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汽车品牌谈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2019-12-25谢军

文教资料 2019年29期
关键词:文化导入汽车专业汽车品牌

摘    要: 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这种民族优越感明显体现在汽车文化上。本文以高职汽车专业为例,从汽车品牌的角度探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汽车文化的途径和方法,达到英语教学结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汽车品牌    汽车专业    高职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文化是—种社会现象,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每个民族因为地理位置和社会习俗等各方面的差异,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同时,文化具有本民族优越感的倾向,任何一个民族都倾向于置本民族文化于中心地位,常以自身文化标准衡量一切,这种民族优越感体现在汽车文化上尤为明显。例如美、德、英、法、意、日、韩的汽车,因为文化元素不同,设计各有差异。当这些元素熔铸到汽车上,就表现出文化上的差异。例如,从民族个性上看,美利坚民族狂野、豪放、不拘小节,美系汽车具有豪华、大气、霸气和安全舒适的特性。欧洲人性格高傲而谦逊,造就了欧洲车系机械性能卓越,产品性能可靠,造型经典的共同特点。同时,由于欧洲各民族文化不同,体现在汽车设计和制造上便各有特点。其中,日耳曼民族有着求实、严谨的文化传承,故德国汽车朴素实用、科技领先;法兰西民族追求时尚,生性浪漫,故其车型小巧、设计超前、乘坐舒适;英吉利民族保守而具绅士风度,因此英国汽车的性能和车型实在、不夸张,用料充足;意大利人热情、浪漫和机敏的个性成就了其“跑车之乡”的美称,以技术精良、外形前卫、马力强劲和超性能而享誉世界[1]。相比欧美汽车,由于起步晚,日韩车系既有欧美的影子,又有自身的民族特色。例如,日本人秉性精细,汽车具有设计周到、科技精良、轻巧省油的特点;韩国人民族自强意识强,所以韩国汽车富有创造性,简洁实用、车轻价低。中国汽车起步较晚,难以形成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车型朴素、粗线条和经济实用性的特点,有待不断改进和完善。因此,民族特性的不同,造就了中外汽车文化的差异,对新形势下的高职汽车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导入专业文化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一、高职英语教学导入专业文化的必要性

美国加州大学著名语言学教授克莱尔·克拉姆契(Claire Kramsche)在专著《语言与文化》中指出:“外语教师,除了教授外国语言外,还应是外国文化的介绍者,以及教育改革的促进者。”[2]英国语言学家玻利茨尔(Robert L. Politzer)强调:“如果我们教语言而不同时教它所处的文化,那不过是在教没有意义的文字符号或者是让学生产生误解的文字符号而已。这句话听起来虽有点偏激,但也说明文化教学应融入语言教学的重要性。”[3]高职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性,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增强文化意识,充分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的重要性,不仅是英语语言的传授者,还是外国文化的介绍者,特别是介绍它所处的专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英语语言的应用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方法和现代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跨文化输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当前,高职学校生源不一,有普招生、单招生和中职对口生,学生英语水平总体较低,个体差别很大,心理上畏惧英语,或认为英语与专业联系不大,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对基础课特别是英语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4]。针对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曾进行过分层分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但由于分层分级后的同一个班级存在不同专业,各专业的实训时间不同,给英语正常教学造成很大影响,以致未能坚持下去。对英语教师而言,由于需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难以掌控授课重点与难度,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为授课难度大了,基础差的学生难以消化,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或者聊天;授课内容简单,基础好的学生不耐烦,结果教师束手无策,只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总是“满堂灌”,花费大量时间用来讲解单词、短语,分析句子结构等,很少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导致教师成为课堂主角,学生却成了配角,使学生异化为听课机器,不利于學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新形势下,如何利用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因势利导,基于专业应用和素质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专业文化,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为此,我们对高职汽车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导入专业文化——汽车文化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在学生生源多样化、英语水平差异较大的现状下,基于专业应用和素质培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导入专业文化——汽车文化,既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深化汽车专业知识,又整体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特别在采用差异化策略根据不同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而创新设计理念,制定差异化销售技巧和服务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三、高职汽车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导入汽车品牌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下面结合实践,以如何在汽车专业中导入汽车品牌文化为例,探讨高职汽车专业大学英语中导入汽车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一)根据人名或公司名

西方文化的主线是个人本位主义,突出个人的价值取向,很多汽车公司都把公司创始人或公司名称作为汽车品牌,以宣传企业的个体文化,激发汽车使用者对汽车品牌的信任感。汽车厂家的企业文化和产品品牌文化是汽车文化的重要内容,汽车厂家对产品品牌名称及车标极具匠心的设计,体现了厂家的企业文化与精神。可以说,在众多产品中,汽车品牌商标最具文化内涵。例如,福特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无论汽车品牌还是公司名称,均来自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姓氏。福特汽车的标志采用蓝底白字福特英文Ford字样,设计者把福特的英文画成一只小白兔的图案也是因为亨利·福特喜欢小动物。

对于高职英语教学而言,无论课文写作形式如何,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都是基本要素,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课文出现的人名和公司名作为切入点导入中外文化差异在汽车商标和品牌上的体现,介绍汽车品牌的文化内涵。例如,当课文出现人名别克(BUICK)时,可以就此展开,介绍别克(BUICK)轿车的英文车标来源:源于该公司的创始人大卫·别克的姓氏,其商标是一只展翅的雄鹰即将落在别克的英文字母上,象征着别克是雄鹰最理想的栖息之地,正应了中国谚语:“家有梧桐树,才能招来金凤凰。”类似的例子有奥迪(AUDI)以公司名命名,其标志4个圆环表示公司当初是由霍赫、奥迪、DKW和旺德诺4家公司合并而成的。半径相等的四个紧扣圆环,象征公司成员平等、互利、协作的亲密关系和奋发向上的敬业精神。同样,德国汽车奔驰(BENZ)和欧宝(OPEL)品牌分别取名于创始人卡尔·奔驰(Carl Benz)和阿德姆·奥贝尔(Adam Opel),英国汽车劳斯莱斯(Rolls Royce)出自该公司的创始人亨利·莱斯(Frederick Henry Royce)和查理·劳斯(Charles Stewart Rolls),意大利汽车法拉利(Ferrari)由汽车设计大师、世界赛车冠军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创办。

(二)根据地名或部落名

地点是写作的基本要素,针对高职大学英语教材出现的地名或部落名,可就此展开,导入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汽车品牌命名上的不同。例如,中国深受儒家思想、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影响,不像西方国家为了突出个人的价值取向或利用名人效应而使用人名作为汽车商标,习惯以山川地名或国内主要城市为主命名汽车品牌,名山從南岳、衡山到东岳、泰山,大川从松花江、湘江到长江、黄河,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一些风景名胜几乎都在汽车品牌榜上有名;城市从上海、北京、天津到海南、广州、长安,等等。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诞生了旗舰、城市猎人和猎豹等汽车品牌,反映出汽车品牌命名的多样化趋势。国外也有很多汽车品牌是以地名命名的,例如美国是一个新兴国家,文化积淀不深,真正能代表美国精神的当属其历史上的拓疆运动,所以美国汽车商标一般分为主商标和副商标。主商标如上所述,通常以企业创始人姓氏命名,如克莱斯勒、福特和别克等,而副商标则真正代表不同的车型,如克莱斯勒道奇、福特野马等,这些副商标的来源各不相同,但大部分来自美国拓疆文化,其中有些汽车商标则采用了拓疆运动中的著名地点。以克莱斯勒集团旗下品牌为例,为了纪念第一批清教徒1620年乘坐“五月花”号船从Plymouth登陆建立第一个殖民点,克莱斯勒公司命名了“顺风(Plymouth)”牌副商标,而道奇(Dodge)则是西进必经之路堪萨斯州的一个小镇名,用它做副商标,表示拓疆者西进途中要克服险峻山川、无边草原和凶恶野兽,暗喻道奇汽车的强劲动力和野性风格[5]。此外,还有以部落名命名的,如吉普车商标切诺基(Cherokee)就直接取自田纳西州的印第安人部落名称。

(三)根据著名历史人物

高职大学英语面向高职生群体,内容以人文和历史文化等为主,较少涉及专业和科技内容。因此,当课文出现历史名人时,也可以此为切入点导入汽车品牌文化。例如,当课文涉及美国历史时,美国南北战争是一段不可回避的历史,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则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多次被评价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因此美国福特的林肯汽车成为第一个以总统名字命名的品牌,目的是借助林肯总统的名字树立公司形象,显示林肯汽车是专为总统和国家元首生产的最高端轿车。在商标设计上,为了歌颂林肯统一美国联邦和废除奴隶制度的杰出成就,在一个矩形中设计了一颗熠熠发光的星星,既喻示林肯总统的功绩灿如日月星辰,又暗喻林肯汽车拥有光明美好的未来[5]。

(四)根据人物的爵位、职位或其他身份

在高职汽车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汽车文化时,不仅可针对课文出现的人名、公司名或历史名人介绍汽车的品牌文化,还可将之延伸和拓展到以爵位、职位和其他身份命名的汽车品牌内涵。

汽车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变迁兴衰史,它从起步阶段代表财富和权力,发展到今天进入平民百姓家庭成为代步工具之后,才奠定了汽车文化的形成基础。例如,我们之所以将小汽车(car)译为“轿车”,是因为在古代中国,“轿子”是官员和贵族的代步工具,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对比之下,我们看到西方国家的汽车商标经常出现职位、身份或爵位名,如克莱斯勒的“男爵”“君王”,凯迪拉克的“元首”,日产的“公爵”“总统”等,这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习惯在达官贵人的姓名前冠以身份、职位或爵位,以表达对其身份和地位的崇敬。

(五)根据神话故事

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就不可回避欧洲文化的最大成就——希腊罗马文化。因为现代意义的西方文明有三大源头,一是古希腊神话和科学精神,二是古罗马政治法律文明,三是希伯来犹太人的宗教文明。其中古希腊神话影响尤为渊远,堪称渊源中的渊源。对高职汽车专业学生而言,在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时导入古希腊神话意义更深远,为了突出汽车的性能和个性,引起联想,很多汽车公司在命名汽车商标时都喜欢采用古希腊的神话人物名。例如,德国大众的辉腾(Phaeton)就源自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儿子的名字,因为他精于驾驭太阳车,光辉照耀人间,所以“Phaeton”就引申为轻快的四轮马车[6]。同样,克莱斯勒的“复仇女神”、法国雷诺的“克里奥”等也取名于古希腊神话。

参考文献:

[1]王丕璋.浅谈各国汽车造型设计与其民族文化的关系[J].科技咨询导报,2007(9):195.

[2]Claire Kramsche, Language and Culture[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66.

[3]Robert L. Politze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New York: Free Press,1959:100.

[4]谢军.基于专业应用和素质培养的文化导入[J].文教资料,2018(21):208-209.

[5]刘宇一.英文汽车商标的文化内涵与汉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152-154.

[6]贺川生.美国汽车商标与拓疆文化美国拓缰运动[J].世界汽车,1998(9):41.

基金项目: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教研教改立项项目“基于专业应用和素质培养的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以高职汽车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为例”(项目编号:2017YKY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文化导入汽车专业汽车品牌
RADAR雷达汽车品牌正式发布,纯电皮卡“浩瀚”出发
2018年最靠谱的10大汽车品牌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
浅谈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文化导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微课” 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研究
可以打电话的汽车品牌
著名汽车品牌车标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