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音乐教师提升京剧教学素养的探索
2019-12-24康振荣
康振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弘扬传统文化是教育中固本铸魂打底色的工程。“操琴司鼓奏皮黄,字正腔圆韵味香。念白抑扬含顿挫,唱腔委婉透激昂”的京剧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与中华文化已经水乳交融。
京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已经进入国家课程,成系统出现在小学音乐教材中,融合于音乐教学内容之中。开设京剧课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学生们都培养成京剧演员,而是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京剧知识,培养学生们对京剧的兴趣和感情,让学生从小领略京剧艺术的美,感悟传统文化的魂。
“京剧进课堂”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京剧进课堂”的落实者是音乐教师,因此,教师的演唱水平和知识储备是高质量开展京剧教学的前提。通过调研,我了解了音乐教师的情况、困惑与需求后,从以下路径进行了探索尝试。
1.内容归类
欲做“名师”,先做“明师”,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学习什么内容要心中有数。我把音乐教材上的演唱曲目进行归类,梳理出了“京歌”“现代京剧”“传统京剧”三类,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学习。然后,再把所有知识点进行归类——伴奏、曲牌、背景、剧目,把行当归类,把所学唱段按“生旦净丑”归类,这样,教师们学起来就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解决了教师“教什么”的难题。
2.逐字教唱
京剧发声方法跟教师们以往所接受的声乐训练大相径庭,发声位置跟声乐完全不同,气息处理也不一样,因此教师们根本不敢唱。于是我采取逐字逐句的方式教唱,让教师们跟着我一个字一个字学唱,使他们少走弯路,提高演唱自信。这解决了教师“怎么教”的难题。
3.划分梯度
京剧讲究“字儿、劲儿、气儿、味儿”,尤其是“味儿”。“味儿”指的是唱腔的味道,也就是唱出来要“像”京剧。这也是教师们最犯怵的,因为很多时候唱出来的都是歌的味道,不是戏的韵调。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我遵循“京歌—现代京剧—传统京剧”的梯度来指导教师的学习。“京歌”就是加入京剧元素的歌曲,耳熟能详的有《梨花颂》《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等,旋律好听、内容积极。当一句“梨花开,春带雨”唱得有板有眼、字正腔圆时,教师们的兴趣战胜了畏难情绪。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现代京剧”,现代京剧是相对于传统京剧而言的。二者在发声位置、念白、咬字吐字、化妆、内容等方面均有区别。在内容上大多是反应近现代内容,衣着也基本上就是日常穿的服装。现代京剧借鉴传统京剧中的发声技巧,同时也融合了声乐的方法。传统京剧以湖广韵、中州韵为主,而现代京剧以普通话为基础,念白节奏感强,接近日常说话,对“尖团字”“上口字”都没那么严格。因此,演唱起来容易得多,教师们有亲切感,接受得更快。最后进入传统京剧的学习。有梯度地增加难度,循序渐进,解决了教师“怎样教得好”的难题。
4.创生渠道
教师能集中到一起的研修活动次数有限、时间有限,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充分利用QQ、微信、YY等平台。我利用“唱吧”“酷狗”等软件把自己演唱的录音、视频录下来,发送至群中共享,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交流。我借助“回课”的形式逐字、逐句指导,教师们再进行反复练习,促进了教师间的“教学相长”。
5.组建乐队
除了演唱,京剧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伴奏。我们将学民乐专业的教师组建成教师乐队。二胡专业教师担任京胡演奏,中国戏曲学院打击乐专业教师担任板鼓、琵琶、杨琴等民樂演奏。有了我们自己的乐队,“京剧进课堂”就更接地气、易落实了。
6.改编谱子
有了乐队就需要谱子,我们购买了很多书籍,也从网上找到一些伴奏谱,但是乐队演奏仅仅依靠谱面是不行的,所以,教师们要根据唱段的需要进行修改、调整,找到最恰当、最合理的伴奏曲谱。在大家分别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合练,合练时还要再调整,直到演唱者和乐队都满意为止。乐队的成立,既让教师学有所用,解决了京剧演唱伴奏的问题,又提升了教师们的综合能力。
7.课堂实践
学了唱,有了伴奏,课堂实践逐渐走上正轨。我们一起走进十几所学校进行现场授课,研修员引领、教师参与,孩子们被教师的讲解、演唱、伴奏、服饰所吸引,对京剧这一国粹表现出了极大热忱。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也提升了自己的演唱、演奏、教学能力。
8.亮相展示
随着教师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寻找契机,为大家搭建各种展示的平台。教师们在三所学校进行了现场授课、演唱与网络直播,研修员和教师分别执教“梅派赏析”“京剧文武场”以及教材中的内容。乐队演奏了京剧曲牌《夜深沉》,教师们演唱了《凤还巢》《梨花颂》《猛听得金鼓响》《京调》等经典唱段,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演唱了老生、花旦唱段。我们的汇报得到参加活动的专家、领导、家长及同行们的好评,尤其是研修员带领教师乐队参加门头沟区教师节表彰大会的演出,更是得到领导、与会教师的肯定,教师们在大家的赞赏中也倍受鼓舞。
传统文化固本铸魂打底色,国粹京剧传承实践我先行。一路走来,教师们对民族文化、对京剧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在京剧进课堂的研究实践中,教师逐渐进步,能力获得提升,京剧进课堂越来越有实效、越来越具特色。传承京剧国粹,浸润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路上!
编辑 李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