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踢毽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2019-12-24乔勇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2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毽子体育课运动

□ 乔勇(武汉轻工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23)

中国踢毽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5000年的文化历史中,踢毽子给高校体育的活动增添色彩,并能体现出中国伟大的文化内涵,在高校体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改革开放今日的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逐渐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踢毽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运动的重要载体,应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1、踢毽子的内涵与现状

1.1、踢毽子的内涵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毽子从汉代就开始出现,由于它十分简易方便,而踢毽子是指踢毽球,可以活动腿部的筋骨,动作较为简单,提高了身体的灵活性,而现代随着人们的趣味性越来越高,踢毽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比如随着音乐踢毽子,和大家共同运动,你一脚,我一脚,提升了踢毽子的趣味性,在广东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比赛制度,其竞技性也提升了不少。

1.2、高校体育中的现状

如今踢毽子也逐渐融入到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中,目前也在逐渐的发展,学校开始注重学生体育的多样性和科学性,踢毽子的多功能性成为大部分高校的必然选择,自从20世纪30年代上海举办的第一场踢毽子公开赛开始后,中国的民族体育项目就开始有了雏形,大多数的传统民族体育不断地融入到课堂中,在不断地普及和宣传中,老百姓渐渐接受了这样的群众性运动项目,但是由于教学课堂本身的局限性,大部分的课堂仅仅只是把它加进了趣味比赛活动中,许多学生并没有深刻了解踢毽子的理论知识和背后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且课堂展现形式也较为单一,时间一长踢毽子就缺少了创新性。

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整合性,与其他文化互相结合,比如舞龙,武术,既有观赏性,又能强身健体,是提高精神生活的有益运动。当前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总体的重视水平还不够,大多数人偏向奥运项目,如足球、篮球,特别是青少年对传统体育项目陌生,不感兴趣,自然也无法领略到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所以传统体育文化是处于一个相对自我封闭的过程中。其次,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带有典型的东方哲学思维特点,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反而是更加注重自我修身养性,是一种内涵社发展,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受阻,特别是受到西方主流媒体思想的冲击,国人对传统体育文化重视程度不高。

2、开展踢毽子的重要性

2.1、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踢毽子在宋朝的《事物记源》中就有详细的记载,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我们民族的多样性源远流长性,注定我们人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踢毽子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社会性、娱乐性的,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素质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传承中华文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的,而是要让文化深刻地流进学生们的内心深处,更加符合当代学生的生活特点和自身发展,让民族体育知识不断地传承下去。

2.2、顺应新时代的素质要求

中国的校园体育长久以来,一直是一片仍待开发的黄土地。尽管近年来在奥运会上,中国一直雄踞榜单前列让国民感到骄傲。然而作为一个金牌大国,我国的全民体育参与度却非常薄弱。运动员成为了一件国家包办的事情,以至于大多数观众仍然觉得运动这件事情,似乎离他们很遥远。

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体育,从来不是教育的一部分尽管毛泽东主席几十年前就强调过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更是发出过“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但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一直没有把体育运动作为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孩子会被送去补课、去学习某项乐器、或是绘画,但独独体育仍然是在孩子学习不忙的时候才会坚持的一件事情。德智体美劳里面体育是最末端的,中考、高考的体育成绩仍然只是象征性的跑步、跳远等靠考前集训完成的项目,笔头应试教育仍然是大多数学生向上走的唯一出路。而面对这样的应试教育制度背景与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家长也自然毫无选择,只能让孩子在奥数、英语、语文等等补习班的环绕下长大。

因而中国大多数青少年没有运动基础,没有运动习惯,更很少能从运动中获得快乐。中国的家长与社会其实从根本都尚未能认识到体育对于孩子的好,体育运动除了强健体魄,还能为孩子带来竞争意识、团队意识、担当与分享意识、学会为他人喝彩等等这些精神上的正能量。本应是从小开始接受的一项教育,如今在中国却本末倒置。中国的大众运动人群基本上都在35岁以上,占比超过六成,中国的体育实则是在教育中老年人。(数据来源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儿童本应该接受体育培训,然而在中国教育端口上从未真正明确体育教育的地位。在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竞争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家长与青少年都急功近利的去争取资源,集中精力在文化课上,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也就注定中国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体育教育上的差别。

这样的差别,让中国不得不开始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是新时代的要求,更是社会的要求,自身的要求,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更应该注重它的重要性,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欧美、日韩都使用不同的体育教育课程,我们国家也应该开始注重体育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唯有读书高这样片面的发展上。

2.3、文化教育的体现

凡能称之为“教育”者,必有教之,育之。体育教育并不只是教人运动,健身。而它是一种文化,一种关于身体的文化,关于一个全民未来走向的文化。如在清末明初时期,军队人员抽食大烟,玩物丧志。缺少一个健康的体魄,没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怎么可能不灭亡。再者,毛主席的《体育之研究》也曾提到国力荼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阐述了体育: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的作用,更是提出了增强人民体质,发展体育运动的主张。所以说,体育教育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教育,它是一种文化。一种对人身心健康的一个阐述,让我们知道怎么去做,就如今的体育,似乎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分类,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不同人群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对身心健康都有不同的锻炼程度,所以,体育教育不单单只是一种教育,而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组成,所以,当代教育将体育作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对传承文化的重要体现。

2.4、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简单的传授知识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教育,而是要让教育融入到学生自身,学生的个性有着良好的发展。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带来身体上和心智上的益处,体育锻炼能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对走入社会十分重要,参与团体性的体育锻炼能扩大社交面,交到更多的朋友,体育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的一部分,是精英教育的核心,体育的核心内涵是通过体育活动达到教育人的目的,主要的功能是培养人,不能普通地理解为强身健体,如果想要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从小不能走单向教育,而应该努力减轻其血液压力,多关注家庭及社会教育,踢毽子能够促进学生心理良好的健康发展,让学生学会团队协作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的个性更加全面发展,为社会提供创新人才。

2.5、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体育课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让孩子身心得到锻炼和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终身体育兴趣和爱好。体育课还有最重大的一个作用是改变国人对于体育课的观念和认识。目前的现状,体育一直是中国人心中可有可无的学科。若是没有考试怕是连体育课也只是在课程表中。体育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真正的身体健康是灌输给孩子正确的对于身体健康的理解,并且能很好的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要让孩子爱上体育,必须是要让他们懂得如何玩。家长和老师可以适当的举办各种有趣的体育活动,让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参与其中并且乐在其中。比如没有体育课不代表没有体育活动。学校每天白天和下午都会安排孩子去户外进行自由活动。不管刮风下雨,老师都会让学生去户外跑一跑跳一跳。

你可能会觉得,这样哪里算体育活动,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真的体育技能。但学生的确运动到,身体充分得到阳光,有活动,就是好的。

一般学校会开设一些兴趣班。如果学生对球类活动有兴趣,可以报名各种球类班。学生还可以加入校队,比如校足球队,篮球队等各种运动项目。体育活动是以这样的兴趣小组的形式存在的。

体育课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健康而设立的。一些学校常常将体育课与健康课绑在一起。老师会教学生关于健康的各种知识,比如食物营养搭配与运动科学知识等。让学生了解身体发育,运动规律以及食物对身体和运动的影响,从而全面的了解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健康的意义。而体育老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教练,而是教会学生有关身体知识的老师。

3、踢毽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3.1、观看视频和相关技巧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踢毽子的正确示范,让不会踢毽子的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并引导他们培养兴趣爱好,明白踢毽子的内涵,通过视频的方式,更能让学生更有代入感地学习,这些动作的概念将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真正做到正确地踢毽子。

3.2、徒脚练习

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先练习正确踢毽子的基本技术与技能,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让学生们在体育馆内对着镜子进行练习,并使用毽子不断地练习踢起的方式,探讨如何连续踢毽子,在这一过程中,由慢到快逐一地练习,观察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并及时地改正错误的方法。

3.3、身体素质的练习

踢毽子大部分考的是身体的平衡性和良好的腿部技巧,所以合理的步法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打好踢毽子基本十分重要的,所以除了不断地练习踢毽子,还需要注重身体素质,这样就使得运动员有较好的爆发力和辅助踢毽子的方法,真正训练了身体的柔韧性和忍耐性。

3.4、坚持练习

首先要确定脚能够侧弯90°,这样才能保证毽子每一次都是高质量的飞行,其次控制好毽子的落脚点,毽子落在脚中间就最稳妥的地点,因为落在太前面会把毽子踢飞,太后面又会吃劲。所以落点不是很满意,下次要及时调整,再说一下触球,有的时候毽子飞行太高需要用身体缓冲,肩膀、胸、膝盖都可以达到触球缓冲的目的。把毽子第一次的飞行拦下来,后面就可以用脚找位置重新踢出去了,触球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失误的次数,之后不断地坚持练习,熟能生巧。

4、结论

踢毽子是一项饱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运动,更应该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中去,学习踢毽子不仅能加强身体素质,还能强化心理,发展学生个性,为社会更好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每个学生都养成终身体育、健身的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猜你喜欢

毽子体育课运动
体育课
踢毽子
不正经运动范
自动计数毽子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蝴蝶毽子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