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

2019-12-24李光亮

经营者 2019年22期
关键词:土地制度农村经济作用

摘 要 “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直接和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挂钩。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说,人类最基础的需求便是生理需求,人只有满足基本食物需求,才有精力学习或者工作,才有追求美的权利,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改革 农村经济 发展 作用

一、农村经济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

任何制度都是根据当时历史背景制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农村实行这种土地改革制度确实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这种土地改革制度可能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1]这个时候,很有必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我们需要适时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来完善。回顾我国各个时期农村土地改革历程,总体来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农村经济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共同发展。

二、各个时期土地改革对农村经济的作用

(一)1949~1955年的土改

过去的土地几乎被封建大户占有,农民只享有少部分土地,很多农民都会给地主打工,土地分配极其不合理。农业收入完全依靠天气情况,生产效率低,实际收入也很少。因此,降低地租和平均地权这种方法很有必要。1940~1950年,国家开始实行土改政策,力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保证每位农民手上都有耕地。[2]

(二)1956~1978年的土改

自1955年后,国家开始实行集体经济。这段时间,农民土地改革制度开始由个体户经济转向集体经济,农村经济公有制便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中国正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土地集体、公有制的必然选择,农村土地政策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三)1979至今的土地制度

自从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便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也在不断改革,从刚开始实行到后期逐步完善和稳定。1978~1979年,国家开始实行定额包产责任制,杜绝包产包干到户。1980~1981年,国家努力普及责任制,以此带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发展;1982~1983年,国家开始积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经济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国家政策的重要举措,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1978~1984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迅速增加,几乎每年递增9%,种植业更是以每年7%的速度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农村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需要使用函数估算各类价格。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实际增长35%,农业总产出增加了55%。事实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村经济步入一个新阶段。

三、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细碎化土地阻碍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当前,我国主要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接转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这是一个从集体经营到集体公用的阶段,它确实带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实际收入。但是,我国农村经济越来越呈现出细碎化的特点,这在很多方面制约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限制了我国农业的机械化发展程度,缺乏实际管理方法和技术。其次,很多农民选择内外兼修的方法,土地实际投入呈现出互不平衡的特点;这种特点直接影响了农业的规模化发展,阻碍了农村商品市场的发育,需要建立健全整个市场。

(二)土地生产权混乱影响人们投资土地的热情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农村各种经济组织包含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各种土地制度都属于正常的经济范围,集體经济概念模糊不清,很难把义务和权利结合起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法律并没有严格规定监督和管理土地的各种方法,可操作性并不强,导致我国土地生产资本积累浪费,严重影响人们投资土地的热情。

四、强化土地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现阶段,国家要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换句话说,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在农民手上,这不仅顺应了土地管理的实际需求,还促进了土地的统一化管理。仔细划分下来,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需要强化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断发挥出土地资源保障社会的实际作用,以便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需要建立健全土地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土地管理、地方政府、国家的基本义务和权利,实现管理保护土地工作有法可依。最后,采用积极合理的科学方法,促进我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合理、科学。

(二)将土地制度融入各类市场

国家在实行土地改革的过程中,及时融入相关市场观念,能带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转移我国剩余劳动力,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有利于加快农业发展的速度,扩大规模。实际来说,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明确双方的义务和权利,保证我国农村土地的健康发展。其次,合理评估农村土地使用权,努力发挥出自身商品化价值,适度出让相关农村土地,保证其市场化标准,维护农民的相关合法权益。最后,建立健全相关户籍管理制度,完善合同和土地管理制度,保证农村土地的动态管理。

五、结语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社会经济的变化,适当调整土地制度,保证农民的基本权益,促进我国政府的实际增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新泰市宫里镇人民政府)

[作者简介:李光亮(1987—),男,山东新泰人,本科,中级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参考文献

[1] 伍玉振.制度、技术与农家经济生活变迁[D].山东大学,2014.

[2] 耿传辉.中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土地制度农村经济作用
土地开发权与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与土地制度改革初探
广州市小产权房的现状与出路研究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