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

2019-12-25郑春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运用小学语文

郑春莲

摘 要:小学语文中填充趣味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当长时间地让学生感到语文是有趣的,這就需要教师费一番功夫,学生喜欢什么,教师要多了解,从学生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展开对语文的解说。小学生对学习一开始抱有浓厚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容易感到枯燥,语文若是一直利用单一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的热情提不起来,他们对语文的认知能力也就停滞不前。教师应运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拓展语文的知识体系,营造出轻松的氛围构建语文的虚拟情境,学生步入语文的趣味世界中,主动的摸索语文的真知灼见,感悟语文的生动妙趣。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 小学语文 运用

趣味性教学应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构建语文的认知模型,通俗易懂的阐述语文的知识内容,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呈递出来,便于学生的自己领悟,学生在语文的互动中,阐述了独到的见解,得到了教师的鼓励与学生的认可,他们在内心形成一种化解问题的满足,兴趣感也就逐步提高。教师应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求知特点,他们的好奇心强烈,自主意识淡薄,对动态场景、故事悬疑具有天生的探索欲望,教师将这些都充分地利用起来,整合语文的教学体系,创建出丰富性、活力性的语文空间,学生的兴趣更浓,可有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生成。

一、利用多媒体设备增加趣味性

多媒体能够直观的导入图文信息,是新时期语文趣味环境构建的法门,教师应与时俱进,掌握更多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课件的制作,课后的小视频传输,公众号信息的语文知识归纳、幻灯片的图片猜测式放映、绘图软件的现场趣味描绘等,将语文的文字以灵动的模式展现,学生在多媒体的引导下,获得语文的熏陶,审美享受中,对语文的理解潜移默化的深入。教师应多结合学生的喜好去搜寻素材,保障让学生第一眼看到多媒体中的视频时,就能够被充分的吸引,也保障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互动表达观点,只有如此,才能够在趣味的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潜能。使语言与画面、视觉和听觉、感知和理解融为一体,创设出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的空间和环境。如学习《九寨沟》时,我按课文顺序播放九寨沟录像的精彩剪辑,学生欣赏了幕幕优雅美丽的自然景致之后,在看、听、想中仔细体味“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的优美境界,从而激起一股热爱之情、自豪之情、赞美之情,学生在趣味盎然、情绪兴奋的状态下,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二、巧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良好的课堂开端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其一整节课都能处于高亢的学习状态,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但由于教师平时都习惯了白开水似的教学方式,突然要采用趣味性教学法进行教学,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捉襟见肘。为保证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可以先从导入开始进行趣味性教学,利用小游戏、小问题或者猜谜语的方式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其能尽快融入到教学当中来,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如学习到《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可先提出几个问题,如“字典里面除了字还有什么?”“字典公公家里为什么会发生争吵?”等等,从而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开始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寻找相关的答案。阅读过后,学生便会发现,字典公公家里之所以会发生争吵,主要是因为每个标点符号都认为自己是最重要。此时,教师可在此询问学生:“你们觉得哪个标点符号最有道理?”学生便会各抒己见,就文章的内容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进入空前活跃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讲小故事提高学习热情

对于小学生而言,故事具有极大的魅力与吸引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将故事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一直保持认真听课的状态,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更大的提高。但由于故事容易剑走偏锋,从而使得教学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为此,教师应谨慎选择故事,也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己设计故事,从而使得故事与教学内容能够合二为一,以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如学习到《蜜蜂引路》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可能不理解文章所讲的内容,或者对文章内容没有兴趣,教师可先给学生们讲一个临场编小故事“一个晴朗的上午,光头强想去拜访在山里养蜂的朋友,但由于他不知道路怎么走,地图也看不懂。这时候,他看到在阳光下采花粉的蜜蜂,心里顿时有了主意,跟着蜜蜂走就一定能找到朋友家。果不其然,跟着蜜蜂翻越了几个山岭后,光头强果然找到了朋友家。”学生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这时候,教师告知学生:“其实我讲的这个故事与课本的故事差不多,我们可以看看课本的故事是怎么讲的。”由此,学生便会认真学习这篇课文。

四、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拓展学习

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拓展学习,针对所学的语文文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简介文章的背景以及作者的情况,通过拓展后续事件,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了解与记忆。在学习到小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讲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并引领学生分析诗人是在何种心情下写下这首古诗词的,表达了内心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拓展性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趣味性,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学习,例如《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这种悠闲自得与世脱俗的思想感情是否有价值?有的同学会认为“这是逃避社会,逃避自己的一种表现”“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通过不同的答案,引领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学习,推行素质教育,实践教学氛围更加轻松,也能够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当引领趣味性教学,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是那样的丰富多彩,通过创新古板,单一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课堂上的互动,探究缩近师生间的交流距离,有助于构建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趣味化发展,从而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曾盈.试论如何做好小学语文的趣味阅读教学[J].作文成功(旬),2016,18(01):67.

[2]郑德萍.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6(52):441.

[3]牟景文.浅谈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0):111-112.

[4]施春亚.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的探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12):58-59.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运用小学语文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