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指导对50例急性心梗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分析

2019-12-26林静

药品评价 2019年16期
关键词:阿替普预见性溶栓

林静

赣州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江西 赣州 341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多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血缺氧造成的心肌坏死,具有起病急、症状重、持续久等特点[1],临床多表现为发热、胸骨后持续疼痛、恶心、呕吐、神志障碍等,如未及时进行治疗,可诱发心率失常、心力衰竭以及休克,不仅不利于患者的预后,甚至还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研究旨在通过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0例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不同护理方式下溶栓效果的比较,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0例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标准:①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年版)中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②心梗发生在6h后入院首次接受治疗且病情稳定;③符合溶栓治疗的治疗适应证;④同意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以外的其他心血管疾病;②先天性肝、肾功能障碍或不全;③原发性或继发性痴呆;④精神或心理疾病;⑤免疫系统、血液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病史。本研究共纳入50例,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指导)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62~74岁,平均(68.38±2.83)岁,体重48~82kg,平均(64.74±8.43)kg,心梗发生部位为前间壁11例,前壁8例,下壁4例,后壁2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61~77岁,平均(67.95±2.76)岁,体重46~88kg,平均(65.13±8.56)kg,心梗发生部位为前间壁10例,前壁7例,下壁5例,后壁3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给予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大药厂,规格20mg,进口药品注册证号S20110051)静脉滴注。

(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发放医院自制的急性心肌梗死和溶栓治疗的宣传手册,并定期进行并发症预防知识的普及与宣讲,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观察。

(3)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指导:①认知重建和疾病普及:护士应该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预见性发现不同患者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和溶栓治疗的认知水平,结合宣传手册、图片、视频等形式对于认知出现偏差的患者实行一对一讲解,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的疾病原理、并发症、溶栓治疗的意义、溶栓治疗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修正对疾病和溶栓治疗的错误认知,加强树立治疗的信心;②加强病房巡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症状重,护士应该结合患者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预见性动态判断,应在每日查房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③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伴有心前区疼痛、濒死感等不适,会导致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易诱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护士应该每天与患者进行10~15min的心理交流,以情感宣泄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内心的负面情绪;④适当放松训练:让患者仰卧于病床,轻闭双眼,全身放松,播放柔和的亲音乐,护士在病床旁引导患者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深呼吸,然后缓慢吐出气体急性全身肌肉放松,每次练习10~15min,每天2次;⑤加强患者的社会认知感:鼓励患者的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主动陪伴患者并进行沟通,加强患者对来自家庭和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度。

表1 两组患者溶栓效果比较情况[例(%)]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相比,①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②P<0.05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1.3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双肺湿啰音消失,呼吸困难显著缓解,心电图复查心率恢复正常,心功能为I级;有效:双肺湿啰音基本消失,呼吸困难部分缓解,心电图复查心率恢复基本正常,心功能为Ⅱ级;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死亡,心电图复查心率异常。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对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②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③在出院时,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量表统计2组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主要包括入院须知、疾病知识、心理舒适、护理巡视4项,每项最高分为25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越高,由专人进行问卷的负责发放,原则上要求患者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填写,不方便填写问卷者由调查者询问后帮助其填写,回收问卷时及时审核各个条目,以免漏项或错填;④在出院时,详细统计2组患者护理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胃肠道不适、器官内出血以及急性肺水肿)。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情况[例(%)]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溶栓效果比较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出院时,对照组的入院须知、疾病知识、心理舒适以及护理巡视四项护理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溶栓疗法是一种通过外源性激活物将冠状动脉内的血栓进行溶解,从而达到改善心肌灌注[3],缩小心肌梗死面积的疗法,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对于疾病以及溶栓疗法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仅易导致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同时还会对治疗效果和预后产生较大的影响[4]。因此,对于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已经引起了护理界的广泛关注。预见性护理又称超前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提前预测患者在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防治措施,从而实现由被动救治转变为主动抢救,不仅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的痛苦,并且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本次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使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与其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纳入样本过少导致;由于患者经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对于疾病和溶栓疗法具有一定的了解,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同时每日进行了适量的放松训练,压力得到了释放,对于各种负面情绪的缓解起到了一定作用,据孙梅等[5]研究发现,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其研究结果一致;由于护士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给予相应干预,因而护理质量更高,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其负面情绪,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阿替普预见性溶栓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