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绿化概说
2019-12-26郑旭东
□郑旭东
唐长安城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是唐代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规模宏大,里坊肃整,宫、城、坊、市规划布局合理严密,防御、交通、供排水体系完整,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为宏伟壮观的城市之一。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都城长安的绿化,是古代城市研究的重点,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笔者试对唐长安城的绿化加以概说。
一、唐长安城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和资源分布等。唐长安城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周围三面环山,南为终南山,北面有泾河、渭河。发源于秦岭山脉的众多河流,顺应地势浩浩荡荡地从关中平原穿过,汇入北面的渭水。唐长安城就位于这些河流的冲积平原上。在唐长安城周围,分别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它们为唐长安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满足了城市绿化发展的需要[1]。
竺可桢指出,在7世纪中期的时候,关中气候变得暖和,8世纪到9世纪皇宫内曾种植梅、橘[2]。文献记载,唐天宝十载(751年),宫中橘树结果,味道与江南贡橘无差别[3]。唐武宗时期,皇帝曾邀请官员品尝宫中种植的橘子。由此可知,有唐一代,长安气候较为适宜南方作物生长。因此,唐长安城所处的地理环境是很优越的,甚至超过了今天的西安城。温暖的气候,充沛的雨水,以及丰厚的黄土,为唐长安城的绿化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二、唐长安城区绿化
街道绿化。唐长安城内有南北大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直角相交,恰如棋盘。《册府元龟》卷二九八记载:贞观年间,唐河间王李孝恭醉死于街树下。《旧唐书·五行志》记载:“元和年间,雨雪摧街树。”[4]《隋唐两京考》进而指出,长安街道两旁绿树并列,树种又是榆树和槐树居多。《隋唐考古》指出:长安城大街上的植被主要是槐树、柳树、白杨以及果树[5]。长安城市主干道以及各个坊巷街道两旁所植树,延续了汉代以来的传统,以国槐为主。唐人常直呼长安街道为“青槐街、绿槐道”[6]。白居易曾赠张籍诗曰:“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皎然诗云:“纷纷半醉绿槐道。”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诗云:“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7]诗人的诗句,是对唐长安城街道绿化景色的诗意描绘、真实写照。有些街道旁也植以翠柳垂杨。文献有载:靖恭坊南街之树多柳。唐人有“垂杨十二衙”之赞美。据《唐会要·街巷》记载,贞观十四年(640年),“官街树缺,所司植榆以补之”,长安街道也种植榆树。
唐政府重视长安街道树木花卉的管理。皇帝曾下令“诸道路不得有耕种及祈伐树木”,若在街道上侵街打墙、修造房屋,“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但“其种树栽植,如闻并以滋茂,不得其有研伐,致令死损”[8]。当时,都城道路绿化是由京兆尹负责,他命沿街居民按季节限期种植树木,所需经费由政府支付。这一点,在《唐会要·街巷》中可以找到证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八月,“诸街添补树,并委左右街使栽种,价折领于京兆府,仍限八月栽毕”[9]。在政府管理下,唐长安城街道两边绿树成荫。曹松在《武德殿朝退望九衡春色》中赞曰:“夹道夭桃满,连沟御柳新。”白居易在《登乐游园望》中咏唱:“下视十二街,绿槐间红尘。”王维《登楼歌》诗中有“俯十二兮通衢,绿槐参差兮车马”的诗句。唐代诗人生动地描绘了城中道路两旁槐树高大、翠柳荫绿的景象。
三、园林、民宅绿化
唐长安北的禁苑等园林,是非常有名的皇家园林。禁苑的规模,近似汉代的上林苑,面积很大。外郭城内达官贵人宅第中的私家园林规模也不小。此外,唐长安城民宅、寺观也十分注重绿化。
1.皇家园林。皇家园林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充足的水源,这些条件在唐都长安都已具备。唐都长安在规划地上建筑的时候,利用“八水绕长安”的水利优势对地表水源和地下排水进行了整理,形成了完善而充足的城市供排水系统,促进了唐长安城宫囿园林的繁荣。唐长安城的皇家园林先后有数十处,最著名的有禁苑、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和城东南的芙蓉园。
唐代禁苑在宫城之北,“东西二十七里,南北二十里,东接西湖水,西接长安故城,南连京城,北枕渭水”。禁苑之中,坡原起伏、林木繁茂、潭池相接。宫殿院亭,或踞原,或临水,有二三十处之多。管理禁苑的机构为四监[10],分管园林的种植和养护,并设有监督机构,隶属司农寺。禁苑不仅是唐朝帝王喜欢的游娱休憩之所,还因其面积宽广、林木茂密、建筑疏朗,兼有囿的功能,驯养有野兽、马匹。此外,还设有园圃,如桃园、梨园、葡萄园、樱桃园等,是供应宫廷果蔬禽鱼的生产基地[11]。
大明宫北半部为苑林区,该区域以太液池为中心,池中建造蓬莱山,山上栽种各种花木,宫殿建筑环绕太液池。大明宫内植物繁多,林木成荫。在太液池岸,栽植有翠竹数十丛,繁密而茂盛。除了竹子,牡丹也得到广泛种植。《酉阳杂俎》载,唐高宗曾召宴群臣共赏双头牡丹。兴庆宫内,龙池岸旁垂柳甚多。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诗曰:“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2.私家园林。唐代的私家园林很兴盛,贵族和士大夫纷纷借助盛唐之势和唐都长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兴建私家园林。如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韩愈诗曰:“(太平)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安乐公主因为中宗不把昆明池赐予她,大怒之下,另凿定昆池。据《长安志》和《两京新记》记载,王公贵族在长安城内多有私家园林,堆石为山,凿水为池,遍植花木,间架华堂,将自然山水与人工建筑融为一体。
由于地处京都长安城内,里坊的面积决定了城内私家园林的面积不会很大。相较于郊区私家园林,城内私家园林的规模要小一些。
3 民宅绿化。民宅的绿化规模,远远小于贵族私家园林,但其绿化却别有特色。杜甫七言绝句云:“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由此可见宅园中花木之繁盛。唐长安人出于改善自己居住环境的单纯想法,美化自家环境,客观上促进了整个唐长安城的绿化。人们普遍在庭院中栽植树木花草。
4.寺观的绿化。唐代,是宗教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唐长安城中,佛寺、道观、女观、波斯寺、胡祅寺林立。随着唐朝佛教的兴盛,寺院遍及全国,依附于寺院的地主庄园也大行其道。大寺院的庄园,有的上万亩,奴仆多达数百人。这些寺观,原来为贵族宅第,因而其中常带有私家园林的风格。寺观在营建时,往往都配置有一定的园林绿地,这就形成了寺观园林。
寺观园林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毗邻于寺观而单独建造的园林,类似于宅第附近的宅园;第二种是寺观内部各种殿堂庭院的绿化;第三种则是位于郊区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12]。
园林内多种植牡丹、荷花、松竹、桃树等具有美好寓意的花草树木。如:慈恩寺南池即广种荷花,“对殿含凉气,裁规覆清沼”[13]。荐福寺内的国槐,至今仍屹立生长在小雁塔园内,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
牡丹在长安城中栽植较为普遍,寺观里也是如此。《全唐诗·白牡丹》诗云:“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别有玉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文献中记载,慈恩寺有深红色的牡丹,引得世人竞相观看,不久后这株深红色的牡丹就被人盗掘而去[14]。若说牡丹是长安城寺观中较为普遍的名花,那么玉蕊花则是难得的珍品。“上都安业坊唐昌观,旧有玉蕊花甚繁,每发,若瑶林琼树。”[15]元稹曾专门写有赞美玉蕊花的诗:“弄玉潜过玉树时,不教青鸟出花枝。的应未有诸人觉,只是严郎卜得知。”
寺观中不仅花草甚多,树木也广为栽植。其中,比较多见的有松树、柏树、杉树、桧树和桐树。郑谷在其《题庄严寺休公院》中有“秋深庭色好,红叶间青松”的描述[16]。四季常青的杉树,在长安城寺观中也有种植。无可诗云:“高杉残子落,深井冻痕生。”[17]诗句生动地描述了青龙寺中高大的杉树上残留的树籽随风而落的萧条景象。竹子,在长安城寺观中的栽植也较为普遍。如杨巨源以“竹风催淅沥,花雨让飘飘”[18]的诗句来描述兴善寺的竹子。在唐长安城寺观之中,果树也有种植。庄严寺中松树间隙,种有柿子树,“秋深庭色好,红叶间青松”。
四、唐长安城郊的园林绿化
在唐长安城郊,也有许多优美的园林胜地。曲江风景区,包括曲江池、芙蓉园、杏园和乐游原在内,景色宜人。唐代曲江池的水域面积广大,“东西三里而遥,南北三里而近”[19]。池中水深波碧,加上四岸的柳杏花卉和高楼殿阁,风景十分优美。芙蓉园位于曲江东岸,是唐代的皇家花园。因其与城北的皇家禁苑遥相呼应,故有“南苑”之称。芙蓉即莲花,这里以水面湖色与荷花争艳而著名。李绅有诗:“春风上苑开桃李,诏许看花入御园。香径草中回玉勒,凤凰池畔泛金樽。绿丝垂柳遮风暗,红药低丛拂砌繁。归绕曲江烟景晚,未央明月锁千门。”杏园、乐游原,也是唐长安人经常游玩之地,每逢早春之际,“数顷杏花开”,游人接踵而至。
唐长安城绿树成荫,园林草长莺飞,池塘碧波涟漪,岸上花红柳绿。唐都的绿化,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创造了大唐的长安之美,可谓“花舞大唐春”。这是大唐创造灿烂文化的基础,是我国古代城市绿化的典范。但需要注意的是,唐长安城的绿化研究以文献资料即唐人诗词、笔记小说中零星的记载为主,而现在唐长安地区的考古发现已经较为丰富,应从中发掘一些重要的唐都绿化资料,如墓葬壁画中的花草图案,以及宫殿等遗址区地层里不被注意的植物种子残留等,并对其作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