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品质:宜居城市高质量建设的十大方略
2019-12-24胡小武何平张冬清
胡小武 何平 张冬清
摘要:宜居城市既是一种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理想形态,也是城市治理的一种体系。现代城市在建设宜居城市的时候,一般注重物理空间环境,但从根本上理解,宜居城市更是一种集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心理空间的综合诉求。立足十大维度,系统梳理宜居城市的发展方略,以期为中国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一种更宽阔的视野。
关键词:宜居城市;人文品质;城市活力;社会照顾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9.06.013
宜居城市(livable city),并不是简单地以“小居住”为中心,而是以所有市民的“大生活”为核心。宜居城市,既要有能够让老百姓承担得起的价格合理的住房,做到“居者有其屋”,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需求;更需有让老百姓老少喜乐、安居乐业、出入平安、精神放松、心态健康、人际和谐、从容恬静的城市生活氛围,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这种“城市生活氛围”,总体而言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社会照顾、城市活力和文化取向,一切以人为本,旨在让城市中的人生活得更加舒适、体面和有尊严,因此也可以称之为人文品质取向。这样的宜居城市尽管还只存在于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理想类型”概念层面,却值得我们为之不懈努力。一个理想的宜居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演化进步的一杆有效标尺,越是接近这个理想形态的城市,一定越是一座文明之城、现代之城和宜居之城。这种理想化的宜居城市,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十大人文品质。
一、宜居城市要有适宜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
兒童是世界的未来。儿童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是需要全社会精心呵护的稚嫩花朵,承载着社会发展的美好希望。我们生活于城市之中,勤奋工作,一项重大的奋斗目标和社会责任就是结婚生子、繁衍后代。繁衍是社会和人类的本能与现实需求,人类自古以来生生不息的动力,便是对孩子的格外期待、关爱和保护。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一书中强调了“种族绵续”的必要性,“社会的完整必须有人口的稳定,稳定人口有赖于社会分子的新陈代谢”,健康完整的社会需要新生儿的供给以完成这种“新陈代谢”。[1]很多人在选择定居的城市时,都会将城市是否有益于孩子将来的茁壮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人父母者尤其关注一个城市能否提供孩子从生育、保育到教育的广泛而优良的支持;能否为儿童成长提供有吸引力的可供娱乐和学习的公共场所;能否为儿童的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疾病照顾等提供足够令人满意的保障条件……对以上问题的肯定回答能够激发广大父母家长对一座城市产生强烈的赞誉和认同感,更能吸引家长坚定地选择在这座城市成家立业。William A.Corsaro在《童年社会学》一书中认为,“儿童迈出家庭、与同伴互动,集体生产和建构同伴文化,是其社会化的重要环节。”[2]因此,那些能够为儿童提供优质的互动环境的城市,更加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成才,往往更令人心生向往。比如纽约中央公园,开辟了共计21个供儿童娱乐玩耍的封闭式运动场,提供适宜儿童使用的软体地面和牢固的运动设施器材,深得孩子们的欢心,在天气晴好的时候,能够吸引周边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和家长前来游玩,让孩子们在共同的游戏交往中获得心智的健康成长。美国丹佛市公立学校设计的学习型景观(learning landscape)由草坪、适应儿童年龄的器材、树林、遮阳建筑物和传统游玩元素组成,颇受孩子们的喜爱,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适宜学习、娱乐、探索和社交的有趣公共空间。[3]营造孩子们喜欢的学校、运动场、公园和博物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儿童成长的城市环境,是宜居城市理所当然的诉求。
二、宜居城市要适宜老人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老人能够快乐地安度晚年,不仅是老人的需求,更是子辈的需求,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六章的主题是“宜居环境”,用整个章节专门对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管理学思想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在其《社会的管理》一书中特别提到,“凡是关于老年政策的议案,都能够快速得到共识,因为人人都会变老,人人都将收益。”[4]虽然善待老人在理念上已经形成社会共识,但实际上我们却经常看到,不少城市在现实规划中并没有考虑到老人的需求:新马路建设得过宽,过街红绿灯时长过短,地下过街楼梯过长,人行街道过于拥挤,公交车过于颠簸且上下困难,公园供人休息的座椅缺乏,医院看病排长队……不利于老人的情景在城市中大量存在,导致老人们都不敢出门,只能待在家里面。有调查显示,“虽然81.9%的60岁到70岁老人有出行需求,但有近两成被调查老人在遇到出行难时会放弃出行”;“近6成的老年人日常不爱出门,其中38%老年人如果没有特殊需求可能会选择不出门”。[5]虽然我们的老龄化水平非常高,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95亿,占总人口比例达17.9%,但是我国的老人宜居城市建设进展十分缓慢,导致我们在大街上看不到什么老年人在我们周遭,老年人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被城市“抛弃”了。总体而言,当前我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存在如下突出问题:“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尚待完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区域发展失衡、老年宜居项目偏离市场需求、适老性公共环境远未形成、社区老年宜居水平亟待提升、老年宜居相关标准规范有待完善。”[6]因此,一座城市如果要想成为宜居城市,就必须要有与上述问题相对应的支持性的政策和设施,辅以市场化的服务,从多方面建设老人宜居的城市环境,让老人出得了门,上得了街,进得去公园,看得好病,住得好养老院等。唯有如此,一座城市才能称得上是适宜老年人生活的宜居城市。
三、宜居城市要适宜步行
步行城市不仅是环保需求,更是人性关怀。Allan B. Jacobs在其《伟大的街道》一书中从人在街道中的体验出发,认为具备可供散步的场所是一条成功的街道所必备的条件之一;Jane Jacobs在其《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著作中通过观察发现,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人行道对于社会交往、停留活动及儿童成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7]Jeff Speck在其《步行城市》一书中提出,“步行不仅是目的,也是手段,还是一种措施。因为步行的身体和社会回报非常丰厚,步行不仅对城市活力具有重要的建构功能,它还是城市活力的最有价值的指标。”[8]步行是对人的健康关照、安全关照和社会回报,是人与城市的一种有机联结。城市能否为个人提供充足的步行机会和资源,将影响个人的生活品质,进而影响到整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古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适宜步行的城市,正是对老年人、儿童、所有市民提供了这样一种慢生活的支撑,塑造出恬静雅致的生活节奏。如果一个城市能够开辟更多安全的街道人行步道、公园休闲步道、社区步道和步行街区,那么一定更加能够吸引市民走出家门,走向社区和走向城市的公共生活体系。国内外目前涌现出许多关于步行指数和城市街道活力的研究。[9]这也就是Speck所说的,步行引导市民与城市社会产生了更多的交集,从而建构出了更为丰富的城市活力,最终步行本身成了衡量城市活力的一大重要指标。宜居城市,无论是从居住生活、休闲生活还是公共生活的角度而言,都需要有更多适宜男女老少步行的空间,如此才能真正让市民享受城市生活的慢、休闲与人文关怀。
四、宜居社区需要有更多宜人的公园
城市公园是公共属性的,是供市民进行娱乐、休闲、放松和社交的场所。城市生活之所以比农村生活更具有吸引力,公园是一大优势。乡村社会是没有公园的,田野只是农民的生产场地,是进行劳作的地方,乡村缺乏用于集体休闲娱乐的公共区域。城市公园则是与生产劳动场所相分离的独立区域,纯粹只供市民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暂时远离城市喧嚣的一面。在城市公园之父奥姆斯特德的眼里,公园是城市文明的象征,是构成市民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他曾写道,“当贫穷妇人看到她们的孩子在公园里能找到欢乐时,她们眼里饱含感激的泪水。”[10]正是秉持这种理念,他操刀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设计了长达180多千米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可供1.2万人使用的座椅、24个棒球场、20个网球场、7个湖泊、200多片草地、21个儿童游乐场、1个动物园等以休闲娱乐为宗旨的公共设施。这片公园的公共性、可及性和开放性,自其落成150多年以来,至今无法被后来者超越。纽约中央公园所形成的都市公园品牌,是支撑纽约成为全球城市之首的重要资本,更已成为纽约城市活力的重要符号和象征。公园这一城市独有的公共空间体现了现代城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能引导市民践行现代化的文明生活方式,塑造民主的、人性化的社会氛围,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多重需求,切实提升市民的居住质量。[11]所以,一个城市是否有足够多、足够好的公园,公园是否能够有良好的设计和合理的规划,公园是否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市民在闲暇时的休闲娱乐需求,都是衡量这座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指标。
五、宜居城市的每个社区都要有一个图书馆
前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诗人博尔赫斯有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能够满足市民在阅读、学习、社交等方面的高级精神需求。面向市民建设更多的图书馆公共空间,是增进城市文明,提升城市心灵健康,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公共政策,是提升一个城市的宜居水平所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图书馆对城市现代化、文明进化、族群融合、社区团结、社会整合具有重要推进作用,能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创造力。[12]以美国第一大都市,830万人口的纽约为例,其拥有纽约公共图书馆、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皇后区公共图书馆三大公共图书馆系统,在纽约五个区共设立了214个街区图书馆,平均每四万人就享有一个图书馆。纽约图书馆不管刮风下雨都照常向公众开放,全年开放时长近360天,绝大多数街区图书馆的平均日占座率达到70%以上。这214个街区图书馆为纽约市民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充满书香的精神文化空间,也大大提高了纽约的人文素养,助推纽约获得世界文化之都的美誉。纽约之所以对全球移民都具有吸引力,与其数量众多的、受人喜爱的街区图书馆有很大关系。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中后期阶段,富裕起来的、拥有更多闲暇时间的、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市民群体不断扩张,其精神文化需求一定在数量上越来越多、在质量上越来越高。但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实践中,公共图书馆规划只停留在区县级行政单位,社区层面一般不设置完整意义上的图书馆,这难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纽约公共图书馆采取的总分馆体系,则能将图书馆分馆嵌入社区,真正地将图书馆融入社区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与社会产生深层的关系。[13]因此,建设更多的街区型或社区型的公共图书馆,使其成为富有战斗力的“文化堡垒”,让书香真真切切地飘进千家万户,将是创建中国宜居城市迫在眉睫的任务。
六、宜居城市需要包容的社区服务
城市生活是多元化的,也是复杂多样的。特别是居于现代城市,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社会保障、公共需求、就医照料等现代化的崭新生活需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日新月异,对社区服务提出很大的挑战。虽然说现在很多日常服务项目都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利用网络在线办理,但是鉴于还有相当规模不熟悉互联网的群体,以及“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存在,大量服务必须要在社区体系内得到解决和满足。比如,在电子商务发达的时代,快递包裹的寄送和收取便需要在社区内实现。一个宜居的城市,当然需要建立起与诸如此类的时代新需求相匹配的便捷和高效的社区服务,为市民的日常生活排忧解难。又比如,中国城市居民容易因小区物业管理而产生各种矛盾、纠纷和冲突,这些社区问题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苦恼,不少纠纷甚至需要诉诸司法途径以寻求解决。这些都是当前中国社区服务领域存在的需求缺口和突出问题。此外,中国的城市化还在持续进行,随着老年人口、外来人口、农民转化新市民、国外人口等越来越多,人口异质性持续增强,各种新生的社区生活需求和潜在的矛盾冲突还在不断增长。城市能否提供基于社区层面的完善且包容的服务和有效的冲突调解机制,既是考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更是衡量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志。作为中国现代城市的标杆,上海在社区服务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上海2035”总体规划要求城市社区生活圈平均规模保持在约3~5平方千米,“至2035年,衛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9%左右”。[14]宜居城市一定要坚持“社区服务为中心”,提升社区层面的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让老百姓少跑路、在家门口就能把事办好,以完善充足的准备应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社区层面就重视并且处理好这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七、宜居城市需要有良好的日常生态环境
宜居城市,应当以生态为本。随着整个社会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人们对低碳、可持续发展、绿色理念、热岛效应等与环保相关的概念越发关注。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的高品质是一个城市健康生活的最基本的保障。生态环境的宜居性,包括城市生态涵养能力强、绿色景观丰富、空气和水体洁净、街道和城市社区环境清洁等要素,是自然环境和社会人工环境有机结合的产物。然而现代城市因工业化和高密度人口聚居等现实情况的制约,出现了水文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异常气候、噪声和光污染等多方面的环境风险,导致城市居住环境越来越恶化,这是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这些日常环境问题已经相当普遍,给城市的宜居环境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使得城市越来越不适宜人的居住,背离了城市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初衷。我们特别强调日常的生态环境品质,就是希望不能仅仅有“APEC蓝”“奥运蓝”这样的特殊时期的政策性好环境,更要让蓝天白云出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让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的新常态。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健康,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和期待亦越来越高,不少人开始选择“用脚投票”,形成日益庞大的“环境移民”群体,迁移到环境品质更高的“桃花源”城市居住和生活。二战后,世界各地都出现了所谓的“逆城市化”现象,其部分原因就是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代中国,曾经轰动一时的“逃离北上广”现象,就与一线大城市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不无关系。更有甚者,很多国人因为无法忍受国内的生态环境问题,而被迫选择移民国外。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指出,“中国环境问题的加剧成为精英和富裕阶层移民的重要原因”。[15]所以,我们中国要想打造更多的宜居城市,就要从城市规划的大生态、大环境、大系统层面特别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提质问题,把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落实到一年365天的每一天,为市民打造更加优美的宜居生活环境,把人口留下来。
八、宜居城市需要宽容失败、鼓励创新
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是一个可以让人谋生存和谋幸福的地方,特别对青年人而言,城市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城市生活充满着更多的可能性。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本质上就是城市不断吸引外来人口进城就业、谋生、定居,以及城市不断增强自身宜居水平的过程,人才和城市在良性循环互动中相互成就,实现人和城的双赢。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在今天的语境中,可以解读为城市让人有更多选择的余地,让人更容易获得创新和创业的机会,进而通过奋斗生活得更好、更成功。一个宜居城市,首先是一个可以让人比较容易地找到合适工作的城市,那么这个城市就需要有较好的城市经济体,有高效完备的就业和创业支持体系,还要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健全的社会容错机制,可以让各种不同的人在职场上不断地试错,而且试错成本相对比较低,才能让人有机会最终在多番试错的叠加经验中越来越成功。一般而言,城市人口越多,城市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因规模效应而形成这种宽容失败的城市文化。因为就如沃思(Wirth)所言:城市的人口规模越大,人口密度越大,城市人的异质性就越高。而在异质性越高的地方,人们更愿意包容异见,社会对失败的宽容度就会越大,也就更容易孕育创新的种子。从这个层面而言,城市一定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拥有结构相对完善的经济、文化、社会和人口结构,拥有更加活泼开放的社会价值观,从而更容易催生出鼓励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温和的城市氛围。
九、宜居城市需要有社会活力和文化张力
人们聚居于城市,不能把自己关进马克斯·韦伯所设想的“理性牢笼”,仅仅把他人当作满足自身需求的功利性工具;也不能陷入齐美尔所提出的“都市冷漠”,对周遭的事务抱着漠不关心的厌倦态度。而是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参与多样化的公共生活,与他人和市民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所以,宜居城市应当提供适于举行各类社会活动的场地,主动为集体文化活动的举办创造机会。城市需要建设各种广场、草地、公园、文化艺术中心、剧院、电影院、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开放性强的公共空间,引导市民走进和融入这些公共空间,并鼓励在这些公共空间中开展各种以市民为主体的社区活动、文化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让物理空间、市民主体和文化活动三者有机融合,共同生产出宜居城市应有的社会活力和文化张力。像这样通过公共政策合理调配社会资源,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的个体幸福感,更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16]但是在实践中,我们遗憾地发现,很多城市要么公共空间不足,市民无处可去;要么有相应的空间,但是缺乏与之对应的公共活动,市民在其中无事可做。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些城市都缺乏激扬市民和城市风采的途径和手段,市民之间、市民与城市之间的社会距离比较疏远,城市没有能很好地建构自己的宜居性。实际上,鼓励市民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既能降低市民自身的孤独感,增加彼此间的社会融合感,也能增进城市社会的微观活力和文化张力,最终让市民形成一种城市认同感和生活充实感,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这座城市。凡是具有很强的社会活力和文化张力的城市,一定都是受市民广泛认可的宜居城市。
十、宜居城市要让人有安全感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求是除生理需求之外人类生活的最基本需求。城市能否为它的居民提供充足的安全感,直接影响了这座城市的宜居性。特别是在社会结构变迁加剧的时期,现代社会正逐渐步入贝克所称的“风险社会”,人们的各种社会不安全感有随之加剧的趋势。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环境安全、交通安全、治安问题、社会安全、职业安全、财产安全等城市安全问题,都或弱或强地威胁着所有城市居民。种种城市安全问题仿佛是悬在市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潜伏的安全隐患随时都可能突然爆发。普遍的不安全感已经成为了一种典型的现代城市病。没有人愿意整日提心吊胆地生活,因此建设宜居城市,需要发展一种系统的安全理念,通过城市治理现代化和社会安全网的建设,逐渐降低市民的不安全感,让市民对城市安全充满信心,让安全感在城市中无处不在。在宏观层面,城市管理者要多举措并行,切实提升城市的安全保障能力,系统化地建设和完善城市的经济、生活、公共、环境、心理安全制度。[17]在微观层面,比如关于社区安全问题,Jane Jacobs在其《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提出,“应该让街头多一些报刊亭、杂货店、酒吧和咖啡馆,让他们能够以不同的、综合的方式维护人行道的安全。”[18]這种关于城市社区安全的微观行动理念,便对城市安全治理有很大启发,让老百姓因为生活中的小细节和“小确幸”而产生由衷的踏实和安全感。城市的治理者一定要把城市安全体系作为重中之重的施政方略,确保城市居民能够享有客观上安全、主观上安心的城市生活。
宜居城市,一定能够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和彼得·霍尔所提倡的“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的理念。[19]我们生活在一个持续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新时代,宜居城市应当成为今后城市发展的风向标。建设宜居城市,应该以人文品质作为发展方略,坚持在城市治理实践中取长补短,秉持科学、系统、全面、微观的理念,客观检视各种治理短板,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主政者和市民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才能建设好一座又一座越来越宜居的城市,让城市更具吸引力、更具活力和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全面需求。
说明:本文系江苏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江苏城市人文空间与城市高品质建设研究”(18JD00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生育制度[M.北京:三联书店,2014.
[2]威廉·A.科萨罗.童年社会学[M].张蓝予,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
[3]付茂政.学习型景观介入小学校园户外空间设计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
[4]彼得·德鲁克.社会的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张迪.老年人为何不爱出门[EB/OL].(2018-12-18)[2019-10-20].http://www.cfnews.org.cn/plus/view.php?aid=14508.
[6]伍小兰,曲嘉瑶.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6,4(8):3-12.
[7]胡亚飞.城市生活性街道步行停留活动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8]Jeff Speck.Walkable City:How Downtown Can Save America,One Step at a Time[M].Farrar,Straus and Giroux,2012:35.
[9]冉紹辉.基于步行指数的城市街道活力量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9.
[10]E.L.奥姆斯特德.美国城市的文明化[M].王思思,等,译.译林出版社,2013:50.
[11]丁继军,杨小军.由纽约中央公园谈城市公园与公共空间[J].山西建筑,2009,35(34):348-350.
[12]胡小武.城市公共空间的“共享价值”与“社会创新”——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启示[J].河北学刊,2019,39(2):180-186.
[13]张久珍,韩豫哲.图书馆:助推社会包容——评纪录片《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2019,39(1):125-130.
[14]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C].2018.
[15]韩冰曦.“环境移民”:隐忧与警示[EB/OL].(2014-2-20)[2019-9-20].http://politics.rmlt.com.cn/zhoukan/huanjingyimin/.
[16]陈志霞,于洋航.城市社会管理、社会支持与社会幸福感——基于41个城市2284位居民的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19,40(3):44-56.
[17]郭少华.风险社会背景下城市居民安全感提升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5):92-96.
[18]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31.
[19]彼得·霍尔.更好的城市:寻找欧洲失落的城市生活艺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5.
Abstract:Livable city is not only an ideal pattern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an urban governance system. When building itself as livable city, modern city tends to construct better psychical environment. While basically speaking, livable city should be a comprehensive system incorporating psychical space, social space, cultural space, and psychological space. This essay talks about ten specific strategies and systematically looks through livable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o as to provide some broader views for livable 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 words:livable city, humane essence, urban vitality, social care
责任编辑:王世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