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开展校本研修 切实推进学科组建设

2019-12-23宋健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13期
关键词:备课组研修校本

面对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成为学校质量提升的迫切需要,不仅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着教师的个人发展需要。校本培训作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一种非常接地气的研修方式。校本培训的质量决定着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办学质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那么,如何让通过校本研修,切实推进学科组建设,让教师的专业发展依托团队的力量凸显优势呢?

一、实施目标引领,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职业规划。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其教育生涯的开始阶段都会为自己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并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但往往有的教师会在几年的平凡工作后逐步出现了职业的懈怠,缺乏进一步前进的动力,逐渐进入职业发展的高原区,专业发展停滞不前。我们针对这一现象,及时地实施目标引领,认真地为教师重新设计规划职业发展蓝图,落实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激励、政治激励、人文关怀等各种手段,不仅有入党提干晋级的政治关怀,也有手把手式的业务关怀,更有丝丝入扣的生活关怀,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竞赛活动,认真落实名师发展工程,建立名师评比制度和奖励制度,通过“铺路子”“给位子”“搭台子”“架梯子”等多种途径激发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驱力,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搭建青蓝工程,促进共同进步

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着学校的未来。针对学科组内青年教师居多的现状,我们认真思考,积极应对,通过青蓝工程的搭建,努力促进共同进步。我们每学年均要组织学科组内教师进行师徒结对,签订青蓝合同,明确师徒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认真落实青蓝工程评价和奖励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如徒弟每周至少听师傅三节课、师傅每周至少听徒弟两节课、徒弟的备课笔记必须交师傅审核签字后才可以进课堂上课、徒弟任教班级的成绩考核与师傅的奖励挂钩、师傅的评优评先必须和徒弟的教学实绩挂钩等等,有效地促进了一帮一工程的实施。事实证明,青蓝工程的实施,师傅的积极性再一次调动了起来,没有了保守,没有了保留,更多的是关怀和指导;徒弟的上进心调动了起来,没有了羞涩,没有了怯懦,更多的是学习和进步;师徒双方的合作多了起来,课堂教学的含金量高了起来,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提升。

三、强化集体备课,促进个体提高

强化责任管理,大力推行备课组长学科责任制。备课组长对学科质量负责、对学科活动负责、对备课组成员的管理负责、对使用的讲义质量负责。我们要求各备课组集思广益、协同作战,充分认识并理解“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道理。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学科内部加强协调,在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抓实集体备课这一关键环节,做到备课组内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资料、统一阅卷,形成和谐的竞争氛围。为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收到实效,我们规定,一次集体备课的过程一般要有三个阶段:1.教师预备,每个教师对确定的集体备课内容通过个人思考形成完整的、具有个性特点的教案;2.备课组共备,备课组全体教师集中讨论研究,形成共识;3.教师复备,教师根据“备课组共备”形成的统一意见,结合自己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写出教案。广泛收集“电子备课资料”,建立“题库”和“学科教学研究网页”,尝试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课堂教学。我们的集体备课形式不固定,地点不固定,时间也不固定。集体备课已经成了大家的一种习惯,比如,平常都在办公室的时候,大家都会很自然地讨论一下哪节课怎么讲比较好,难点怎么进行设计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等等。这样,集体备课就不再是为备课而备课,而是研究问题,这成为我们校本教研活动的新亮点。

四、利用专家讲座,促进借鉴吸收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故步自封只会导致停滞不前。为此,我們积极联系省市内外的名师、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既有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设计,又有职业道德方面的激励,也有学科知识领域的传授,更有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指导,通过专家讲座,努力促进教师借鉴吸收,通过思考、模仿,逐渐化为己用。教师与专家的现场对话促进了思维品质的提升,改变了教师的思维习惯;对专家成长经历的了解促进了教师的人生感悟,激发了教师的职业定位;专家的现场指导增加了教师的知识储备,拓展了教师的学科视野;课堂教学方面的思想碰撞产生了教学智慧的火花,打破了教师陈旧的教学框架。由此,教师的课改之路、专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五、构建学科模式,促进高效课堂

学校深化教学改革,落实“四精四必”。为真正让学生享受到有效课堂的成果,我们积极构建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变传统为现代;课堂结构——变封闭为开放;教学进程——变预设为生成;教学氛围——变专制为民主;教学方式——变枯燥为情趣;教学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更好,发展得更全面。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教学语言要精当、简洁,富有启发性,做到三个“必讲”——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必讲,做到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在课后习题的使用上,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筛选组合,做到三个“凡是”——凡是要求学生做的练习,教师必须先做;凡是学生所做的练习,教师必须及时批阅;凡是学生做错的题目,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订正,而且还要及时组织二次练习。

六、开展校际交流,促进兼容并蓄

我们深知:闭门造车的后果必定是落后挨打、井底之蛙的天空必定不会宽广;我们更深知:外面的世界一定更精彩,外面的天空一定更美丽。为了打造一流的学科组团队,我们积极联系兄弟学校开展校际联手的学科研究或教学沙龙,认真研讨学科教学的最优化方式和手段,切磋学科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同时,我们落实“走出去学习”的方略,利用各种关系组织学科组教师到省市内外的名校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学科教学理念、优秀的学科教学思路,高效的学科教学课堂;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联系功能,展开网络交流,促进兼容并蓄,吸收他人之先进经验和先进做法,借鉴他人的教案学案一体化材料的编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联众”功能,有效地提高学科组的整体实力。

七、加强教学反思,促进长久发展

学校提倡,向反思要质量。我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一个反思本和一个读书笔记本,每一个月要交一篇教学反思和读书笔记,每一节课都要有教后记。要求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不断地完善自己。“一日一反思,一月一评奖”,成了我校校本研修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了海门教育的一个创举。通过系列反思活动的开展,老师们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看到了自己成长的历程,丰富了日常教学实践,使每一天、每节课都成为教学反思中不断进步的台阶。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我们把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把科研渗透到教育教学领域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形成教学、教改、科研一体化。将教师的教育科研纳入对教师的工作实绩考核,并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要求省、市、县级课题要按计划如期运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运行过程中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总结研究成果,撰写专题报告。

八、激活培训机制,促进知识更新

我们鼓励教师的再学习,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出国培训、研究生学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新课程培训、课改培训、市级学科教学培训、校本培训、新教师培训等等,使教师在培训中成长、在培训中提高、在培训中成熟,通过“充电”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拓展教师的学科教学视野,改变教师陈旧的学科教学习惯,更新教师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生成教师对学科教学的新認识、新思维、新看法,激活教师内在的潜力,并内化为教师自身不断进步的动力。

总之,在强化校本教研、推进学科组建设方面我们开展了一些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积极引导校本教研的全员参与程度、进一步规范组织管理以及校本教研的深度和广度等。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校本教研之路,就一定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朱俊华.校本研修:贴地行走的教研模式[J].基础教育参考,2019 (04).

[2]朱梦娜.深化“三自”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华夏教师,2017(24).

[3]曹海永.观课“变脸”:教师成长视野下的校本研修[J].江苏教育,2014(19).

【作者简介】宋健,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备课组研修校本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备课组长的定位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