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依那普利治疗对老年高血压的影响效果观察
2019-12-26王曌
王曌
瑞昌市中医医院内科,江西 瑞昌 332200
高血压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患者以中老年人较为常见,发病后若血压未获得良好控制将显著增加患者致残、致死风险[1]。依那普利是现阶段经多项研究证实的高血压有效治疗药物,但应注意的是,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此药治疗期间提供正确有效的护理服务将对保障其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以2015年8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护理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研究组、对照组均含35例。研究组中男 :女=20 :15,年龄60~89岁、平均(72.13±0.61)岁,病程2~27年、平均(11.36±0.68)年;对照组中男 :女=21 :14例,年龄60~88岁、平均(72.14±0.59)岁,病程1~29年、平均(11.37±0.69)年。研究组、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一般资料各项数据对比均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连续3d同一时段安静状态下测得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不小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不小于90mmHg,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②年龄不小于60周岁;③意识清醒;④本次研究前1周内未服用任何影响血压药物;⑤可配合完成本次研究所需各量表评估工作。排除标准:①存在高血压并发症;②心肝肾功能异常;③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系统疾病;④无法遵医嘱完成本次用药治疗;⑤恶性肿瘤;⑥年龄60周岁以下。
1.2 治疗方法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联合依那普利,具体方法如下:①补液维持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度平衡;②依那普利[由山东绿因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51002)]每日给药1次、每次口服5mg;③氨氯地平[由华润赛科药业提供(国药准字H20010700)]每日给药1次、每次口服5mg;④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其他对症治疗,如降糖、降脂、抗感染等。
1.3 护理方法
(1)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定期上报监测数据;②遵医嘱给药,用药期间出现生命体征异常需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处理;③积极预防院内感染、压疮等并发症;④给予必要的饮食、运动指导,进食原则为低脂、低盐、易消化,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后可鼓励其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项目为主,运动幅度、时间均应适量,运动过程中需有专人看护;⑤配合患者遵医嘱完成各项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告知医生。
(2)心理护理:研究组患者本次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其中常规护理内容、护理人员同对照组,心理护理方法如下:①入组后即与患者详细沟通从而掌握其实际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具体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②若患者因不了解病情、对高血压认知度较差、认为高血压属于不治之症从而消极治疗或无法重视自身病情时,护理人员需为其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具体涉及发病危险因素、血压控制不良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现阶段使用的治疗药物作用等,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及重视程度;③针对担心长期用药所致毒副反应、因病程过长对治疗失去信心等情况,护理人员应列举既往用药血压控制良好及未遵医嘱用药导致严重后果的典型病例、给予语言及肢体鼓励等措施,提高患者遵医嘱治疗依从性及战胜病魔自信心;④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播放舒缓音乐及提供符合患者既往爱好的书籍、电视等物品,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其生理及心理不适感;⑤护理过程中严禁于公共场所谈论患者病情,护理项目需暴露肢体时尽量减少非目标区域肢体暴露,可提高挡板、布帘等物品为患者创造私密空间从而保护其个人隐私,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感、避免或减缓其负面情绪。
1.4 观察指标①血压控制效果:记录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研究前、研究后SBP及DBP检测值变化情况,指定同一名高年资、高职称护理人员完成两组患者血压测量工作,所得结果为同一时间段连续三次血压测量值均数;②依从性:利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8-item 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评价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研究期间用药依从性情况;③生活质量:利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100,WHOQOL-100)(由WHO制定)评价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此项内容;④负面情绪: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别评价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其中SAS量表分界值50分、SDS量表分界值53分,量表评分结果与焦虑/抑郁程度相关性同MMAS-8量表。
1.5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例(%)]表示,数据传入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版本号:SPSS19.0)行t/χ2检验,以检验结果P<0.05表示对应数据对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控制效果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研究前SBP、DBP水平对比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束研究后两组SBP、DBP水平均较之前有所下降(组内各组研究前后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两组研究后数据对比P<0.05),如表1。
2.2 依从性研究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好所占比例为91.43%,对照组为68.57%,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如表2。
2.3 负面情绪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研究前SAS、SDS量表评分对比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束研究后两组SAS、SDS量表评分则较之前有所下降,研究组研究后负面情绪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数据(组间、组内)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2.4 生活质量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研究前WHOQOL-100量表评分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经相同方案治疗、不同方案护理后,两组WHOQOL-100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WHOQOL-100量表评分结果改善幅度更优,组间、组内数据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
表1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对比[(±s)mmHg]
表1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对比[(±s)mmHg]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Δ研究前与之对比P<0.05
表2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研究期间依从性对比 [例(%)]
表3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研究前后SAS及SDS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对比[(±s)分]
表3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研究前后SAS及SDS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对比[(±s)分]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Δ研究前与之对比P<0.05
表4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研究前、后WHOQOL-100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对比[(±s)分]
表4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研究前、后WHOQOL-100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对比[(±s)分]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Δ研究前与之对比P<0.05
3 讨论
高血压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及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由于现阶段临床尚未明确高血压有效治愈措施,因此患者一旦确诊此病即需终身用药控制机体血压处于合理范围,若血压控制不良将显著增加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2]。依那普利对血管紧张素Ⅱ合成作用具有抑制效果,给药后可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及高滤过状态、降低肾小球囊内压、延缓肾小球硬化进程等途径达到降低血压目的,是现阶段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虽然目前多项研究证实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高血压的治疗价值[3],但治疗期间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仍必不可少。
既往临床针对高血压的常规护理服务仅侧重于遵医嘱提供各项用药、检查等内容,其关注层面多倾向于生理指标,往往忽略患者心理情绪的护理重要性。近年来随着临床医护领域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医疗工作者认为高血压患者可能由于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疾病所致生理不适等因素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而严重的负面情绪不仅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4],还可能通过干扰机体神经、内分泌等系统从而对临床用药有效性、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有学者认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高血压患者实际心理特点予以相应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5]。目前常用的心理护理途径包括列举实际病例、讲解疾病知识、改善治疗环境等,最终目的在于缓解或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遵医嘱治疗依从性、保障其疗效及预后。本文通过分组研究证实,研究组患者经依那普利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后,该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仅提供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此外研究组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依从性均较优。
综上所述,应用心理护理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较优,有利于提高其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及维持良好的依从性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加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