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高校人文学科教学的调查报告

2019-12-26魏存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宁夏大学人文学科宁夏

魏存喜

(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1 调查背景

近年来,大学教育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文学科发展和人文教育发展速度的渐趋滞缓。人文学科作为传统的学科,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中一直处于较重要的地位,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为什么在近年来会出现滞缓的现象呢? 通过分析和研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发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成为了重中之重,而人文学科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经济回报,因此,当前高校中则比较侧重理工类、 经济类专业,对人文学科的建设则较为忽视。其次,学生们在选择专业时,考虑较多的则是以后的就业问题,所以,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人文学科的相关专业则受到大部分同学的轻视而不做考虑与选择。第三,在现在信息时代,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自身对于人文学科的关注度下降,对于人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普遍下降。当今社会,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教育之目的,不仅在于科学研究和专门人才的培养,还在于文化传统之保持,以及人格之铸就和人性之完善。”而以上的原因致使大学生人文素质贫乏,不利于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同时也掀起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人文学科的建设。在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讲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可见,文化作为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而“人文学科具有教育的文化价值作用,作为与人类实践相伴而生的精神现象,人文学科能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人文学科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理论思想水平。”进而,人文学科的建设对民族的发展也有重要价值。

2 调查内容

针对上述的社会现象,我们的团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内选取了宁夏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宁夏理工学院等六所高校作为调查对象展开了广泛且深入的调查。其中,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为综合性大学,宁夏医科大学为医药类大学,宁夏理工学院为理工类大学,宁夏师范学院为师范类大学,因此我们所选取的对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且内容全面、覆盖范围广阔。

我们团队主要从人文学科课程设置与学生对人文类学科学习两个大的方面展开调查。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学术界对于人文学科的界定也有较大的争论,人文学科的内容与体系也逐渐变得丰富与完备。而我们团队对于人文学科的定义是包括古典语文学在内的现代语言、艺术、哲学、以人道主义内容并运用人道主义的方法进行探究所衍生的课目等的一门学科。基于此定义,我们随机对宁夏地区的各大高校开展调查。在课程设置方面,宁夏大学人文学科的设置较为丰富,包括有传统学科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语言学方面包含有俄语、阿拉伯语、日语、英语等,新兴人文学科有社会学、 思想政治教育等。宁夏大学人文学科专业各有设置,相对较均衡,人文学科所占比重虽然没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占比高,但还是相当可观,其发展前景较好。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的情况基本和宁夏大学相似,均设置有人文学科,但所占比重不高。两所大学均有传统学科——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方面则有英语学科,北方民族大学所设置的科目则要较新华学院丰富且教学质量更高。而宁夏医科大学,宁夏理工学院则相对专门,人文学科专业的设置则相对较少与前三所大学,其中宁夏理工学院设置较少,学科发展较为滞缓。在上述学校中,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原理,大学语文等课程是每个学校都设置的。除此之外,我们团队还从通识选修课入手,以探求学生能否在非专业课程中接触到人文学科,其中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大学新华学院都开设通识选修课,其中人文学科所占比重较高,从而可见,通识选修课是同学们接受人文学科知识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我们从学生对人文学科的态度展开调查,并通过网上与现实生活中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统计。我们发现,在专业选择方面,大部分同学更倾心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业,如化工产品、电子通信、经济管理等等,他们这样选择的理由则主要是为了毕业后更方便就业。在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中,有部分同学仍表明自己不喜欢所学的专业,人文学科专业是他们在填志愿时最后保底的选择。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表明自己喜欢人文学科由才选队在对思想政治修养、 马克思主义原理等哲学类课程和大学语文等大学必修的人文课程进行访问调查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同学对这类课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能过则已。同样,人文学科所占比重较大的通识选修课中,由于选课人数较多,产生抢课的现象,导致大多数同学即使有喜欢的人文学科课程,无奈选不上,或者仅仅只是依据通过率进行选择。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学中人文学科专业本来就在设置上相对较少,很大一部分同学不愿将人文学科作为自己的专业,对人文学科课程采取忽视的态度,且由于更多的偶然或必然的因素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丧失,学习氛围、学习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文学科的价值很难体现出来,同样也限制了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3 人文学科的价值及建设建议

人文学科作为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对个人、社会乃至于国家都有重要的作用。人文学科对人才培养及研究价值,正如法国学者在论述德国人为人类现代文明的进步的贡献时所言“在精神文明方面出的力,谁也比不上德国人:渊博的考据,哲理的探究,对最难懂的文字的钻研,版本的校订,字典的编纂,材料的收集与分类,实验室中的研究,在一切学问的领域内,凡是艰苦沉闷,但属于基础性质而必不可少的劳动,都是他们的专长;他们以了不起的耐性与牺牲精神,替现代大厦把所有的石头凿好。”人文学科在大学中,“高校人文学科具有双重职能能,作为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肩负着高校学生获得社会科学知识和智能的重任,此外,人文学科还有一项潜在的,某种程度上来说独特的职能,即从人文精神方面铸造大学生爱美向善和求真的灵魂。”大学生通过学习人文课程,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我们对人文课程的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优化课程结构。将人文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人文课程开设比例,精选部分人文课程作为必修课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 其他课程通过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的方式使其在每个专业得以有效开设。便可“有利于消除大学现行各门学科之间的隔膜状态,以便进行自然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相互渗透,融通与整合,沟通课程之间的知识连带关系,实现课与课之间的交互融汇与递进提高,从而发挥知识的整体功能。”

(2)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是开展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二课堂是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社会实践、知识竞赛、文艺汇演、课外阅读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选派在相关课程领域具有一定建树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主讲,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增强人文教育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4)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制度。考核内容的深度、广度要符合课程大纲的要求,考核方法科学合理。

(5)设立专项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各类人文素质课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人文课程建设。

4 结语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认识到了高校人文学科教育发展的滞缓。在此,仅希望各高校能够加强人文学科教育,使学生能够重视人文课程的学习,发挥出人文学科应有的作用和影响。

猜你喜欢

宁夏大学人文学科宁夏
宁夏大学回应考研压分质疑
An investigation of principles for promoting intermediate ESL students’speaking fluency within a spoke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lassroom
宁夏
The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Self-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
A Review of College English Textbook Research
别再这样为人文学科辩护了
再论哲学人学的学术性质
论高师人文学科教师教育者的“师士”使命的源起
宁夏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