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9-12-23庄培峰王小勇黄建军

中外医疗 2019年28期
关键词:临床治疗效果

庄培峰 王小勇 黄建军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80例,时间区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按“简单随机”法分组,每组40例。一组为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损伤控制技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状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为60.00%(χ2=6.270,P=0.012)。观察组PLT(95.69±12.54)×109/L,对照组为(76.54±12.46)×109/L(t=6.851,P=0.000)。实验组TT(17.34±1.53)s,对照组为(19.77±1.76)s(t=6.590,P=0.000)。观察组APTT(33.45±7.42)s,对照组APTT(38.68±6.88)s(t=3.269,P=0.002)。观察组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技术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凝血功能指标状况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技术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效果佳,且凝血功能指标状况指标效果理想。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骨与关节损伤;损伤控制技术;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0742(2019)10(a)-004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jury control technique in severe multiple trauma combined with bone and joint injur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trauma and bone and joint injury in the hospital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The time interval was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 According to the “simple random” method,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One group was the control group (traditional surgery) and the other group w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jury control technique). Compare clinical efficacy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icator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5.00%, the control group was 60.00%(χ2=6.270, P=0.012). The observationgroup had PLT (95.69±12.54)×109/L,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54±12.46)×109/L(t=6.851, P=0.000).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T (17.34±1.53) 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19.77±1.76)s(t=6.590, P=0.000). The observation group APTT (33.45±7.42)s, the control group APTT (38.68±6.88)s(t=3.269, P=0.002). After the treatment of injury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icators achieved goo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Aft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trauma and bone and joint injur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index improved, and the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ex was effective.

[Key words]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 Bone and joint damage; Injury control technology;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在急诊科常见的疾病当中,多发伤为其中一种,该疾病是由于外力造成的严重创伤,涉及多个部位。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多发伤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人口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超过50%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合并有骨与关节损伤,是急诊救治的难题[1]。治疗方面,传统手术方法程序较为繁琐,导致抢救时间延长,易导致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死亡。因此,实施有效、积极的救治方案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其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2],该文选取该院80例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时间范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旨在分析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具体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80例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最高年龄为67岁,最低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42.78±3.34)岁。40例患者中,20例患者为交通事故伤,11例患者为坠落伤,9例患者为重物砸伤。

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最高年龄为65岁,最低年龄为18岁,平均年齡(42.65±3.25)岁。40例患者中,15例患者为交通事故伤,16例患者为坠落伤,9例患者为重物砸伤。

两组患者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3]。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范围:18~67岁。②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协议书。③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①年龄低于18岁、超过67 岁。②存在严重精神方面疾病者。③不能配合完成此项研究者。

对比两组患者上述年龄、性别区分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  传统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传统手术治疗,对其进行静脉输注,同时应做好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对手术指征进行明确。在术后,应对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病情严密观察,给予其对症治疗(抗感染、抗体克、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1.2.2  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案  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损伤控制技术治疗,一期手术目的:防止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感染、控制出血。操作方法:与患者病情情况相结合,给予其基本手术处理。胸外伤开腹后,进行探查止血。实施清创缝合后,留置腹腔闭式引流管。对于颅脑损伤,应对其实施骨瓣开颅手术,进行减压。若为肝破裂,应采用纱布进行填塞止血,并实施胆管结扎。对于胰腺损伤,应实施胰头侧断端胰管结扎、闭锁缝合。若患者为椎体爆裂骨折,应对其进行椎管减压治疗。对于软组织损伤,应进行清创后植皮治疗。实施一期手术处理后,应将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转至ICU监护,对其进行体液复苏治疗(提高凝血功能、纠正酸中毒、恢复血容量),同时应补充氧气,给予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待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为其确定二次手术。

1.3  观测指标

测量两组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状况、临床疗效指标数据。临床疗效指标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合并伤及骨折基本愈合、生命体征稳定),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合并伤及骨折愈合尚可、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缓解、合并伤及骨折延迟愈合、生命体征不稳定)。

1.4  统计方法

研究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状况指标

观察组患者 PL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T、 APT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属于急诊科高危创伤,患者由于创伤后出血、紧张及疼痛等因素,会可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以利于机体恢复自稳状态[4-5]。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其发生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及低温等情况,会进一步引起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现象,患者死亡几率增高。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生理功能衰竭表现为低体温、低血容量、凝血障碍及低氧血症等,患者极易发生“恶性三联征”[6-7]。如何提高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生存率,在有效、最短的时间内遏制患者一连锁反应十分关键,有效、科学的抢救技术不可或缺。损伤控制技术主要包括3个时间段:早期简化手术、ICU复苏、确定性分期手术。该模式以应急分期手术理念为诊疗依据,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较,损伤控制技术更加科学化、标准化,急救流程、步骤有序迅速,有利于为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争取更多抢救时间,对提高抢救效果有所帮助。早期简化手术以控制感染、止血[8-9],强调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患者最有效的手术方法,将复杂手术简单化,降低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导致的二次打击效应。根据多研究结果表明,外固定架应用于长骨骨折为主的多发伤中,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ICU复苏主要确保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循环功能稳定性[10],通过给予患者营养、呼吸支持等方式纠正其凝血功能障碍,有利于降低患者核心体温,对患者后续手术治疗有所帮助。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生理状况、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为其确定二期手术。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在临床上,对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技术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能够稳定生理平衡状况,对缩短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凝血功能、体温恢复时间有帮助,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11]。在该文中选取了该院80例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将其按照分组对照的方式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 PL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T、 APT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LT(95.69±12.54)×109/L,对照组为(76.54±12.46)×109/L(P<0.05)。观察组TT(17.34±1.53)s,对照组为(19.77±1.76)s(P<0.05)。观察组APTT(33.45±7.42)s,对照组APTT(38.68±6.88)s。而在杨映雄[12]专家实际研究的过程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4%,对照组为61.0%,与此次研究的结果相似,但是,专家研究中观察组的APTT指标为(28.11±1.22)s,与此次研究的结果存在差异,可见,此次研究由于样本数量很少,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此结果表明,损伤控制技术治疗模式应用于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中,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能够缩短凝血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技术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效果佳,且凝血功能指标状况指标效果理想,损伤控制技术治疗方式值得医院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德刚,张锴,王志刚.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2):119-122.

[2]  何道辉, 胡涛, 吴铭涛,等.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治疗中的可行性探讨[J].重庆医学,2017, 46(19):2705-2707.

[3]  刘军, 许发发, 江岩,等. 损伤控制在促进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恢复中的价值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 17(16):3083-3085.

[4]  马吾浪·乌布利艾拉, 阿不力克木·吾拉木, 景海涛.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A01):232-233.

[5]  魏坦明,严经煌.应用损害控制外科原則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连枷胸的效果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7):513-516.

[6]  叶彬, 陈令斌, 刘融. 脊柱脊髓损伤伴多发伤的损伤程度评估及治疗结果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7,38(2):162-165.

[7]  马民, 翟春霞. 损害控制外科在严重多发伤合并休克救治中的应用[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7, 23(5):6-7.

[8]  冯晨. 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应用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3, 34(3):55-56.

[9]  林伟民, 许胜贵, 苏郁,等.损伤控制理念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33(4):50-51.

[10]  李伟. 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应用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34(28):33-34.

[11]  刘忠. 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应用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2):99-100.

[12]  杨映雄. 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应用分析[J]. 中外医疗, 2014, 33(2):33-34.

(收稿日期:2019-07-01)

猜你喜欢

临床治疗效果
优思明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妇女40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临床对比观察
高频振荡通气等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观察
整体护理措施对肝癌患者行介入手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用药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