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大美育”课程体系的探索

2019-12-24蒋洁

关键词:课程体系核心素养

摘 要:我校致力于“美育”课程建设,坚持走美育特色办学之路,在课程的规划、开发以及课程的统整方面均指向核心素养,并在彰显办学特色中进行了创造性的整体构建——即“大美育”课程体系。本文介绍了学校在“大美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中的实践探索之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大美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1-015-2

我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建校25年来,学校在课程的规划与开发、课程目标、结构以及课程的统整方面均指向核心素养,提出了“大美育”课程观。我校重点探索以美育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局部美育,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形成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合力,提升了学校育人的质量。

一、“大美”在环境

学校倡导“校园处处皆课程,环境处处含美育”,学校结合办学特色,深入挖掘环境的美育功能,完善学校硬件建设,做好校园整体规划,打造出了一批校园文化亮点,建构了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

1.把校园建成美丽整洁的花园

学校本着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合理搭配的原则,在校园内种植苏州本地乡土植物达150多种,对每种树木进行分属挂牌,树木以四季分类遍植校园,真正使学校“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学校对古树名木、绿化区、至善广场“世界林”等绿化区进行设牌改建,并制作与学校建筑风格吻合的仿古导向牌,让每棵树木、每个角落、每个区域都体现绿化与文化紧密相连,并充分利用苏州乡土植物馆,通过校园实物与馆内知识的链接,给学生展示美丽、和谐的校园。

2.把校园建成平等对话的学园

学校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学校把环境建设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从学校风貌到班级布置,再到一花一木、一字一画,都努力追求“让每扇墙壁都会说话,让每片绿地都能传情”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出学校环境色彩的亮丽、洁净,展现出学校的真实场景和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风采,呈现出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成果,体现出启迪思想、共同励志、陶冶身心的教育内涵。

3.把校园建成和谐温馨的家园

学校地处苏式建筑鼻祖蒯祥的故乡,因此,校园建筑风格具有苏式建筑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园林意境。学校通过对建筑物的刻意布置,不仅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景观,同时,也起到了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

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校师生享受着教育的幸福和学习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学校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美,教师与教师之间亲密无间的朋友之意,教师与学生的无私之爱,整个校园都都体现出了一种尊重、平等、互助的和谐之美。

二、“大美”在课程

学校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和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全面指向基于核心素养的全学科育人方式,探索学校课程改革,营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成長的快乐。

学校课程体系由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两块组成。国家课程按苏州市教育局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来落实;校本课程板块考虑到学校特色与相关课程的整合,将苏州市颁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和校本课程空间整合在一起,整体设计校本课程,将“五善”品质细化在各板块的课程目标中。其结构图如下所示:

1.校本课程的规划有三块

(1)“至善”德育课程

“至善”德育课程围绕争做“至真至善至美阳光少年”为主要内容,分低中高年级段分层开设实施。

低年级开设《爱校爱家校史课程》,主要设计了我们美丽的校园、有你真快乐、最美香山人、我们的约定、阅读香山、我为香山添光彩等教学(活动)内容,课程目标指向培育爱校爱家的情感。

中年级开设《八礼四仪体验课程》,具体为成长仪式、仪式之礼、待人之礼、餐饮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仪表之礼、言谈之礼、游览之礼、交规体验等教学内容,目标指向培育友善守礼小公民。

高年级则开设《社会服务实践课程》。如打扫、整理阅览区、校园绿化清洁护理、舟山社区服务志愿者、幼儿园服务、敬老院服务、少年交警执勤实践等。目标指向快乐实践。

(2)“香山”兴趣课程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不同教师的特长,利用好教材以外的课程教育资源,开设了30余门自主拓展课程,主要分为“香山工艺、科技探究”两大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通过网上选课平台自主报名,开展学习。其中香山工艺类课程包括香山古建、核雕、编织(藤编、线编)、剪纸、装裱、书法(传统)、绘画(水墨画为主);科技探究类课程包含电子百拼、建模制作、电子制作、纸飞机、数棋、无线电定向、测向、科学幻想画、植物园探究、积木、七巧板、趣味橡皮筋等。

(3)学科拓展课程

在国家课程实施的基础上,学校开发与建设有学校特色的学科拓展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多元学习能力的形成。

语言文字类课程包含说话写话、语文综合学习、小记者团、名篇阅读、学讲苏州话、书法、国学诵读。数学思维类开设有趣味数学、思维训练、数棋、数独等课程。英语兴趣类开设了麦克米伦英语、英语儿歌、国际理解、舞台剧表演等课程。艺体特长类包括体育活动(游戏)、足球、世界名曲、世界名画欣赏、吴门画派赏析、合唱、舞蹈、评弹、器乐(古筝、二胡、竹笛、吉他)科学发现类主要开设趣味实验、无线电测向课程。

2.课程实施建议

(1)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教学是课程实施和学校教育实现的最主要途径。在学科教学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教学文化和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基本思想的指导下,强化教学改革,通过“教、学、评”一体化、体验式教学等策略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2)校本课程系列化

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及文化特色,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历程和自我发展需求,为学生发展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拓展型课程,课程分为语言文字类、数学思维类、英语兴趣类、科学探索类、艺体特长类等。同时,学校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还将在语数英学科开设以知识的巩固为主,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援助型課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大美”在活动

学校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为主要载体,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我们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提炼成果和经验,形成了具有舟小特色的“审美加体验”式的系列活动。

1.在家庭做“小帮手”,体验家长的艰辛

在家庭中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

2.在社会做“小公民”,体验公民的责任

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3.在学校做“小伙伴”,体验集体的力量

在学校做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

4.在社区做“小卫士”,体验劳动的快乐

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

5.独处时做“小主人”,体验个人的魅力

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努力探索“成功德育”目标体系。

学校开展的系列体验式活动,皆指向学校教育“至善”核心价值观,并构建“以美辅德”的德育机制,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科普节等主题周活动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培养健全人格。

总之,学校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环境布置体现美,学科教学渗透美,课外活动感受美,亲身实践创造美,行为习惯检验美的运行机制。通过大美育教育的实施,学校教育质量正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夏静,蒋洁.项目化:从特色课程建设向课程文化发展的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8(10).

[2]杨九俊.美丽的项链是怎样串成的[J].教育视界,2015(11).

(作者单位: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舟山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核心素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