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架构,促进化学课堂提质增效
2019-12-24邓令仪
邓令仪
摘要: 利用教案学案一体化将教案和学案有机整合,化繁为简,实现堂堂清,课课清,切实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达到活用教材,优化教学架构,促进化学课堂提质增效的目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什么叫教案学案一体化;为什么要实施教案学案一体化;利用教案学案一体化,优化教学架构的实践案例;实施的效果。
关键词: 优化;教案学案一体化;提质增效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2-046-1
初三化学,作为化学这门科学的入门,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以及将来在化学方面的发展。在这个关键时期,作为领路人的教师如果很好地把握这个契机,通过高品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起化学的思维网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畅享学习的乐趣和奥妙,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找到开启化学宝藏的秘诀。
一、什么叫教案学案一体化
其实教案学案一体化就是将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进行整合,合二为一,化繁为简。既方便老师按照设计的思路进行授课,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地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掌握的重难点,每个教学步骤的目的意图,并能及时地通过课堂练习进行检测,使该节课的知识得到落实。从而实现堂堂清,课课清,切实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为什么要实施教案学案一体化
1.教学中的困惑
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學常常出现脱节、掉链条的情况: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节奏,不明白老师教学环节的目的;老师摸不透学生的底子,不知道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2.现有的配套练习情况分析
每一年所订的练习册,虽然环节齐备,但是,其中不少的题目都是生搬硬套的,不合时宜,甚至超出了所学知识的范围。既耗费了宝贵的时间,又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简单的说就是一块“鸡肋”,吃之无味,弃之可惜。
三、利用教案学案一体化,优化教学架构,促进化学课堂提质增效
基于以上教与学的概况,要构建品质化学课堂,以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当前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达到和谐共振,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结合我校本科组正在开展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及本人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案学案一体化,很好地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师生的配合和谐默契了,师生的课堂互动频繁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日趋浓厚。因此,利用教案学案一体化,可以达到优化教学架构,促进化学课堂提质增效的作用。
四、活用教材,教案学案一体化的实践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共3点)略
学习重点:正确书写简化学方程式
学习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一)自主学习:请阅读课本96-101页后,完成下列各题。
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要以_________为基础;二是要遵守_________定律。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______要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每一种元素的原子______相等,这个过程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二)探究互动: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步曲)
1.写:写化学式(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用短线相连)
2.配:配平(加系数,使反应前后每一种原子的数目相等)
3.等:画上等号
4.注:注明条件(如点燃、加热、催化剂等,并注明气体符号↑、沉淀符号↓)
例题:以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为例讲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常见的方法有: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偶配平法、归一法等
重点掌握的配平方法是:
1.最小公倍数法:练习①H2O2 — H2O+O2(共7个)略
2.归一法:练习①C2H4+O2 — CO2+H2O(共6个)略
★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意义、读法
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用________来表示________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宏观)
(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质量)
(3)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微观)
(4)表示该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如:
(1)“宏观”的读法:氢气和氧气在 的条件下生成 。
(2)“质量”的读法:每 份质量的氢气和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水。
(3)“微观”的读法:每 个氢分子和 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个水分子。
(三)自主精练:
1. 的读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Fe3O4+ CO— Fe+ CO2(等4个)略
3.选择题(共3题)略
(四)快乐化学:
有人说他能使水变成汽油(含有大量的碳、氢元素),一本万利。现在,他把这项发明权超低价卖给你,你会买吗?请你用化学知识揭开骗子的可恶面纱。
五、反思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编排一体化的教案学案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集众所思,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真正做到科学合理高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课堂的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科的要求及时更新。长此以往,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肯定能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品质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并能由点及面,辐射推广开来,使更多的师生受益,真正实现素质教学。
[参考文献]
[1]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人教版,2012.10第1版.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中学,广东 佛山 52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