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分析
2019-12-23陶小松
【摘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英语口语交际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学生们口语交流能力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结合信息时代的背景分析信息技术影响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采取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作者简介】陶小松(1979-),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当代大学生接触到的英语教育更为深刻,主要是以锻炼学生们的口语沟通为重要的方面,综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很多有关“哑巴英语”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们的综合考评,同时也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一、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1.现状。纵观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能够看出教育工作在开展中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条件,如教学设施逐步地优化、教材质量得以提升等。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仍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尚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在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反馈中,能够利用英语进行流畅交流的学生少之又少。根据雅思考试情况加以分析,考生的平均分连续处于全球中垫底的位置上,这就反映出当前大学生们口语教学的瓶颈。虽然部分学生可以在大学期间通过四六级考试,获得相应的证书,但是其无法应对较为复杂的交流情况。还有些学生在面对别人的英语询问时,对开口说英语感到胆怯,造成了“哑巴英语”的局面,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2.原因。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主要是通过播放英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们听,学生跟着这种模式进行阅读,收获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还有大部分高等院校为了迎合当前的形势,积极的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但是没有在英语课堂上合理的利用起来,以至于造成现在的困扰。国内还是倡行“以师为本”的理念,因此并未关注学生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他们的学习进展,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状况。结合语言学的角度加以分析,以儿童为例,可以见得儿童的语言习得能力完全取决于不同的因素,首先是其接触到的环境,其次则是其接受教育的年龄,虽然大学生的词汇量较为丰富,但是口语交际能力却比儿童要差,这种问题的存在就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存在著不足之处。还存在着部分学生因为内心过于敏感,担心自己与他人交谈的时候出现口语上的表达失误,从而不愿意开口说英语。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有时候会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落实,以至于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践的优势之处
1.逐步优化教学的方式。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多元化的事物,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影响,他们了解到电子设备带来的乐趣和影响力。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适当的融入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得以改变,满足学生们对多元化教学手段的需求。通过积极地利用信息技术,使得英语课堂变得灵活生动,借助于情境交融和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料,学生们获取了丰富的感官体验,对于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升。某些学校构建起网络教学平台,老师可以积极的借助于这样的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以此规避烦琐的细节,运用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学生们参与口语训练。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使其逐渐地融入课堂实践中,使得学生们接触到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将课堂变为学生的主战场,充分凸显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如影视、录音等多种资源让学生们接触到灵活生动的课堂,提升学生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将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真正的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让学生们可以主动的利用学习的资源,真正的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稳步的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
3.积极创设教学的情境。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可以适当地利用信息将教学的情境营造出来,这样能够激发学生们的交际欲望。依照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学生们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建构均会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通过将相应的交际场景还原,使得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利用价值,在声、形、光等元素的融合下,感受到真实的交际情境,由此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强化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4.消除心理的障碍问题。对于学生们来说,口语能力之所以得不到提升,也有其本身心理障碍的影响,某些学生因为担心自己奇怪的发音被同学嘲笑而不敢进行交流,或者是使用了不恰当的口语表达方式而受到老师的批评,这些都是自身的心理障碍所致。信息技术环境下落实的口语教学,往往可以运用人机交互这样的虚拟方式展开,这种方式的采取能够减轻学生的焦虑和紧张,同时让自己对自己更自信。还可以运用原声模仿系统,让学生们参与到配音实践中,消除学生们交际过程中的不安。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依照建构主义加以分析,知识并不是依靠着老师们的传授获取,学习人员应该在特定的环境之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运用丰富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相应的成果。建构主义重点是在教师们的指引下,坚持着学生们的中心地位,凸显出学生们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对象,而是积极主动学习的人,在相互配合与协作中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
1.将教学的主题加以确定。在信息技术环境的影响之下,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具体情况分析,明确口语教学的现状,为确定更加精准的教学主题做出合理的分析。教学的主题需要及时地将生活实际反映出来,这样才能凸显出教学主题的设定意义,保证学生们能够接触到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交际欲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的行动中。比如将美国传统的节日“感恩节”视为一种口语背景,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相关的行动中,使其可以学习到地地道道的节日用语,充分的体会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进一步明确英语交流的基本特征。
2.及时地收集教学的素材。应该确定信息资源的搜集方式,寻找到较为适宜的教学材料。依照心理学家的分析,人的大脑有左右之分,左脑重点是负责着言语以及阅读等等,属于抽象思维的中枢,右脑则是负责着形象思维的传递,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却并没有重视想象力的激发,导致学生们习惯于使用左脑,很少会使用右脑。考虑到这样的现实情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主张运用影视学习资源,由于影视可以将真实的语言场景还原出来,同时又富有娱乐的功能,可以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由此更好的带其感受语言交流的意义,真正的提升对学习交际语言的兴趣。同样以“感恩节”这个主题为例,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老友记》作为教学资源,通过较为轻松的对白和人物诙谐幽默的表述,使得学生们拥有最佳的学习资料。
3.积极的付诸具体的实践。对于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口语交际问题,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合理的举措加以改变,保证大学生们清楚的定位自己,认识到当前在口语交际中的不足之处,积极地寻求相关的措施加以改变。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应该将上述提及的相关行动落到实处,在老师的指引下,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大学英语教学发挥出的正面影响,努力的改变自己地心理状态,在视频教学、音频教学等多种模式下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让自己更快地掌握口语交际的细节,努力地配合老师的引导,在不断地巩固基础的同时,掌握更多元的知识,努力的提升自己的英语知识水平,成为新时期可以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四、结语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很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作为外语的重要代表,英语的地位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哑巴英语”这样的一个现实问题,提升学生们的口语交流能力成为教育的目标,通过相关的阐述,明确了应该采取的应对方案,为保证实现既定的任务指标,应该结合着信息技术将相关的行动有条不紊的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洁.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討[J].华夏教师,2017(05):88.
[2]董秀文.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探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04):25-28.
[3]董秀文.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优势探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03):21-22.
[4]李吉.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改革策略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6(08):124-125.
[5]张建萍.隐性课程之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0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