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中国梦引领新时期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

2019-12-25吴嘉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中职生中国梦

摘 要:《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中国梦的提出给年青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了政治方向,提供了科学理论、实践基础和依据,促使他们在新时期多元环境下将中国梦、民族梦、社会梦、集体梦、个人梦有机融合。如何上好[1]《职业生涯规划》课,成为摆在德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笔者认为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学法,用中国梦引领授课是上好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关键。

关键词:中国梦 中职生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2018年修订版)是中等职业学校四门德育课必修课程之一,在2009年版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基础上,依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围绕主线“我的梦·中国梦”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職业理想教育,引导中职生关注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培养中职生自觉提升职业素养,为就业、创业做好准备[2]。

踏入新时代,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念影响着新一代中职生的成长,智能手机、电商平台等新型媒体的出现让很多人养成了足不出户的习惯;家庭环境变得越来越优越,当代的中职生普遍娇生惯养,但文化基础仍然薄弱,学习自觉性、自律性较差。面对中职三年后的升学或就业,很多同学一脸茫然。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有意识地计划个人全部生活的过程,包括重要的生活领域,工作、学习、闲暇及各种关系,同时要求积极采取行动步骤,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实践这些计划,[2]是构建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方式。

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成为助推中国梦实现的有效方法。面对上述情况,如何将中国梦和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效地融合,如何结合中国梦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成为了德育课老师引导中职生自身的成长成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激活职业生涯规划课课堂教学。

一、通过中国梦的认知,开展中职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提出,让我们意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我们亿万人民的梦想。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灯塔,是人生的指明灯,对于个人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民族的发展来说更是如此。对于当代中职生来说,中国梦与自身的青春梦想、职业梦想是一致的。作为任课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所蕴含的意义,还要通过中国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活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本教材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案例多,要大胆运用《职业生涯规划》课本中的案例、知识链接,名人名言。通过实例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与中国梦的关系。书中有48个案例,课首案例14个,从“心海导航”起笔,以“人生启迪”收尾,文中案例34个。因此,用好教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例如,第一单元第2课《职业理想的作用》中的案例故事:“她梦想成为中国最老的女调酒师”。这是一个课首案例,要求学生带着

“心海导航”中的三个问题去阅读案例,这三个问题是:(1)郑雯有什么梦?和中国梦有什么关系?(2)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的兴旺,为她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什么机遇?(3)有哪些事情能证明她敢于有梦,勇于追梦?郑雯与学生的年龄相仿,又是中职学生,学好技能成功创业事例非常贴切学生实际,学生带着兴趣读完了课文,答案也就知道了,接下来,教材又给出了人生启迪:郑雯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执着地追求,使她能用较快的步伐攀登职业生涯阶梯,青年人要敢想、敢做、敢试,才有成功的希望。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3]勇于创新创造,立志艰苦奋斗,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二、加强对中国梦的理解,确立职业生涯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主要推动力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中国青年特别是在革命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力量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对祖国、民族、社会发展与进步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推动力。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的劳动者,是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从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加强对自身的认知,并可以了解新时代下职业和行业发展的方向,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根据自身需求确定目标并付诸行动,以提升自我,[4]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而更加努力。

结合教材,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倒推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比如在归纳第三单元第1课《确定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时,就可以得出三步走目标: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阶段目标的过程,正是当代中职生在校学习,迈开职业生涯第一步的过程;2.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国家发展长远目标的过程,正是中职生在职业生涯发展台阶上不断攀登的过程。3.中国梦是强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中国梦是复兴梦,就是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是幸福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

中职生必须理清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认真分析本人个性特点,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等现状和发展趋势,对自己有比较准确的综合判断,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选择发展目标,才能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职业生涯规划预定的路线前进。

三、以中国梦凝聚力量,增强职业生涯行动的执行动力

《职业生涯教学大纲》在教学总体目标中明确要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除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职业与专业的关系,还要结合实操课,在能力训练中引导学生实践、体验、感悟,既可以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又可以大大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德育实效。

操课可以采用情景仿真的教学方法。比如,第四单元第2课中的其中一个问题:掌握面试技巧,书中给出了几个常用的方法。为了增强学生的独立面试能力,可以组织模拟面试情景表演。课前,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面试岗位,撰写面试流程,个人简历,面试问题等,教师要审阅并修改,以此作为模拟面试的第一关;另外,小组个人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从着装到场景布置,必须准确到位。经过小组自行彩排修订,实操课上,就可以分小组进行演练,小组间进行互评,教师最终点评和颁奖。

这一教学法要求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模拟现场,通过实施周密的过程控制以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主动性。

校外实践也是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关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观摩工作场景,体验职员某些具体工作,作为社会认知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通过现场体验,让学生对具体职业有更深的了解。

教师还可以利用本校优秀毕业生资源,组织优秀毕业生访谈,树立榜样作用,发挥同龄人效应,贴近中职生实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面对网络的快捷性、环境的多样性,为了使中职生更好更快适应学校、社会环境,只有通过中国梦凝聚力量,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使中职生在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能够更加务实、[6]求真、求进、求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來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当今时代,是务实创新,人才辈出的新时代,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创造了更有利的外部环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职生有广阔的成才天地。事实证明,一批又一批的中职毕业生通过自己的拼搏,成为各自职业领域中的带头人,为本行业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我们坚信中职生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下,会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会竞争、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为成就自己、回馈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等中职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解读2009.5

[2]蒋乃平,杜爱玲.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指导[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王国珍.职业院校开设职业指导课的几点设想[J].边疆经济文化,2008(06).

[4]王颖.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几点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0(05).

[5]陈军,董在戈.职业生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5.

[6]陈春芬.浅谈如何做好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J].学园,2012(12).

作者简介

吴嘉娜(1976.11—),女,汉族,籍贯:广东中山,本科,教育硕士,政治讲师,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中职生中国梦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