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对传统文学活动范式的影响略窥

2019-12-25赵玉沈思健

文教资料 2019年29期
关键词:新媒介网络文学

赵玉 沈思健

摘    要: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了“世界—作品—作者—读者”的文学四要素范式理论,这一理论被认为在文学理论批评上具有普遍意义,一直沿用至今。然而自新媒介崛起之后,文学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变革,传统文学四要素理论已经不足以解释当下的文化学现象了,现代传媒在解构传统文学体系的同时,又在建构新的文学活动范式。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介对传统文学四要素体系的影响,重构新的文学活动范式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直面新媒介语境下当下文学活动中的问题,使文学在新变中新生。

关键词: 新媒介    文学活动范式    网络文学

新媒介区别于电子时代的大众媒介,罗伯特·洛根曾列出如下14条:1.双向传播;2“新媒介”使信息容易获取和传播;3“新媒介”有利于继续学习;4.组合与整合;5.社群的创建;6.便携性和时间的灵活性,赋予使用者跨越时空的自由;7.许多媒介的融合;8.互操作性;9.内容的聚合与众包;10.多样性和选择性远远胜过此前的大众媒介,“长尾现象”(longtail phenomenon)由此而生;11.生产者与消费者鸿沟的弥合(融合);12.社会的集体行为与赛博空间里的合作;13.数字化促成混合文化;14.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变[1]。新媒介富有数字性质,使双向传播、互动交流、多元对话、社群构建、不同媒介的相互操作等成为可能。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訊息”,媒介的变化带来了文化的嬗变,因而新媒介文化使文艺生活被改变。文艺生活新视野,必然要推动理论范畴的转型。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了“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的艺术四要素理论范式。这一理论框架因为在文学批评领域具有普遍意义,一直沿用至今。当前新媒介语境下,传统的四要素理论方式已经不足以解释当下的文学现象。新媒介作为崛起的新力量正融入文学的方方面面,使整个文学活动方式发生变革。新媒介不再作为一种中介存在,而是正在参与新的文学活动范式的构建。因此,我们需要认识新媒介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对活动中诸要素的实际影响,使新的文学活动范式对当下的文学实践具有可施为性。

一、新媒介作为文学活动的新要素被提出

在当下文化语境中,不难发现“四要素论”正面临一种“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究其缘由,乃是新媒介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事实上,人们现在接受到的任何文学信息无不是来自各类传媒,想找到脱离媒介的文学消费和接受现象无疑是徒劳的。这一现象过去被文学场中的其他权力要素掩盖了,传统文学活动方式的缺憾并未显露,“作者—文本—读者”的文学活动范式正面临重构。

媒介的变迁不仅是传播方式的革新,而且更新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从作家的生产,到作品的传播,再到读者的接受,新媒介正从方方面面融入文学活动的枝叶及根系之中。四要素文学活动活动范式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正统”,成为人们参与一切与文学相关的活动需遵循的准则。然而,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和发展着的,四要素活动范式有其历史和社会的时代限制,伴随着现代传媒的强势介入,旧有的文学活动体系,即四要素活动范式,已经难以把握和掌控新媒介影响和带动下的文学活动,从文学的生产到传播,从接受到批评,有关文学的一切活动都在新媒介的作用下,以一种高效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

文学与媒介共生,媒介作为文学创作和传播中的要素早已存在,已被批评家注意。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雅各布森是这一方面探索者之一,作为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结构语言学大师,他提出了通信的六个要素:发信人(信息源)、语境、收信人、信息、接触和信码。这一理论成了早期质疑四要素合理性的重要依据。这个理论简单地讲,就是“发信人”想将信息有效传递到“接受人”手中,需要借助某种手段,这种手段需要通过联系“语境”实现。“收信人”如果想捕捉到“发信人”隐藏在信中的“语境”,则必须和“发信人”享有一种共通的“信码”。不难发现,“语境”“发信人”“信息”“收信人”分别对应的是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只不过,相较传统的四要素范式理论,雅各布森凭借敏锐的感知,洞察到了在这一系列复杂活动下,隐藏的那一部分之前并未为人所重视的东西,即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符号媒介与载体媒介。

最早明确提出“五要素活动论”的是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一名教授——阿瑟·阿塞·伯杰。他认为:“关于大众传媒存在着五个焦点或相关的基本领域:艺术作品或文本(媒介中蕴藏着的内容),艺术家(媒介承载的文本的创造者),观众(阅读、收听、观看媒介作品的人),美国或社会(观众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和一种传媒(他不仅承载文本而且对文本产生影响)。”[2]阿瑟·阿萨·伯杰将雅各布森理论中的接触和信码整合为一种媒介,第一次将媒介摆在和“四要素”同等高度的舞台上,更是将雅各布森局限于语言学和传播学中的理论扩展到了文学领域。更重要的是,他认识到了媒介在文学活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承载文本而且对文本产生影响”。

二、新媒介影响下文学活动特点

新媒介是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支撑,联结互联网和卫星,用户通过电脑和手机载体生产和消费适合个人才能和兴趣的信息的平台。与传统媒介的根本区别在于非中心化、实时性和交互性。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新媒介不仅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改造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同时,对传统文学活动模式的改变也是不容忽视的。

新媒介正改变原有的文学生产、传播和接受方式,文学活动的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时交互性。相较于传统的纸张或者印刷媒介,所有信息传递都有滞后性,借助互联网,网络端口两端的人可以实现真正的实时交流。读者和作者彼此即使相隔万里,也能在同一个网络社区进行瞬时沟通。文学的创造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一块可供共同开垦的处女地。

(二)娱乐性。褪下了传统媒介的刻板严肃,新媒介避开了自上而下的控制,获得了自由,从网民的产生,到微博一类社交平台的崛起,再到自媒体的出现,新媒介追寻的更多的是热点,是娱乐的本身。同样的道理,新媒介语境下的文学不再强调文学的审美和教化功能,更多呈现出了纯粹娱乐的倾向。我们打开各个文学网站,铺天盖地的类型文学,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在满足读者的欲望。

(三)类型化。新媒介语境下,信息可以高度压缩,以“比特”为基础的文字存储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让人们进行复制工作,就像同一家窑厂出炉的瓦罐,工艺手法基本都是一致的。新媒介语境中的文学从创作到传播都陷入了一种专业的“套路”中,当下流行的各种类型文学,比如仙侠、历史、穿越等类型,文本中的主角就形成了一些类型形象,有扮猪吃虎型、废柴成长型、冷酷高傲型等,前段时间盛行网络的“龙傲天”便是标签化、类型化的集大成者。

三、网络文学——文学活动范式变化的现实存在

新媒介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目前来看网络文学是新媒介对文学活动影响最直接最成熟的现实存在,透过对网络文学文本的分析,就可以见微知著。

从最早的网络文学网站“榕树下”开始,网络文学就已经开始了标签化和模式化进程,从来没有哪一种文学能像网络文学这样,被如此明确界定。网络小说的类型化包含三点:一是情节类型化,升级打怪流是主要的类型,还有废柴成长、随身金手指、争霸统一等类型;二是人物类型化,诸如“龙傲天”一类、扮猪吃虎型、世俗逆反型等;三是语言风格的类型化,包括青春伤感、内涵文艺、复古婉约、网络流行等不同风格。

网络小说的创作继承了这工厂流水线生产的智慧,在网络小说风靡的大环境下,各家网络文学网站好比一家家工厂,每一个网络写手都是负责一条流水线的工人,这些流水线相对应的有不同的名字,玄幻、武侠、仙侠、校园、历史、言情,等等。早期从事网络创作的一批人,很多都成了这个行业的“表率”,尤其在痞子蔡的走红和今何在出版的第一本网络小说实体书《悟空传》畅销之后,一大批网络写手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他们身份不同,有大学生,有打工仔,甚至还有真正的成名作家。事实上,成为网络小说大神并不是一件具有普遍性质的事情,许多人慢慢陷入了网文创作的自我怀疑和自我缺失中。彼时,网络写手的收入是靠码字。为了“码字”糊口,一些人选择跟风写作、套路化写作,直接照搬或者套用那些受到读者热捧的小说的写作模式。

“模式化”的生产给网络文学网站带来较高的生产效率的同时带来了惊人的利益,越来越多的网站加入到了这块蛋糕的争夺中,起点、晋江、紅袖添香、新浪……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们被迫磨掉身上的棱角,加入这样一场“狂欢”中。丢掉了自己的东西,网络写手们手下敲出的文字便失去了灵魂,失去了文学独有的魅力。网络文学市场化不久之后,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越来越多雷同的情节,越来越多重复的叙述,越来越多似曾相识的人物。

早期网络文学有一个共通的套路,被读者们高度概括为“打怪升级”。这一类型的书的主角都是从最底层开始打拼,打败事先安排好的敌人,接着出现更厉害的对手将其打倒,再出现更厉害的角色……主角在这样的磨砺中越来越厉害,终于走上人生巅峰。“打怪升级”的套路贯穿网络文学发展的这20年,它是网路文学框架化、类型化的缩影。前段时间网络曾流行“龙傲天”一词,起源便是网络文学。大意是指主角名字中一般都有“龙”“唐”“夜”“天”等字,具有主角光环,实力强大。这类人物广泛出现于各种类型的网络小说中,也是网络文学类型化的产物。

每条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都有固定消费者,大都钟情于某个作者——某款品牌的产品。就目前而言,以起点为首的网络文学网站,均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阅读体验。一方面,各大网站对网络文学进行标签化的分类处理:“玄幻”“修真”“穿越”“同人”“校园青春”……每一个线上的读者都有钟爱的一类,然后他们选择进入某一个链接后,会冒出一系列类似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针对各个不同群体,网站或者手机APP会选择性地不定时推送各种同类型的小说,读者会一本接一本地不断阅读。事实上,这种同一标签、同一类型的文学作品内容基本大同小异。一本小说火了,该书作者获得了极大的名声与利益,带来的必然是无所顾忌地模仿与套用,这种模式姑且称之为“工厂模式”。就像生产车间里的模具一样,工人们只需要向这个模具里不断地注入“填充物”,这些填充物并无差别,甚至是已经重复利用多次的渣滓。一件件“崭新”的作品从这个车间被生产出来,然后冠之以新的“铭牌”,被推向市场。

这里有另一个问题需要指明,消费者并非无法辨别手头的产品是出自原创还是套用。很多时候,在购买一件山寨产品,或者说高仿商品时,我们都是知情的,为什么不买正品?在这样一个浮躁而讲求快速的时代里,我们本能地会追寻简单的感官刺激,满足自己在现实世界里得不到的欲望满足。网络文学的诞生本身就是时代发展、新媒介语境的伴生物。网络文学依靠赤裸裸的语言描述和直观的感官满足俘获了一大批现实中某一方面有所缺失而寄希望于从文字中获得满足的粉丝。

文学创作本身是一件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往往来自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审美体验,经过艺术化加工后呈现在读者面前。换句话说,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在不可复制的环境下被创造出来的。恩格斯在致作家敏·考茨基的信中曾指出作家在创造人物时应注意到“每个人都是典型,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3]。的确,作家在创造人物上应追求“这一个”——既有深刻的典型性,又是鲜明的个性。同时,作家在刻画人物时不可避免地融入本人对生活和历史的理解,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独特的人物形象、独特的叙述方式、独特的语言,作家开辟的这一块文学领地,能让读者闻香识人,并获得独特的审美愉悦享受。

新媒介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继续追求纯文学的传统作家的原创之路和探索新语境中文学的商业化、模式化创作的道路。对两条道路诞生出的作品,笔者分别称之为艺术品和消费品。两者谁更好?笔者无法回答,站在文学创作和批评角度,纯文学作品秉持着传统文学的艺术魅力,无疑更具有艺术性;站在商品社会和物质消费的角度,模式化下诞生的文学已经走出了一条“IP”之路,它的高产和通俗娱乐性,是商人眼里的价值所在。

未来文学的发展必然沿着这两条道路,但是当下,新媒体文学正饱受质疑和偏见,传统文学的现代化之路愈走愈窄。双方陷入这样境地的原因是双方拥趸的固执己见,如果传统文学愿意走新媒体的路子,将自己更好地包装传播,那么无疑是一条光明远大的道路;如果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媒体文学能更加注重雕饰自己,填补内涵,那么也许多年后的文学界将呈现出一番别样的繁荣局面。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洛根,著.何道宽,译.理解新媒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42-63.

[2]阿瑟·阿萨·伯杰,著.姚媛,译.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1.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453.

课题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媒介场中基于文学主体的文学活动研究,课题编号:17BZW049。

猜你喜欢

新媒介网络文学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网络文学的诞生
融合与创新:探寻中国电视新闻的渐变趋势
新媒介生态下的新闻生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