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及其防治措施探究

2019-12-25宋亮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面源污染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宋亮

摘 要 结合当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农村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因素,从加强生产技术的管理、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农村面源污染环境的防治措施,进一步强化农村面源污染环境的治理效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面源污染;环境影响;防治措施;有效思路

中图分类号:X50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6.082

基于我国现有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业生产进展需求和资源的利用范围在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农村面源污染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典型的农村面源污染包括农田径流(化肥、农药流失)、村镇生活污水、乡镇工业废水、农村固体废弃物及畜禽养殖等造成的污染[1]。农村面源污染不仅会造成水环境、大气和土壤环境质量下降,还会威胁到人类身体的健康,因此分析农村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以及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1 农村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因素

1.1 种植业

1)化肥污染。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使用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化肥的使用量最大的国家。虽然化肥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肥料使用过多会造成土壤及水体等的污染问题,并且长时间不科学地使用化肥会降低其实际利用效率。化肥在灌溉和地表径流的作用下汇入江河湖海,对水体造成污染,甚至出现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赤潮现象的产生。2)农药污染。我国农药种类繁多,诸多已经被禁止的農药依旧在使用,不仅损害环境,还会造成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农药不科学的使用,导致农产品中药物残留量增加,影响人们身体的健康,或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劣质与冒牌农药被人们使用,增加农村面源污染的严重性[2]。3)农业废弃物。诸多地区秸秆采取焚烧的方式,或者将其抛弃在道路两侧,污染农村的环境,破坏农村环境卫生。另外,秸秆焚烧带来的烟雾会影响大气环境质量,损害人体身心健康,不利于周围机场与公路交通安全性的维护。

1.2 养殖业

最近几年,我国的养殖业在不断发展,规模化的养殖场大幅增加,种养业脱节严重,大量的畜禽粪便成为了新的农业污染源。养殖业面临着水产养殖以及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水产养殖对湖泊和水库带来污染,此种污染的来源涉及鱼类粪便、药物残余或者饵料积淀等。

1.3 生活污染物的排放

农村经济朝向城镇化方向转变,垃圾从以往的易腐烂垃圾转变为建筑垃圾、农业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这些垃圾成分复杂,诸多垃圾是不可以回收、不可以降解的。受自然条件以及传统习惯的影响,农村地区的垃圾缺少固定的存放区域和处理场所,往往是随意地堆积在道路的两侧、田边地头,逐步积累起来形成恶臭的味道。现阶段农村垃圾处置方式,不仅影响到生活的环境,还在雨淋的影响下流进地表水体中,严重污染水体的质量。

1.4 乡镇工业的污染

随着节能减排力度与日俱增,部分污染企业朝向农村转移,躲避监督和检查,部分小规模的企业藏身在农村,企业在实际的产品加工中将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任意堆放废弃物,造成附近环境的污染。工业废水中包括有机物以及重金属物质,尤其是铅和汞,污染水体,在食物链的作用下接触到人体,破坏人体正常的结构组织,久而久之便会威胁人类的生命[3]。

2 农村面源污染环境的防治措施

对于农村面源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新时期下国家要调动政府积极工作,促使全民意识到面源污染环境的危害性,号召全民共同行动,从本质上降低面源污染环境现象的出现,为人们美好的家园建设打好基础,对于防治措施,可以通过以下3点实现。

2.1 加强生产技术的管理

农村面源污染的管理和控制往往可以通过源头管理以及途径管理实现,应合理地对农业资源进行配置,促使农业行政管理足够规范和有效,健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宣传先进的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并且在源头上避免农业生产期间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废弃物质的产生,中心思路便是应用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技术,替换以往滞后的生产技术,以自愿或者政府鼓励措施,制作新颖的农业生产技术。首先可以组织农民推广有机农业与绿色农业,确保农业可以长久发展和运行,结合农业生产、环保与健康绿色的理念,完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目前,我国生态果园、乡村环境保护工程以及水土工程都作为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途径。

2.2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

农村地区的面源污染问题涉及各个地区和多个单位以及多门学科领域,管理面源污染成为政府日常工作之一,将农村面源污染现象和政府官员的工作加以结合,在多个级别政府农业发展计划中开展农业环境保护与经济循环发展活动,强化面源污染不良影响的推广,提高农民生态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现有的投资环境,鼓励农业环境管理工程的建设,构建农业面源污染管理法律机制,促使每一个行政单位可以“依法行政”以及“按章办事”,体现监督执法工作的机制化,强调法律法规的操作性[4]。此外,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经济管理方案思考农村面源污染项目的整治计划,出台对应面源污染的法律,政府要做好项目掌控工作,主要是新型的项目,需要结合法律的规定进行现有环境的评价,办理对应审批手续,分批政治农村地区的环境,制定污染物排放登记机制,从根源上提高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效率。此外,树立农民治理面源污染的意识,关键是组织农民参与教育活动,倡导清洁与环保的生产方式,宣传生态农业与环保类型的生产技术,普及农民无公害农作物的生产技术使用,增强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科学化管理意识,确保农业资源的环保理念充分落实。

2.3 加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时,国家应加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是奖励性思路,其次是惩罚性思路,前者落实“绿箱政策”理念,将面源污染的管理和政府层面上的“绿色支出”进行结合;后者便是落实“污染治理”理念,以税收和排污费活动调节农村地区的经济杠杆,科学管理面源污染源的排放。国家大量筹集资金,推广沼气的使用,平衡农村化肥的使用,可以称为国家资金补偿的模式。且现在执行生态补偿方案,将保护和长久利用生态系统服务视作目标,围绕经济效益调节好对应利益之间的关系[5]。在此期间对于化肥的管理,可以测土配方进行施肥,尽量使用无害化处理的化肥,将饼肥视作底肥,结合有机肥料以及无机肥料。并且测土配方方案需要完善,体现测土配方计划的真实性和规范性,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控制好面源污染环境的问题,以免因为施肥不恰当污染环境,加强土地的有机质量,控制好化肥的成本。宣传科学耕作,增强农村地区无公害产品的生产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关系到农业及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要给予面源污染现象的治理高度重视,全面分析目前乡村的污染环境问题,找到影响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的方案和措施,健全农村经济发展的体系,优化面源污染环境污染的处理计划,确保农村地区更好地发展,提高农村人们整体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滨键,尚杰,于法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难点、问题及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2):78-87.

[2] 罗桂林,田林锋,陈学江,等.宁夏石嘴山市农村饮用水水质评价及应对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170-172.

[3] 米小林.加强潼南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建设美丽乡村[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0):19-20.

[4] 杨少鹏,王志平,何义亮,等.不同排水模式对于农村水环境质量的影响[J].环境工程,2018,36(5):6-10.

[5] 赖福益.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J].农技服务,2017,34(7):154.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面源污染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要点相关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比分析
宁夏海原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调研
农村生活性面源污染治理的制约因素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面源污染、碳排放双重视角下中国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
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关联性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