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检者慢病风险评估及健康管理效果研究

2019-12-23居红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慢性病

居红飞

【摘 要】目的:分析体检者慢病风险评估及健康管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体检中心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给予健康体检及管理的25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25例,两组体检者均给予常规体检及详细调查问卷填写与分析,对照组根据体检报告进行自我管理;观察组则由体检中心健康评估系统对慢病风险进行评估,并给予专业、持续2年的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2年后慢性病发病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在管理前,两组体力活动不足、吸烟、饮酒、膳食不合理、生活作息不规律体检者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2年后,观察组各组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在管理前,两组体检者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2年后,观察组3类慢性病患病率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针对体检者采取专业的慢病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持续改善,对于慢病危险因子控制及慢病发病风险降低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体检中心;慢性病;风险评估;健康管理

文章编号:WHR2019032621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治愈率却在逐渐降低,其原因就在于慢性病不仅需要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同时严重依赖于长期管理与干预,充分运用健康教育管理服务优势,增强居民疾病预防与自我保健意识,是改善慢性病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1]。本研究通过本院体检中心2016年登记的250例体检者的健康管理作为依据,探讨体检者慢性病的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体检中心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给予健康体检及管理的25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25例,男81例,女44例,年龄25~75岁,平均(45.72±8.51)岁;对照组125例,男78例,女47例,年龄25~75岁,平均(44.94±8.65)岁;两组体检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风险评估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查,并填写调查问卷:1)常规体检:对体检者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进行检查,计算腰臀比及体质指数。测量患者血压,体检者取坐位,测量2次,取平均值,2次读数差距超过5mmHg时,需测量3次,取3次测量平均值。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体检者血糖、血脂指标。2)填写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即基本情况、既往疾病史、家族疾病史、生活方式、不良习惯等;填写膳食调查问卷,对体检者过往1周内的详细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包括三餐食谱、日常零食饮品等;填写运动情况调查问卷,包括运动量、运动频率、运动时间、运动偏好等。均采用一对一调查的方式,告知体检者问卷填写标准、注意事项,膳食调查问卷进行定量分析,调查现场配备食物模具,由调查人员根据食物模具填写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所有调查资料均进行当场复核,进行统一编号与登记。3)风险评估:所有调查问卷信息、体检信息均录入到体检中心体检评估软件中,根据调查问卷的定量定性分析结果、体检相关指标结果等,由软件结合相关标记物进行计算及拟合分析,并构建统计模型,对体检者慢性病发生与发展进行分析,建立个体化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1.2.2 健康管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检管理,完成常规体检与个人健康调查问卷后,向体检者提供详细的体检报告,并告知咨询电话,接受体检者的相关电话咨询,接受体检后的3个月、6个月再次接受2次问卷调查,每年重复体检1次。

观察组在常规体检基础上采用健康管理模式:1)提供体检报告:根据体检中心分析软件、常规体检结果,向患者提供健康体检报告,生活方式合理性评估、膳食科学性评估、体力活动适宜度评估、疾病风险评估、生活方式改善建议、膳食处方、运动计划等。2)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在3d内由体检医师与体检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告知其目前身体健康状况、疾病风险、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等,并给予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3)常规随访监督:由体检医师及其他体检中心健康管理负责人员每月定期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提醒体检者严格按照健康管理计划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工作等,不断纠正体检者的膳食习惯、日常生活习惯、运动习惯等。每月电话随访1次,每周短信、電子邮件或微信提醒1次。4)对高危人群开展严格的健康管理:根据疾病风险评估结果,对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从日常生活、膳食、运动、用药、慢性病影响指标等方面开展针对性指导,每周1次电话随访,严格督促体检者加强自我管理,遵医嘱用药、运动、膳食,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加强血压、血糖自我监测与控制。提醒体检者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及疾病风险评估。5)详细记录并输入体检者健康管理计划依从性、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掌握情况、身体健康状态等,通过软件分析,对体检者健康管理进行动态监督、指导与调整,提高管理针对性、合理性。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2年后慢性病发病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慢性病包括3类常见疾病,即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酗酒、体力活动不足、膳食不合理、生活作息不规律。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 20.0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计数资料采用[n(%)]方式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

在管理前,两组体力活动不足、吸烟、饮酒、膳食不合理、生活作息不规律体检者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2年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1。

2.2 两组体检者管理前后管理2年后慢性病发病情况

在管理前,两组体检者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2年后,观察组3类慢性病患病率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2。

3 讨论

传统健康体检模式下,体检者是被动接受健康体检,根据体检报告进行自我保健,缺乏专業健康管理人员的指导与规划,由体检中心对体检者进行专业的健康管理,其目的在于帮助体检者构建自我健康管理的主动性与专业性[2]。

健康管理是一个循环的管理过程,通过健康体检及问卷调查内容分析等发现健康危险因素,评估患病风险,给予专业健康管理干预,通过随访不断进行动态化监测、调整与干预,进而对体检者存在的疾病风险因素进行持续干预与改善。在这个过程中,风险评估是基础环节,风险干预是核心环节[3]。目前,各大体检中心已经建立了基于体检基本信息的健康状态评估自动化综合平台系统,基本形成了对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及患者群体三个不同层次的等级评估标准。将人群平均患病风险相关生物学、医学标记物或危险因素纳入到系统中,对体检者患病风险进行拟合分析后,对评估结果中提示的患病风险高危人群及非高危人群采取个性化、针对性的全过程健康教育与干预管理,指导体检者干预其健康风险因子,有效控制慢性病发病风险[4]。在体检中心专业评估及管理下,体检中心工作更为标准化,体检项目组合更为科学化,体检结果更为个性化,健康指导、慢性病管理实现了动态化,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健康管理科学性、动态性、实用性更强,效果也更为显著[5]。本研究显示,在管理前,两组体力活动不足、吸烟、饮酒、膳食不合理、生活作息不规律体检者比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2年后,观察组不良生活习惯比例、慢性病发病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经过专业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后,使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得以整体化前移,对于慢性病危险因子的控制更为有效,慢性病改善也更为显著。

综上分析,针对体检者采取专业的慢病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持续改善,对于慢病危险因子控制及慢病发病风险降低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艳.医院体检科慢性病健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6):141-143.

[2] 尚菲菲.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8,v.27(06):74-75.

[3] 赵梅花,闫峻,张晗,等.健康体检中心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模式探讨及效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04):301-304.

[4] 张桂兰,邹永光,陈叶坪,等.孝感市某医院2715例体检者慢病风险评估及健康管理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5,(04):71-74,78.

[5] 冯雨来,刘畅,张金萍,等.体检中心健康及慢病管理软件体系设计[J].中国医院,2015,19(03):9-10.

猜你喜欢

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慢性病
慢性病管理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浅谈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公立医院体检中心财务和绩效管理
公共健康体检中心的运营管理探究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有病没查出,能否向体检中心索赔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