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与创新:探寻中国电视新闻的渐变趋势

2016-08-11陈望

新闻世界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媒介电视新闻融合

陈望

【摘要】面对传统媒体走向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新闻的生产平台也将全面走向互联网,中国电视新闻需结合“融合与创新”主题,从尊重意见表达的新闻评论、“草根记者”的崛起、立体化全媒体传播平台的搭建等三个方面着手,积极探索电视新闻领域的创新。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媒介;创新;融合

中国电视新闻的成长与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中国电视新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新闻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新闻节目难以像综艺娱乐节目那样在短时间内出现颠覆传统、脱胎换骨的变化,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与创新,步履依然平稳且缓慢。然而,面对网络、网络电视(IPTV)、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围追堵截,中国电视新闻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和趋势。如突发事件直播,去年东方卫视对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的直播报道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尽管仍存在不够及时的问题。与央视有专门的新闻频道不同,东方卫视作为卫视频道,对重大事件进行直播报道的难度很大,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出成绩,值得肯定。一时之间,出现一个很独特的全国电视格局——分屏效应,也就是区域电视现象。可以预料的是,这种现象将来还会以更丰富、更多样的形式出现,这是电视新闻领域里的一次“百花齐放”。

随着央视新闻节目的不断改版完善,各省台、市台新闻节目的生存空间将被极大压缩,过去作为地方媒体仅有的地域独家性也将丧失殆尽。在此情形下,中国电视新闻需要找到突围方向,找到新的新闻增长点,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结合“融合与创新”主题,中国电视新闻需从尊重意见表达的新闻评论、民生项目的升级、“草根记者”的崛起、立体化全媒体传播平台的搭建等四个方面着手,积极探索电视新闻领域的创新。

一、尊重意见表达,新闻评论日趋丰富多元

现今,意见表达正成为最重要的新闻增长点。意见表达有助于提高新闻的锐度,提高新闻锐度是总体上对新闻“符号”体系改造的尝试,国内电视新闻改革最实质的变化也体现于此。以往人们常把新闻与信息混为一谈,这其实是“钝化”新闻,忽略了新闻“表达”的精神内核。

意见表达作为一种趋势,非央视独然,各省级卫视和地方频道也有类似改进和尝试。笔者所供职的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栏目中的《社会透明度》板块,十几年前就在言论评说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该节目每天对来自网络的海量信息的遴选和点评,从大量的信息表象中找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通过总结、分析和串联找出其新闻点。这也就要求编辑从全局着眼,从大背景出发,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在大量的素材中,敏锐地找出最鲜活、最富冲击力的信息。同时围绕负面报道的总量控制、舆论监督的度把握来进行节目生产创作,不断强化栏目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十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话语风格,成了全国不少电视台观摩效仿的对象。

二、“草根记者”崛起,时刻活跃在第一线

虽然学界关于“草根记者”的争议颇多,但“草根记者”的实践和发展已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草根记者”是一个数量庞大、构成复杂的群体,2007年重庆强拆事件催生出“草根记者”周曙光。从2007年3月开始,周曙光持续追踪中国“最牛钉子户”,虽然其初始动机有待商榷,但当他到达强拆现场后却比任何一家媒体都更具耐心,其独特的博客报道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填补了传统媒体空白,迅速走红。“草根记者”在传统媒体触角延伸不及的地方,为电视记者开展新闻事实调查、资料收集等工作。由于第一时间身处第一现场,他们带来的视频、画面是鲜活的,受到了各家电视台和网站的追捧。

随着4G手机、相机、DV和微信、微博的普及和操作日趋便捷,可以预见,“草根记者”将在中国的电视新闻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公民新闻更是对传统新闻传播的一种颠覆,它标志着“新闻媒体3.0时代”的到来。除了“草根记者”提供的视频,近两年来,各大电视台,包括央视,采用最多的非专业记者拍摄的视频就是暗藏在各个路口和城市各个角落的监控录像。因为真实、精彩、生动,监控拍摄的交通事故、偷盗诈骗等视频频繁上电视,成为重要且有收视保障的新闻来源。

三、“三屏合一”来临,搭建立体化全媒体传播平台

短短十几年,新媒体的“版图”由零扩张至传媒业的一大半,背后是庞大的网民和手机用户。现在中国互联网业已进入电脑、手机和电视“三屏合一”的全新时代,出版、电视台、网络新媒体等领域都掀起了一股全媒体热潮,中央电视台、凤凰网、新华社等都开始向全媒体集团转型。其中,中央电视台全力打造国家网络电视台,实现台网全面融合。那么,置身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该如何突围?全媒体时代我们可以进行哪些改变?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以笔者供职的安徽广播电视台为例,以卫视频道为主阵地,经视频道、公共频道等地面频道为支撑,与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视频终端互动捆绑,倾力构建一个以“好剧行天下,综艺乐万家”为旗帜的全天候媒体直播“啊呦”APP互动平台,在创新中拓展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湖南广电在新媒体拓展方面也有新招,一改过去售卖内容版权的做法,与新媒体的关系变“异体共生”为“一体共生”,所有内容只在以芒果TV为平台的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上传播,建立为我所有,为我所控的互联网媒体平台。在与互联网的关系上,湖南台变“它加我们”为“我们加它”,用互联网的办法,打造以芒果TV为品牌的视听新媒体平台,做互联网“老板”,而不是给互联网“打工”。

结语

在传统媒体走向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的生产平台将全面走向互联网,中国电视新闻要紧抓互联网这一平台,从尊重意见表达的新闻评论、“草根记者”的崛起、立体化全媒体传播平台的搭建等三个方面着手,积极探索电视新闻领域的创新。同时,还要注重从倒逼电视新闻的改革,从产品、品牌、内容和报道机制等方面,全面推动电视新闻产业由内而外的变革。传统媒体逐渐转型为“内容供应商”,新闻采编部门应生产出可供各种媒介形态(包括电视新闻频道、网络视频等等)使用的新闻产品;在注重产品创新的同时,还要紧抓媒介职能的整合,作为传统媒体中重要的电视节目,如果不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使受众对其认知无法固化,就无法培养受众的忠诚度,因此树立品牌形象必不可少。与此同时,在全媒体时代,渠道已经相对过剩,在丰富多彩的数字化渠道中,内容的价值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

[1]陈爽.媒介融合下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

[2]常江.结构变迁和功能转化——解读《新闻联播》改版[J].现代传播,2012(6):82-86.

[3]刘俊.语态·编排·包装——谈《新闻联播》改版背后的叙事之变[J].电视研究,2011(12):52-54.

[4]易前良、王朝红.从改变语态到意见表达:中国电视新闻变革的三个节点[J].国际新闻界,2010(12):85-89.

[5]顿中振.安徽卫视早间新闻栏目《超级新闻场》研究[D].广西大学,2014.

[6]张震.公民记者的概念厘定与辨析[J].东南传播, 2010(2):27-29.

[7]吴飒.新媒体背景下的公民记者研究[D].暨南大学,2007.

[8]张震.公民新闻视域下的中国公民记者研究[D].苏州大学,2010.

[9]戴仲辉,全媒体发展对我国新闻传播的影响研究[D].渤海大学,2013.

[10]赵媛.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模式研究——以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为例[D].西北大学,2013.

[11]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广电全媒体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新媒介电视新闻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浅析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协调发展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