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一点探索
2019-12-25高涵香
高涵香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去.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具体、逼真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形象、逼真,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单调的问题趣味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教学;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这就是说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完成教学和训练内容的高层次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数学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这些都表明了多媒体技术运用势在必行.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中运用的一点探索.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直观化,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收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这样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需要借助于某种信息的引导.传统教学依靠黑板和教师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形式单一,抹杀了知识本身具有的多角度和多层次性;而多媒体教学使问题的呈现直观化,形象地展示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述的事物动态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
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红色亮点,闪烁数秒后,由这一亮点引出两条射线.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角.学生在初步感知角的形成过程中,自然地理解“角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观察屏幕:两条射线匀速延伸.问:角的大小有变化吗?学生思考后会得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只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的结论.这样的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容易找出事物间的联系,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降低了教学难度,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理解.这种思维训练,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且是分析问题的方法.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都是以物质形式出现的,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效果大大高于传统教学媒体,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而多媒体技术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把静态、动画结合起来,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終.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因此,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努力通过图、文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可制作一个课件:① 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光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② 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显示出第二个亮点和两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③ 可在①的基础上将左边的端点向左边延伸,就形成了一条直线.④ 将直线的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它没有端点.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学,将那些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激发了学生兴趣.
总之,多媒体具有“全面性、创造性、超前性”的独特功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激发兴趣、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其资源,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站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高度去选用恰当的教学媒体,一切从效果出发,发挥创造性,扬长避短,优化组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