以提供标准。为大学生从事体育运动锻炼和实践提供目标,作用是巨大的,内容是多样的,效果是显著的。从提供的主客体和动机来讲,这一目标可以是来自学生本体的积极性,也可以是由学分要求、竞技目标设置、心理与社会需求等客体条件所驱使。新时代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参与体育运动锻炼和活动的机会与条件,进行积极有效的体育课程改革,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多元化的目标创设,促使其能够长期坚持运动参与。同时,实行多种运动激励的效果会是明显的,这些激励可以是学籍学分的获得、奖项证书的取得、宣传报道等。通过体育运动与实践过程得来的社会与团体的心理认同感,将会对培养大学生集体荣誉、团队协作、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隐性激励作用。
(二)用大思政理念引导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发展
新时代,我国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8]。高校要贯彻大思政理念,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与水平,在课内外的体育运动项目中融入目标、坚持、激情,将品德、精神、意志、核心价值观等要素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奋斗的信念、增强其客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学生在意识上越坚定体育锻炼的决心和作用,体育带给学生心理、身体、情感方面的正向反馈也会越多,将越有利于运动实践的长期进行。通过理念引导,将体育的“育德”与“育才”相统一,助力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其长期坚持从事体育锻炼实践提供心理保障,这种心理保障将会作用于学生,促使其不断坚持体育运动实践。
(三)注重实践与科学化相结合
对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须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在低年级,应依据全体性、全面性原则,加强对学生的学练指导,鼓励提供多种实践机会,如将课堂体育技术课教学与校内外体育俱乐部锻炼相结合。在高年级,宜注重培养并拔高其学会学习的能力,如对从事体育锻炼的计划制订、方法选取与运用、内容选择、适时恢复等方面的自我学习与掌控。学生个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增加自身体育理论广度与深度,如定期定频次参加校内俱乐部、社团的运动和各级各类社会业余体育赛事,也可以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慕课、讲座、教育在线、论坛、微信、微博等的理论学习和讨论。通过“理论学习—技术实践—比赛磨炼—不断总结”的过程,学生的体育理论素养和运动素质、技能水平、实战心理等多方面均能够得到不断深化拓展,从而为其走入社会达成终身体育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语
普通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要与所教授学生群体的身体与心理相适应,积极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使其参与运动、懂得如何运动、享受运动,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