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引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探索
2019-12-24吕峰
摘 要:文章以工匠精神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为主要研究命题,通过介绍工匠精神内涵、职业教育在民族地区脱贫工作中的作用,分析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以及以工匠精神引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相关措施。
关键词:工匠精神;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开始扭转,从生活必需品定量供给转变为生活必需品充分供给,这使得三十年前党所谈到的小康社会得以基本实现,但这种小康社会的现状并非普遍性的,反而呈现不平衡、不协调的特点,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这种不平衡尤为显著,为了践行两个一百年目标,使国家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彻底解决贫困这一民生短板,精准扶贫政策被提出,其中关键点在于教育扶贫。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来源于人才的培养与开发,而教育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为了发掘我国人力资源潜力,加强、加快人力资源转变,积极在民族地区开展职业教育,为少数民族增加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成为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少数民族摆脱贫困的重要抓手。
一、工匠精神背景及内涵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工匠精神”一词,在社会中引发热议。工匠精神是对传统中国从事手工作业的人群身上所体现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精神的一种总结,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中国传统工艺在国际中享誉盛名,提倡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相融合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道德的最大公约数,对于职业人提出诚实、敬业的要求,而敬业反映在职业工作中即是对本职工作秉持一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一经提出快速在各个行业中被高声呼吁与提倡,在教育行业更是如此。教育是我国发展的百年大计,国家转型升级依靠人才的培养,但由于教育行业中职业道德并无严格标准,且对于职业道德无法进行检验,因此教育行业自身及外部职业素养支撑不足,造成教育行业出现乱象。将工匠精神引入教育行业改革之中借鉴了德国与日本的经验,德国在职业教育中以培养工匠为标准,增加职业道德教育,并对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员所产出的产生品采取十分严格的检查标准,使得受教育者在内外两方面均不断被工匠精神所影响。日本则在国民教育中增加了隐性工匠精神教育,以培养合格的“日本人”为标准,使接受教育者能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完成本职工作。
二、民族地区开展职业教育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状况不佳,传统思想阻碍,本身拥有的自然资源匮乏等原因而多数处于贫困状态,在民族地区开展职业教育成为当地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点,其作用在于:
(一)开展职业教育为扶贫工作展开做好铺垫
有关部门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当地人口主要依靠出卖体力作为劳动收入方式,这种劳动方式需要长时间、高强度、重复性使用体力,且相对劳动收入低,对身体造成的损伤较大,而由于教育资源缺乏,当地人口往往无法跳出卖体力的恶性循环,人们缺乏从事其他工作的技能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低水平的受教育程度同时也使得国家提供的技术扶贫工作推广难度大,效果不佳,因此,对贫困人口进行开展职业教育是開展扶贫工作的前提,只有贫困人口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才能理解扶贫政策,转变依靠体力生活的思想,扶贫工作才能进一步展开。
(二)开展职业教育能够巩固扶贫效果
在前期扶贫脱贫工作中,国家采取的措施多为经济、物资帮扶,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生活必需品及生产用品,以期贫困人口能够通过这些物质方面的帮扶开展生产活动,解决贫困问题。这种扶贫脱贫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十分有限,由于思想观念未形成转变,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往往在后期的生产中依然恢复至原有状态,生产力与生产效率得不到提升,造成国家资金与物质帮扶等社会资源的浪费,甚至由于国家这一政策的推出还导致了安贫乐贫,靠国家资助为生的现象出现,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开展职业教育形式的出现能够在国家财物补贴的基础上为贫困人口生产指明方法与道路,帮助贫困人口思想从不劳而获转变为努力向上,从而使得更好的解决贫困问题,扶贫效果更加显著。
(三)开展职业教育能够从根本上治疗贫困疾病
思想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困难根源,人们不理解知识的价值,不重视教育的作用,人认为尽早参加生产劳动才能产生价值,在迄今为止的贫困支援中,物质扶助也好,技术扶助也好,都要继续供给,一旦离开国家的援助,贫困的恢复现象就会大规模地发生开展职业教育,通过文化知识的教授,从根本上转换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开阔其视野,了解国家和世界的状况,了解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可以摆脱代代知识不足的恶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现象存在的根源。
(四)开展职业教育能够加快脱贫速度
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相关理论在国家与世界的发展中证明了其真理性,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存在着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问题,提高其生产力水平的方法是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开展职业教育,对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给予劳动技能培训,能够培养当地青年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能力,使得贫困人口能够理解文化水平与能力对生产效率的带动作用,从而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发展自我,通过自身的能力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达到快速脱贫致富的目标。
三、现阶段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状况
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职业教育推广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依然缓慢,其现状表现为:
(一)教育保障条件薄弱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相对劣势,使得在民族地区开展职业教育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与物质资源,且办学难度大,管理成本高,学生特殊状况多,为职业教育的推广设置重重障碍,且民族地区独特的民风民俗对于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具有抑制作用,国家在财政拨款上也往往不能满足民族地区办学需求,多重问题的叠加使得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人员往往态度有所松懈,使得原本薄弱的教育保障条件更为难以支撑。
(二)教育普及率低,办学水平低下
民族地区人烟稀少,人口分布较为分散,地理条件也使得职业院校很难找到合适的选址,院校分布数量少,覆盖面积小,有能力提供寄宿条件的职业院校稀少,使得工作人员很难在地区内开展职业院校入学推广工作,学生特殊情况得不到解决,学生真正能够进入职业院校的数量较少,如云南、西藏、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毛入学率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2]。
(三)职业教师流动率大,素质低下
民族地区各种条件相对较差,致使有意愿进入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任教教师数量较少,教师补充主要依靠志愿者活动临时支教,固定任教人员数量少,且往往一年内任教教师出现频繁流动现象。即是能够留在民族地区任教教师往往基本素质较差,无法达到双师型任教人员标准,甚至是基本任教标准,且无相关德育培训,综合素质低下。
四、工匠精神引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
针对上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工匠精神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已成为必然需求,那么应当如何以工匠精神引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呢?笔者提出以下意见:
(一)开展工匠精神宣传
职业教育在民族地区的开展并非仅与开展教育的院校相关,而且与推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相关公职人员、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密切相关,因此在民族地区开展职业教育改革,首先需要相关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即大范围的开展工匠精神宣传,利用讨论会议、宣传栏、政策宣传板等宣传手段,使相关人员形成以工匠精神为标准,对自身工作要求精益求精,发挥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观念,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开展做好思想铺垫。
(二)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
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人的重要途径,但一个合格的职业人不仅需要具有高理论水平、高技术能力,还需要高精神境界,因此在民族地区进行职业教育改革时,应当在课程中隐性融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核心要求,让工匠精神在青少年的思维中种植、生根、发芽,最终孕育成熟,使職业教育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职业技术人员。
(三)进行教师工匠精神教育
教师是职业教育的直接执行者,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因此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应当注意教师工匠精神教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面对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师流动率大,素质低下的问题,首先应当解决教师的职业素养,使教师秉持师者本心,以培育人才为己任,而非以追求物质享受为目标,将工匠精神融于本心之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面临种种问题,为了实现民族地区脱贫任务,积极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以工匠精神作为思想引领,为教育改革打好思想基础成为关键,因此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应当从各方面加强工匠精神宣传与教育,使其真正在改革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琴.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省思[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137-143.
[2] 林克松.职业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机制与路径——“烙印理论”的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3),70-75.
[3] 闫广芬,张磊.工匠精神的教育向度及其培育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17(06):67-73.
基金项目:文章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ZJGH2018152。
作者简介:吕峰(1981.07- ),女,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集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学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