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培育研究
2019-12-25韩婷婷
韩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家精神逐渐成为未来我国经济质的飞跃的引领力量。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中就曾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人,特别是来自企业家,来自企业家精神。”作为培养祖国栋梁之材的高等院,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企业家精神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有着重要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里,从国家层面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做出全面部署。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教育部也曾专门印发工作意见。
1 国内外企业家精神研究现状
1.1 国外企业家精神研究现状
被誉为“创新理论”的鼻祖熊彼特,他认为市场经济长期活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创新,创新来源于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的本质是创造性破坏。1945年,美国哈佛商学院首次提出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教育。2001年,美国给1 500 多所4年制大学以及学院开设了创业课程,授予管理学博士学位,侧重于企业家精神研究方向的大学数目仍在持续增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人才。英国政府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中学生做生意的计划,要求12~18 岁的中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两周的商业培训,并且在暑假中为所有中学生开设相关的配套商业课程,包括撰写商业计划书、企业家讲座、银行贷款手续流程等。
1.2 国内企业家精神研究现状
我国的学者王秀萍以“论培育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为题,从为什么培养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如何培养企业家精神几个方面入手,对企业家精神进行了剖析,总结出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内涵,包括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契约精神以及奉献精神等,同时她指出未来的企业家们是具有高知识和高素质的,同时也会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学者樊纲认为企业家精神等于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刘新绍指出,企业家精神包含诚信、创新、责任意识、冒险精神4 个组成部分。我国的学者肖龙海指出,企业家精神基本内容包括吃苦、冒险、合作、敬业和诚信精神。刘晓阳等人认为,企业家精神具是有创新、自主学习的意识,发现机会的能力,有承担风险的偏好,有执着、敬业的品质和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2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
2.1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定义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我国企业家精神正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特征。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日发布的《转型时期的企业家精神:特征、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2019·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当代企业家精神呈现五大中国特色的新特征,主要表现为诚信,更加尊重他人;责任,更具有回馈社会的意愿;创新,善抓机遇,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敬业,更加热爱事业并且坚韧执着;学习,更加善于思考和学习,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在对企业家的调查中显示,排在第一位是“诚信”,最能反映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的内涵;第二位的是“敬业”,第三位是“创新”,第四位的是“乐于奉献”,接下来是造福社会和坚韧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第一,创新精神是中国特色企业家精神的核心特征。企业家精神的灵魂是创新,因为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企业家不断地创新,才能推动中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第二,当代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所倡导的是家国情怀、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当代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强调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企业自我发展的相统一,因此我国的企业家在注重发展企业的同时,还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第三,当代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强调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深度融合。第四,当代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是敢闯敢试和规则意识的深度融合。优秀的企业家敢为人先,敢于打破固有的舒适区,对消费需求新变化具有敏锐的嗅觉力,能够体现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敢于承担风险的企业家精神。
2.2 在大学生中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关键在于激发青年人的创造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竞争力体现。特别是在2016年教育部提出“双一流大学”建设后,中国大学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已经改变。提升大学综合实力不止在提高办学质量、增加科研成果等传统思路,更有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新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也逐渐成为大学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
新时代中国特色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当代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新的择业观,拓宽就业渠道,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第二,在高校中培育企业家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在大学生中培育企业家精神的路径分析
当代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由量的增长转向量的提高。高质量发展需要企业家精神,当代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将实现质量的变革、效率的变革和动力的变革作为主要追求,是与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要求相符合的。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倡导家国情怀、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这对于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培养大学生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形式、多渠道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大学生中培育创业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应保证自主性,应积极发挥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其能够获取多领域知识, 培养多方面技能。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开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高校应该紧抓校园文化活动,利用这一平台开展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在活动中渗透企业家精神。为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大学生们提供平台和帮助,鼓励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让活动辐射到整个校园。
3.2 增设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
当代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倡导的是家国情怀、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国的企业家精神强调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企业自我发展的深度融合,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培养爱国爱家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意识。当代大学的培养方案应该包括与各个专业相匹配的创业课程,并努力将本行业的优秀企业家创业活动及其企业家精神教育融入其中。一般来说,企业家精神的教育课程涉及理论导向课程以及实践导向课程两个方面,二者要进行有机的结合,同时还要服务于不同的创业目标,以南师大中北学院为例,在全院学生中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不同专业,特别是工商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等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设计上以企业家精神为导向,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3.3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企业家精神培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还需要社会多层面的合作互动。当代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当代企业家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比如,邀请成功企业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学术报告,促经优秀的企业与大学生进行交流;还要经常举行当代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培训班, 建立当代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相关网站, 组织相关的学生社团组织,更好的领悟学习企业家精神。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让企业家参与到当代高校的培养中,增加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请进来”相对应,当代高校师生也要“走出去”。通过建立校企联合机制,促进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创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南师大中北学院为例,学院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有到与该专业对应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增加实践经验。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当代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培育水平,更能直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就业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