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烧伤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问题解决对策研究

2019-12-23张鸽付晓君刘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住院时间

张鸽 付晓君 刘芳

【摘 要】目的:分析烧伤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问题解决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2例烧伤患者,设为对照组,以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另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烧伤患者,设为观察组,以回顾性分析结果为参考拟定问题解决对策、开展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心理态势。结果:烧伤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包括知识掌握程度、护理因素、病情因素3个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较为明确,通过有效护理能够降低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也能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改善心理态势。

【关键词】烧伤患者;护理安全;住院时间;抑郁评分

文章编号:WHR2019031069

烧伤一般由热力因素导致,包括高温蒸汽、水、金属等,可破坏患者表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血液系统甚至骨骼组织,且存在进一步恶化诱发炎症和器官衰竭的风险,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分析认为常规护理偏重于基础性措施,应予以优化,本院就相关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和策略进行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2例烧伤患者为对照组,另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拾的62例烧伤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38例,女24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5.5±10.8)岁。大面积烧伤患者11例,其他患者51例。观察组:男37例,女25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5.6±10.6)岁。大面积烧伤患者12例,其他患者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調取对照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烧伤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为基础,拟定问题解决对策包括知识宣讲、规范护理、患者分级3条措施。

1)知识宣讲。烧伤属于特殊性疾病,很多患者对该疾病认知不够清晰,认为疾病只影响皮肤、肌肉,因此产生轻视心理,导致感染、肺功能衰竭等问题无法得到察觉。知识宣讲重点在于将烧伤的危害梳理为结构化知识,集中传递给患者和家属,之后将护理要求梳理为结构化知识,实现理论知识递进传递。使患者和家属重视烧伤危害,并掌握一定的护理技巧。

2)规范护理。所有护理工作均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开展。早间、晚间对患者病情进展等信息进行记录,包括受伤部位是否存在渗血、缝合部位是否出现开裂等问题。同时对患者的基础体征指标进行记录,包括心率、血压等。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并发症,如感染、肺功能损伤等进行针对性分析,如患者是否感到呼吸疼痛、受限,血常规检查的炎性因子水平等,出现异常问题应立即行进一步检查。对于常见的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也予以预防。

3)患者分级。将患者分为两个等级,即重度烧伤患者和其他患者。成人烧伤占体表面积15%以上、儿童烧伤占体表面积10%以上的二度烧伤患者,以及烧伤占体表面积5%以上的三度烧伤患者,均为重度烧伤患者,建立实时病情跟踪机制,由护龄超过5年的护理人员作为责任护士,就患者的体征、病情等信息进行每小时记录更新。其他患者的护理正常进行,将家属纳入护理中,使家属掌握数字化设备的读取能力以及基本的并发症分析能力。

1.3 观察指标

分析烧伤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对比两组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心理态势。护理安全问题包括感染、病情恶化、压疮、内出血、器官功能衰竭、血栓等。心理态势由SAS焦虑量表评分和SDS抑郁量表评分表达。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21.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烧伤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回顾性分析表明,知识掌握程度、护理因素、病情因素可导致烧伤患者护理安全问题。该组14例患者中,因病情较重导致的护理问题共7例,占比50.00%,因知识掌握不佳导致的护理问题共4例,占比28.57%。因护理不佳导致的护理问题共3例,占比21.43%。

2.2 两组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

观察组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较低。见表1。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心理态势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心理态势较理想。见表2。

3 讨论

烧伤可见于多类事故中,包括火灾、化学品泄漏、工业事故等,患者数目较多,病情也存在差异。此前学者分析发现,因患者对病情的认知多较为有限,约30%左右的患者可能出现护理安全问题[1]。也有学者研究发现,病情较重、烧伤面积大的患者,较其他患者出现护理安全问题的几率更大,发生率可超过50%[2]。本院通过回顾性分析,确定了3个烧伤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即知识掌握程度、护理因素、病情因素。据此拟定的问题解决对策主要通过护理开展,包括知识宣讲、规范护理、患者分级。知识宣讲可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疾病,规避因认知欠缺导致的护理安全问题,也能降低患者和家属心理负担[3-4]。规范护理强调提升护理工作的系统化、模式化程度,结合患者群体的基本特点开展护理服务,对器官损伤、炎症等重大护理安全问题具有理想的控制效果。患者分级则强调区别对待不同伤情人员,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调配使用,也有助于明确护理重点,从而降低重症患者出现护理安全问题的可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加快恢复速度[5]。从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出现护理安全问题共7例,占比11.29%,对照组共出现14例护理安全问题,占比22.58%,两组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心理态势也更理想。

综上所述,烧伤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较为明确,通过有效护理能够降低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也能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改善心理态势。

参考文献

[1] 徐丽华.康复护理干预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手部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9):1286-1287.

[2] 姚国玉.烧伤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问题解决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7):215-216.

[3] 吴陆萍,张丹,方建凤,等.烧伤患者康复期间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04):94-95,101.

[4] 刘伟源.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疗美容,2014,04(05):138,141.

[5] 张海英,曾郞平,麦秋芳.重度烧伤患者谵妄发生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05):645-646.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住院时间
护理干预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安全中的效果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腹腔镜与胃镜结合用于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瓣膜置换并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叶性肺炎39例治疗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42例患者中的应用
胃管误插入气管不典型症状1例教训