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V.看”与“V.てみる”虚化
——尝试态助词

2019-12-26胡英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助词实词词义

胡英华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一般来说,在语义上的高频词汇不如低频词汇准确、清晰。这些词的语义较宽泛,很难确定和解释。这种现象被Sinclair称为渐次性词语虚化。“他认为词汇和语境密不可分,受语境中词义的相互影响,从共现的词语获得部分意义,又不同程度地受到原有部分语义的内容,即部分语义受到虚化。”在日语中也有这种现象,但是这种虚化,在日语中称为补助动词。该文主要是笔者对于尝试态助词“V.V.看”和补助动词“V.てみる”的整理与分析。

1 汉语尝试态助词和日语补助动词

尝试态补助词——“看”和日语中的补助动词——“V.てみる”都是虚词且有相同的意思。它们都含有尝试或劝诱的意思。

1.1 尝试态助词“V.V.看”

尝试态助词是中古新兴的词类,它的功能就如尝试态的字面意一样,是附在动词后表尝试意义的助词,也可以用英语“trying”来表示,同时相当于是日语中的“V.てみる”。这个助词原本是实词,但由于它是高频词汇,语义较宽泛,受语境中词义的相互影响,从共现的词语获得部分意义,又不同程度地受到原有部分语义的内容的影响,也就是这个实词的部分语义已经虚化了。“看”是尝试态助词唯一的成员。尝试态助词用于句子末尾。从句法方面分析,“看”构成“V.V.看”或“V.看”,如此,它的用法更加泛化,因此语义虚化。笔者选择“V.V.看”进行分析。它在表示请求建议时,富于劝诱性。

1.2 补助动词“Vてみる”

在《日语教育学事典》中(1982),把补助动词定义为附在某个动词后面,起着某种语法作用的动词。综上所述,补助动词就是失去了它原本的意思,而为前面的动词添加意义,附在某个动词之后,所形成的新词汇。补助动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V.+て”、还有一种就是补助动词,第二种补助动词的结构为“V.てみる”。“V.てみる”也有尝试之意。例如,“食べてみて”“やってみて”也有说话人建议、劝诱对方做某事之意。所以,笔者在该论文中研究的是有尝试意的“V.てみる”。

2 “V.V.看”和“V.てみる”虚化现象

“看”本来是实词,意为“以视线接触人或物”。“蔡镜浩提出,在中古时期‘看’有‘测试’义,‘看’再由‘测试’义进一步虚化而变成尝试态助词。”日语中的“みる”和汉语中的“看”具有同样意义和用法。

2.1 自身的关联

2.1.1 “看”

早期,从语法角度对表尝试的“看”进行了研究的陆俭明认为“看”从唐代开始逐渐在口语中出现,《水浒》以后成为地道的语助词。动词“看”在魏晋六朝时期,由“瞻视”义引申出“测试”义。“看”由视觉动作演变成泛指的“测”,词义开始抽象化,在此基础上,如果进一步虚化,并且用于祈使句就变成尝试态助词了。而吴福祥认为:“‘看’由动词到尝试态助词的演变是从词义演变开始的,由表示视觉动作‘瞻视’扩大使用范围 ,抽象成一切用感官测试的作 (‘测试’)这种词义变化(抽象化)促使‘看’的组合关系、语法功能发生相应变化:由作为中心动词带宾语变成依附主要动词之后,不带宾语。但‘看’的词义抽象化达到一定程度便引起词义虚化,最终失去词汇意义,变成只表示尝试语义的语法单位。”这就更加细化了尝试态助词“看”的形成过程。蒋冀骋、龙国富指出:“动词‘看’由表视觉动作的‘瞻视’演变为泛指的感官‘试作’,再抽象为尝试态语气。这种演变的情形可以用图表示:‘瞻视’(动词)→‘试作’(词)→‘尝试语气’(助词)。 ”

2.1.2 “V.てみる”

为了明确两者意思的关联性,必须明确“试行”是“て見る”最普遍的意思,“试行”的意思是否有“みる”的多义性和有怎样的关系,或者“试行”这个意思是经过怎样的过程产生的。“てみる”表达“试着做”的意思,接在意志动词后,放在句末。

例如:a.久し振りに公園を走った。/b.久し振りに公園を走ってみた。

比较上文这两个例句,它们的意思是不同的。(a)只是表达客观事实,而b添加了试行的意思。这种情况下,虽然假设补助动词“てみる”和实词“見る”在意思方面有某种连续性,但是,在实词“見る”的多义性中“てみる”不能表达“试着做”的意思,所以,补助动词“てみる”和实词“見る”之间在意思上没有直接的联系。那么,有一个可能性如下,虽然补助动词“てみる”和实词“見る”有关联性,但是,要想表达出“试着做”的意思的话,不仅要二者的意思有关联性,还要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句法方面的解释和推论也推动了“てみる”意思的变化。“试着做”的意思如上所述,仅接在意志动词后有“试着做”的意思。倒过来考虑的话,先行动词的意志性和“试着做”有很大的联系。基于以上的方面,“てみる”表“试着做”的意思是如何生成的问题就更加明朗化了。

2.2 虚化

2.2.1 尝试态助词“看”

由于“看”意义的不断演化,使其用法渐渐扩大。“看的典型用法是作句子的谓语,表示“以视线接触人或物”。然而在中古时期,“看”也能用在连动式动词后。例:

(1)汝可往看,实如梦不 ? (《阿育王传 》)

(2)尊者,若不见信可自往·看。 (《摩诃僧祇律》)

(3)我当供养舍利,即归语夫取斧折好薪一处,即便阇维舍利,在一面立·看,见有四鸟种种异色从四方来,鸟身即自变白而去。 (《摩诃僧祇律》)

(4)镜者,油中水中镜中,不得为好故照面自看。若病差照面自看病差不差,若新剃头自照·看净不净,头面有疮照·看 ,无罪 。 (《摩诃僧祇律 》)

(5)座法,当徐徐食,不得速食,竟住·看,令年少狼狈,不饱,应相望·看。(《摩诃僧祇律》)

(6)尔时须阇提比丘尼,是优陀夷本二,语优陀夷言:“尊者,我明日当守房,可来·看。 ”(《摩诃僧祇律》)

在东晋以前,能进入这种连动关系的词语一般是位移动词。从东晋开始,能进入连动关系的词语范围不断扩展,它也可以是位移动词以外的普通动词。总之,这一时期可以构成这种“看”位于后一动词的连动式的词语有很多。例如:“往看、过看、立看、观看、照看、住看、来看”等。而在这些用例中,“看”后有不少省略宾语者,如例(1)(2)(3)(4)(5),以及例 (6)中的第二个 “看”的用法等,这时“看”就位于句末了,从作谓语动词的重要程度方面看,“看”可能已经不及其前面的动词了。“看”所表示的意义逐步泛化,由充当主要谓语动词的地位退到充当连动式的后一动词。“看”前面的动词也由最初的位移动词发展到其他动词。“看”位于句末的连动式是尝试态助词“看”的形成奠定了句法基础。

2.2.2 补助动词“V.てみる”

一般“V.てみる”是表示“尝试着做”的意思,下面是对“V.てみる”虚化过程的分析。

「てみる」从语法角度分析其意义。补助动词「てみる」其含义从语法角度来解释如下:

表示 “尝试 ”,即表示在进行某种试试看的动作

例:

(1)食べてみてください。

(2)ちょっと着てみなさい。

(3)考えてみなさい。

(1)的意思为:“我试着概括一下大家的话”,如果“見る”没有虚化的话,即译为:我看着概括大家的发言。因为“見る”是他动词,需要宾语,所以,这样则不合乎语法的。 (2)的意思为:“请试穿”,此时,“見る”是做补助动词后的成分,如果按照“見る”是实词来译的话,则为:请穿着看。这个翻译倒是有些和正确的翻译相似,所以说实词“見る”和做补助动词的“V.てみる”二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清晰。(3)的意思为:“试着考虑一下”。如果把“見る”当成实词翻译的话,即为“即使考虑,请看看”就错了。

3 结语

语言不论地域,很多现象都是共通的。虽然它们的语词不同,但是用法却相同。通过对“V.V.看”和“V.てみる”的对照研究,深刻理解了“V.V.看”和“V.てみる”表示的尝试做某事之意,它们都是从实词演变而来,并它们原有的意义被减弱,重在起到虚化的作用。它们的句法泛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它们的语义功能,发挥了语言的经济性。

猜你喜欢

助词实词词义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浅析藏汉双语结构助词“的”的共性与个性
助词“给”的发展变化研究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