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立课外特色课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2019-12-24潘淑莉

关键词:专业发展

潘淑莉

摘 要:近年来,在学校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每位语文教师在发展自身专业的同时,努力打造语文课外特色课,形成自身的亮点品牌。参与开课的教师以自身的兴趣与特长为基础,立足学情规划,设计特色课程,创设开放课堂,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且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外特色课;专业发展;品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1-075-1

学校前几年推行创课。所谓创课,是指教师对课堂“教”与“学”方式的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核心是将一种新的教学想法转化为教学现实。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个老师都有自己喜欢的一两个教学点,平时做得不够系统,不够深入,而学校提出的“创课”活动正好给了大家提供一个梳理的契机,一个实践的平台。温彩虹老师本身就喜欢研究作文教学,于是她就申报了“我与作文课”的创课;李敏老师申报了“研究绘本”;杨文静老师长期研究课外阅读,她就申报了“探究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得不说,学校的语文老师有情怀,敢创新,七分喜欢,三分契机,于是他们就走上了“创课”的研究之旅。

一、特色课程的开设,凝聚了一批教学研究的探索者

1.阅读引路人——杨文静老师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爱阅读,但杨文静老师则是用行动指导来学生学会阅读,培养阅读兴趣。杨老师在QQ上开通了一个叫“杨老师读书给你听”的阅读指导小屋,为了让音质更好地传递给孩子,她千辛万苦找到了一个专业录音棚。每天晚上他会准时把录好的音频发给学生听。听完之后,杨老师会及时提问,大家就根据问题跟帖回答。杨老师会根据每位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因为这本书是关于成长方面的,她还把我们学校的两位骨干教师请到了录音棚,三个老师一台戏,像专业的电台那样,畅聊生命的成长,发给学生听,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让阅读真正发生。

2.作文探究的先锋——温彩虹老师

温老师的作文探究之旅要从一本班刊——《玩玩豆》说起。开始,温老师觉得学生写的作文还不错,想给学生留个纪念,于是出了一本班刊。没想到,班刊反响特别好。正好创课机会来了,她觉得自己还挺喜欢教作文的,于是开设了创课“作文教学研究”。这一研究一发不可收拾,她从不会上到模仿上再到学着上。真正历练她的是一节比赛课,区里组织作文优质课评比,创课团队推荐她去。在那次比赛中,她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后来又代表区级参加市级省级比赛。之后,研究作文教学成了她的动力,每个学期她们班级的作文发表量达几十篇,她写的有关于作文的论文也多达几十篇。

3.繪本点灯人——李敏老师

李老师在创课中毅然选择了绘本,她的教学理念是:小故事,大智慧。她一直认为绘本不仅仅是给小小孩看的,0~99岁人都能看。她家里的绘本琳琅满目,给孩子启蒙阅读的时候,她发现了绘本的优质资源,同时也发现很多家庭的绘本启蒙阅读是缺失的,她希望自己能帮助学生补上这一课。她不仅教她们读故事,还在“润物细无声”地育人。李老师跟学生一起读《犟龟》的故事,故事中出现最多的是这句话“一步一步坚持往前走呗。”“只要一步一步坚持走,一定会到的。”“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一位班主任,没有唠唠叨叨的语言,却用一个故事引导同学深思,鼓励同学迎难而上。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点灯人。

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的老师还有很多,因为喜欢,加上学校的推波助澜,老师们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向前迈了一大步。

二、实践与理论结合,教学方能相得益彰

语文老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自由播种收获,她们是幸福的。但她们不局限于单纯的实践,为了提高自己能力,纷纷做起科研来。他们申请区级、市级、省级课题,他们思考如何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又如何用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做课题,常常要动笔写文章。而将经验撰写成文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论升华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成果转化的过程。长期坚持,必有好处。做课题不是一个人,往往是一个团队,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走不远,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一名老师带领一支团队,影响一支团队,研讨与交流,合作与思考。语文老师从理论联系实际,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又用理论来指导教学,让教学成系统,让教学有主张,从践行者到研究者,完成了华丽转身。

三、特色课堂激发实践动机,主题交流拓宽视野格局

为了让语文团队建设效果更为显著。学校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大型的“未来杯”特色课堂大赛,作文课、绘本课、识字课、古诗对读课,名著导读课,戏剧课……百花齐放,各具特色。除了上课,教师们还要在语文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大家各抒己见,有评价,有交流,有提问,有建议,教研氛围很浓厚。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每个老师都有成长和收获。学校给了每位老师自主选择的空间,大家上自己的特长课,老师的特色就慢慢显现出来了。同时通过上特色课,听特色课,交流特色课,不仅上课老师有提升,听课老师也在慢慢琢磨自己的研究方向。语文组还会邀请特别有经验的老师分享她的特色课的教学主张。以老带新,以优带新,因此每年新教师成长都特别快,辐射作用非常大。

学校特色课建设,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需求;学校通过开设特色课,培养了教师课堂开发意识与能力、科研意识与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综合提升,使教师在特色课建设中不断获得发展。从我校特色课程发展来看,只有做到课堂有特色,学校才有特色;只有课堂有质量,学校才能保证质量。我们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坚守建设特色课的初心,引导教师在建设和实施特色课程,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和终身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从而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了品质教育。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立足校本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